1. 毛細鋼管用途..做兒童玩具車輪胎
凡內徑很細的管子叫「毛細管」。通常指的是內徑等於或小於1毫米的細管,因管徑有的細如毛發故稱毛細管。目前可以在醫學上,建築材料上都能看得到。
2. 三匹空調用多長毛細管
空調毛細管長度是根據製冷系統狀態實際匹配確定出來的。
毛細管作為製冷系統中的節流部件,長度非常重要,而長度是沒法設計出來的,只能通過很多實驗來匹配確定。
3. 油氣田監測與動態分析技術
一、動態監測技術要求
中國海洋石油制定的《海上油氣田開發井動態監測技術要求》,規定了公司所屬油氣田的油、氣井,注水井,觀察井動態監測資料錄取內容及要求。其內容及要求:單井生產能力監測;取油樣要求及油井含水監測;液體性質監測;井口資料錄取要求;地層壓力監測;油井產液剖面監測;注水井監測要求。
二、油氣田監測技術
目前海上人工舉升的油井佔有很大比重,由於受到海上生產平台條件的限制,主要採用的人工舉升方法有電潛泵採油和氣舉法採油,少部分井採用螺桿泵、射流泵、增壓泵等採油方法。因此,採用的監測技術亦不同。
(一)自噴井電纜過油管測井監測技術
惠州21-1、惠州26-1油田及西江30-2油田自噴井採用國際上先進的井下作業監測系統,通過電纜過油管作業技術與一系列儀表工具配套使用,進行生產測井(PLT),獲得井溫、分層含水、產量、井底壓力等數據。
定期的生產測井可以用來確定油井的產液部位、流體類型和比例、井下溫度、井下壓力、流體的流動速率,監控儲層消耗進程,發現水侵部位、氣侵部位、油水界面變化等,為油井配產提供重要的依據。
通過系統的生產測井資料分析,可以掌握儲集層變化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使油井(或油田)維持在最佳狀態下生產,解決油田高產和提高採收率等問題。
西江30-2油田根據生產測井資料發現,影響油田產量的主要原因是水層的水向油層中倒灌,為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保證油田高速生產。
目前已建立了幾種三相斜井、水平井模型,並依據經驗公式編出了解釋軟體。可以定性解釋所有的井下情況,對90%以上的井況做出定量解釋。
(二)電潛泵井監測技術
通過海上油田開採的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適用於不同油層特點、不同開采方式(分采、合採)、不同管柱結構的電潛泵井監測技術系列:「Y」管柱測試技術;測壓閥測試技術;井下測壓裝置(PSI和PHD)測試技術;毛細管測試技術;無線電波傳遞測試技術;液面測試技術等。
1.「Y」管柱測試技術
「Y」型管柱是電潛泵井採油和測試的一種特殊管柱,只適用於
2.測壓閥測試技術
是一種機械式測壓裝置,裝置本身不能進行測壓,必須通過鋼絲作業下入壓力計才能完成測壓工作,故不能連續監測,但可以准確測試泵出口和入口壓力和溫度,適用於有自溢能力的單采或多層合採的油井。具有測試時操作方便、作業時如發生事故也易處理、費用較低等特點。該項技術在渤海灣及南海西部北部灣地區部分電潛泵油井被使用。
3.井下測壓裝置(PSI和PHD)測試技術
屬於電子式測壓系統,是一種隨完井管柱一起下入的測壓裝置,可以進行連續監測,在平台上隨時讀取泵掛處的壓力、溫度,PSI測試系統在停機後還可以測試井下機組系統的絕緣性能。適用於單采或多層合採油井。這項技術在渤海灣、南海西部北部灣部分電潛泵油井採用。
4.毛細鋼管測試技術
通過毛細鋼管傳遞壓力,可以連續工作和監測。其裝置的井下部分通過充滿工業氮氣或氦氣的毛細鋼管將井下壓力傳至平台(地面),平台上的儀器由壓力變送器和數據採集系統組成。特點是可以在平台上隨時直讀井下壓力和壓力恢復數據,並具有數據儲存功能。一般採用此項技術進行電潛泵井長期生產監測、壓力恢復測試、壓降測試、干擾試井等。另外,毛細鋼管測壓裝置可以下到油層部位,測得油層段的壓力數據。該測試設備由於井下無電器元件,一般來講經久耐用,可重復使用,而且測試精度高。毛細管測試技術適用於單采或多層合採油井。例如綏中36-1油田J區是一座無人駐守平台,採用此技術的監測井占該平台開發井總井數的一半。現場應用情況表明,它比PSI、PHD等測壓設備經久耐用。
5.無線電波傳遞測試技術
這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研製的一種新型電潛泵井監測系統,系統分井下和地面兩部分。井下部分隨完井管柱下入,管柱下部安裝具有溫度、壓力、流量、密度等感應測試功能的高溫耐蝕元件,並將測得的參數調製成無線電波信號,以無線電波形式傳遞到地面(平台)。地面(平台)上安裝有信號接收和解調的監測器,它能將接收到的信號解調還原,並具顯示、儲存和遠傳功能。此項技術已用於惠州32-2油田、惠州32-3油田電潛泵井的監測,並獲較好的效果。
6.液面測試技術
液面測試技術用來監測電潛泵井的動液面深度,分析油井供液狀況。測試方法又可分為回聲法液面測試(氣槍式雙頻道CJ-2型、WSC-1型計算機綜合測試)和物質平衡法液面測試。它能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隨時測試電潛泵井的動液面,分析供應狀況。當採用WSC-1型計算機綜合測試儀測試時,其數據通過計算機以曲線形式顯示出來。該項技術操作簡單,在渤海灣地區的電潛泵井中廣為使用。綏中36-1油田、埕北油田等主要應用電潛泵採油的油田,每年動液面監測井數都不下幾十口。
(三)氣井監測
氣井監測系統主要採用靜壓監測來觀察地層能量損失情況。
位於海南島南部海域的崖城13-1氣田,自1996年1月1日正式投產以來,平均每年進行2次系統壓力測試。1997年5月還利用氣田設備維修改造的時機,對全氣藏關井5d對氣井進行測試、測壓及測壓力梯度。獲得氣藏地層壓力並估算開發區氣藏儲量動用情況,取得了極為寶貴的資料,為其後的增產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保證該氣田穩定供氣。
三、油氣田的動態分析(一)查明油井低產原因,實施有效的增產措施
緩中36-1油田J區有16口開發井預測投產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油94m3,全區日產油1500m3左右,年產油量50×104t。油井全部採用電潛潛泵開采,見圖10-31。
圖10-33埕北油田油藏模擬生產歷史擬合曲線
(三)實施氣層補孔,提高氣田儲量動用程度
崖城13-1氣田位於海南島南部海域,氣田儲量907.9×108m3,是迄今為止在我國海上發現的最大氣田。一期開發氣田北塊,動用儲量602×108m3,設計6口采氣井,日產氣量981× 104~990×104m3。每年向香港輸氣29×108m3,向海南省輸氣5.2×108m3。
氣田於1996年元旦正式投產,其生產動態特徵:生產穩定、氣油比和產水均較穩定、氣田壓力有規律地下降。在1997年5月一次利用氣田設備維修改造關井5d的時機,對采氣井進行靜壓測量並在A5井進行測試、測壓,A1、A3井關井測壓力梯度,測量結果壓力值高低不一致。
經過對崖13-1氣田靜壓及動態資料分析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崖城13-1氣田主要含氣砂岩在縱向上分成的4個氣層組,其間存在薄層(1~3m)泥岩、粉砂岩的夾層,在縱向上起到了一定的封隔作用,氣井射孔時上部2個氣層都已射開,但有些井下部2個氣層沒有全部射開。解決的辦法是對未全部射開下部2個氣層的井實施補孔。
1998年10~11月對Al、A4、A5井實施補孔作業,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補孔,氣井井筒壓力明顯上升,氣田壓降減緩。補孔不僅使下部產層儲量得到充分動用,也將延長崖城13-1氣田穩產年限。
(四)認清油田動態特徵,改善開發效果
潿洲10-3北油田位於南海北部灣盆地,是一個小型碳酸鹽岩潛山底水油藏,油田石油地質儲量僅500×104t。1991年8月投產,其中5口油井日產油量500~1100m3,由於油井過早見水,含水上升速度快,產量迅速下降。1993年,針對油田動態特徵進行系統的油田動態分析。內容包括:水體體積大小、底水活躍程度、驅動類型、極限水錐高度與油層厚度及油層射開程度的關系、採油速度與產量遞減及含水上升速度的關系等。結論是該油田水體體積大(估計水體體積為石油體積的100倍)、能量充足,屬彈性水壓驅動。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可以不注水開發油田,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帶水錐生產是普遍現象,生產過程中油井產量和生產壓差不要超過極限產量和極限壓差,產量應控制在極限產量30.0%~50%為宜,採油速度為2%較合理,油層射開程度控制在10%為宜。
油田1993~1995年期間採油速度過高,都在3.0%以上,綜合含水也從5.1%猛增至34.6%,到1997年底,由於油田含水較高(80%左右)、產油量較低難以維持平台操作費而廢棄。通過油田生產實踐,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充分認清油藏動態特徵,加上科學的管理,才能實現這類油藏最佳開發效果。
4. 鍋爐換熱管用的是不銹鋼管嗎
換熱器用的是不銹鋼管,分別有焊接管和無縫管,具體看客戶定製需求,例如製冰機裡面的換熱器用管,有些是不銹鋼焊接管,有些用不銹鋼無縫管。
5. 無縫鋼管屬於毛細管嗎
去北京地區乾盛成上了解。無縫鋼管的相關知識資訊會對你有幫助。
6. 連接空調主機跟室內機的一粗一細兩根鋼管有什麼用
那兩根銅管是室外機與室內機的連接的專用銅管,連接管內通過的是冷媒(氟利昂,俗稱雪種)。
在製冷模式下(即夏天時),室內機吸取了室內的熱量(排冷氣),雪種變成低壓中溫雪種之後,經較大一條銅管出到室外機。您可以用手摸較大的銅管,感覺較冷,同時表面會有水。雪種經銅管出室外經壓縮機壓縮後變高溫高壓雪種進入室外機換熱器內放熱(風扇轉動),然後雪種變中溫中壓雪種經另一條銅管(較小一條)進入室內,在進入室內機前經節流閥(有毛細管或膨脹閥之類的),作用是節流閥截體積很小,但過了節流閥之後因體積突然變大,於是雪種瞬間會變成低溫低壓雪種,於是就吸熱。這樣就完成了一次製冷循環。如是制熱循環,則相反。兩條管均連接室內機,一般較細的為進管,較粗的為出管。進管與出管介面的區別是進管較細,且後面有毛細管或熱力膨脹閥,而出管介面較大。
7. 什麼是熱式質量流量計
熱式質量流量計(以下簡稱TME)是利用傳熱原理,即流動中的流體與熱源(流體中加熱的物體或測量管外加熱體)之間熱量交換關系來測量流量的儀表,
氣體進入進氣管道接頭後絕大部分流量過分流器通道,其中很小一部分進入感測器內部的毛細鋼管,由於分流通道的特殊結構,可以實現這兩部分氣體流量成正比例關系。感測器經過預熱加溫,裡面的溫度高於進入氣流溫度,此時通過毛細鋼管傳熱和溫差量熱發原理測量這一小部分氣體的質量流量。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氣體流量可以忽略溫度和壓力影響。將感測器測得的流量檢測信號輸入電路板,經過放大後輸出,就完成了質量流量測量的功能
利用流動流體傳遞熱量改變測量管壁溫度分布的熱傳導分布效應的熱分布式流量計曾稱量熱式。
為擴大儀表流量,還可採用在管道內裝管束等層流阻流件;擴大更大流量和口徑還常採用分流方式,在主管道內裝層流阻流件以恆定比值分流部分流體到流量感測部件。
熱分布式TMF可測量低流速(氣體0.02~2m/s)微小流量
熱分布式儀表用於H2 、N2 、O2、CO 、NO等接近理想氣體的雙原子氣體,不必用這些氣體專門標定,直接就用空氣標定的儀表,實驗證明差別僅2%左右;用於Ar、He等單原子氣體則乘系數1.4即可;用於其他氣體可用比熱容換算,但偏差可能稍大些。
氣體的比熱容會隨著壓力溫度而變,但在所使用的溫度壓力附近不大的變化可視為常數。
被測量氣體組分變化較大的場所,因cp值和熱導率變化,測量值會有較大變化而產生誤差。
對小流量而言,儀表會給被測氣體帶來相當熱量。
8. 用一根細細的小鋼管能做什麼小發明
1、美國人發明了現代意義上的鋼筆。在中世紀,人們用一種削尖的鵝羽毛寫字,它被稱為「羽毛管筆」。在自來水筆發明以前,歐洲人千餘年使用的一直是翎管筆,也稱羽毛筆。它是使用雞、鴨、鵝、鷹等鳥類的翅羽毛製作的,最常用的是鵝翅羽毛。英語中自來水筆一詞「pen」就是從拉丁語「羽毛」一詞演化而來的。但翎管筆的壽命很短,筆尖很容易磨禿或劈裂,一支筆能寫幾千字就很不錯了。後來,人們在翎羽毛筆尖上包上一層金屬薄片,誕生了金屬筆尖。1809年9月23日批量生產的自來水筆在英國上市。1884年美國人劉易斯·埃德森·沃特曼(LewisEdisonWaterman,劉易斯·愛迪生·華特門)應用毛細原理設計成具有毛細作用的零件——筆舌,它與鋼筆尖緊密互配,然後用滴管將墨水注入空心的筆桿,依靠毛細引力作用,使用墨水自動流向筆尖,形成了自來水筆的雛形。沃特曼最初的筆有一種原始的注系統。筆主必須用一支眼葯水滴管,來將墨水弄到自來水筆的吸水管里去。此後圍繞著鋼筆的各種專利有400多項。這些改進包括了:做成了具有彈性的橡膠筆膽,運用大氣壓差原理設計成吸水結構,代替了滴管注水。此外還做成了筆套,筆夾,使自來水筆具有保護和隨身攜帶佩掛的功能。20世紀初,裝有擠壓吸取墨水橡膠管的筆風行起來了。從這時起也有了帶一根擠壓橡膠管杠桿,自動注入墨水的自來水筆。盡管如今有了許多常用的不同類型的筆,可許多人仍然偏愛自來水筆平滑的書寫作用。
9. 鋼管主要都有什麼種類啊怎麼判斷鋼管哪種性能比較好
答:
鋼管是指兩端開口並具有中空斷面,其長度與周邊之比較大的鋼材,按生產方法可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鋼管的規格用外形尺寸(如外徑或邊長)及壁厚表示,其尺寸范圍很廣,從直徑很小的毛細管直到直徑達數米的大口徑管。鋼管可用於管道、熱工設備、機械工業、石油地質勘探、容器、化學工業和特殊用途。
鋼管的分類:鋼管分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有縫管)兩大類。按斷面形狀又可分為圓管和異形管,廣泛應用的是圓形鋼管,但也有一些方形、矩形、半圓形、六角形、等邊三角形、八角形等異形鋼管。
對於承受流體壓力的鋼管都要進行液壓試驗來檢驗其耐壓能力和質量,在規定的壓力下不發生泄漏、浸濕或膨脹為合格,有些鋼管還要根據標准或需方要求進行卷邊試驗、擴口試驗、壓扁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