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坑支護中鋼管樁施工中的注漿工程量怎麼計算
在支護工程中應用的鋼管樁,一般來講是按米計算 套鋼板樁的定額子目即可;
Ⅱ 鋼管樁的承載力計算
查閱《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工程師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Ⅲ 鋼管樁,直徑600*10mm,每米有的重量是多少
每米有的重量是147.9kg。
計算過程如下:
鋼管的理論重量=0.0246615*壁厚*公稱內徑或者0.0246615*壁厚*(公稱外徑-壁厚)。
鋼管的理論重量=0.0246615*壁厚*公稱內徑=0.0246615*10*600=147.9kg/m。
直徑600*10mm,每米有的重量是147.9kg。
(3)鋼管樁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鋼管的常見數據:
標准中對交貨長度有以下幾種規定: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
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C、倍尺長度: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合同中應註明單倍尺長度及構成總長度的倍數(例如3000mm×3,即3000mm的3倍數,總長為9000mm)。實際操作中,應在總長度的基礎上加上允許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個單倍尺長度應留切口餘量。以結構管為例,規定留切口餘量:外徑≤159mm為5~10mm;外徑>159mm為10~15mm。
若標准中無倍尺長度偏差及切割餘量規定時,應由供需雙方協商並在合同中註明。倍尺長度同定尺長度一樣,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合理的,其加價幅度同定尺長度加價幅度基本相同。
D、范圍長度:范圍長度在通常長度范圍內,當用戶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圍長度時,需在合同中註明。
例如:通常長度為3000~12000mm,而范圍定尺長度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
可見,范圍長度比定尺和倍尺長度要求寬松,但比通常長度加嚴很多,也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的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有道理的,其加價幅度一般在基價上加價4%左右。
壁厚不均
鋼管壁厚不可能各處相同,在其橫截面及縱向管體上客觀存在壁厚不等現象,即壁厚不均。為了控制這種不均勻性,在有的鋼管標准中規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許指標,一般規定不超過壁厚公差的80%(經供需雙方協商後執行)。
Ⅳ 鋼管樁工程量計算單位及計算公式
鋼管樁170成孔,鋼管114,水灰比0.5:1,1米用量多少水泥
Ⅳ 鋼管樁計價
呵呵,不是純水泥漿,是1:2水泥砂漿,另,你用的鋼管一定是無縫鋼管回,那你的直徑為180?無縫答鋼管沒有這個規格,常見的是159
219
,就這2個規格和你的接近,你看下是那個規格
1:2水泥砂漿=550公斤水泥:0.93立方米砂
你計算出鋼管的內直徑的體積,在乘上面的數字就好,水泥和砂都能計算出
Ⅵ 請教基坑支護中鋼管樁的計算
護圍結構除了演算承載力,還要檢查:(1)抗彎(2)抗傾覆(3)抗滑移(4)垂直和水平位移
Ⅶ 每米鋼管樁的重量
鋼管樁的計算公式為:理論重量=(外經 - 壁厚)* 壁厚 * 0.02466
外徑及壁厚單位選毫米,算出來總量單位為千克
Ⅷ 鋼管樁怎麼算工程量
根據圖紙大概推算樁長,然後用鋼管的截面重量x長度,即得到你要的鋼管樁的重量,注意鋼管樁樁頂的做法,也要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