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Q5A柱強度
奧迪q5a柱用大於1100mpa兆帕強度鋼材。
奧迪q5a柱用大於1100mpa兆帕強度鋼材,以測試最為嚴苛的IIHS 25%正面偏置碰撞為例,奧迪Q5在碰撞過程中保持了良好的車身完整度,奧迪Q5的A柱並沒有發生太大偏移,這對保護車內假人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得益於超高的車身強度以及合理的車體框架。
切開車門來看,假人仍保持了良好的駕駛姿勢,活動空間也很富餘。數據顯示,較高儀表盤區域向內位移了8-9cm,而下方腳踏板區域則僅位移了6cm。
以上數據說明,奧迪q5a柱的強度還是比較大的。
汽車A柱的作用:
汽車的A柱就是其前擋風玻璃兩側的柱子,也就是平時可能造成駕駛員視野盲區的位置。A柱的作用就在於當汽車遭遇到碰撞的時候,A柱需要承受和分解撞擊力,因為僅僅依靠汽車的前縱梁是很難保證安全的。
A柱的質量太差,可能會威脅到駕駛員腿部以上的安全。所以,A柱的質量也是衡量汽車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Ⅱ 汽車上的A柱、B柱、C柱是指什麼它們都有什麼樣的作用
我們站在 汽車 的側面看,會發現車頂與車身之間是通過六根柱子連接在一起的,這就是大家常說的 汽車 A柱、B柱、C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奇:這幾根鐵柱子不就是支撐一個 汽車 頂棚嘛,為什麼做的這么粗壯結實呢?難道它們還有其它的作用嗎?
你想的沒錯,這幾根柱子,對 汽車 的作用非常大,並且有非常嚴格的技術要求。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分析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大家知道,現在的乘用車車身都是具有潰縮吸能功能的安全式車身,它的特點是兩頭軟、中間硬,在發生碰撞時,發動機艙和行李艙會潰縮吸能,而乘員艙要求堅固無比,在發生事故時不會變形,以保證車內乘員的生存空間。在實際應用中,比如豐田的GOA車身,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車身等,大眾T-ROC車身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設計的。在實際應用中,比如豐田的GOA車身,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車身等,大眾T-ROC車身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設計的。
我們來看一下車身的具體結構。現在的乘用車基本都採用承載式車身結構,它的特點是特點是沒有獨立的車架,整個車身構件全部參與承載,車身主要由底板、骨架、內外蒙皮等組焊成剛性框架結構,大致可以分成發動機艙、乘員艙和行李艙三大部分,主要的受力部件就是「四梁六柱」,即兩個前縱梁、兩個後縱梁、兩個A柱、兩個B柱、兩個C柱。由此可以看出, 汽車 的A柱、B柱、C柱是承載式車身乘員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 汽車 上主要的受力部件,因此對它的要求是極高的。
下面我們具體來說說 汽車 A柱、B柱、C柱的作用。
首先來看看 汽車 A柱。所謂的A柱,是指前風擋玻璃兩側的立柱,位於發動機艙與乘員艙之間。 汽車 的A柱除了起到連接車頂與車身的作用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在 汽車 前部正面碰撞中首當其沖,起到保護乘員艙不變形、防止車輪、懸架等侵入乘員艙的作用。
汽車 在發生前部碰撞時,首先由車頭前部的防撞鋼梁受力吸能,然後兩道前縱梁潰縮吸能,剩餘的碰撞能量會傳遞到乘員艙上,首先由A柱承接,並將它們分散傳遞到整個車身。在這種情況下,A柱起到的作用極大,它首先要保證自己不變形,保護乘員艙的完整,然後要傳力。在 汽車 的碰撞試驗中,A柱是否變形是檢驗 汽車 安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它一般都使用高強度的鋼板沖壓而成,一些對 汽車 安全比較重視的車型還會使用超高強度的熱成型鋼來製作A柱。
在這里給大家講一個比較有趣的事。美國的IIHS有一個駕駛員側25%偏置碰撞試驗,用來檢驗乘員艙對駕駛員的保護。在初期的測試中,所有的車型無一倖免,都出現了A柱變形、懸架和車輪侵入乘員艙的情況,被判不合格。這個信息反饋給 汽車 廠家後,各大車企都進行了整改,在隨後的測試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成績。突然有一天,IIHS神經搭錯了弦,又做了一個副駕駛側的25%的偏置碰撞試驗,結果你猜怎麼了?絕大多數的車企都合格了,但是在以前試驗中經常得高分的某島國車企卻沒有合格,這令圍觀的吃瓜群眾大跌眼鏡。後來IIHS 詳細分析發現,原來這家車企生產的 汽車 ,兩側的A柱竟然使用了不同強度的鋼材!這真的可以說是應試教育的典型案例了。
對於 汽車 A柱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它造成的盲區。由於它在碰撞安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都設計的比較粗壯,但是也由此給駕駛員造成了很大的視覺盲區。為了消除這個盲區,車企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採用鏤空式A柱、增設三角窗、在A柱上加裝流媒體攝像頭,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更多的還是需要駕駛員提高駕駛技能、增強安全意識。
再來說說 汽車 的B柱。所謂的B柱是指 汽車 前後門之間的那根立柱,它在 汽車 上「頂天立地」,上支頂棚,下接地板,就像 汽車 上的中流砥柱。事實上它也確實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對於提高乘員艙的強度和剛性以及應付側面碰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汽車 在發生側面碰撞時,碰撞能量會直接作用於B柱上。如果它的強度不足,在碰撞中變形或者斷裂,外部的物體會直接侵入乘員艙,對車內的乘員造成威脅;另外乘員艙發生了變形,會壓縮車內乘員的生存和活動空間,增大他們傷亡的幾率。在 汽車 的碰撞試驗中,B柱的變形量也是檢驗 汽車 安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前段時間某車型在側面碰撞實驗中發生了B柱斷裂的現象,這就是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了。一般 汽車 的B柱都使用超高強度的熱成型鋼來製作,它可以說是 汽車 上最堅硬的部分。
在某些車型上,採用了無B柱設計,比如大多數的兩門跑車、寶馬i3等,這些車型會重新優化車門與車身的結構設計,增強A柱的強度,增加防滾架等,總之要補償B柱缺失造成的缺陷。不過這樣的車型的側面碰撞試驗成績一般都不太好,駕駛員有胸部受傷的危險。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 汽車 的C柱。所謂的C柱,是指後風擋玻璃兩側的立柱。我們坐在 汽車 後排,頭枕兩邊的大柱子就是它。它的作用一方面是連接車頂與車身,另一方面也會在 汽車 後部碰撞中承擔一定的碰撞能量,保護乘員艙的結構安全。不過 汽車 後部結構件較多,需要C柱承擔的碰撞能量並不大,因此它一般只是用普通的高強度鋼製造,很少有使用熱成型鋼的。另外現在的 汽車 C柱在 汽車 的造型設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完美的設計會大幅提高 汽車 的顏值。
還有些大型SUV、MPV等車型,還有一個D柱,它在C柱的後面,作用與C柱類似,主要起支撐頂棚的作用。當 汽車 發生翻滾、重物壓頂等事故時,這幾個立柱共同起作用,保護乘員艙不變形,盡可能的避免車內乘員的傷亡。
Ⅲ 本田皓影A柱撞彎,CR-V就安全了嗎其實他們A柱結構強度一樣
2020年6月,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本田的皓影的A柱被撞彎,這是本田在 思域,inspire,凌派之後,第四款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安全性表現很差的車型了。於是,在消費者心目中,本田 汽車 也已經成為了「不安全」的代名詞。現在很多人買本田的時候,心裡都要掂量掂量。
【1】沒有偷工減料的 汽車 ,A柱,B柱會使用熱成型鋼
皓影的A柱明顯彎折,原因也很簡單,就是A柱的結構強度不夠。通常而言, 汽車 的A柱應該是整個車身中結構強度最高的材料之一,這直接關繫到駕駛者的生命安全。
通常,一個負責任的 汽車 廠商,會在A柱,B柱這兩個地方,使用超高強度鋼,也就是熱成型鋼。這種鋼材經過950℃以上的高溫加熱後一次成型,之後速度冷卻進行強度的提升;這種鋼材的屈服強度往往在1000Mpa(兆帕)以上,抗拉強度可高達1500Mpa左右,其概念為每平方厘米理論上可承受10噸以上的壓力。
而如今20萬級別的 汽車 ,如果A柱,B柱沒有使用超高強度鋼,就可以視為偷工減料。顯然皓影是其中之一。
【2】皓影,CR-V的A柱強度只有780兆帕
本田皓影,CR-V,思域,凌派這些車型,使用的都不是結構強度很大的鋼材。雖然廣本沒有公布皓影的A柱結構強度圖,但是從皓影的維修資料中可以發現,它的A柱結構強度只有780兆帕,跟英詩派是一樣的,而東風本田CR-V的A柱鋼材強度,也是780兆帕。強度比正常的1500兆帕,低了一半左右,也正是因為如此,皓影的碰撞成績才如此不堪一擊。
因此,不管是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廣汽本田皓影,還是全球車東風本田CR-V。他們的A柱結構都不高。只是中保研對皓影進行了碰撞測試,而沒有對CR-V進行碰撞測試。如果對CR-V也進行碰撞測試的話,那麼其實表現也會一樣糟糕。
本田皓影,CR-V,思域,凌派,inspire都使用了結構強度不高的鋼材,那麼是不是本田在其他國家的表現也是一樣的呢?其實不然。根據調查,本田CR-V在海外市場A柱,B柱,使用的都是1500兆帕的鋼材。
【3】海外版CR-V在A柱,B柱使用1500兆帕鋼材
我們調查的資料來自於海外版CR-V的車身維修手冊,新款CR-V結構強度圖,A柱是採用了1500兆帕。因此可以判斷的是,海外版車型的結構強度,整體要優於國產版的結構強度。因此國產版車型偷工減料就石錘了。
我相信這是中國消費者最不能容忍的問題,因為本身國產皓影,CR-V的價格就不便宜,甚至比美國市場還貴,考慮到中美兩國的人均純收入,中國消費者買本田 汽車 已經是比較大的支出了,花了更多的錢,買了安全性更差的 汽車 ,這種巨大的反差是中國消費者不能接受的。
【4】結構強度低+安全配置低=駕駛員生存概率低
最終在中保研公布的照片,我們發現皓影的A柱已經彎折了,這導致中控區域很大面積的侵入了駕駛艙,頂在了駕駛員的膝蓋上。這不僅對駕駛員的頭部容易造成積壓,減少了駕駛員的生存空間,而且還降低了駕駛員的逃生機會。再加上沒有前後頭部氣囊,這就讓駕駛員的頭部,幾乎是暴露在了沒有任何保護的狀態下,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駕駛員的生存概率。
總結:
雖然都是來自日本的 汽車 廠商,但是豐田和本田在中國市場安全性方面的表現卻是兩個極端。豐田的車在最近幾年的中保研測試中連獲佳績,而本田的車基本上全部都撲街了。我相信,隨著中國消費者認知水平的提高,本田這種偷工減料的行為,最終要被消費者拋棄。
Ⅳ 2019款上汽大眾途鎧A柱,B柱用的是熱成型鋼嗎
對的,一些關聯部位,使用的都是熱成型鋼材,強度硬度都是非常高的,安全可靠
Ⅳ 長安cs75a柱外殼材質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長安cs75a柱外殼材質是鋼,採用該材質的柱外殼是由於該材質的柱外殼強度高,剛性和穩定性好,在機動車輛出現交通事故時可以維持車身不出現變形,對撞擊時候的能量進行分散,起到最大的保護作用。
隨著國內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越來越成為一般家庭和年輕人的「生活必需品」,而緊湊型SUV,憑借其相對親民的價格、實用的空間、良好的通過性等優點,備受大家的關注。在當前的SUV銷量排行榜上,長安汽車旗下的長安CS75PLUS常年處於前列。
為了持續提升產品力,長安CS75PLUS在今年年初推出了第二代產品,其中1.5T版本4款車型指導價12.49萬-13.59萬,2.0T版本3款車型指導價13.99萬-15.49萬,我們體驗了14.79萬的長安CS75PLUS2022款第二代2.0T自動領航型(後文簡稱長安CS75PLUS),其產品實力如何呢,下面咱們一起看一看。
外觀方面,整體看上去大氣動感,而且個性比較鮮明。前臉,兩側大燈組由一條燈帶相連,據官方介紹由61顆LED組成,點亮時極具辨識度。大尺寸的V型進氣格柵,熏黑處理與燈帶融為一體,富有整體感。兩側導風槽,搭配其間的一抹橙色飾條,看上去比較動感。
車身側面,整體線條設計運動而飽滿。銳利的腰線從車身A柱,斜向上延伸至車尾,搭配側裙處的一抹橙色飾條,襯托出車身的年輕動感。懸浮式車頂設計,搭配19英寸的多幅輪轂,比較時尚。
車尾,貫穿式的尾燈組,點亮時猶如火焰在燃燒,相當吸睛。雙邊共四齣的排氣孔,搭配碩大的擴散器,動感十足。
進入車內,整體內飾採用黑灰的撞色設計,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審美。D型三幅方向牌,採用皮質包裹真縫線工藝,握感舒適。12.3英寸的中控屏、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組成的雙聯屏,屬於當前的主流配置,不過其8.1°弧度設計可以方便駕駛員操作,比較用心。貫穿式的空調出風口、鑲嵌的鍍鉻飾條,搭配內飾大面積的軟性包裹材料,彰顯出不錯的檔次感。
主動安全方面,搭載了車道偏離預警、前方碰撞預警、後方交通預警、倒車車側預警、DOW開門預警、主動剎車、並線輔助、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疲勞駕駛提示、道路交通標識識別,配置可謂是拉滿,對於應付復雜路況是比較有幫助的,即使駕駛新手也可以做到從容應對。駕駛輔助方面,除了540°全景影像,還搭載了L2級輔助駕駛。
前排座椅採用懷抱一體式設計,仿皮質包裹材料手感比較細膩,而且坐墊厚實柔軟,整體包裹性不錯。180cm的體驗者坐進第一排,頭部空間超過一拳;第一排座椅不動,進入第二排頭部空間仍然超過一拳,腿部空間大概兩拳,整體空間感不錯。而且第二排中間為純平地台,橫向空間乘坐三個成年人沒有問題。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Ⅵ 汽車A柱的材料都有哪些
加強板有B340LAHC340/590DP等,內板有B170P1\B250P1等,當然了趨勢是hot forming。。。材質是熱成型專用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