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和混凝土的強度標准值,平均值以及設計值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要詳細解釋這個問題牽涉的內容很多,簡單的說可以這樣理解: 荷載和材料強度的標准值是通過試驗取得統計數據後,根據其概率分布,並結合工程經驗,取其中的某一分位值(不一定是最大值)確定的。 設計值是在標准值的基礎上乘以一個分項系數確定的(在國標《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2001中有說明)。 如荷載的設計值等於荷載的標准值乘荷載分項系數。這在荷載規范中已有明確規定,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為1.2或1.35;可變荷載為1.4或1.3; 材料強度的設計值等於材料強度的標准值乘材料強度的分項系數。在現行各結構設計規范中雖沒有給出材料強度的分項系數,而是直接給出了材料強度的設計值,但你如果仔細研究是不難發現標准值和設計值之間的系數關系的。材料強度的分項系數一般都小於1。 各種分項系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安全系數。 「為什麼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材料強度與荷載要取用設計值?而在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時材料強度與荷載要取用標准值?」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簡單地理解: 現行建築結構設計規范編制所遵循遵的原則是:「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材料強度與荷載要取用設計值,其安全系數大些,確保了安全;而在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時材料強度與荷載要取用標准值,其安全系數雖然小些,但對使用要求也是能夠滿足的,它更可以體現經濟合理。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理解,僅供參考吧。如果你想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深入的探討,建議你看一下《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2001和《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這兩個規范及它們的條文說明。
『貳』 同等條件下,鋼結構為什麼比鋼筋混凝土結構輕
很簡單,鋼材的強度比混凝土高幾十上百倍,需要的截面小得多,所以總體回質量小就輕咯!
以中答等強度的材料為例比較:
Q345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310Mpa、抗拉強度設計值310Mpa;
C30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1.43Mpa、抗拉強度設計值14.3Mpa.
『叄』 為什麼鋼筋強度的設計值比標准值小
不管什麼材料,強度設計值都是小於標准值的。就因為材料都有勻質問題存在,要有一定安全儲備,就設立了一個強度分項(不是向字)系數,它是一個大於1的數除以減小。荷載就要保守,用分項系數乘以擴大 。
『肆』 為什麼鋼結構比混凝土結構輕
混凝土密實度大,鋼結構就主鋼重量大,其餘的彩板,玻璃棉什麼的附件重量就輕多了,你這問題真不好回答,我這也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