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火後的硬度為什麼會降
回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馬氏體分解的過程,也是過飽和固溶的碳從α-Fe中脫溶並形成碳化物的過程。回火溫度越高,馬氏體分解越充分,分解產物的長大越充分。
隨回火溫度升高,回火產物依次為回火馬氏體,回火托氏體和回火索氏體。可以看出,回火之後,α-Fe中固溶的碳明顯減少,使得碳固搏鬧爛溶強化的作用大大減弱,反映到硬度上,就是隨著回火溫度升高,一般硬度都會下降。
在回火過程中,回火溫度——回火組織——鋼的彎枯性能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關系。 回火溫度越高,鋼的硬度越低。
(1)鋼材回火後硬度降低為什麼擴展閱讀:
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Ac1(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或將淬火後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後緩慢或快速冷卻。
一般用於減小或消除淬火鋼件中的內應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淬火後的工件應及時回火,通過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獲得所需的力學性能。
當鋼中存在濃度足夠高的強碳化物形成元素時,在溫度為450~650℃范圍內,能取代滲碳體而形成它們自己的特殊碳化物。形成特殊碳化物時需要合金元素的擴散和再分配,而這些元素在鐵中的擴散系數比C、N等元素要低幾個數量級。
因此在形核長大前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基於同樣理由,這些特殊碳化物的長大速度很低。在450~650℃形成的高度彌散的特殊碳化物,即基漏使長期回火後仍保持其彌散性。圖4表明,在450~650℃之間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對基體產生強化作用,使鋼的硬度重新升高,出現峰值。
2. 低溫回火後鋼材的硬度梢有降低,韌性有所提高
回火雖不發生相變,但是會發生組織轉變
馬氏體,主要是高碳馬氏體,主要依靠C的固溶強化,內低溫回火時馬氏體容正方度會下降,有微細薄片的碳化物析出,也就是C逐漸從馬氏體中脫溶,削弱了固溶強化的效應,當然硬度會有所降低
3. 金屬淬火硬度高,為什麼回火後硬度變低
你橡野好,材料學上講氏皮,組織結構決定性能。鋼鐵材料淬火後,形成馬氏體組織,有固溶強化,位錯強化的作用。硬度很梁核喊高,回火後,馬氏體分解,硬度下降,但韌性得到提高。
4. 軸承鋼回火第二次為什麼變低了
什麼變低了?你是說回火舉虧溫度嗎?第二次回火就證明他要正常使用了,二次回火其實是要達到一個對材料調質的目的。遲答譽也就是說,讓軸承鋼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足夠的硬度碼段,又有相當好的韌性。
5. 45鋼零件淬火回火後硬度偏低的原因
兩個原因:1.材料因素,化學成分不合格,含碳量偏低;2.熱處理溫度不合格,若硬度偏高,組織應該是馬氏體加殘余奧氏體;硬度偏低,組織則比較復雜,有可能是珠光體,也有可能是馬氏體加鐵素體等。
6. 為什麼回火溫度越高硬度越低
淬扒腔咐火後硬度高春純,是因為碳都固溶在基體組織中,原子排列緊密,當回圓首火時,由於碳化物重新析出,原子排列不緊密了,硬度才下降的,回火的溫度越高,碳原子越活潑,析出也越容易,所以硬度也越低了
7. 回火後的硬度為什麼會降
回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馬氏體分解的過程,也是過飽和固溶的碳從α-Fe中脫溶並形成碳化物的過程。回火溫度越高,馬氏體分解越充分,分解產物的長大越充分。
隨回火溫度升高,回火產物依次為回火馬氏體,回火托氏體和回火索氏體。可以看出,回火之後,α-Fe中固溶的碳明顯減少,使得碳固溶強化的作用大大減弱,反映到硬度上,就是隨著回火溫度升高,一般硬度都會下降。
在回火過程中,回火溫度——回火組織——鋼的性能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關系。 回火溫度越高,鋼的硬度越低。
(7)鋼材回火後硬度降低為什麼擴展閱讀:
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Ac1(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或將淬火後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後緩慢或快速冷卻。
一般用於減小或消除淬火鋼件中的內應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淬火後的工件應及時回火,通過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獲得所需的力學性能。
當鋼中存在濃度足夠高的強碳化物形成元素時,在溫度為450~650℃范圍內,能取代滲碳體而形成它們自己的特殊碳化物。形成特殊碳化物時需要合金元素的擴散和再分配,而這些元素在鐵中的擴散系數比C、N等元素要低幾個數量級。
因此在形核長大前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基於同樣理由,這些特殊碳化物的長大速度很低。在450~650℃形成的高度彌散的特殊碳化物,即使長期回火後仍保持其彌散性。圖4表明,在450~650℃之間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對基體產生強化作用,使鋼的硬度重新升高,出現峰值。
8. 碳鋼回火溫度對硬度的影響
碳鋼回火溫度對硬度的影響如下
重新加熱淬火無法減少殘留奧氏體量,造成表層硬度偏低,達不到設計要求(≥60HRC)。另外在使用過程中殘留奧氏體受熱或在應變作用下轉變,引起尺寸變化和應力重分配,也可能在磨削精加工時產生磨削裂紋。
減少殘留奧氏體量的途徑主要有高溫回火和深冷處理,深冷處理易引起產品開裂和變形 20Cr2Ni4A鋼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強韌性,是高強滲碳鋼中主要選擇材料之一。
由於20Cr2Ni4A鋼中含有大量鉻、鎳等合金元素,因而增強了奧氏體的穩定性。滲碳後基體中溶入了大量碳和合金元素,使Ms點顯著下降,滲碳空冷後組織為針狀馬氏體+碳化物+大量殘留奧氏體,滲碳空冷後表面硬度超過55HRC。
碳鋼回火溫度的種類
低溫回火:加熱溫度150-200℃。淬火產生的馬氏體保持不變,但是鋼的脆性降低,淬火應力低。主要用於工具、滾動軸承、滲碳零件和表面淬火零件等要求高硬度的零件。
中溫回火:加熱溫度350-500℃。回火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和細粒狀滲碳體(FeC)的混合物,稱為回火屈氏體。中溫回火能獲得較高的彈性極限和韌性,主要用於彈簧和熱作磨具回火。
高溫回火:加熱溫度500-600℃。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連續工藝稱為調質處理。高溫回火組織為多邊形的鐵素體(ferrite)和細粒狀滲碳體(FeC)的混合組織,稱為回火索氏體。高溫回火為了得到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等性能的均衡狀態,主要用於重要結構零件的熱處理,如軸、齒輪、曲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