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鋼材熱處理工藝是什麼

鋼材熱處理工藝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29 07:03:10

❶ 什麼是鋼材的熱加工處理

金屬熱處理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到適宜的溫度,並在此專溫度中保持屬一定時間後,又以不同速度冷卻的一種工藝。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大型鑄鋼件的熱處理爐
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鋼鐵是機械工業中應用最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復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鋼管常用熱處理工藝是什麼

熱處理的作用就是提高鋼管及精密鋼管的材料機械性能、消除殘余應力和改善鋼管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

▲ 精密鋼管無縫鋼管之熱處理無氧退火爐

按照熱處理不同的目的,熱處理工藝可分為兩大類:預備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

1.預備熱處理

預備熱處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應力和為最終熱處理准備良好的金相組織。其熱處理工藝有退火、正火、時效、調質等。

(1)退火和正火

退火和正火用於經過熱加工的毛坯。含碳量大於0.5%的碳鋼和合金鋼,為降低其硬度易於切削,常採用退火處理;含碳量低於0.5%的碳鋼和合金鋼,為避免其硬度過低切削時粘刀,而採用正火處理。退火和正火尚能細化晶粒、均勻組織,為以後的熱處理作準備。退火和正火常安排在毛坯製造之後、粗加工之前進行。

(2)時效處理

時效處理主要用於消除毛坯製造和機械加工中產生的內應力。

為避免過多運輸工作量,對於一般精度的零件,在精加工前安排一次時效處理即可。但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如座標鏜床的箱體等),應安排兩次或數次時效處理工序。簡單零件一般可不進行時效處理。

除鑄件外,對於一些剛性較差的精密零件(如精密絲杠),為消除加工中產生的內應力,穩定零件加工精度,常在粗加工、半精加工之間安排多次時效處理。有些軸類零件加工,在校直工序後也要安排時效處理。

(3)調質

調質即是在淬火後進行高溫回火處理,它能獲得均勻細致的回火索氏體組織,為以後的表面淬火和滲氮處理時減少變形作準備,因此調質也可作為預備熱處理。

由於調質後零件的綜合力學性能較好,對某些硬度和耐磨性要求不高的零件,也可作為最終熱處理工序。

2.最終熱處理

最終熱處理的目的是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強度等力學性能。

(1)淬火

淬火有表面淬火和整體淬火。其中表面淬火因為變形、氧化及脫碳較小而應用較廣,而且表面淬火還具有外部強度高、耐磨性好,而內部保持良好的韌性、抗沖擊力強的優點。為提高表面淬火零件的機械性能,常需進行調質或正火等熱處理作為預備熱處理。其一般工藝路線為:下料--鍛造--正火(退火)--粗加工--調質--半精加工--表面淬火--精加工。

(2)滲碳淬火

滲碳淬火適用於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先提高零件表層的含碳量,經淬火後使表層獲得高的硬度,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強度和較高的韌性和塑性。滲碳分整體滲碳和局部滲碳。局部滲碳時對不滲碳部分要採取防滲措施(鍍銅或鍍防滲材料)。由於滲碳淬火變形大,且滲碳深度一般在0.5~2mm之間,所以滲碳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間。

其工藝路線一般為:下料-鍛造-正火-粗、半精加工-滲碳淬火-精加工。

當局部滲碳零件的不滲碳部分採用加大餘量後,切除多餘的滲碳層的工藝方案時,切除多餘滲碳層的工序應安排在滲碳後,淬火前進行。

(3)滲氮處理

滲氮是使氮原子滲入金屬表面獲得一層含氮化合物的處理方法。滲氮層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抗蝕性。由於滲氮處理溫度較低、變形小、且滲氮層較薄(一般不超過0.6~0.7mm),滲氮工序應盡量靠後安排,為減小滲氮時的變形,在切削後一般需進行消除應力的高溫回火。

❸ 鋼材dlc熱處理工藝是什麼

鋼材dlc熱處理工藝是dlc塗層工藝。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DLC塗層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轎豎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DLC塗層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閉派大和冷卻方法的不同,羨搭每一大類又可區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DLC塗層同一種金屬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DLC塗層鋼鐵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鋼鐵顯微組織也較復雜,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❹ 熱處理的4種基本工藝是什麼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鋼鐵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獲得需要的金相組織,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4)鋼材熱處理工藝是什麼擴展閱讀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國人在生產實踐中就已發現,鋼鐵的性能會因溫度和加壓變形的影響而變化。白口鑄鐵的柔化處理就是製造農具的重要工藝。

❺ 鋼材熱處理的工藝有哪些各起什麼作用

熱處銷坦檔理是鋼在固態下加熱到預定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後以某種冷卻方式冷卻下來的一種加工工藝。其工藝過程是:加熱-----保溫------冷卻。x0dx0a熱處理的目的是:改變鋼的內部組織結構,從而改善工件的工藝性能、使用性能,挖掘鋼材的潛力,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提高產品質量。節約材料和能源。x0dx0a1、碳鋼的普通熱處理工藝方法 x0dx0a1)鋼的退火 x0dx0a鋼的退火通常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1或Ac3線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緩慢地隨爐冷卻。此時,奧氏體在高溫區發生分解,從而得到比較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一般中碳鋼(如40、45鋼)經退火後消除了殘余應力,組織穩定,硬度較低(HB180~220)有利於下一步進行切削加工。 x0dx0a2)鋼的正火 x0dx0a鋼的正火通常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或Accm線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進行空冷。由於冷卻速度稍快,與退火組織相比,組織中的珠光體量相對較多,且片層較細密,故性能有所改善,細化了晶粒,改善了組織,消除了殘余應力。對低碳鋼來說,正火後提高硬度可改善切削加工性,提高零件表面光潔度;對於高碳鋼,則正火可消除網狀滲碳體,為下一步球化退火及淬火作好組織准備。 x0dx0a3)鋼的淬火 x0dx0a鋼的淬火通常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1或Ac3線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放入各種不同的冷卻介質中快速冷卻(V冷>V臨),以獲得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馬氏體組織。 x0dx0a4)鋼的回火 x0dx0a鋼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鋼重新加熱至Ac1線以下的一定溫度,經過適當時間的保溫後,冷卻到室溫的一種熱處理工藝。由於鋼經淬火後得到的馬氏體組織硬而脆,並且工件內部存在很大的內應力,如果直接進行磨削加工則往往會出現龜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將會引起尺寸變化從而失去精度,甚至開裂。因此,淬火鋼必須進行回火處理。不同的回火工藝可以使鋼獲得各種不同的性能。 x0dx0a2、碳鋼普通熱處理工藝 x0dx0a1)加熱溫度 x0dx0a碳鋼普通熱處理的加熱溫度,原則上按加熱到臨界溫度Ac1或Ac3線以上30~50℃選定。但生產中,應根據工件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熱處理加熱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使工件的晶粒粗大、氧化、脫碳、變形、開裂等傾向增加。但加熱溫度過低,也達不到要求。 x0dx0a表2-1碳鋼普通熱處理的加熱溫度 x0dx0a方 法 加 熱 溫 度 (℃) 應用范圍 x0dx0a退 火 Ac3+(20~60) 亞共析鋼信雀完全退火 x0dx0a Ac1+(20~40) 過共析鋼球化退火 x0dx0a正 火 Ac3+(50~100) 亞共析鋼 x0dx0a Accm+(30~50) 過共析鋼 x0dx0a淬 火 Ac3+(30~70) 亞共虧亂析鋼 x0dx0a Ac1+(30~70) 過共析鋼 x0dx0a回火 低溫回火 150~250 刃具、模具、量具、高硬度零件 x0dx0a中溫回火 350~500 彈簧、中等硬度零件 x0dx0a高溫回火 500~650 齒輪、軸、連桿等綜合機械性能零件

❻ 鋼材的熱處理工藝主要方法有那四種

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版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權,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❼ 鋼的熱處理有哪幾種方式

熱處理是一種改善鋼的機械性能的工藝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熱處理等

1)退火退火是將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緩慢冷卻(一般是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硬度消除鋼件中的應力等

2)正火正火是將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又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正火實質上是退火的一種特殊形式,不同之處僅在於正火是採用在空氣中冷卻的方法,其冷卻速度比退火稍快正火的目的是提高低碳鋼和低碳合金鋼的硬度改進鋼件的力學性能

3)淬火淬火是將零件加熱到一定溫度(一般在850℃以上,視鋼的品種而異),經保溫後放入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時常用的介質有油水和鹽溶液等不同介質冷卻速度不同,油中較慢,水中較快,鹽溶液中更快冷卻速度快時淬硬度的深度大,但變形和開裂的傾向也大

4)回火回火是在鋼件經過淬火以後,再將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鋼經過淬火後,強度和硬度雖然提高,但塑性和韌性降低因此,在淬火以後常需要進行回火,以保持鋼的強度和硬度,並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韌性

根據回火時加熱保溫的溫度不同,回火可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

5)表面熱處理有些機械零件表面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而要求零件中心部分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這時可進行表面熱處理,如表面淬火和化學熱處理

❽ 鋼鐵熱處理方式有哪些

問題一:鋼鐵的熱處理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准備。 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於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於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後的鋼件在高於室溫而低於65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型簡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後,將其置於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脫碳,保持處理後工件表面光潔,提高工件的性能,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 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激光和電子束等。 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化學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後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後,有時還要進行其它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游祥。化學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 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製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體來說,它可以保證和提高工件的各種性能 ,如耐磨、耐腐蝕等。還可以改善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以利於進行各種冷、熱加工。 例如白口鑄鐵經過長時間退火處理可以獲得可鍛鑄鐵,提高塑性;齒輪採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使用壽命可以比不經熱處理的齒輪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另外,價廉的碳鋼通過滲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價昂的合金鋼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熱鋼、不銹鋼;工模具則幾乎全部需要經過熱處理方可使用。

問題二:鋼的熱處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根據工藝方法不同,鋼鐵的熱處理分為三大類。
一 整體熱處理(包括 退火, 正火,淬火,淬火+回火,調質及其他)。
二 表面熱處理 (包括 表面淬火和回火等,)
三 化學熱處理(包括 滲碳 ,滲氮,碳氮共滲,氮碳共滲,滲其他非金屬,滲金屬,多元共滲,溶滲)。
所有熱處理都是有 加熱 保溫 冷卻三個神租搏階段組成的。

問題三:鋼鐵的熱處理工藝有哪幾種?其特點是什麼? 1.退火 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溫度(可以查閱有關資料)後,一般隨爐溫緩慢冷卻。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性能;2.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為下一步工序做准備;3.消除冷、熱加工所產生的內應力。 應用要點:1.適用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鋼的鍛件、焊接件以及供應狀態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狀態進行退火 。
2.正火 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溫後以稍大於退火的冷卻速度冷卻。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性能;2.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為下一步工序做准備;3.消除冷、熱加工所產生的內應力。 應用要點:正火通常作為鍛件、焊接件以及滲碳零件的預先熱處理工序。對於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結構鋼及低合金鋼件,也可作為最後熱處理。對於一般中、高合金鋼,空冷可導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為最後熱處理工序。
3.淬火 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相變溫度Ac3或Ac1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在水、硝鹽、油、或空氣中快速冷卻。 目的:淬火一般是為了得到高硬度的馬氏體組織,有時對某些高合金鋼(如不銹鋼、耐磨鋼)淬火時,則是為了得到單一均勻的奧氏體組織,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蝕性。 應用要點:1.一般用於含碳量大於百分之零點三的碳鋼和合金鋼;2.淬火能充分發揮鋼的強度和耐磨性潛力,但同時會造成很大的內應力,降低鋼的塑性和沖擊韌度,故要進行回火以得到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4.回火 操作方法:將淬火後的鋼件重新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經保溫後,於空氣或油、熱水、水中冷卻。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後的內應力,減少工件的變形和開裂;2.調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獲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學性能;3.穩定工件尺寸。 應用要點:1.保持鋼在淬火後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時用低溫回火;在保持一定韌度的條件下提高鋼的彈性和屈服強度時用中溫回火;以保持高的沖擊韌度和塑性為主,又有足夠的強度時用高溫回火;2.一般鋼盡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銹鋼在400~450度之間回火,因為這時會產生一次回火脆性。
5.調質 操作方法:淬火後高溫回火稱調質,即將鋼件加熱到比淬火時高10~20度的溫度,保溫後進行淬火,然後在400~720度的溫度下進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潔程度;2.減小淬火時的變形和開裂;3.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應用要點:1.適用於淬透性較高的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和高速鋼;2. 不僅可以作為各種較為重要結構的最後熱處理,而且還可以作為某些緊密零件,如絲杠等的預先熱處理,以減小變形。
6.時效 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80~200度,保溫5~20小時或更長時間,然後隨爐取出在空氣中冷卻。 目的:1. 穩定鋼件淬火後的組織,減小存放或使用期間的變形;2.減輕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後的內應力,穩定形狀和尺寸。 應用要點:1. 適用於經淬火後的各鋼種;2.常用於要求形狀不再發生變化的緊密工件,如緊密絲杠、測量工具、床身機箱等。
7.冷處理 操作方法:將淬火後的鋼件,在低溫介質(如乾冰、液氮)中冷卻到-60~-80度或更低,溫度均勻一致後取出均溫到室溫。 目的:1.使淬火鋼件內的殘余奧氏體全部或大部轉換為馬氏體,從而提高鋼件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2. 穩定鋼的組織 ,以穩定鋼件的形狀和尺寸。 應用要點:1.鋼件淬火後應立即進行冷處理,然後再經低溫回火,以消除低溫冷卻時的內應力;2.冷處理主要......>>

問題四:常用鋼的熱處理方法有哪些? 鋼的熱處理是將鋼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方式來改變其內部組織,從而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工 藝方法。熱處理的主要種類如下:退火:把鋼加熱到一定溫度並在此溫度下保溫,然後緩慢地冷卻到室溫,這一熱處理工藝稱為退火,常用的 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應力退火。正火: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方法稱為正火。正火與退火的目的 基本相同,但正火的冷卻速度比退火冷卻速度快,得到的組織較細,硬度、強度較退火高。淬火: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經保溫後快速在水(或油)中冷卻的熱處理方法稱為淬火。它的目的是提高材料 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等。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單介質淬火法、雙介質淬火法、分級悴火。常川淬火劑有水、油或 鹽、鹼的水溶液。回火:將淬火後的鋼重新加熱到某一溫度,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以一定的方式冷卻至室溫,這種熱處理方 法稱為回火。回火是淬火的繼續,經淬火的鋼須進行回火處理.回火的目的是減少或消除工件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 ,適當調整鋼的強度和硬度,穩定組織,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發生組織轉變。回火的種類有低溫回火、中溢回 火和高溫回火,其中「淬火十高溫回火」也稱「調質處理」,經調質處理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表面淬火:通過快速加熱使工件表面迅速達到淬火溫度.不等到熱量傳到心部就立即冷卻的熱處理方法。常用 的方法有火焰加熱表面淬火、感應加熱表面悴火等。化學熱處理:鋼的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置於化學介質中加熱保溫,改變表面的化學成分,從而改變表層性能 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方法有滲碳、滲氮、液體碳氮共滲等。

問題五:鋼鐵材料的熱處理常識有哪些 金屬材料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
退火: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使它慢慢冷卻,稱為退火。鋼的退火是將鋼加熱到發生相變或部分相變的溫度,經過保溫後緩慢冷卻的熱處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組織缺陷,改善組織使成分均勻化以及細化晶粒,提高鋼的力學性能,減少殘余應力;同時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遺留的組織缺陷和內應力,又為後續工序作好准備,故退火是屬於半成品熱處理,又稱預先熱處理。
正火:正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使鋼全部轉變為均勻的奧氏體,然後在空氣中自然冷卻的熱處理方法。它能消除過共析鋼的網狀滲碳體,對於亞共析鋼正火可細化晶格,提高綜合力學性能,對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藝是比較經濟的。
淬火: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很快放入淬火劑中,使其溫度驟然降低,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卻,而獲得以馬氏體為主的不平衡組織的熱處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但要減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劑有:水、油、鹼水和鹽類溶液等。而高速鋼的淬火劑可以是「風」,所以高速鋼又被稱為「風鋼」。
回火:將已經淬火的鋼重新加熱到一定溫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卻稱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產生的內應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預期的力學性能。回火分高溫回火、中溫回火和低溫回火三類。回火多與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調質處理:淬火後高溫回火的熱處理方法稱為調質處理。高溫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間進行回火。調質可以使鋼的性能,材質得到很大程度的調整,其強度、塑性和韌性都較好,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時效處理: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長期使用中尺寸、形狀發生變化,常在低溫回火後(低溫回火溫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熱到100-150℃,保持5-20小時,這種為穩定精密製件質量的處理,稱為時效。對在低溫或動載荷條件下的鋼材構件進行時效處理,以消除殘余應力,穩定鋼材組織和尺寸,尤為重要。
表面處理:
表面淬火:是將鋼件的表面通過快速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但熱量還未來得及傳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卻,這樣就可以把表面層被淬在馬氏體組織,而心部沒有發生相變,這就實現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變的目的。適用於中碳鋼。
化學熱處理:是指將化學元素的原子,藉助高溫時原子擴散的能力,把它滲入到工件的表面層去,來改變工件表面層的化學成分和結構,從而達到使鋼的表面層具有特定要求的組織和性能的一種熱處理工藝。按照滲入元素的種類不同,化學熱處理可分為滲碳、滲氮、氰化和滲金屬法等四種。
滲碳:滲碳是指使碳原子滲入到鋼表面層的過程。也是使低碳鋼的工件具有高碳鋼的表面層,再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層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著低碳鋼的韌性和塑性。
滲氮:又稱氮化,是指向鋼的表面層滲入氮原子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層的硬度與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勞強度、抗腐蝕性等。目前生產中多採用氣體滲氮法。
氰化:又稱碳氮共滲,是指在鋼中同時滲入碳原子與氮原子的過程。它使鋼表面具有滲碳與滲氮的特性。滲金屬:是指以金屬原子滲入鋼的表面層的過程。它是使鋼的表面層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某些合金鋼、特殊鋼的特性,如耐熱、耐磨、抗氧化、耐腐蝕等。生產中常用的有滲鋁、滲鉻、滲硼、滲硅等。

問題六:什麼是鋼的熱處理?常用熱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熱處理分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等
其中回火等又分為高溫、低溫。
這些熱處理主要是把鋼加熱到不同的溫度,然後採用不同的冷卻方法和冷卻速度來做處理,以使鋼的內部結構發生變化,來達到想要的鋼材性能。
表面淬火
化學熱處理

問題七:什麼是鋼的熱處理/ 鋼的熱處理是指將鋼在固態下施以不同的加熱、保溫和冷卻,以改變其組織,從而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工藝。
通過熱處理可以充分發揮鋼材的潛力,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減輕工件的重量,節約材料,降低成本,還能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

問題八:熱處理工藝有哪些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1、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2、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激光和電子束等。
3觸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化學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後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後,有時還要進行其他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化學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

問題九:為什麼要對鋼進行熱處理?有哪些分類方法?其依據是什麼? 20分 為了優化性能…增加其強度硬度等性能…符合使用要求

問題十:鋼材進行熱處理的時候 淬火都有哪些常用方法 淬火常用方法:
1、單介質淬火法(單液淬火法)
2、雙介質淬火法(雙液淬火法)
3、分級淬火法:
4、等溫淬火法
5、局部淬火法:
6、表面淬火法(包括中高頻感應加熱淬火法、火焰加熱淬火法、激光表面加熱淬火法、電解淬火法等等)

❾ 什麼是鋼的熱處理常用熱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方法。常用的熱處理方法如下:

1.正火: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M以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後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2.退火annealing:將亞共析鋼工件加熱至AC3以上20—40度,保溫一段時間後,隨爐緩慢冷卻(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卻)至500度以下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3.固溶熱處理:將合金加熱至高溫單相區恆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然後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4.時效:合金經固溶熱處理或冷塑性形變後,在室溫放置或稍高於室溫保持時,其性能隨時間而變化的現象。

5.固溶處理:使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並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加工成型。

6.時效處理:在強化相析出的溫度加熱並保溫,使強化相沉澱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強度。

7.淬火:將鋼奧氏體化後以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使工件在橫截面內全部或一定的范圍內發生馬氏體等不穩定組織結構轉變的熱處理工藝。50CrVA彈簧鋼880℃淬油金相組織

8.回火:將經過淬火的工件加熱到臨界點AC1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隨後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卻,以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9.鋼的碳氮共滲:碳氮共滲是向鋼的表層同時滲入碳和氮的過程。習慣上碳氮共滲又稱為氰化,目前以中溫氣體碳氮共滲和低溫氣體碳氮共滲(即氣體軟氮化)應用較為廣泛。中溫氣體碳氮共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鋼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低溫氣體碳氮共滲以滲氮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鋼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10、離子滲氮在低於一個大氣壓的滲氮氣氛中,利用工件(陰極)和陽極之間的產生的輝光放電進行滲氮的工藝稱為離子滲氮。其特點是:滲氮速度快;組織易控制,氮層脆性小;變形小;易保護,節約能源;污染少。11.調質處理:一般習慣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調質處理廣泛應用於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調質處理後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它的機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體組織為優。它的硬度取決於高溫回火溫度並與鋼的回火穩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關,一般在HB200—350之間。12.釺焊:用釺料將兩種工件粘合在一起的熱處理工藝。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熱處理技術也不斷地發展的越來越先進,給工業企業也帶來了更大的便利,而傳統的熱加工工藝總是需要投入很多的資源和原材才能加工出優質的金屬工件,而且在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浪費現象,原材料利用不充分等等,而如今的離子滲氮爐在進行離子滲氮熱處理加工工藝過程中卻更能節約能源、排放污染物和氣體更少、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熱處理歷史中又一重要的發明。

用戶3918293742388599
0粉絲 · 885贊
搜索
熱處理方法是什麼
鋼的六種熱處理方式
鋁合金熱處理廠家
100種金屬熱處理圖解
十張圖看懂熱處理
三種熱處理方法

❿ 鋼的熱處理工藝包括哪些方法

1.鋼的退火
退火是生產中常用的預備熱處理工藝。大部分機器零件及工、模具的毛坯經退火後,可消除鑄、鍛及焊件的內應力與成分的組織不均勻性;能改善和調整鋼的力學性能,為下道工序消殲作好組織准備。對性能拿備沖要求不高、不太重要的零件及一些普通鑄件、焊件,退火可作為最終熱處理。
鋼的退火是把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緩慢冷卻,以獲得接近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在於均勻化學成分、改善機械性能及工藝性能、消除或減少內應力並為零件最終熱處理作好組織准備。
鋼的退火工藝種類頗多,按加熱溫度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臨界溫度(Ac3或Ac1)以上的退火,也稱為相變重結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和擴散退火等;另一類是在臨界溫度(Ac1)以下的退火,也稱低溫退火。包括再結晶退火、去應力和去氫退火等。按冷卻方式可分為連續冷卻退火及等溫退火等。
2.鋼的淬火與回火
鋼滾胡的淬火與回火是熱處理工藝中很重要的、應用非常廣泛的工序。淬火能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如果再配以不同溫度的回火,即可消除(或減輕)淬火內應力,又能得到強度、硬度和韌性的配合,滿足不同的要求。所以,淬火和回火是密不可分的兩道熱處理工藝。
2.1 鋼的淬火
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點以上,保溫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Vc)冷卻,以得到馬氏體或下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2.2 鋼的回火
回火是將淬火鋼加熱至A1點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以適當方式冷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它是緊接淬火的下道熱處理工序,同時決定了鋼在使用狀態下的組織和性能,關系著工件的使用壽命,故是關鍵工序。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或消除淬火應力;保證相應的組織轉變,使工件尺寸和性能穩定;提高鋼的熱性和塑性,選擇不同的回火溫度,獲得硬度、強度、塑性或韌性的適當配合,以滿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閱讀全文

與鋼材熱處理工藝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4銅管高頻焊接多少千瓦 瀏覽:537
不銹鋼門關輕了舌頭沒關上怎麼回事 瀏覽:929
鋁合金氧化變成什麼色 瀏覽:265
不銹鋼盆標貼怎麼去除 瀏覽:803
不銹鋼焊機如何操作方法 瀏覽:845
Q235A熱鍍鋅方管 瀏覽:29
怎麼用不銹鋼鍋做干鍋 瀏覽:59
陶瓷盤和不銹鋼盤哪個蒸菜更快熟 瀏覽:980
鋼管裡面有砼怎麼割 瀏覽:471
五金頂焊模具怎麼做 瀏覽:593
模具廠應該怎麼做 瀏覽:71
不銹鋼粘鍋怎麼清洗 瀏覽:455
彩鋼板和牆面連接處怎麼處理 瀏覽:671
關於消防彎頭數量怎麼計算方法 瀏覽:176
鋼鐵雄心4千禧黎明怎麼裝 瀏覽:758
單片機焊接板多少錢 瀏覽:42
不銹鋼盤子應該在哪裡買 瀏覽:417
處鋼板什麼意思 瀏覽:774
鏟車油箱焊接注意什麼 瀏覽:14
什麼是焊縫打磨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