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設計尺寸和下料尺寸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內涵不同,精度不同,處理方式不同。
1、預算長度指的是鋼筋工程量的計算長度,主要是用於計算鋼筋的重量,確定工程的造價。
下料翻樣是鋼筋工程施工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鋼筋施工工序上,鋼筋配料(鋼筋的切斷、工藝加工等)、綁扎安裝、交付驗收等都需要有書面的依據。
這個依據就是翻樣工所出具的《鋼筋配料單》。
2、翻樣工所出具《鋼筋配料單》的工作過程就是鋼筋下料翻樣。
翻樣工的水平如何直接決定了鋼筋施工每道工序的操作質量、原材的合理利用、使用人工是否經濟等等要素,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都說的是同一構件的同一鋼筋實體,下料長度可由預算長度調整計算而來。
3、從精度上講,預算長度按圖示尺寸計算,即構件幾何尺寸、鋼筋保護層厚度和彎曲調整值,並不考慮所讀出的圖示尺寸與鋼筋製作的實際尺寸之間的量度差值,而下料長度對這些卻是全都要考慮的。
比如一個矩形箍筋,預算長度只考慮構件截寬、截高,鋼筋保護層厚度及兩個135°彎鉤,不考慮那三個90°直彎。下料長度則都要考慮。
(1)鋼材下料尺寸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的下料: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具體分為:
1、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2、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3、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4、箍筋彎鉤增加值:
箍筋彎9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285D+4.78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1d。
箍筋彎90°/18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箍筋彎135°/135°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68D+5.18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經驗公式(來源於規范書籍):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28D)抗震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無論按理論公式還是按近似值公式計算,其結果誤差甚小,精確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計算,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其結果相差較大,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⑵ 鋼筋下料長度概念
鋼筋切斷時的長度稱為下料長度。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版。
權一般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
1.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2.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折量度差值)+彎鉤增加長度
3. 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彎曲調整值(彎折量度差值)
或=箍筋周長+箍筋長度調整值
4. 曲線鋼筋下料長度=鋼筋長度計算值+彎鉤增加長度
曲線鋼筋:環形鋼筋、螺旋鋼筋、拋物線鋼筋等。
⑶ 下料是什麼意思 鋼材
下料是指確定製作某個設備或產品所需的材料形狀、數量或質量後,從整個或整批材料中取下一版定形狀、數量或質量的權材料的操作過程。
例如要製作一扇門,所測量的長寬高分別記錄數值以後,從一整塊木料上按長寬高分別切割下合適的木料做為門的各部分,這個過程叫做下料。
(3)鋼材下料尺寸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金屬結構件,加工零件毛坯的原料,經過鈑金,放樣或者編程、數控切割,將鋼板,型材製作成加工製造,金屬結構件的單個零件。
砂輪切割、電鋼鋸、氧氣-乙炔氣割、電帶鋸砂輪切割,採用高速旋轉砂輪片切割鋼材砂輪片用纖維、樹脂或橡膠磨料粘合制熟練手工操作砂輪進行快速、准確切割且切割整齊、毛刺利用砂輪僅能進行直線切割絕數用途說已經足夠電鋼鋸。
電鋼鋸鉗工用工具切斷較尺寸圓鋼、角鋼、扁鋼工件等氧氣-乙炔氣割,氧氣-乙炔氣割切割簡稱氣割具設備簡單、靈便、質量等優點適用於切割厚度較、尺寸較廢鋼塊廢鋼板、鑄鋼件、廢鍋爐、廢鋼結構架等廢汽車解體舊船舶解體更能發揮其靈便作用受場狹窄或物件局限任何場合進行作業電帶鋸,用轉帶狀鋸條電帶鋸進行鋸截。
⑷ 鋼筋下料是什麼意思
所謂鋼筋下料,就是根據施工圖紙,分別計算出各根鋼筋切斷時的直線長度,也稱為下料長度,然後加以編號,分別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及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
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我們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
拓展資料
《鋼筋翻樣與下料》本書以現代建築工程施工基本順序為主線,介紹平法制圖規則下一般構件的鋼筋翻樣與下料,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筏形基礎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柱鋼筋翻樣與下料、剪力牆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連續梁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板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梯鋼筋翻樣與下料。全書除介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識外,還輔以較多的例題,每一單元後配有能力訓練題,在編寫上突出實用性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土建類各專業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的培訓教材,供建築施工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參考資料:網路-鋼筋下料
⑸ 什麼是鋼筋下料長度
舉個例子說吧。比如說鋼筋籠的主筋下料吧,單根鋼筋的長度一般為9m。主筋專有兩種,一種是屬18m,一種是12m。考慮到相鄰主筋的搓接,規范規定要大於35d(d為鋼筋的直徑),這里為一米。其中對接鋼筋籠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機械連接,一種是焊接。用套筒連接,即為機械連接,18m的主筋下料,可為兩根9m的鋼筋用套筒連接即可,則12m的主筋就為8m接5m即可,其中兩根主筋相互搓開布置。用焊接,就要充分考慮的下腳料的利用,或是說如何節省鋼材。其中頂籠和底籠的主筋的搭接要求用雙面焊,雙面焊為5d(d為鋼筋的直徑),對接頂籠和底籠時用單面焊,單面焊為10d。這是18米的主筋就要下18+5d+10d的料,若為28的鋼筋,就至少要下18.44m,其中有14cm雙面焊,28cm單面焊。這就是所謂的下料。下料就是如何配置所需鋼筋的長度。
鋼筋保護層是最外層鋼筋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這是保護層的定義。至於澆築完這個距離實際是存在的就行了,只是沒有在澆築前觀看的那麼明顯,若要檢測這個距離,需要用專業的儀器。
⑹ 鋼筋下料長度的名詞解釋。
下料長度
鋼筋切斷時的長度稱為下料長度。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具體分為:
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中文名
下料長度
含義
鋼筋切斷時的長度
定義
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類型
詞語
鋼筋下料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具體分為:
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1)量度差值:(d為鋼筋直徑)
鋼筋彎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2)彎鉤增加長度
鋼筋直徑d/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個彎鉤長度/mm
4d
6d
5.5d
5d
4.5d
(3) 箍筋彎鉤增加值
箍筋彎9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285D+4.78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1d。
箍筋彎90°/18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箍筋彎135°/135°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68D+5.18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經驗公式(來源於規范書籍)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28D)抗震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無論按理論公式還是按近似值公式計算,其結果誤差甚小,精確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計算,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其結果相差較大,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軟母線下料
變電站軟母線的下料長度是指包括吃線長度和外包尺寸組成的長度
⑺ 鋼筋下料長度是什麼
鋼筋切斷時的長度稱為下料長度。 鋼筋下料計算 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鉤增加長度
⑻ 鋼筋的斷料長度和下料長度的區別以及用途
斷料長度是指實際斷料時鋼筋的長度,而下料長度是通過計算(包含彎曲延伸率)考慮的下料長度,兩者之間的關鍵在於延伸率是否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