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鞍山主要產業是什麼
鋼鐵工業及其附帶產業鏈 鐵礦 鎂礦 滑石礦 南國梨 岫玉
西柳服裝 南台箱包這兩個屬於鞍山下屬縣級市的產業 也算是鞍山的吧
❷ 鞍鋼生產那麼多的鋼和鐵都用來做什麼了
你家用過整張的鋼板嗎 你家用過整跟的角鋼嗎?
一般成品鋼材分很多種 有板材 線材 鋼管 型材
並且同樣外形的剛才 標號也分很多種
板的一般造船 汽車面板 家電面板等等等等
線材最常見的就是建築的鋼筋
管有做水管的 油管的 各種氣體管道的 等等等等
型材就多了 橋梁 建築 交通工具都用的上
還有一些特殊的 軍火上用的
其實你身邊很多鋼鐵的物品都可能是鞍山的鋼鐵企業出的鋼材經過各種加工製造出來的 買給哪些企業了 你看看用的是什麼東西 就是賣給什麼生產廠了
❸ 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的歷史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後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日本奪取了原由俄國控制的長春至大連之間的南滿鐵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為加強對東北的政治和經濟侵略,於大連設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作為在經濟上侵略中國東北地區的大本營。
1909年8月,滿鐵派人對鞍山地區進行非法的秘密探礦,先後調查了鐵石山、西鞍山、東鞍山、大孤山、櫻桃園、關門山、小嶺子、弓長嶺等十餘座鐵礦山,並發現了大石橋菱鎂礦、煙台粘土礦等資源,發現鞍山地區是開礦建廠冶煉鋼鐵的寶地。
於是滿鐵總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奪鞍山地區鋼鐵資源的計劃,由大漢奸於沖漢和日本人鐮田彌助出面,組建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
1916年7月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總局在奉天成立,資本14萬日元,名義上中日投資各半,實則由滿鐵全額初資。在千山設采礦總局,兩年後總局遷鞍山。1917年獲得了大孤山、櫻桃園、東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對面山、關門山、小嶺子、鐵石山等8個礦區的開采權。其總面積達14578畝。1921年又獲得的白家堡子、一擔山、新關門山等3個礦區的開采權。僅在1926年—1933 年采量480萬噸。該總局經營到1940年宣布解散,並入昭和制鋼所。
1916年滿鐵在辦公司的同時開始鞍山制鐵所的建廠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鐵所,1917年4月3日舉行「地鎮祭」, 動工修建高爐。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鐵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鐵所所長,建廠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煉焦廠開始生產焦炭。4月29日,1號高爐點火,標志鞍山制鐵所正式投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了東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軍部支持下,將原定在朝鮮興建的昭和制鋼所改遷鞍山,由滿鐵全額出資,在鞍山制鐵所已有基礎上,興建制鋼廠、軋材廠,成為鋼鐵聯合企業。株式會社鞍山昭和制鋼所為日本法人,屬滿鐵的子會社,社長為伍堂卓雄。昭和制鋼所成立前與滿鐵簽訂了繼續僱用原鞍山制鐵所全部工作人員的協議,從而兼並了鞍山制鐵所。1936年6月4日,振興公司將大孤山等11個礦區的礦業權租給昭和制鐵所直接從事開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鋼所接管了振興公司的產權債務。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鋼所辦完了礦轉讓手續,徹底兼並了振興鐵礦無限公司,形成了采礦、選礦、煉鐵、軋鋼的連續生產作業系統。
隨著日本軍備規模的擴大,鞍鋼的生產規模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1941年,已經具備年產生鐵250萬噸、鋼錠130萬噸、鋼材75萬噸的能力。其鋼鐵生產能力占日本控制的總生產能力的28.4%,規模僅次於九州的八幡制鐵所(今天的新日鐵)。當時滿洲國另外一個鋼鐵生產企業——本溪湖煤鋼會社(隸屬於日本大倉財閥),規模僅相當於昭和制鋼所的三分之一。
到1943年,昭和制鋼所的生產能力達到最高,當年生產鐵130萬噸、鋼84.3萬噸、鋼材49.5萬噸。據《鞍山志·鞍鋼卷》記載:「1935年—1945年,昭和制鋼所及滿洲制鐵會社鞍山工廠累計生產生鐵905.6萬噸、鋼547.4萬噸、鋼材327.8萬噸。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後,8月26日,蘇軍到達鞍山。從194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僅40多天時間里,蘇聯紅軍監押數萬名日本戰俘,將鞍鋼的機械設備連同其他一些物資共達七萬余噸拆卸運走。尤其是一些關鍵設備被竊取之後,整個工業生產能力下降為零,破壞極為嚴重。此外,蘇軍撤離鞍山後,社會秩序混亂,一些居民乘機拆卸並拿走了鞍鋼的一部分運輸皮帶、滾珠、油脂、小型馬達和電線等等,亦造成了一些損失。
國民黨資源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鞍鋼的原有設備,完好的部分多被拆遷到了蘇聯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車里雅賓斯克等地鋼鐵工廠。一些拆遷時損壞的殘次設備下落不明,估計已經被回爐或報廢。
1948前蘇聯紅軍撤退後,在國民黨統治的22個月中,鞍鋼總共只生產了9500噸鋼,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時,已是千瘡百孔、滿目凄涼了。這期間,城市遭到嚴重破壞,鞍鋼破敗荒涼,市街蕭條零亂,水、電、煤氣停供,工人失業,居民外流,建成區僅剩9萬人口。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鞍山和鞍鋼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11月2日,人民解放軍攻克沈陽,東北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2月2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成立鞍山鋼鐵公司,同時宣布撤銷鞍山鋼鐵廠。 翌年4月鞍鋼在邵象華等專家努力下恢復生產。7月9日鞍山鋼鐵公司舉行開工典禮,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 鞍鋼成立後組建了機構:設4處、9部,29個廠礦。(即:秘書處、計劃處、人事處、經理處、制鐵部、運輸部、煉焦、化工、煉鐵、選礦、煉鋼、耐火、軋鋼、中型、鋼管、薄板、氧氣、發電、給水、燃氣、製造一廠、製造二廠、制釘、鋼繩、機修、電修、裝配、造廠及弓長嶺礦、小房身礦、櫻桃園礦、雙廟子礦等。此處設置了職工醫院,工業學校等。公司職工有10512人,其中有職員486人,技術人員418人,工人 9608人。) 為了盡快恢復生產,鞍鋼從沈陽、丹東等地接回保護下來的1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量才任用。成立了專家組,起草修復鞍鋼計劃方案。並做好遺留下的日本技術人員的工作,發揮這些人的技術特長,使鞍鋼生產能力到1949年底達到產礦石51萬噸,生鐵及鋼分別為20萬噸位,鋼坯50萬噸,鋼材30萬噸。為了解決設備緊缺問題,鞍山市發動了全市人民獻器材活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獻交器材1123種21萬件。1948年12月到949年 1月,鞍鋼職工4255名獻出器材62400件,從而解決了鞍鋼修復設備急需。接著又展開了生產立功競賽等活動,促進修復進度加快。1949年3、4月間有部分廠先後復工。4月5日煉出第一爐鋼。5月1日中央派賀龍出席煉鋼廠復工典禮。6月又煉出第一爐鐵水。年底基本恢復生產。1950年從全國各地調來500多縣地級以上幹部支援鞍鋼,從中南、華南招500多名文化素質高、有專業技術知識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這時期一邊堅持生產,一邊修復,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從湖北大冶、四川重慶等地將國民黨時期殘存的鋼鐵工業設備調集到鞍鋼,以及花費外匯通過香港向瑞士、瑞典購買重要器件設備,才使其恢復生產的。1950年3月27日中蘇簽定《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恢復和改建鞍鋼技術援助協議書》。1952年3月19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黨組就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分布問題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1、集中全國力量,特別是技術人員,首先進行鞍鋼的恢復與改建,爭取迅速完工。2、確定大冶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的第二個鋼鐵基地。3、大 冶的設計工作委託蘇聯進行。4、正式通知蘇聯,本溪在「一五」期間只恢復偽滿時留下現未開工的2座高爐、2排煉焦爐和相應的礦山、選礦等工程。中共中央於5月6日批示同意。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集中全國力量,首先建設鞍鋼》的決定。7月14日鞍鋼三大工程之一的無縫鋼管廠動工建設。由蘇聯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並提供設備支援(由中國利用蘇聯貸款購買,多是從西里西亞繳獲的和蘇聯替換下來的翻新二手設備)。1953年3月19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修復的鞍鋼8號高爐開工。
到1952年殘存在鞍鋼的設備全部恢復生產。煉鋼煉鐵、焦爐、礦山、平爐、高爐、選礦及其他廠礦都已生產。這時期國家總投資達2.32億元。這時期總人數為6.76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29人。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國家集中力量建設鞍鋼。擴大鞍鋼生產規模,建設大型國有聯合生產企業,在原生產規模基礎上完成48項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擴建;達到生產鐵250萬噸,鋼320萬噸,鋼材250萬噸。一五期間實現37項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大型軋鋼、無縫鋼管、煉鐵高爐三大工程。到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鞍鋼全面得到改造和擴建生產能力超過原計劃指標。這一時期出現了王崇倫,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1957生鐵產量達336.1萬噸,鋼291.07萬噸,鋼材192.39萬噸。國家投資17.59億元,上繳利潤 22.4億元。為此,鞍鋼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型鋼鐵基地,被譽為祖國的鋼都。
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一五計劃時期(1953年底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形成了.翌年7 月 9 日在廢墟上開工,迅速恢復了生產,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現總佔地面積 176 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 129.19 平方公里。 集團公司擁有 6 座大型鐵礦山、 4 個選礦廠、 1 個煉鐵總廠、 2 個煉鋼廠、 13 個軋鋼廠和焦化、耐火、機械、動力、運輸、建設、綜合利用等輔助配套單位,以及技術中心、設計研究院、自動化公司等科研、設計單位。生鐵、鋼、鋼材的綜合能力均在 1000 萬噸以上。
建國以來,鞍鋼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9 年至 2004 年,鞍鋼共生產鋼 3.21 億噸、生鐵 3.16 億噸、鋼材 2.22 億噸。上繳利稅 835 億元,相當於國家同期對鞍鋼投資的 15.4 倍,並向全國冶金行業輸送技術人才 5 萬餘人。 鞍鋼目前能夠生產 700 多個品種、 25000 多個規格的鋼材產品。全面通過 IS09002 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 9 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 API認證。 在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過程中,鞍鋼採用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治理,廠區上空呈現一片藍天。建成了日處理能力 22 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每天可回收利用循環水 16.8 萬噸。 加強了礦山排岩場和尾礦壩的生態恢復治理,目前已完成礦山復墾面積 155 公頃,植樹 60 萬株。廠區綠化面積達到 34.2 %。鋼鐵主體通過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 OSHMS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鋼材產品按國際和國際先進水平標准組織生產有了可靠保證。
1995 年以來,鞍鋼按照「改革、改組、改造、加強企業管理」的要求,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形成母子公司體制框架,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不斷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成立了鞍鋼集團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了鞍鋼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不斷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走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老企業技術改造新路子,主體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到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的完整產品系列。鞍鋼成為國內能夠生產轎車面板的少數鋼鐵企業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鋼板供貨企業。
建精品基地,創世界品牌,是鞍鋼人在市場經濟的錘煉中形成的堅定的經營理念和不懈的追求。到 2006 年,形成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 1600 萬噸鋼精品板材基地;到 2010 年前,使鞍鋼整體規模達到 2000 萬噸鋼以上,成為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進入世界 500 強。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八。
❹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鞍鋼)簡介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7 年 5 月 8 日,目前公司注冊資本為 59.33 億元。
1997 年 7 月 22 日在香港發行 8.9 億股 H 股,1997 年 11 月 16 日在國內發行 3 億股 A 股,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0 年 3 月 15 日,公司又在國內成功發行了 15 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並於 2000 年 4 月 17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6 年 1 月 25 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公司重大資產購買方案,公司向鞍鋼集團新增 29.7 億股 A 股收購新鋼鐵公司 100%股權。
2006 年公司共生產鋼材 1402.35 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 131.90% 。主營業務收 入 545.96 億元,凈利潤 68.45 億元,每股收益1.154 元。截止 2006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擁有總資產 584.30 億元,凈資產 298.34 億元。
目前,公司擁有鞍鋼集團全部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整套現代化鋼鐵生產工 藝流程及相關配套設施,並擁有了與之配套的能源動力系統,實現了鋼鐵生產工藝流程的完整性、系統性。公司已經成為具有年產 1,600 萬噸鋼,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造船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精品板材基地。
❺ 鞍山和唐山的鋼鐵比較
鞍山和唐山的鋼鐵比較。
1、鞍山鋼鐵成立於1948年12月,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
2、唐山鋼鐵1943年建廠是中國轉爐煉鋼的發祥地,是全國十大鋼鐵聯合企業之一,現已具備生產800多萬噸鐵、鋼、材的配套能力。
❻ 鞍鋼在哪個省份
鞍鋼總部地點在遼寧省鞍山市。鞍鋼一般指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於1949年07月09日成立,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所屬行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所屬地區為遼寧省,主要從事工程技術服務、裝備製造、物聯網信息服務、節能與環保技術服務、新材料研發、可再生資源開發、機械加工、交通運輸服務、房地產開發和城市能源供應。
鞍鋼是鞍鋼集團最大的區域子公司,前身是鞍山制鐵所和昭和制鋼所。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船舶、國防、汽車、鐵路、家電等鞍鋼產品在多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已經成為我國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樑。煉鋼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戰斗,鞍鋼工人們在火焰沖天的煉鋼爐邊,通過不斷地實驗探索最終研製生產出6.6萬噸優質鋼材,舉世矚目的南京長江大橋也得以建成,這批鋼材因此被稱為「爭氣鋼」。
❼ 遼寧都有哪些鋼鐵企業
1、鞍鋼集團:鞍鋼集團有限公司於2010年07月日成立,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
2、本鋼集團: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鋼始建於1905年。改革開放30年,本鋼發展了巨大變化,特別從黨的十五大到十七大的十年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集采礦、選礦、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動力、運輸、科研、機械加工製造、房地產開發等為一體的配套齊全的國有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3、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東北特鋼集團)是由原大連鋼鐵集團、撫順特鋼集團、北滿特鋼集團於2004年9月重組而成的大型特殊鋼生產企業。集團注冊資本364417萬元,以生產經營高質量檔次、高附加值特殊鋼為主營業務。是中國特殊鋼行業龍頭企業。
4、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撫順市望花區沈撫南線18號,毗鄰沈陽市,處於冶金資源豐富、結構互補性強、技術關聯度高的遼寧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地帶,是東北三省主要的建築用鋼材生產骨幹企業之一。
5、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有30餘年中厚板生產歷史的地方骨幹鋼鐵企業,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屬的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對控股。中國五礦集團與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照鋼鐵」)等私營企業參股的鋼鐵企業公司。
❽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的集團規模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總部坐落在遼寧省鞍山市,鞍山地區鐵礦石資源豐富,已探明的鐵礦石儲量約佔全國儲量的四分之一。周圍還蘊藏著豐富的菱鎂石礦、石灰石礦、粘土礦、錳礦等,為黑色冶金提供了難得的輔助原料。中長鐵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穿過市區,大連港、營口港、鮁魚圈港與海內外相通,交通運輸條件便利。鞍鋼始建於1916年,前身是日偽時期的鞍山制鐵所和昭和制鋼所。1948年鞍鋼成立,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60年來,鞍鋼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累計生產鋼3.81億噸、鐵3.75億噸、鋼材2.77億噸;上繳利稅1245億元,相當於國家對鞍鋼投入的23倍。鞍鋼累計向祖國各地輸送了近6萬名優秀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為各地培養了11萬余名各類人才。經過六十年的建設和發展,鋼鐵主業已形成鞍山、鮁魚圈、朝陽三大生產基地的發展格局,具有鋼、鐵、鋼材25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成為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船板、重軌、石油管、管線鋼、容器板、冷軋硅鋼;礦山機械,礦山機電,礦山設備,礦井儀器,煤礦儀器等為主導產品的精品鋼材生產基地。能夠生產16大類鋼材品種,120個產品細類,600個鋼牌號,42000個規格的鋼材產品,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領域。
全面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9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API認證,建築材料通過英國勞氏公司CE標志認證書,鋼鐵主體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OSHMS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鋼材產品按國際先進水平標准組織生產有了可靠保證。鞍鋼將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四個轉變」,即在長大方式上,從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並重組並重轉變;在產業布局上,從內陸發展向沿海發展和國際化經營轉變;在自主創新上,從核心技術的「追隨者」向「領跑者」轉變;在對外輸出上,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轉變。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鞍鋼與攀鋼於2010年5月聯合重組為鞍鋼集團公司。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攀鋼是中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防軍工配套服務的重要基地和最大的三線企業。重組後的鞍鋼集團公司已形成跨區域、多基地、國際化的發展格局,成為國內布局完善、最具有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在東北地區,形成了鞍山本部、鮁魚圈新區,朝陽新區三大基地;在西南地區,擁有攀枝花、成都、江油、西昌、重慶生產基地;在華北地區,天津天鐵冷軋項目已建成投產;在東南地區,福建莆田項目建成投產。2010年,鞍鋼集團公司鐵、鋼產量雙超3000萬噸,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和資源國際化的形勢下,推進國際化經營已成為鞍鋼集團公司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取向。兩次收購澳大利亞金達必公司共 36.28%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並合資開發卡拉拉鐵礦項目,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原料生產和供應基地。收購義大利維加諾公司60%的股權,建立了第一個海外鋼材加工基地。與全球最大的鋼鐵貿易商英國斯坦科集團在西班牙組建合資公司,建立了第一個海外銷售合資公司。與美國鋼發展公司簽訂協議,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投資建廠的鋼鐵企業。
加強與國外頂級企業的合資合作,通過與「巨人一起登山」,提升了多角化產業發展水平。與英國維蘇威公司合資建設耐火材料項目,與科德控股(歐洲)有限公司合資建設冷軋工作輥鍍鉻項目,與比利時貝卡爾特公司合資建設重慶鋼簾線項目,與德國貝克吉利尼公司合資建設水處理項目,與韓國斯多博格三一公司合資建設保護渣項目,與美國鐵姆肯公司合資建設的軸承修復項目。這一系列合資合作項目的成功實施,使鞍鋼集團公司多角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始終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為己任,不斷拓展鋼鐵行業「清潔、綠色、低碳」的發展內涵。「十一五」期間節能319萬噸標准煤,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在2010年5月召開的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會議上,鞍鋼作為唯一一家企業介紹了經驗。2008年在渤海灣建成了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綠色樣板工廠 ——鮁魚圈鋼鐵新區,實現了從傳統製造向低碳綠色製造的轉變。依靠自主創新,鮁魚圈鋼鐵新區實現了重點領域和關鍵節能環保技術的突破,建立起鐵素資源和能源循環、水資源循環、固體次生物資源化的綜合利用體系。開創了中國鋼鐵企業同時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的先河,成為鋼鐵企業利用清潔能源的 「示範基地」。
❾ 寶鋼 武鋼 鞍鋼 分別在哪幾個省
寶鋼的總部位於位於上海
武鋼的本部廠區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
鞍鋼位於遼寧鞍山
1、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公司以鋼鐵為主業,形成普碳鋼、不銹鋼、特鋼三大產品系列,應用於汽車、家電、石油化工、機械製造、能源交通、金屬製品、航天航空、核電、電子儀表等行業。
2016年9月,經報國務院批准,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實施聯合重組,寶鋼更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武鋼集團整體無償劃入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2016年12月1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2017年7月12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發布,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36。
2、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鋼(Baosteel),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它的總部位於上海。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股份,是寶鋼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寶鋼年產鋼能力3000萬噸左右,盈利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在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中,寶鋼集團公司以2009年銷售收入285.91億美元居第276位,在進入500強的鋼鐵企業中排第6位。
寶鋼熱心回報社會,資助社會公益事業。先後設立了寶鋼藝術獎、寶鋼教育獎,一大批優秀文藝工作者和優秀教師、學生獲得了獎勵。寶鋼為「希望工程」捐資近九百萬元,用於建設25所希望小學和1所中學。寶鋼和社會一起成長,回報社會是寶鋼長期的追求。寶鋼致力於研究、應用和推廣先進的鋼鐵工藝技術和冶金成套設備輸出,服務領域從鋼鐵業延伸至有色、輕工、化工、機械、交通、能源、環保等多種行業。
3、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於1955年開始建設,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產,是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武鋼擁有礦山採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及物流、配套公輔設施等一整套先進的鋼鐵生產工藝設備。
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武鋼。在全公司深入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武鋼實現與鄂鋼、柳鋼的聯合重組。武鋼產品冷軋晶粒取向、無取向磁性鋼帶(片)喜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武鋼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單位」。
武鋼控股子公司包括: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鐵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電股份有限公司;武鋼巴西冶金投資有限公司;武鋼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武鋼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武鋼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4、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即鞍鋼集團公司(簡稱鞍鋼集團或鞍鋼),成立於2010年5月,由原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鞍山鋼鐵)和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攀鋼)聯合重組而成。
鞍鋼是世界最大的產釩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重要的鈦白粉生產基地以及重要的鐵路用鋼、無縫鋼管、特殊鋼生產基地。鞍鋼是新中國最早成立和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在恢復生產和建設發展中,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
❿ 鞍山有哪些鋼廠或和這方面有關的廠子
鞍山煉鋼軋鋼類的企業最大的鋼廠就是鞍鋼,其次是寶德(原市二軋,寧遠屯、達道灣那邊),還有紫竹集團(原三軋,魏家屯那邊),騰鰲有個金剛鍛造廠,劉二堡有個遼鋼是歸遼陽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