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鋼材市場為什麼不景氣
行業相關人士分析,三大原因導致目前市場疲軟,一是鋼材的供求矛盾。國內鋼材市場一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雖然國家要求加大基礎建設項目,但各地方政府礙於沒錢遲遲沒有動作,導致下游企業需求一直未見起色;二是企業的資金流問題得不到緩解,各鋼鐵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受到制約,為了能夠生存下去,鋼鐵企業最後不得不低價處理庫存產品從而得到資金;三是目前正處於傳統的鋼材市場淡季,鋼鐵企業在這個階段都會下調鋼鐵價格。
此外,一位鋼鐵行業專家表示,目前國內鋼材價格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在後期可能會隨著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從而使鋼材價格有所回升,但價格不會有大幅度的上漲。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商情報網
Ⅱ 為什麼中國鋼材下滑
原因一:經濟增長壓力不小 房地產銷售不振
國內鋼材市場信心再一次遭受打擊與國內外低迷的經濟增長形勢有關。
世界經濟仍然低迷前行。美國經濟數據雖然呈上揚態勢,但其就業問題仍然嚴峻;日本二季度經濟折算成年增長率萎縮6.8%,是該國經濟自2011年大地震後遭遇的最大降幅;歐元區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零增長。
7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克強指數」的三個構成指標均出現回落。1~7月,全國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4.9%,相比上半年用電量5.3%的增幅有所回落。鐵路貨運量方面,7月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同比下降4.37%。銀行信貸方面,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852億元,不僅同比少增3145億元,也降至2009年11月以來的最低。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認為「鋼材用量最大的房地產業低迷,以及其他一些產業用鋼量減少,是導致鋼材需求量回落的直接原因。」5月份,全國房地產銷量環比下降11%,6月份環比下降4%,7月份更是環比下降18%。
原因二:鋼材供應增加 庫存繼續上升
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鋼材資源的供應卻在增加,這也是造成鋼材價格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了解,1~7月,全國粗鋼產量48076萬噸,同比增長2.7%;鋼材產量64723萬噸,增長5.8%。8月上旬,中鋼協會員企業粗鋼日產量181.99萬噸,比7月下旬增加6.3萬噸,創下兩個月來新高。
庫存方面,8月上旬末,國內重點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456.88萬噸,旬環比上漲3.44%,顯示後期市場供應壓力較大。
「從7月下旬到8月上旬,鋼鐵業增產了60萬噸鋼,48萬噸直接變成了鋼材庫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說。
中鋼協數據顯示,6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存貨中產成品佔用資金同比增長2.95%,比年初增長10.45%,這表明企業產成品庫存偏高。同時,鋼鐵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3.05%,應付賬款增加6.38%,資金周轉效率進一步降低。
與此同時,鋼企負債水平處於高位。6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銀行借款同比增長6.39%,平均資產負債率69.27%。
某銀行的大宗商品部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前幾年鋼材企業融資過度,現在銀行對鋼材企業基本都是在『去杠桿』,對沒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不再支持。」
原因三:鋼材原料市場陰跌不止
國內鐵礦石市場弱勢盤整、小幅走低,尚無止跌跡象。進口礦市場持續下跌,遠期現貨價格再次逼近90美元關口,8月25日普氏鐵礦石指數跌至89.25美元/噸。目前大部分貿易商對後期市場看跌,低價出貨現象頻現。
鋼坯方面,國內市場持續弱勢運行,主導市場唐山地區鋼坯價格再創近7年新低。由於多數廠商對後市信心不足,再加上終端市場持續疲軟,使得鋼坯價格屢創新低。即便如此,實際成交也未見起色。
鋼市短期難翻身
廣州鋼材貿易商柯智耀表示,今年以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增加需求,提振經濟。然而,這些舉措對於身處「嚴冬」中的鋼市來說,似乎均未顯效,甚至帶來了國內鋼產量的逆市增長。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產量不降,價格必跌。然而,由於有11億噸以上的年產能做「墊後」,鋼鐵產業集中度又如此之低,降低產量談何容易。
不僅如此,在下游需求方面問題也很嚴重。房地產市場不好,鋼材下游需求總量必受重創,加上其他行業需求釋放遲緩,供需矛盾短期內無法化解。與此同時,鐵礦石價格跌勢不止,且下降幅度超過鋼材價格降幅。此外,鋼鐵行業前期較差的信貸和融資數據也一直在困擾著企業。專家認為,在整體行業盈利水平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鋼企的資金風險日益加大。
對策
部分鋼企減產限產
柯智耀表示:「鐵礦石價格還會不斷下降,客戶需求也在下降,金融機構也不支持鋼材行業投資,在這種情況下,行業資源應進行整合,比如可以利用鋼材的網路交易平台進行交易,以此減少交易、物流、倉儲成本。」
也有一些鋼鐵企業試圖改變當前困境,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今年上半年,包鋼粗鋼生產累計減少8.5%。酒鋼以正現金流作為生產運營的底線,對負現金流的生產線限產或停產,上半年鋼鐵產業限產100萬噸。
沈建光認為,鋼材價格如要提高,必須要實現穩增長,應著重落實已有的微刺激政策,同時必須重視房地產市場走勢,從多個途徑採取措施對沖房地產市場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
Ⅲ 鐵礦石暴漲,鋼企不敢囤貨了,貿易商也不敢拿貨了,你怎麼看
鋼鐵企業主要生產原料、絕大部分成本都是來自於鐵礦石!因此,鐵礦石瘋狂漲價,對我國鋼鐵企業影響巨大!
一、不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嚴重影響鋼鐵企業的生存!
如果想要避免鐵礦石價格瘋漲對鋼鐵企業帶來影響,首先我國要減少對單一國家鐵礦石進口量,如果鐵礦石的進口量集中在某一個國家,那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其次,我國要繼續開拓鐵礦石進口渠道,將鐵礦石進口分散到不同的國家,避免形成一家獨大的現狀,目前我國也正在擴大鐵礦石進口渠道,分散風險;最後,通過鋼鐵行業技術升級,提高鋼鐵產量,同時提高對廢舊鋼鐵的重復利用,有效降低對於鐵礦石的依賴。
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給我國的鋼鐵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我國的鋼鐵企業一定要加快科學技術創新,提高鋼鐵產量,推動鋼鐵企業技術轉型,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Ⅳ 請問鋼材貿易現貨業務怎麼做啊和鋼材銷售有什麼不一樣嗎還有進鋼材公司做銷售,進什麼樣的公司好
現貨業務就是自己家有什麼材質、規格的就賣什麼,價格根據市場價格走 很簡單版。
另一種就是搬貨了 ,這個很權有學問在裡面的 要慢慢的摸索 ,做的好的話提成很樂觀的
找公司現在太簡單了,就我知道的來說 無錫三千家貿易商、上海三萬家 。哥們自己選吧
Ⅳ 為什麼鋼材會突然便宜鋼材市場什麼時候會變好
實際的需求抄在4個月前被炒作襲的過熱,進度過快,其實春節期間乃至上半年實際需求都是好的。但許多炒賣哄抬了價格。包括鐵礦石等上游資源,突然的需求與供應脫節讓高位運行的資金連斷了。
其實很多人是有機會把手裡的貨脫手的,但判斷失誤,6月不賣到10月可能虧損60%。
現在下行的空間不大了,但還有風險。
Ⅵ 我是一名鋼材業務員,剛入行,想問一下如何能找到做現款現貨的客戶
鋼材通常都是大批量采購,現貨是你們公司的事,現款嘛,最好找發型工業企業聯系,或者交通部門,房地產或建築公司
Ⅶ 為什麼最近鋼鐵市場行情不好
不好屬於正常,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家經濟基礎建設和房地產的火爆,帶動鋼鐵需求不斷創下新高,從一開始的2億噸鋼是國內鋼鐵需求的極限,到3億噸是極限,到4億噸是極限,到後來人們逐漸進入了迷惘,「中國到底需要多少噸鋼」,好像中國有多少噸鋼都能消耗得了,各路資金蜂擁而來進入這片熱土,或從事中間貿易或入股投資或直接赤膊上陣,一時間又現「大煉鋼鐵」的景象,而這種景象又帶動了基建、機械、電字、化工等行業的發展,基建、機械行業又是用鋼大戶,這種互為拉動使得鋼鐵行業近乎沸騰,截至2011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
另外,中國鋼材市場呈現開放式、多渠道、多層次的流動格局,鋼材貿易商數量巨大,既可放大市場需求,也可以放大萎縮。鋼鐵產品經銷商超過15萬家,投機經營傾向較重。鋼材貿易商對鋼鐵生產企業是需求者,對使用鋼材的終端用戶又是供給者;預期價格上漲,增加庫存,放大了市場需求;預期價格下降,減少庫存,低價拋售,放大了市場萎縮。對價格起到助漲助跌之效,而不是「蓄水池」的作用。
要想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產能的畸形嚴重過剩,為市場進入嚴冬打下了伏筆,而在這嚴冬中能生存下來是目前鋼鐵企業的一個課題。
Ⅷ 傳統鋼材現貨交易市場「out」了嗎!
說這話的,正是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會長、第一鋼市董事長周華瑞。 從1990年提出鋼材超市的概念,到1996年,周華瑞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前店後庫式鋼材現貨交易市場(即逸仙鋼市),再到後來逸仙模式逐漸成熟,並被廣泛復制,乃至於此前第一鋼市致力打造的完整的鋼貿產業鏈周華瑞及其第一鋼市多年來始終被視為上海鋼材現貨交易市場的風向標。 在鋼貿發展的黃金十年,大柏樹周邊的繁榮、熱鬧景象,見證了那段歷史。然而,隨著2011-2012年鋼鐵行業系統性危機的爆發,這一切,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行業系統性危機帶來的啟示 在近日的一次內部會員大會上,周華瑞直言,行業系統性危機是相當可怕的。經濟周期的波動太殘酷了,這一輪經濟周期的下行,我們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他指出,鋼貿商在此前快速發展,順風順水了10多年。我們過分集中傳統的產業,又沒有創新,而是簡單的復制。在這一輪的經濟下行中,我們又處於產能過剩行業的末端,所以徹底中招了。 他說,過去多年以來,鋼貿業的順風順水,讓我們自認為一直走在行業最前端,是行業的風向標;銀行的一次次戰略合作簽署,讓我們輕視了合同真實的作用是相互約束,相互制約;融資的便利,讓我們遺忘了‘借’這個字的涵義,而借錢就必須還 以往的‘因’促成了今天‘果’,他反思認為,當鋼貿行業處於優勢的時候,周寧鋼貿商並沒有合理地利用好,使其形成一種能量,而是簡單地運作,從而錯失了良機。 不過,經過這一輪鋼貿危機,也從中看到了許多不足與值得思考的地方。出來打拚,需要靠真本領,絕不是比誰膽大,而是要真正的智慧。 他表示,所以我們要好好總結,現在財產沒有了,留下的只有經驗教訓。而這個經驗教訓,將會永遠地融入到我們的血液里,時刻鞭策著我們。 他同時指出,不應該太多責怪銀行,指責擔保平台,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教訓。只有徹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失敗的真正原因,總結得到這用財富和磨難換來的血的教訓,才能對後期的發展有所啟發和幫助。 產業化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在傳統行業的基礎上進行新產業的拓展,挖掘新的亮點,尋找新 的商機。他認為,經濟周期的調整有其必然性,在這調整波動的時間內,不能坐等政策扶持,只有自救、不等不靠,才能走出困境。唯有開辟新的商業資源和戰 場,腳踏實地,聚沙成塔,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發展。 艱難轉型期中的鋼鐵產業鏈 在近日召開的2013鋼鐵中國•深圳鋼材市場形勢研討會上,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賈良群表示,去年以來中國的鋼鐵行業,進入了本世紀以來最差的年份,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和銷售利潤率為負值。而縱觀日本新日鐵、德國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乃至韓國浦項等世界大鋼廠,其主業也直面虧損。 鋼鐵製造、貿易和資訊業,均進入了成熟期,都將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而進行調整。他指出,現在沒有哪個行業不過剩,整個鋼鐵產業鏈,均處於艱難的轉型期。 那麼,新形勢下,鋼材現貨交易市場,何去何從?深圳第一家大型鋼材現貨交易市場中錦鋼材市場的總經理詹欣沐日前表示,在綜合考察了上海等 長三角地區的鋼材現貨交易市場模式後,公司根據深圳當地鋼貿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前店後庫的鋼材市場模式。他表示,在長三角地區發生信貸危機、倉儲 問題頻發影響下,務實的廣東人,會更加傾向於選擇這種看得見貨物的市場進行交易。 他同時也表示,華東地區的鋼材現貨交易市場,其實模式上並沒有問題,之所以會出現一系列危機,主要還是操作層面出現了問題。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他同時坦言,中錦鋼市對於入駐的商戶,會嚴格篩選,且入駐商戶均為有多年鋼貿從業經驗的貿易商 。挑選優質商戶、商戶本地化,多元,開放,才能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如果只局限於老鄉圈子,永遠無法發展壯大。 一位鋼貿商甚至自嘲道:比起高檔的寫字樓,其實,我更喜歡過去‘土’一點的鋼材市場,親切!而且,傳統的鋼材市場,貨場、辦公一起,客戶看貨方便,租金也便宜。現在鋼貿不賺錢,能省則省。我的一些做工地的客戶,也說更喜歡這種傳統的交易市場。 他認為,鋼材市場的主體是為鋼材貿易商、下游終端用戶服務,應根據其客戶自身發展的特點、需求提供服務,而非一味謀求所謂的高端、前沿。或許將來會,但現在,還沒到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