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梯井道規范
《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10—2002 :
4.2.5 井道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井道尺寸是指垂直於電梯設計運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電梯設計運行方向投影所測定的井道最小凈空尺寸,該尺寸應和土建布置圖所要求的一致,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電梯行程高度小於等於30 m時為0—+25 mm;
2)當電梯行程高度大於30 m且小於等於60 m時為0—+35 mm;
3)當電梯行程高度大於60 m且小於等於90 m時為0—+50 mm;
4)當電梯行程高度大於90 m時,允許偏差應符合土建布置圖要求。
2 全封閉或部分封閉的井道,井道的隔離保護、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頂板應具有安裝電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夠強度,應採用非燃燒材料建造,且應不遇產生灰塵。
3 當底坑深度大於2.5m且建築物布置允許時,應設置一人符合安全門要求的底坑進口;當沒有進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時,應設置一個從層門進入底坑的永久性裝置,且此裝置不得凸入電梯運行空間。
4 井道應為電梯專用,井道內不得裝設與電梯無關的設備、電纜等。井道可裝設採暖設備,但不得採用蒸汽和水作為熱源,且採暖設備的控制與調節裝置應裝在井道外面。
5 井道內應設置永久性電氣照明,井道內照度應不得小於50lx,井道最高點和最低點0.5m以內應各裝一盞燈,再設中間燈,並分別在機房和底坑設置一控制開關。
6 裝有多台電梯的井道內各電梯的底坑之間應設置最低點離底坑地面不大於0.3m,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層站樓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寬度方向上隔障與井道壁之間的間隙不應大於150mm。
當轎頂邊緣和相鄰電梯運動部件(轎廂、對重或平衡重)之間的水平距離小於0.5m時,隔障應延長貫穿整個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寬度不得小於被保護的運動部件(或其部分)的寬度每邊再各加0.1m。
7 底坑內應有良好的防滲、防漏水保護,底坑內不得有積水。
另外,你還可以參考一下BG7588-2003
『貳』 電梯相鄰地坎大於11米,不具備安裝安全門,按國家標准應怎麼處理
必須安裝安全門,這就是國標規定。
沒有所謂不具備的說法。增加結構增加造價唄。
『叄』 電梯井道安全門的作用
井道安全門抄是供援救乘客用的襲門,目的是當相鄰兩層門地坎間的距離過大(超過11m)時,能夠盡快地救出被困轎廂的乘客。
安全門只能從井道外部開啟,而不能從井道內部開啟。
國標7588-2003《電梯製造與安裝安全規范》明確規定:
當相鄰兩層門地坎間的距離大於1lm時,其間應設置井道安全門,以確保相鄰地坎間的距離不大於11m。
其高度不得小於1.8m。寬度不得小於0.35m。
『肆』 施工電梯至樓層的層門有規范要求嗎多高
層門不應低於1.80m。
《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 GB 10055-2007》對防護圍欄的安全規定:
4.2 防護圍欄
4.2.1 在基礎上吊籠和對重升降通道周圍應設置防護圍欄。輕便型可移式升降機可採用其他措施進行圍護。
4.2.2 防護圍欄可採用實體鋼板、沖孔鋼板、焊接或編織網等製作。
4.2.3 防護圍欄應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圍欄施加的350N作用力而不產生永久變形,該物體為扁平等邊正方體,邊長50mm,邊緣倒圓半徑為3mm。
4.2.4 地面防護圍欄的高度不應低於1.5m。
4.2.5 圍欄門應裝有機電聯鎖裝置,使吊籠只有位於底部規定位置時圍欄門才能開啟,且在門開啟後吊籠不能啟動。
4.2.6 當附件或操作箱位於升降機防護圍欄內部時,應另設置專用區域與其隔離,並安裝鎖緊門。
(4)層門與層門之間的距離大的時候電梯井道內為什麼要裝長方形的鋼板法規擴展閱讀
施工電梯驗收
1、電力驅動的曳引式或強制式電梯安裝工程質量驗收
設備進場驗收、土建交接檢驗、驅動主機、導軌、門系統、轎廂、對重(平衡重)、安全部件、懸掛裝置、隨行電纜、補償裝置、電氣裝置、整機安裝驗收。
2、液壓電梯安裝工程質量驗收
設備進場驗收、土建交接檢驗、液壓系統、導軌、門系統、轎廂、平衡重、安全部件、懸掛裝置、隨行電纜、電氣裝置、 整機安裝驗收。
3、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安裝工程質量驗收
設備進場驗收、土建交接檢驗、整機安裝驗收。
『伍』 電梯層門與轎門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電梯層門的來開與關,是通過安裝自在轎門上的開門刀片來實現的。每個層門都裝有一把門鎖。層門關閉後,門鎖的機械鎖鉤嚙合,同時層門與轎門電氣連鎖觸頭閉合,電梯控制迴路接通,此時電梯才能啟動運行。電梯層門在建築中有防火作用,用於分割防火分區。轎門安全開關,能保證門在沒有安全關閉到位,或者沒有鎖好的狀態下電梯不能正常運行。
『陸』 電梯井道壁與轎廂的距離,哪裡有規范性文件
間隙要求為抄了提高建襲築空間的利用效率,電梯井道的尺寸盡可能小些,既保證電梯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各部件之間的間隙盡量小.要求如下:
(1)轎廂與導軌安裝側的井道壁之間的間隙不小於200mm;
(2)轎廂與非導軌安裝側井道壁的間隙或對重與井道壁的間隙均不小於100mm;
(3)轎廂地坎與層門地坎間隙應不大於35mm;
(4)轎廂地坎與井道前壁地坎間隙不得大於150mm;目的防止人跌入井道或者電梯正常運行時候,將人夾進轎廂門和井道間隙中。
(6)層門與層門之間的距離大的時候電梯井道內為什麼要裝長方形的鋼板法規擴展閱讀
井道作業
(1)作業人員進入井道必須戴安全帽,登高操作應系安全帶;工具應放入工具袋內,大的工具應用保險繩扎牢,妥善放置。
(2)在作業過程中應經常檢查腳手架的使用狀況,發現有不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施工採取有效措施。
(3)在井道內壁上敷設線槽、配管時,要踏實腳手架,需要時應增設跳板,但跳板兩端要與腳手架扎牢固。
(4)在井道內施工使用的照明燈應有足夠的亮度,其電壓必須採用36V的低電壓。
(5)安裝導軌及轎廂架等部件,因勞動強度大,必須合理組織安排人力,且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
『柒』 電梯轎廂地坎與層門地坎距離為什麼要求不大於35mm ,和門刀與層門地坎距離要求大於5mm有何聯系
國標里有要求的,你可以用國標里的廳門地坎水平要求來進行衡量,這個水平要求可以是橫向,同樣也可以是縱向,國標里允許的最大地坎水平偏差為2/10000mm,你用水平尺靠一下,看看有沒有超標。
『捌』 層門與層門之間的距離大的時候電梯井道內為什麼要裝長方形的鋼板
按照電梯監督檢驗規則的要求,電梯轎廂地坎與井道壁之間的距離不能大於0.15米,如果實際距離比較大,就需要採取措施減小這個距離,比如裝鋼板。
規定這個距離的目的是防止產生墜落危險。
『玖』 電梯層門地坎下的電梯井道壁應符合下列要求:應形成一個與層門地坎直接連接的垂直表面,
國標來7588-2003《電梯製造與安自裝安全規范》明確規定:5.2.2.1.2當相鄰兩層門地坎間的距離大於1lm時,其間應設置井道安全門,以確保相鄰地坎間的距離不大於11m。所以你這安全門是不能封堵的。你去打再多的報告也沒有用。不打通是無法通過驗收的,這是硬性規定。另外你所說的:出於安全原因,把電梯井道安全門封堵了。你們難道怕有人從電梯里爬出來嗎。關於這點安全門國標中也有明確說明:5.2.2.2檢修門、井道安全門和檢修活板門均不應向井道內開啟。5.2.2.2.1檢修門、井道安全門和檢修活板門均應裝設用鑰匙開啟的鎖。當上述門開啟後,不用鑰匙亦能將其關閉和鎖住。檢修門與井道安全門即使在鎖住情況下,也應能不用鑰匙從井道內部將門打開。安全門只能從井道外部開啟,而不能從井道內部開啟。所以這點擔心你們是多慮了。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出來電梯,都是嚴格按照國家標准生產安裝的。我的建議是,你們還是拆掉封堵在安全門邊的封堵為好。
『拾』 電梯轎廂與層門地坎之間國家規定范圍是多少
為2.3~2.5mm。
轎廂內部凈高度不應小於2m,使用人員正常出入轎廂入口版的凈高度不應小於2m,對於轎廂的凹進和凸出部權分,也不管其是否有單獨門保護,在計算轎廂最大有效面積時均必須算入,當門關閉時,轎廂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積也應計入。
安裝方法
1.將固定於牆和層門口的支撐梁找平,再將下樑放在支撐橫樑上,調整其水平度偏差不超過2/1000,並使兩端導軌端面與安全鉗座間的距離一致,然後穩固。對運行速度1m/s以上電梯,應套上漸進式安全鉗,將安全鉗楔塊與軌道側面之間的間隙基本調整一致。楔塊距導軌側面的間隙一般為2.3~2.5mm,
2.將直梁與下樑連接,然後放一線錘作基準,調節直梁與橫梁的垂直度,使直梁在整個高度上的鉛垂度偏差不大於1.5mm,並不得有歪曲現象。
3.將上樑吊起與直梁連接,用水平儀調節水平度。上樑水平度偏差應不大於2/1000。上樑水平度調節完後,應再次復查直梁鉛垂度。
4.安裝轎廂的上、下導靴,並用塞片填在導軌與導靴的空隙中,將轎廂架固定。裝轎安全鉗和導靴轎廂架固定
5.把轎廂固定底盤放在下樑上,用四組墊木墊好並校正,其平面的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