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鋼板的寬度一般是多少有國家標准嗎
鋼板按厚度分,薄鋼板<4毫米(最薄0.2毫米),厚鋼板4~60毫米,特厚回鋼板60~115毫米。
薄板的答寬度為500~1500毫米;厚的寬度為600~3000毫米。薄板按鋼種分,有普通鋼、優質鋼、合金鋼、彈簧鋼、不銹鋼、工具鋼、耐熱鋼、軸承鋼、硅鋼和工業純鐵薄板等;按專業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彈用板等;按表面塗鍍層分,有鍍鋅薄板、鍍錫薄板、鍍鉛薄板、塑料復合鋼板等。
厚鋼板的鋼種大體上和薄鋼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橋梁鋼板、鍋爐鋼板、汽車製造鋼板、壓力容器鋼板和多層高壓容器鋼板等品種純屬厚板外,有些品種的鋼板如汽車大梁鋼板(厚2.5~10毫米)、花紋鋼板(厚2.5~8毫米)、不銹鋼板、耐熱鋼板等品種是同薄板交叉的。
厚鋼板
厚鋼板是指厚度大於3毫米的鋼板。厚鋼板分為特厚鋼板和中厚鋼板。特厚鋼板是指厚度不小於50毫米的鋼板。特厚鋼板主要用於造船、鍋爐、橋梁和高壓容器殼體等。中厚鋼板是指厚度大於3毫米、小於5O毫米的鋼板。中厚鋼板主要用於造船、鍋爐、橋梁、裝甲和高壓容器殼體等。
Ⅱ 現在汽車的外面的鋼板到底有多厚!!驚嘆
駕駛員的安全和車體的安全是兩回事!板材厚的車體安全,駕駛員未必安全! 1 先了解一下世界上號稱最安全的車的情況:在北京某高速公里上發生事故,車體剩下駕駛室的框架,而發動機倉和後箱都不見了,人會如何呢?該車上人都是輕傷;該車為Volvo 的什麼型號不記得了,最終該車作為Volvo的安全宣傳的正面教材; 2 車輛和其他物體(包括車等)相撞主要是能量問題,動量和力直接相關;動能和能量相關; 動量為M*V,動能為M*V*V; 動量越大的車與其他物體相碰之後產生的力是破壞的來源,如何減小該力呢?由動量定理:M*V=F*t;因此要增加時間,是減小力的唯一途徑,當然在MV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增加時間呢?也就是要增加碰撞的過程時間,讓碰d撞持續的時間更久。從相同高度自由落體的雞蛋,如果跌入海綿中不會破裂的,跌入水泥地板上就破裂,這就是海綿和水泥地板的對雞蛋造成的影響; 從車體來看如果車體過硬,如果是10cm的鋼板的車與其他物體碰撞,人在超短時間內從速度V降低到0;那麼力量是很大的,前面有朋友說過,安全帶和安全氣囊都可能把駕駛員弄死;因為力量太大了;安全帶把駕駛員肋死了......... 如果是1mm的鋼板,則加長了碰撞時間,力量小了,造成車體的損傷,而駕駛員無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VOLVO車就是如此結果。 3 碰撞的能量問題 在碰撞過程中如果板材為10CM碰撞接近完全彈性碰撞,車體不會遭到損壞,而車體還會保持先前的能量,那麼車體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高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勢能不會發生變化,這樣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車體還會保持原先的能量;如何保持原先的能量呢?有多種可能,還要區分是否碰撞在同一直線上來分析,情況多了不多說。這里就討論在同一直線上的情況,要麼會有一個相反的速度在保持該車的能量(因為另外的物體動量更大而不是能量);要麼保持相同的方向以一個較低的速度向前前進; 能量是不變的;(情況比較復雜與兩個物體直接的質量還有關系不多談了;)如果是前者就比較糟糕,駕駛員在極端的時間內先是向東然後再向西;人受得了嗎? 尤其是駕駛員是被動的由保險帶來決定你的方向,那麼駕駛員會發生什麼情況? 舉例:用一個足夠大的乒乓球裡面裝一個雞蛋,當撞向牆面的時候,乒乓球外殼沒有損壞,雞蛋肯定是碎了;因為乒乓球外殼和牆面之間發生了彈性碰撞。雞蛋的下場和開10CM厚板材的駕駛員一樣; 如果是沿先前的方向向前前進那麼你要保證你的車比另外一個物體(車,牆等)的動量大(絕對值); 舉例: 子彈打大象就是這個原因,子彈的速度高可質量小,因此大象不會沿子彈方向跑,子彈最終也只能在大象身體裡面了; 還有就是用一個鉛球以速度v去撞擊相向而來的乒乓球,乒乓球反向沿著鉛球運動方向跑;鉛球的損傷很小; 世間的大多數車體沒有這么懸殊的能量比;因此發生該情況的損傷也比較小; 非直線碰撞就不多說了。情況復雜...... 如果板材為1mm,整個系統的碰撞是完全非彈性碰撞;整個車體都參與碰撞,車體部分相互擠壓摩擦消耗能量,降低整個系統的動能;也即動能轉變為熱能在車體相互擠壓當中消耗掉了(這樣就是為什麼會發生火災的原因了);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速度自然降低;速度低了動能就小了;當然板材的厚度使得不讓整個碰撞時間持續到導致駕駛倉也參與碰撞和擠壓為好,因為駕駛員安全最重要;因此需要板材有一定的厚度,但絕對不是10cm; 從這里也可以看到,板材偏厚的即質量大的動量改變也越困難,因此質量大也有利於車體保持先前的運動方向;整個系統的能量被另外一個物體吸收;這也就是賓士碰飛渡之後,飛渡扮演了吸收能量的角色....... 4 總結: 要提高駕駛員的安全而不是提高車體的安全;因此要採取的措施如下: (1)增加碰撞時間; 即將車體板材不能做的太厚,應該引導碰撞,使碰撞趨向於非彈性碰撞;將能量盡可能讓車體吸收而不是讓車體將能量轉移保持; (2)選擇適當的板材厚度; 適當不是越厚越好;該厚度要和汽車的設計速度成一定關系;速度大碰撞的時間想要加長,那麼需要更加厚的板材來幫忙,這也就說明白了為什麼賓士寶馬車板材厚,設計速度為250km以上當然要比設計速度在180-200Km的本田車板材厚了;同時質量大的賓士寶馬也決定了要更厚的板材。因此選擇板材是廠家根據車的設計來定的; 本人簡單談了談了板材厚度與駕駛員安全的關系;並沒有涉及到材料,駕駛倉以及車體架構對安全方面的影響;還望網路上高人補充指正!
Ⅲ 請問現在車的鋼板厚度一般為多少
6--12 汽車鋼板8個居多 飛渡6.3 雨燕7.2 捷達8 派力奧8--12 高爾夫8--12
Ⅳ 汽車車身採用鋼板主要有哪些種類
汽車車身用鋼板主要使用厚度為0.6~2.0mm的冷軋、熱軋的薄 鋼面處理鋼板和高張力鋼板材料,而裝飾用的很多配件使用不銹鋼板。
(1) 熱軋和冷軋鋼板工業上使用的鋼板分為兩種:一為經高溫軋延後製成的鋼板,稱為熱軋鋼板;另一種為熱軋鋼板再經常溫軋延及表面調質處理後的鋼板,稱為冷軋鋼或磨光鋼板。熱軋軟鋼板是由含碳量少(C在0.15%以下)的鋼錠,以熱軋加工所製成。熱軋鋼板使用陣外觀不需要很美觀的部分。冷乳鋼板比熱軋鋼板的加t性優良且表面美觀,所以大都使用在汽車車身、機械零件、電機,具等表面平滑美觀的構造物以及各零件上,用途很廣泛。
(2) 高張力鋼板抗拉強度有達6MPa以上的,具有普通軟鋼板的2~3倍的破壞強度。高張力鋼板種類很多,受關注的是復合組織鋼板。這種鋼板比其他高張力鋼板的屈服強度低,具有較大的延性,所以加工成形性良好。
(3) 表面處理鋼板為了使車身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蝕性,廣泛使用表面鋼板來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表面處理鋼板是鋼板的表面進行鋅、鋁等的金屬層處理的鋼板;以及在冷軋鋼板上施以皮膜化處理後,再在其上噴塗鋅粉漆,經過烘烤後的鋅粉烤漆表面處理鋼板等數種。
(4) 不銹鋼板是在碳鋼中加鉻和鎳...
Ⅳ 汽車車身一般採用的鋼板類型
(1)車身的所有材料並不是都強度越高越好,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如果乘客室的框架,為了使乘客室的空間盡量不變形(保證乘客安全),就必須採用高強度的材料。如車前和尾部的材料,為了能夠吸收撞擊力,可以使用強度相對較低的材料。
(2)金屬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外力作用,工程上將這種外力稱之為載荷。外力的具體形式有拉伸、壓縮、彎曲等。金屬拆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現出來的性能稱為力學性能。評定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主要指標有抗拉強度、塑型、彈性、屈服強度和硬度等。
(3)
根據厚薄程度不同,鋼板可分為薄板、中板和厚板三種。板厚小於3.2mm的稱為薄板,板厚在3.2~5mm稱為中板,板厚在5mm以上的稱為厚板。
(4)金屬材料的類型:
車身所用的鋼板有熱軋鋼板、冷軋鋼板、鍍覆鋼板、不銹鋼板、高強度鋼板和復合鋼板等。汽車鈑金用鋼板大多是厚度為0.6~2.0mm的冷軋薄鋼板和熱軋薄鋼板。近年來,隨著耐腐蝕和車身輕量化要求的發展,鍍膜薄鋼板和高強度鋼板用量也顯著增加。
(5)「熱軋薄鋼板」
它是在高溫狀態下直接軋至所需尺寸而形成的板料。熱軋薄鋼板彈塑性和強度適中,但延伸性能較差,容易開裂,適用於製作外觀要求不高的一般構件。
(6)「冷軋薄鋼板」
這類鋼板是將熱軋鋼板經過酸洗後常溫下軋薄,並經退火處理形成的。薄鋼板一般都是冷軋鋼板。冷軋薄鋼板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質量好,比熱軋鋼板具有更好的壓縮加工功能。許多需要平滑美觀的部位,如整體式車身、車門等都用冷軋鋼板製成。
(7)「鍍膜薄鋼板」
將冷軋、熱軋薄鋼板再鍍一層金屬(鋅、錫、鉛)膜的鋼板。按鍍層不同可分為鍍鋅、鍍錫、鍍鉛薄鋼板。這類薄鋼板呈亮白色,具有表面美觀、耐腐蝕性好等特點,但焊接、磨損等會造成鍍層脫落,日久便會銹蝕。它可用於製造燃油箱、油底殼等。鍍鋅薄鋼板分為連續熱鍍鋅薄鋼板和單張熱鍍鋅薄鋼板。
(8)「高強度鋼板」
高強度鋼板的種類較多,主要有加Si、Mn、P等固溶強化型,加Nb、Ti、V等的析出硬化性,復合組織型,雙向型和回火、退火型等。高強度鋼板的抗拉強度一般在600MPa以上,為低碳鋼的2~3倍,故稱為高強度鋼板。這類鋼板強度高、重量輕,但受到碰撞或變形時難以修復到原來的形狀。近年來,隨著車身輕量化的發展,剛強度鋼板的用量將越來越大。
「復合鋼板」
又稱為雙金屬鋼板。它是以一種金屬材料為基體,再復合上另一種金屬材料,以便於達到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滿足特殊需要的目的。
「不銹鋼板」
在碳鋼中添加鉻或是鉻和鎳,經熱軋和冷軋所製成的鈑金材料,該材料的耐腐蝕性極強、表面光亮。它是一種不容易生銹的合金鋼,但不是絕對不生銹。不銹鋼板是指耐大氣、蒸汽和水等弱介質腐蝕的鋼板。
鋼板在車身材料中所佔的比例很大。就轎車而言,20世紀80年代以前生產的轎車中,鋼板占車身自重比例的60%~67%。近年來,隨著輕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的普遍採用,鋼板占車身自重比例已下降到55%~60%。但高強度鋼板的使用卻由20世紀80年代占車身自重的3%~5%,上升到10%以上。
「車用輕金屬材料」
汽車車身使用的輕金屬材料主要有鋁、鋁合金、鈦合金等。20世紀90年代,鎂合金和鈦合金就已經在汽車上開始使用,但其用量所佔比例很小。鋁及鋁合金在車身上的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轎車,其所佔比例也越來越高。20世紀80年代,鋁及鋁合金在轎車車身上的使用比例(占車身自重的比例)為3.6%~ 5%,90年代後使用比例上升到7.5%~10%,近年來鋁和鋁合金在汽車車身上的應用越來越多,有很多汽車使用鋁制車身。
汽車用的鋁材主要為鋁板材、擠壓材、鑄鋁及鍛鋁。鋁板開始用於車身發動機罩外板、前翼子板、頂蓋,後來又用於車門、行李箱蓋板。其他應用有車身結構、空間框架、外覆蓋件和車輪等構件,如車身、冷氣設備、發動機缸體、氣缸蓋、懸架支架、座椅等。此外,鋁合金還廣泛用於汽車電器和導線上,鋁基復合材料也可用於制動剎車片和一些高性能結構件上。
Ⅵ 一般汽車車身鋼板厚度大約是多少
15mm。汽車鋼質部件重量佔比達55~50%,其中板材約佔52%,優特鋼佔31%、帶材、型材和管材佔16%。
注意事項: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轎車車身鋼板採用鍍鋅薄鋼板。鍍鋅薄鋼板廣泛應用在汽車上,這是因為它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早年人們在試驗中發現,將鐵和鋅放入鹽水中,二者無任何導線聯結時,鐵和鋅都會生銹,鐵生紅銹,鋅生「白銹」。
若在二者間用導線聯結起來,則鐵不會生銹而鋅生「白銹」,這樣鋅就保護了鐵,這種現象叫犧牲陽極保護。
(1)「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注意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Ⅶ 請問一般汽車車身鋼板厚度大約是多少啊
您好:根據上述車輛知識咨詢,相對不同品牌、不同車型設計結構不內同,而車身鋼板厚度則容不同。而對於同一車型,根據車身結構設計不同部位,車身鋼板厚度也是不同的。從此,就要區別車身鋼板厚度不代表車輛的安全性。對於現在車輛設計遠景,鋼板薄則能帶來輕量化的好處,但也會帶來經受不住一些意外沖撞的壞處。如果選用比較厚的鋼板及高強度鋼板,可能不會出現上述情況,但會重量增加而費油,造車成本也會上升。根據汽車的用途不同選擇不同規格的鋼板作車身蒙皮是很重要的。汽車金屬板材的各種參數指標中有一個「抗凹性」指標,所謂「抗凹性」是指金屬板材構件承受橫向集中載荷抵抗凹陷的能力,它包括局部凹陷抗力、抗凹剛度。汽車車身絕大多數鋼板都是採用冷軋鋼板沖壓成形的,車身外部件用於頂蓋、車門、翼子板、行李箱蓋、發動機蓋等地方的鋼板,一般厚度允許從0.8毫米-2.0毫米。
Ⅷ 汽車車身的鋼板通常多厚
如果是小轎車現在生產的質量而言,車身鋼板厚度一般大約在:0.8MM-1MM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