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鐵硬度問題求教!
硬度54的唐刀可以輕松砍斷鐵絲 錳鋼是一種高強度的抗錳鋼,主要用於需要承受沖擊、擠壓、物料磨損等惡劣工況條件,破壞形式以磨損消耗為主,部分斷裂、變形。磨損分為三種:金屬構件表面間相互接觸並運動的摩擦磨損;其它金屬或非金屬物料打擊金屬表面的磨料磨損和流動氣體或液體與金屬接觸導致的沖蝕磨損。耐磨鋼的耐磨性能取決於材料本身,而抗磨鋼則在不同的工況條件下表現出不同的耐磨性,材料本身和工況條件兩者才能決定其耐磨性能。
鑄造耐磨鋼和抗磨鋼以奧氏體錳鋼為主,在一定的條件下經適當熱處理的低合金鋼也有很好的效果,石墨鋼則用於潤滑摩擦的工況條件。
耐磨高錳鋼特別適用於沖擊磨料磨損和高應力碾碎磨料磨損工況,常用於製造球磨機襯板,錘式破碎機錘頭,顎式破碎機顎板,圓錐破碎機軋臼壁、破碎壁,挖掘機斗齒、斗壁,鐵道道岔,拖拉機和坦克的履帶板等抗沖擊、抗磨損的鑄件。高錳鋼還用於:防彈鋼板,保險箱鋼板等。
高錳鋼是典型的抗磨鋼,鑄態組織為奧氏體加碳化物。經1000°C左右水淬處理後組織轉變為單一的奧氏體或奧氏體加少量碳化物,韌性反而提高,因此稱水韌處理 高錳鋼最重要的特點是在強烈的沖擊、擠壓條件下,表層迅速發生加工硬化現象,使其在心部仍保持奧氏體良好的韌性和塑性的同時硬化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這是其它材料所不及的。但高錳鋼的耐磨性只是在具備足以形成加工硬化的條件下才表現出其優越性,其他情況下則很差。
而典型的Mn17耐磨高錳鋼是在Mn13鋼的基礎上增加錳量,提高了奧氏體的穩定性,阻止碳化物的析出,進而可提高鋼的強度和塑性,提高鋼的加工硬化能力和耐磨性。比如用於北方的ZGMn18鐵道叉壽命較ZGMn13提高20%~25%。
高錳鋼由於加工硬化現象,應盡量避免對鑄件進行加工。鑄件上的孔、槽盡可能鑄出。但對高錳鋼的加工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刀具修整一次進刀加工完的可以進行,不可避免的加工應在鑄件工藝設計時放大加工量,以使加工的進刀量避開加工硬化層。
高錳鋼重新加熱時,在250—800 °C間存在碳化物析出的脆性溫度區間,且鑄態高錳鋼又存在網狀碳化物以及鑄造應力,因此,焊接性能很差。
高錳鋼鑄件,應在水韌處理後割冒口或缺陷焊補,焊後應快速冷卻。為消除或盡可能減小熱影響區,應用小電流,不連續施焊,或邊焊邊澆水冷卻。焊條採用高錳鋼焊條或奧氏體不銹鋼焊條。若存在加工硬化層,應在焊前去除。
B. 16Mn鋼板硬度是多少
16mn鋼板耐溫425度。
鋼板是用鋼水澆注,冷卻後壓制而成的平板狀鋼材。
鋼板是平板狀,矩形的,可版直接軋制或由權寬鋼帶剪切而成。
鋼板按厚度分,薄鋼板<4毫米(最薄0.2毫米),厚鋼板4~60毫米,特厚鋼板60~115毫米。
鋼板按軋制分,分熱軋和冷軋。
薄板的寬度為500~1500毫米;厚的寬度為600~3000毫米。薄板按鋼種分,有普通鋼、優質鋼、合金鋼、彈簧鋼、不銹鋼、工具鋼、耐熱鋼、軸承鋼、硅鋼和工業純鐵薄板等;按專業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彈用板等;按表面塗鍍層分,有鍍鋅薄板、鍍錫薄板、鍍鉛薄板、塑料復合鋼板等。
C. 鋼板都能被打穿,為什麼防彈玻璃能擋住子彈
不管你是個 汽車 迷、 科技 迷,或者單純只是個馬斯克迷,都應該記得前不久馬斯克在地球人面前出的一個洋相:他的新防彈 汽車 的玻璃在發布會上被當眾砸了一個洞——而他原本是想演示那塊玻璃可以阻擋子彈的。
馬斯克的新款特斯拉Cybertruck是一輛面向大眾的電動皮卡,它有稜角分明的帥酷外形,乍一看很有點F117的未來感。這款起步價不到4萬美元的皮卡車不僅「智能」,更重要的是它的車門由厚達3毫米的301不銹鋼製成,據稱車窗玻璃還能抵擋9毫米手槍子彈近距離射擊,儼然成了一輛裝甲車。
當然了,在新車發布會上,這塊「TESLA ARMOR GLASS(特斯拉防彈玻璃)」前車窗被鐵球砸出了一個手指頭大小的洞,說明防彈玻璃還有改進的空間。
3毫米的不銹鋼能防彈?軍迷們一定把頭搖得像撥浪鼓。確實,在15米的距離內,能勉強抵擋9毫米手槍子彈的,只有3毫米以上的馬氏體鋼板,並且這種經過硬化處理的特種鋼的布氏硬度應該大於500,那決不是301(奧氏體)不銹鋼能夠做到的,更不用說普通家用轎車薄薄的鍍鋅鋼板了。
如果你敢在這樣的車門後面躲子彈,十有八九被打成篩子。
普通鋼板的防彈能力很差,無論是7.62毫米的AK47步槍彈還是5.56毫米北約標准步槍彈,都可以在100米的距離內射穿10毫米厚的鋼板,更不用說一碰就碎的玻璃了。
但是防彈玻璃除外,在同樣的距離,它甚至能阻擋住狙擊步槍的子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子彈通常由鉛製成,鉛太軟,因此需要在它的外麵包一層銅披甲。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彈頭擁有更高的密度,又不至於在槍管里變形。
與子彈相比,玻璃要硬許多倍。但是玻璃有一個毛病就是它不容易變形,很脆。當子彈高速撞擊玻璃時,它的所有動能都會集中到撞擊點上,玻璃在撞擊點附近發生破碎。這樣一來子彈穿過玻璃後的動能損失很小,它依然具有強大殺傷力。
要想阻擋高速運動的子彈,我們需要使它的動能降為零,這並不容易。根據能量守恆原理,子彈的動能不會憑空消失,它需要被轉化成其它能量,比如說熱能。
當子彈撞擊目標時,它會將全部能量作用於目標以及它自身。如果目標的強度很高,子彈自身就會變形甚至分崩離析,就像下面這顆鉛彈撞擊牆壁一樣。
玻璃的硬度高於子彈,當子彈撞擊玻璃時會發生變形,但我們在前面分析了,由於玻璃很脆,它無法通過彎曲來吸收子彈的能量,子彈自身的變形也有限,因此玻璃只會在撞擊點被射穿一個小洞。
厚鋼板或水泥牆不會被子彈穿透,但許多時候我們需要良好的視野。薄的玻璃無法抵擋子彈,你不能指望為銀行的櫥窗設計1米厚的玻璃牆,更沒辦法將50厘米厚的玻璃窗安裝到 汽車 的車門上,這時候我們需要用到力學原理來解決這一悖論。
PVB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它無色透明,光折射率與玻璃接近,有非常強的柔韌性,粘性強。當我們在兩塊玻璃板之間夾一層PVB時,它就能發揮出以下三種有益特性:
防彈玻璃的防護能力與它中間PVB的層數相關,單層的PVB更輕薄,但只能提供有限的抗打擊能力,對付小口徑的手槍子彈或許問題不大,但9毫米子彈或更堅硬的彈頭就很容易擊穿它,特斯拉Cybertruck或許就是這樣的例子。可能是成本原因吧,市場上有許多防彈車窗做得確實比特斯拉要好。
為了對重點目標進行防護(比如保護美國總統),防彈玻璃需要保證不被狙擊步槍的子彈射穿。這就需要用5層玻璃加4層PVB膜,或者在中間加上一層透明的聚碳酸酯纖維材料。聚碳酸酯具有很強的耐沖擊性能,但它很容易被刮傷,所以將其夾在兩層玻璃和PVB的中間可以顯著提高玻璃的抗彈性能。
不是。
通常情況下,防彈玻璃使用的是熱強化處理後的玻璃,它的硬度介於普通平板玻璃與鋼化玻璃之間。這是因為普通玻璃強度低;鋼化玻璃盡管很硬,但在破裂時會變成很小的碎片,這大大削弱了抵擋第二發子彈的能力。熱強化玻璃介於二者之間,它在受到槍擊時並不會整個兒碎裂,因此有足夠的強度抵抗接下來的撞擊。
無論是普通的鋼板還是玻璃,它們在子彈強大的動能面前都很脆弱,顯得不堪一擊。
防彈玻璃充分利用了玻璃的硬度和PVB的柔韌性,通過將這兩種材料相互疊加粘合在一起,使其既保持了透明又剛柔相濟。
當子彈撞擊玻璃表面時,玻璃會發生破碎,但它後面的PVB材料使碎片不會飛濺開來,而是產生塑性變形,通過一層層的玻璃破碎、一層層的高分子材料變形,子彈的動能迅速被削弱。與此同時,子彈也在與玻璃的撞擊和擠壓過程中變形碎裂,最終強大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將子彈的沖擊力全部化解。
這就是防彈玻璃的物理學。
當然,防彈玻璃並不能阻擋所有子彈,如果子彈是鋼芯、動能足夠大,或者防彈玻璃本身不夠厚,它還是可以被洞穿的。
D. 鋼板的防護等級主要取決於什麼安全防護一定要用防彈鋼板嗎
防彈鋼板的防護等級主要取決於材料的硬度等級和厚度,Q235B低等級的再厚也適合,自重太重 ,得高硬度的鋼板才可以輕便。比如NP550和ArmaPro500是硬度值,厚度常規為1~25mm,應用場合也不一樣。上海志琪常備ArmaPro550防彈鋼板庫存,常規厚度有3mm~10mm,一般的靶場防護和輕型運鈔車都可以用了。
E. 日本97式坦克的概述
1936年6月27日,在日 本陸軍第14次軍需審議會期間,第一次在官方層面正式討論
了新式中型坦克的開發項目。審議會會長為代表高層的陸軍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將,當時坦克兵尚未成為陸軍的正式軍種,日 本陸軍技術本部代表坦克部隊出席會議,結果在會上產生了如下分歧。
坦克部隊主張未來坦克應該是89式中型坦克的後繼型號:重量與89式相當,為14噸;使用新式長身管57毫米火炮和2挺車載機槍;裝甲在近距離能夠防禦37毫米反坦克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別達到35千米/小時和12千米/小時以上;乘員4人(車長、 駕駛員、炮手和機槍手)
陸軍省的提案認為搞95式輕型坦克的改進型更為合適。技術指標為:重量10噸以下,使用單人炮塔,武器沿用89式的舊式57炮,同時取消炮塔機槍;能夠在中等距離上防禦37毫米反坦克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別為30千米/小時和12千米/小時;成員3人(車長、駕駛員和機槍手)
1937年6月,陸軍省和坦克部隊的樣車都完成了組裝。陸軍省樣車稱為「奇尼」,組裝了1輛,使用95式輕型坦克發動機;而坦克部隊樣車稱為「奇哈」,組裝了2輛。1輛使用三菱的直噴式燃燒室發動機,另外一輛使用了帶池貝式渦流預燃室的發動機,其餘部分相同。兩種樣車首先在富士試驗場進行了初步行駛試驗。由於幾種車型的重量都控制在軍需會議決定的重量內,因此越野機動性全部達標。「奇哈」推重比更大,爬坡能力強,操作省力,「奇尼」車的1名炮塔乘員身兼車長、炮手和裝填手三職,執行任務顧此失彼。三菱的設計師頂住了軍方的壓力,取消了「奇哈」尾部的尾撬。實驗也證明由於「奇哈」車的行走裝置更好,越壕能力比帶尾撬的「奇尼」還強。
然後兩種車型又開始了耐久性試驗,結果一件大事一下子就結束了本來要再持續一兩年的樣車競爭。
當年7月7日,駐我國華北日軍悍然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日 本政府很快決定趁此擴大在華軍事行動規模,向中 國增派3個師團,年度臨時軍費預算猛增17億日元,而1936年日本陸軍的全年軍費也不過5億日元。「奇尼」的單人炮塔已經證明是個敗筆,陸軍省決定選擇「奇哈」作為未來的標准中型坦克。同時池貝式發動機在機油消耗率等指標上表現不佳,因此陸軍最後選擇了直噴發動機,並於12月將最終勝出的三菱式「奇哈」命名為97式中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是炮塔式坦克,其車體結構類型、行走和懸掛裝置繼承了95式坦克的特點,而炮塔則是在89式中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造的,具有濃郁的日 本特色。97式中型坦克長5.516米,寬2.33米,高2.38米,履帶接地長3.54米,車底距地面高0.4米,自重14.3噸,戰斗全重15噸,乘員4人,分別是位於車體前部左右兩側的機槍手/無線電員和駕駛員。
車體採用了鉚接結構,除了尾部動力室活動板外,裝甲板的連接外沿焊接在一起便於防水。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炮塔偏右,炮塔下局部車體向履帶外沿突出形成壁艙,以擴大戰斗室面積,車體左右兩側不對稱。車體從前到後依次是駕駛-傳動室、戰斗室和動力室。駕駛室突出車體前沿,為駕駛員提供了活動空間,突出的駕駛艙弧形前壁上開有三個瞭望孔,上方設防撞頭墊,中央瞭望孔帶開閉式裝甲板,平時行軍時可打開,既增加了視野范圍,又可以通風換氣。
前機槍左側上方的艙壁上另有一個瞭望孔。戰斗室和動力室間用帶石棉夾層的銅質防火板隔開。車體後部的備品工具包括螺旋千斤頂,圓鍬和十字鎬等。全車只有2個乘員進出艙門,分別位於炮塔頂部和機槍手上方,炮塔指向3~5點鍾方向時,後部正好位於機槍手艙門上方,該艙門無法利用。車體前上、下裝甲的結合縫中央設加強筋和牽引鉤,前上裝甲前段有1個用四個螺絲擰在裝甲板上的象徵陸軍的五角星,日本海軍陸戰隊的某些97式則將五角星換成了海軍的鐵錨標志。 97式中型坦克安裝1台三菱SA12200VD12型V12缸四沖程空冷柴油機,缸徑120mm,沖程160mm,工作排量21.7L,2000轉/分時最大功率為170馬力,1500轉/分時額定功率為150馬力。
因為使用風冷,汽缸外面的散熱片又厚又重,發動機整機重達1.2噸,比T-34的V2柴油機還要重,加上傳動和轉向裝置,重達2.5噸。發動機兩側汽缸排下方各有1組兩個皮帶傳動的風扇,空氣從頂部吸入,冷卻汽缸排和滑油冷卻器後從頂部排出。由於進、排氣口距離太近,又沒有對進、排氣流進行間隔,很容易出現熱風又被風扇重新吸入的情況,造成發動機過熱。由於發動機需要冷卻空氣較多,97式坦克曾經拒絕步兵在發動機艙上搭乘,就是擔心可能導致空氣流動不暢,造成發動機過熱。後來在兩側排氣口外緣各增加一個水平導流板,以防止混流。1942年以後出廠的坦克乾脆在此設置了一個開閉式窗口,平時把窗口關閉將熱空氣導向兩側下方的上履帶位置,徹底的防止了混流,而且又增加了兩個發動機檢查窗,冬季加溫時又可以維持發動機艙溫度,受到乘員一致好評。
為什麼日軍煞費苦心地非要風冷機呢?原來日軍考慮到97式中型坦克將來要在中國東北地區與蘇軍戰斗,風冷機不需要低凝固點冷卻液,便於冬季使用。但是實際裝備部隊後日 軍又發現,雖然風冷機沒有復雜的水冷卻系,省了不少麻煩,但是又碰上冬季啟動困難的難題。風冷發動機在冬季保溫困難,又無法設置加溫鍋,啟動前加溫困難,成員不得不在動力艙下方生火燒車,常常要把底甲板烤得通紅才能把發動機加熱到可以啟動的程度,還要用篷布把動力艙包起來防止散熱,不僅費時費事,而且使底甲板反復經歷加熱-退火過程,降低了強度,但也是無可奈何了。
兩側汽缸排的廢氣分別通過左右兩個置於尾擋泥板上的消聲器排出,消聲器外側有一個防燙隔離網。97式中型坦克的油箱布置在車底,容量分別為120升,車尾還有一個輔助油箱,容量為6升,潤滑油量45升。電氣系統電源是1台500瓦24伏直流電動機和12塊4組蓄電池,容量180安培,也裝在動力艙後部滑油箱的下面。
動力通過萬向連接器經過貫穿車底的傳動軸和一個三片乾式離合器傳遞到位於底盤前部的固定軸機械式變速箱,串聯一個高低檔副變速器,這樣一共有8個前進檔和2個倒擋。變速箱主軸輸出的動力傳遞到兩側的行星轉向機,然後經過一級行星側減速器傳遞到主動輪,轉向機構為差速器式。 97式中型坦克每側有6個直徑為534mm的雙輪緣掛膠負重輪,膠胎硫化到鋼制輪緣上,輪緣通過12根螺栓固定在輪轂上,可以方便地更換磨損的掛膠輪緣。為了加大散熱面積,輪緣滾動表面開有凹槽。第1和第6負重輪通過2套單列錐形滾柱軸承裝在輪軸上,中間4個負重輪通過2套雙列錐形滾柱軸承裝在輪軸上,結構不同因此不能互換。
每側履帶由97塊單銷全鋼履帶板鏈接而成,寬330mm。履帶板粗坯由錳鋼精密鑄造而成,然後在鏈接部位的銷耳和銷孔處進行鑽孔、切削等精密加工,製作費時費力,不便於大量生產。97式底盤前部有2個帶16齒的雙齒圈主動輪,撥動履帶接地筋的兩端驅動坦克前進。
97式中型坦克採用了獨立-平衡式螺旋彈簧懸掛,其中第一負重輪的平衡肘通過曲臂與一根彈簧連在一起,為獨立懸掛,第二、三負重輪分別裝在一根叉形輪架的兩端,輪架的軸心部再與中部平衡肘下端連在一起,平衡肘上端通過連桿與水平螺旋彈簧連在一次,這樣第二、三負重輪就構成了平衡懸掛,中部彈簧有圓桶形鋼護罩。後面三個負重輪的懸掛形式與前三個完全一樣,只不過安裝位置正好與前部懸掛裝置左右對稱。
為了減小履帶在行動時的甩震,每側還有前後2個掛膠輪緣拖帶輪和中間一個單輪緣內側小支邊輪。誘導輪布置在車體尾部,為全鋼雙輪緣式,輪軸處有螺桿式履帶松緊調節裝置,每側輪盤上有8個遠控,便於排泥也減輕重量。
97式的最大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別為38和2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210km,越壕寬2.5米,過垂直牆高0.9米,涉水1米,轉向半徑8.6米,最大爬坡度30度,平均接地壓力為0.64千克/cm²。由於97式的行走和懸掛裝置明顯優於89式中型坦克,機動性較89式有很大提高,在同時期也處於比較高的水平。從外觀上看,97式中型坦克的行走裝置無疑為全車最具現代感的部分。 97式中型坦克全車裝甲板採用了日軍所稱的第二種防彈鋼板,即鎳鉻合金錶面硬化式裝甲板,表面硬度約HB550。根據某人回憶,日本20世紀30-40年代的坦克裝甲版彈道防禦性能如下:
17毫米,任何距離可防禦初速為450米的37毫米榴彈
20毫米,5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570米的37毫米穿甲彈。
25毫米,10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800米的37毫米穿甲彈。
40毫米,10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800米的47毫米穿甲彈。
45毫米,5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450米的75毫米穿甲彈。
65毫米,10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680米的75毫米穿甲彈。
95毫米,500米外可防禦初速為800米的88炮
97式中型坦克的各部位裝甲防護和傾角如下:
車體首上:25毫米(左側9°,右側8°)
車體側面:20毫米(左側45°,右側27°)
車體後部:20毫米(65°)
車體首下:25毫米(-30°)
車體頂部:10毫米(火炮灌頂會很爽)
車體底部:8毫米
炮塔正面:25毫米(10°)
炮塔側面:25毫米(10°)
炮塔後面:25毫米(10°)
炮盾:50毫米 97式中型坦克車體中部右側安裝了可以360°迴旋的炮塔,炮塔呈不對稱結構,左後方突出了尾機槍,俗稱「歪把梨子」,是89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型。炮塔側壁由4塊25毫米曲面裝甲板拼接而成,前塊板使用鉚接,後塊板使用電焊,火炮兩側側壁上各有一個瞭望孔。頂部有一個鑄造的指揮塔,指揮塔側壁四周開有4個100mm長,2mm寬的展望縫,內側有防撞頭墊和防跳彈結構,供車長使用。炮塔艙蓋由想做打開的叉形外蓋和向右打開的內蓋組成,日 軍稱之為「螃蟹」。內蓋頂部中央裝有一個潛望鏡筒,在其右側有一個可供車內外聯絡的圓形小蓋。戰斗時,車長可只打開內蓋,使用望遠鏡探頭觀察,也可以從此處伸出小旗聯絡。炮塔四周裝有94式無線電台的圍欄式天線,指揮塔內側左臂上固定有指揮旗和夜間使用的紅黃綠三色手持式棒狀信號燈。
由於車內雜訊較大,又沒有車內送話器,車長使用操縱命令通信機向駕駛員下達命令。駕駛員前面有12個信號燈來指示車長下達的「左轉」「右轉」「加速」和「停車」等信號。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駕駛員全神貫注於車外情況,根本沒有精力來關注信號燈的閃爍變化,所以車長還是更喜歡使用肢體語言下令。拍打駕駛員的後背表示「前進」;連續拳擊駕駛員的肩部表示「停車」;向後拉扯駕駛員衣領表示「急停」;連續拍打駕駛員背部表示「加速」;按壓駕駛員肩部是「減速」;拍打駕駛員一側肋部表示「向該側轉向」;拍打炮手背部表示「開火」;拳擊炮手肩部表示「停火」等。
97式安裝有一門97式57毫米坦克炮,身管長18.4倍口徑,有18條右旋膛線,炮身重107千克,使用開口向上的立楔式半自動炮栓,射速10-15發/分。該炮是89式中型坦克上的90式57炮的改進型。炮架重47千克。炮口處身管壁局部加厚形成喇叭狀緊口箍,反後坐裝置布置在炮身下方的護套內,護套上沿兼作火炮後座和復進運動的搖架。由於97式炮塔側面較薄而且採用硬化裝甲,不便於機械加工,在炮塔射孔處安裝了一個整體鑄造的框形外廓用於安裝火炮,使用10根螺栓固定在炮塔上,四周向外翻邊以提供固定面,而且可增強射孔處的防護性能。
炮身首先通過防盾上的垂直轉軸安裝在內炮框上,可以左右轉動,內炮框再通過水平耳軸裝在外炮框上,火炮隨外炮框一起上下轉動。這樣即便炮塔不轉動,57炮也有左右各10°的方向射界,高低射界為+20°~-10°。由於需要在火炮左側布置瞄準鏡和操縱機構,火炮安裝在防盾右半邊。火炮後方有一個固定在炮尾下方的護欄,也可以起到平衡火炮在耳軸前後重量的作用,左側有防危板和裝在防危板內側的後坐浮標,護欄後掛著一個帆布做的集殼袋,專門用於收集從炮尾抽出的空葯筒。平時火炮不穿戴炮衣時一般將其固定在最低俯角,雖然此時炮口朝下造型不太威武,但是卻能夠防止炮膛被泥沙雨水侵入及沉積。
F. 防彈鋼板是什麼材質 防彈鋼板的材質是什麼
1、防彈鋼板的材質有凱夫拉纖維、復合鋼板、石墨烯等等,因為用途和使用環境不一樣,所以材料也有差異,防彈衣用的是凱夫拉纖維配合加強鋼板,坦克上的則是陶瓷、復合、電磁、化學反應裝甲,防彈汽車上的則是防彈、有機玻璃配合工程塑料製成等等。
2、防彈鋼板(中文名:防彈鋼PRO500,外文名:PRO500防彈裝甲)一般應用在防彈防護防爆等項目上,比如靶場設備,防彈門,防彈頭盔,防彈衣,防彈盾牌;銀行櫃台,機要保險櫃;防暴車,防彈運鈔車,裝甲運兵車,戰車,潛艇,登陸艇,緝私艇,直升機等。
G. 防彈鋼板可以焊接加工嗎需要特殊的焊接工藝或者含稅焊條嗎
防彈鋼板可以焊接加工,高強高硬鋼用WEWELDING600合金鋼焊條焊接,焊接之前預熱200度以後焊接,焊後保溫緩冷。
WEWELDING600 合金鋼焊條的特性
WEWELDING 600合金鋼焊條(簡稱威歐丁600焊條)是一種低熱輸出,適合全方位焊接的特種鎳鉻合金鋼焊條,通用性極廣,高強度一般母材強度設計,具有優良的焊接工藝性能,電弧穩定,焊縫均勻美觀,在有油、水及鐵銹的條件下也能焊接效果優異,可以焊接不同的鋼。
WEWELDING600合金鋼焊條的應用
適用於焊接工具和模具、高速工具鋼、熱作工具鋼、錳鋼、鑄鋼、T-1鋼、耐震鋼、釩-鉬鋼、彈簧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未知鋼、以及各種不同類型鋼材之間的焊接等。如用於高壓閥門、斷裂螺栓的清除、軸的改造等等,效果非常理想。
WEWELDING600合金鋼焊條的技術參數
抗拉強度:125,000 psi (862MPa)
屈服強度: 90,000 psi (620MPa)
延伸率:35%
焊後硬度:HRC23 (工作硬化後達到HRC47)
電源選擇:交直流兩用,直流時直流反接
H. ArmaPro550防彈鋼板有什麼特點
硬度和強度比普通鋼板高六倍。通過優化合金含量及採用特別的直接淬火工藝,可以實現高硬度和高韌度。
I. 防彈鋼板與普通鋼板怎麼焊接
防彈鋼板與普復通鋼板制可以用高強度860MPA的WEWELDING600焊條焊接,焊縫延性高達30%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技術參數
抗拉強度:125,000 psi (862MPa)
屈服強度: 90,000 psi (620MPa)
延伸率:35%
焊後硬度:HRC23 (工作硬化後達到HRC47)
電源選擇:交直流兩用,直流時直流反接
工藝參數
直徑(毫米) φ2.4 φ3.2 φ4.0
電流(安培) 40-80 65-120 90-150
適用工藝
1、WEWELDING 600有利的熱脹冷縮率,可使裂縫和扭曲最小。
2、在焊接對裂紋敏感的表面硬化金屬時,作低層焊縫是理想的選擇。
3、斜切厚重零件,形成一個90度的V形凹槽。
4、焊接高碳鋼前須預熱200℃;焊接彈簧鋼時要控制焊接溫度,以防彈簧軟化。
5、維持短的電弧長度,並使用窄焊道以防止過熱。
6、在除去熔渣之前,先讓焊接部位冷卻。
J. 防彈板等級怎麼分
防彈板由於硬度高、比重小、彈道性能比較好,廣泛的應用於防彈裝甲中,如車輛、艦船的防護以及民用保險櫃、運鈔車的防護中等。由於材料和規格的不同,它的防彈等級也是不同的,江 蘇 安 華 的防彈板等級如下:
多種材質可選:氧化鋁,碳化硅,PE,鋼板
多種規格: 300*250*16mm, 200*250*16mm ,300*250*18mm等
防彈等級:NIJ IIIA, NIJ III, NIJ IV
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材質和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