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評手續怎麼辦理流程
1、整理資料,收集資料時要列好清單,編寫環評,主要分為報告書和報告表。2、不同行業、規模、地區的環評是不一樣,最好讓相關經驗的環評師寫,評審。3、環評報告書需要開評審會,環評單位需要將項目的工藝、排污、污染源、排污量、環保措施及投資等,向專家及環保局進行介紹。4、專家們進行討論,得出結論,修改環評,本環評經修改後可以作為本項目設計和環境管理的依據,要根據修改意見來改,再交給建設方審批,交給環評局。
環評報告違約責任:
、甲乙任何一方不按本合同書履行其職責和義務,則視為違約,另一方可以提出質疑並要求對方糾正,若對方不糾正,另一方可以提出經濟賠償或中止合同,賠償金額不少於實際損失額,但在翻譯總費用二倍之內。
2、本合同書中如有其它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處理。本合同書與現行法律抵觸之處,按現行法律規定處理。
3、如果因為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不能執行本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條款,甲乙雙方無需負任何責任。
4、如甲方在乙方翻譯過程中,要求中止翻譯,甲方須根據乙方的翻譯進度,按乙方已經翻譯的字數,以協定的單價計算翻譯費給乙方。
5、因乙方原因中止翻譯,乙方必須按已消耗的時間占雙方協定完成翻譯時間的比例,乘以雙方協定完成翻譯總費用的金額作為對甲方時間損失的賠償。
法律依據:
《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條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實施該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二)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三)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2. 環評報告辦理流程
全國的環評審批辦理手續都一樣。1、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公司。你拿著發改委的立項文件(或者是允許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以及可研報告去找環評公司,環評公司會派人到你的加工場地進行現場勘查。2、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在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的時候,及時和環評公司進行溝通,以保證你的環評質量。3、環保局委託評審。報告出來後,送給環保局,如果需要評審的話,評審完了,會提出一些意見,環評編制的人員要根據評審意見進行修改。4、環保局審批。你完了拿上修改好的報告書,交個當地環保局,環保局還有公示的,公示完了後會給你出具批復文件,拿到審批文件後,這樣環評手續就算完畢了。
3. 環評手續怎麼辦理
環評手續的辦理,具體如下:
1、整理資料,收集資料時要列好清單,編寫環評,主要分為報告書和報告表;
2、不同行業、規模、地區的環評是不一樣的,最好讓有相關經驗的環評師來寫,評審,特指的是環評報告書;
3、環評報告書需要開評審會,環評單位需要將項目的工藝、排污、污染源、排污量、環保措施及投資等,向專家及環保局進行介紹;
4、然後專家們進行討論,得出結論,修改環評,在評審會上一般來說,都要在會議紀要里寫,本環評經修改後可以作為本項目設計和環境管理的依據,要根據修改意見來改,再交給建設方,審批,交給環評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第四條 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後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第八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前款所列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按照本法第七條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九條 依照本法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報國務院批准。第十條 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實施該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二)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三)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十九條 編制有關開發利用規劃,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第五十六條 對依法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編制時向可能受影響的公眾說明情況,充分徵求意見。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部門在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後,除涉及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的事項外,應當全文公開;發現建設項目未充分徵求公眾意見的,應當責成建設單位徵求公眾意見。
4. 環評報告辦理的流程步驟有哪些
一、審批程序;
1、申請與受理。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對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採取法定形式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提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行政審批大廳受理建設單位提交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相關材料,並進行核驗,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處理。
2、項目審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需要進行技術評估的,由評估機構組織專家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技術評估,評估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內提交評估報告。
3、項目批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根據審查和評估結論提出審批建議,經相關司會簽後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專題會和局務會審議,經審議通過後辦理批件。
4、聽證與信息公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政府網站公布受理的建設項目信息;在作出予以批準的決定前,公示擬批準的建設項目信息;
作出批准決定後,公開審批結果。對可能影響項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環境質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見分歧的建設項目,可以舉行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建設項目除外。
二、提交材料;
1、申請書一份;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文字版一式八份,電子版一式兩份 ;
3、項目建議書批准文件(審批制項目)或備案准予文件(備案制項目)一份 ;
4、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應提交的其他文件 。
三、承諾時限:
60個工作日(需要進行聽證、專家評審和技術評估的,一般不超過90個工作日,個別重大環境敏感項目一般不超過120個工作日)
四、法律、法規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三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條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條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三條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條
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三條
8、《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四條
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六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
(4)高頻焊管環評辦理流程擴展閱讀
根據《環評法》第17條和《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條例》第8條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必備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環境影響報告表和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8條、第10條之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
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應當包含以下內容:
(一)實施該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二)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三)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5. 環評手續怎麼辦理
需要企業名稱核准通知書,投資在五十萬元以上的話還需要發改委備案文件,還有就是土地使用證或者租賃協議;若租賃協議未能證明該項目所用土地的性質的話還需要土地部門的證明來證明該地可以建設項目,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有一些特殊的項目就需要相應的一些特別的文件:
營業執照復印件(新企業的話就名稱核准)、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備案文件、土地證、房產證(土地租賃的話租賃協議、房產證、土地證)之類的,企業自己簡單寫個可研,就是包括生產工藝、原輔料用量、設備清單、產生的污染物及預期處置情況。
(5)高頻焊管環評辦理流程擴展閱讀:
審批程序
1、申請與受理。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對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採取法定形式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提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行政審批大廳受理建設單位提交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相關材料,並進行核驗,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處理。
2、項目審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需要進行技術評估的,由評估機構組織專家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技術評估,評估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內提交評估報告。
3、項目批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根據審查和評估結論提出審批建議,經相關司會簽後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專題會和局務會審議,經審議通過後辦理批件。
4、聽證與信息公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政府網站公布受理的建設項目信息;在作出予以批準的決定前,公示擬批準的建設項目信息;作出批准決定後,公開審批結果。
對可能影響項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環境質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見分歧的建設項目,可以舉行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建設項目除外。
6. 環評手續辦理流程
環評手續辦理流程
環評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那麼環評手續辦理流程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辦理環評一般流程
1、 去環保局管理科領取《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咨詢表》(需處理環保局分管局長關系)。
2、 向環保局管理科提交申報材料:《建議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咨詢表》一式兩份、名稱核准通知單復印件、建設項目擬選位置周圍情況地理圖及房屋租賃合同復印件。
3、 製作環評報告,建議由環保局推薦的環評公司出具報告,因為他們關系比較熟,對於報告中出現的小問題可以自行協調(環評報告中注意污水量的填寫,如果污水量過大,不能建化糞池,需要加入污水管網或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如需建化糞池,需要與環衛局城肥管理處簽訂污水清理協議書,將協議書復印件報環保局)。
4、 遞交環評報告(由環評公司負責)。
5、 環保局管理科收到遞交的環評報告後到現場進行勘察(車間廚房和食堂廚房需安裝油煙處理設備)。
6、 環評報告審批
7、 配套環保設施建設完成後或在已落實有關環保措施的前提下,建議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監測單位進行驗收監測(由環保局監測站進行驗收)。
8、 驗收監測合格並拿到驗收監測報告後,如填報材料:《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自查報告、本單位的環境保護規章制度、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驗收材料(不需要的除外)。並將上述資料電子版發至環保局郵箱,由環保局審核無誤後進行列印正式文本。
9、 准備《驗收監測報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自查報告》、《本單位環境保護規章制度》、《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驗收材料》(不需要的除外)一式三份報環保局,由環保局組織現場驗收。
11、 現場驗收合格後,環保局出具該項目的驗收意見。 由環保局監察大隊不定期對建設項目進地檢查(需處理環保局分管局長關系)。
所需環評資料
企業項目做環評的詳細程序步驟及所需環評資料 環評工作主要由以下階段構成。
1、首先環評單位和建設方簽訂環評合同。合同只是法律效力上的,一般來說,合同里都會寫明收到首付款後才開始工作。
2、收集資料。這是環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直接關繫到環評質量的好壞。收集的資料種類很多,一般都會給建設方寫一張環評所需資料清單。給你一份資料清單吧,你可以參考一下。
1)、主要工藝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及數量。
2)、原輔材料供應及消耗(原料、配料、電、新水和循環水的年消耗量和單位消耗量)。
3)、公用工程:供電系統:需要自建幾座變電所?變電所的規模? 供水系統:新鮮用水量、循環冷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產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各是多少?
供暖系統: 若項目有自建供暖系統,供暖鍋爐的大小、種類、規模;燃料的種類、來源、年消耗量、鍋爐的循環補充水量。
供汽系統:項目是否新建供汽系統?若新建,供汽系統的規模是多少?總用汽量是多少(其中的生產用汽、採暖用汽、除氧氣耗汽、汽水損失、運行惡化耗汽各是多少?)?
污水處理:採用何種污水處理工藝?年處理能力多少?主要處理工藝流程處理後的污水如何處理?項目生活廢水排放量,生活污水中COD、BOD和NH3-N排放初始濃度,及處理後的濃度、削減量和最終排放量。
4)、鍋爐:鍋爐的大小、種類、規模、用途、各種用途所佔比例鍋爐的大小、種類、規模;燃料的.種類、來源、年消耗量、鍋爐的循環補充水量。
5)、固廢:燃煤爐渣、生活垃圾產生量及去向。
6)、項目總平面布置圖。
7)、項目總平面布置圖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8)、項目總投資額及來源。
9)、新建構築物指標。(新建構築物名稱、面積、體積、結構形式)
10)、建廠區域地勘報告。
11)、環境現狀調查報告。
12)、項目物料運輸情況。
13)、建設方基本資料(公司名稱、法人、聯系方式、公司地址、所從事行業)
如果是報告書的話,收集的資料還包括:建設地近3年氣象數據(包括風頻、風速、風向、溫度、濕度等等。這些要去氣象局買)、監測資料(包括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和聲環境。這些要和當地監測站聯系,出錢請他們去監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來說可研在環評之前)、項目的水文及地質勘探報告、項目的備案證明、立項批文等文件。
3、報告書或者表的編制。編制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要積極和建設方溝通。比如除塵器的選擇、環保投資、排放總量的核准。(尤其是排放總量方面,一定要讓建設方多和環保局溝通拿到總量,不然你寫的環評沒有任何意義。)一般來說,編制報告書的時間較長,四十天左右;而報告表的編制時間較短,十五天左右。
4、評審。一般來說,報告書需要環保局專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需要開評審會,環評單位需要將項目的工藝、排污、污染源、排污量、環保措施及投資等等等等向專家及環保局進行介紹。然後專家們進行討論,得出結論。一般來說都會在會議紀要里寫:本環評經修改後可以作為本項目設計和環境管理的依據。
5、修改。一般來說,專家會提一些意見(因為不提是不可能的,不然請他來干嗎?),環評單位要根據會議紀要里寫的意見逐條修改,修改完後出一本補充材料或者重新印一本報告書,交給建設方。
6、審批。建設方拿到環評單位的修改稿後就可以拿到環保局拿批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