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什麼焊縫
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焊或交叉焊焊縫,
因為一般情況下這種焊縫應力集中熱影響區域大需要避免,
但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
需要100%射線檢測和100%表面著色檢測合格。
『貳』 焊接工藝設計時,焊縫的布置應注意哪些問題
(1)便於裝配和復施焊焊縫位制置必須具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以滿足焊接時運條的需要。焊條電弧焊時,焊條須能伸到待焊部位。點焊與縫焊時,要求電極能伸到待焊部位。埋弧焊時,則要求施焊時接頭處應便於存放焊劑。
(2)有利於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設計焊接結構時,應盡量選用尺寸規格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狀復雜的可採用沖壓件和鑄鋼件,以減少焊縫數量,簡化焊接工藝和提高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同時,焊縫布置應盡可能對稱布置以減小變形。
(3)焊縫的布置應避免密集、交叉焊縫交叉或過分集中會造成接頭部位過熱,增大熱影響區,使組織惡化,性能嚴重下降。兩條焊縫間距一般要求大於3倍板厚。
(4)避開最大應力區和應力集中部位焊接接頭是焊接結構的薄弱環節。因此,焊縫布置應避開焊接結構上應力最大的部位。另外,在集中載荷作用的焊縫處應有剛性支撐。
(5)避開機械加工面焊接時會引起工件變形,對於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焊接結構,一般應在焊後進行精加工;對於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焊接結構,可先進行機械加工,但焊縫位置與加工面要保持一定距離。
(6)便於焊接和檢驗設計封閉容器時,要留工藝孔,如入孔、檢驗孔和通氣孔。焊後再用其他方法封堵。
『叄』 焊接管道上兩個焊縫間的間距到底有什麼要求
根據《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設計通則》(SH3012-2000)263條中有關的規定為:
管道上兩相鄰對接焊口的中心間距:
a 對與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得小於50mm;
b 對於公稱直徑等於或大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
這個應該算是比較基本的要求了,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那麼焊接點的力學性能不能滿足合格管道的要求,在焊點容易發生泄露。另外,局部應力也可能不滿足要求,易損壞泄露。
至於所說的管件連接的問題,主要是考慮連接後法蘭檢修拆卸是否方便,一般公稱直徑大於等於50的管件都是對焊管件,都可以互相焊接,或是與法蘭焊接的。
(3)管道焊縫的設置應避開什麼擴展閱讀:
金屬的焊接,按其工藝過程的特點分有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
『肆』 管道焊接有什麼施工要求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聯接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用於輸送氣體、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的裝置。通常,流體經鼓風機、壓縮機、泵和鍋爐等增壓後,從管道的高壓處流向低壓處,也可利用流體自身的壓力或重力輸送。管道的用途很廣泛,主要用在給水、排水、供熱、供煤氣、長距離輸送石油和天然氣、農業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種工業裝置中。
管道切口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有坡口加工要求的,坡口加工形式按焊接方案規定進行切口表面應平整、無裂紋、重皮、毛刺、凹凸、縮口、熔渣、氧化物、 鐵屑等;切口端面傾斜偏差不應大於管子外徑的1%,且不得超過3mm;管道預制時應按單線圖規定的數量、規格、材質等選配管道組成件,並按單線圖標明管道的系統號和按預制順序標明各組成件的順序號。管道預制時,自由管段和封閉管段的選擇應合理,封閉段必須按現場實測尺寸加工,預制完畢應檢查內部潔凈度,封閉管口,並按順序合理堆放。管道對接焊縫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管道位置距離彎管的彎曲起點不得小於管子外徑或不小於100mm;管子兩個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大於5mm. 支吊架管部位置不得與管子對接焊縫重合,焊縫距離支吊架邊緣不得小於50mm;管子介面應避開疏放水、放空及儀表管的開孔位置,距開孔邊緣不應小於50mm,且不應小於孔徑。管道支架的形式、材質、加工尺寸及精度應嚴格按照相關圖集進行製作,滑動支架的工作面應平滑靈活,無卡澀現象。製作合格的支吊架應進行防腐處理,並妥善分類保管。支架生根結構上的孔應採用機械鑽孔。
『伍』 管道安裝規程要求管卡離焊口多遠
是這樣規定的:
管道環焊縫與支吊架的凈距離應不小於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與支吊架的距離應不小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依據:《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工業管道》TSG
D0001-2009
第六十六條
管道焊接接頭的位置,坡口的加工、清理與檢驗,焊件組對,焊前預熱等,應當符合GB/T20801的規定。管道焊接接頭的設置應當便於焊接和熱處理,並且盡量避開應力集中區。焊口組對時,除設計文件規定的管道預拉伸或者預壓縮焊口外,不得強行組對。
GB/T20801.4
製作與安裝:
7.6
焊縫設置
管道(夾套管除外)焊縫的設置應避開應力集中區,且應符合以下規定:
a)
當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時,直管段上兩對接環焊縫中心面之間的距離應不小於150mm;當公稱直徑小於150mm時,該距離應不小於管子外徑。
b)
管道環焊縫距離彎管(不包括彎頭)起彎點的距離應不小於100mm,且不得小於管子外徑。
c)
管道環焊縫與支吊架的凈距離應不小於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與支吊架的距離應不小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d)
不宜在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當無法避免在焊縫上開孔或開孔補強時,應對以開孔中心為中心、在1.5倍開孔直徑或補強板直徑范圍內的焊縫進行無損檢測,檢測合格後方可進行開孔。補強板覆蓋的焊縫應磨平。
10.8.1
夾套管焊縫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直管段對接焊縫的間距,內管應不小於200mm
,外管應不小於100mm
。
b)
環向焊縫距管架的凈距應不小於100mm
,且不得留在過牆或樓板處。
c)
水平管段外管剖切的縱向焊縫,應置於易檢修的部位。
d)
內管焊縫上不得開孔或連接支管段。外管焊縫上應盡量避免開孔或連接支管,否則應符合7.6
d)的規定。
『陸』 焊接接頭工藝設計時,焊縫的布置應注意哪些問題
焊縫布置一般應從下述幾方面考慮:
(1)便於裝配和施焊。焊縫位置必須具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以滿足焊接時運條的需要。焊條電弧焊時,焊條須能伸到待焊部位。點焊與縫焊時,要求電極能伸到待焊部位。埋弧焊時,則要求施焊時接頭處應便於存放焊劑。
(2)有利於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設計焊接結構時,應盡量選用尺寸規格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狀復雜的可採用沖壓件和鑄鋼件,以減少焊縫數量,簡化焊接工藝和提高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同時,焊縫布置應盡可能對稱布置以減小變形。
(3)焊縫的布置應避免密集、交叉。焊縫交叉或過分集中會造成接頭部位過熱,增大熱影響區,使組織惡化,性能嚴重下降。兩條焊縫間距一般要求大於3倍板厚。
(4)避開最大應力區和應力集中部位。焊接接頭是焊接結構的薄弱環節。因此,焊縫布置應避開焊接結構上應力最大的部位。另外,在集中載荷作用的焊縫處應有剛性支撐。
(5)避開機械加工面。焊接時會引起工件變形,對於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焊接結構,一般應在焊後進行精加工;對於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焊接結構,可先進行機械加工,但焊縫位置與加工面要保持一定距離。
(6)便於焊接和檢驗。設計封閉容器時,要留工藝孔,如入孔、檢驗孔和通氣孔。焊後再用其他方法封堵。
『柒』 直管上焊縫間距的要求是什麼
直管上來焊縫間距有要自求主要是避開焊接殘余應力。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焊接時影響以前焊縫的強度。
直管段上兩相鄰環焊縫的中心間距:
1、對於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應小於50mm;
2、對於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環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凈距不應小於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最小凈距離應大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規定:
兩條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應小於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後熱處理時不宜小於6倍焊件的厚度。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公稱直徑小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50mm。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
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當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時不應小於150mm;當公稱直徑小於l50mm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
『捌』 金屬管道焊縫位置
金屬管道焊縫位置應當根據國家標准規定,
也就是按照GB 50235-2010第6.0.2條的要求,專
1 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屬間的距離,當公稱尺寸大於或等於150mm時,不應小於150mm;當公稱尺寸小於150mm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且不小於100mm。
2 除採用定型彎頭外,管道焊縫與彎管起彎點的距離不應小於管子外徑,且不得小於100mm。
3 管道焊縫距離支管或管接頭的開孔邊緣不應小於50mm,且不應小於孔徑。
4 當無法避免在管道焊縫上開孔或開孔補強時,應對開孔直徑1.5倍或開孔補強板直徑范圍內的焊縫進行射線或超聲波檢測。被補強板覆蓋的焊縫應磨平。管孔邊緣不應存在焊接缺陷。
5 卷管的縱向焊縫應設置在易檢修的位置,不宜設在底部。
6 管道環焊縫距支吊架凈距不得小於50mm。需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不得小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玖』 為保證焊接質量,管道焊接時應注意哪些要求
1、管道的焊縫位置要避開應力集中區,便於焊接、檢驗。
2、 管道安裝前進行內部清理,清理工作根據設計要求以及管徑大小,分別採用人工清理、壓縮空氣吹掃、脫脂、鈍化等方法。
3、管道上的開孔在安裝前完成,必須在已安裝的管道上開孔時,及時清除切割產生的異物。
4、管道安裝過程中如遇中斷,及時封閉敞開的管口。復工安裝前,認真檢查管道內部,確認清潔後再進行安裝。
5、管道組對時檢查組對的平直度。
6、管道連接時,不得採用強力對口、加熱管子、加偏墊、或多層墊片等方法來消除介面端面的空隙、偏斜、錯口或不同心等缺陷。當發生這些缺陷時,檢查相鄰或相關管段的尺寸及管架,然後對產生缺陷的部位進行返修和校正。
7、 焊接及緊固法蘭前,對法蘭密封面和密封墊片、墊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影響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
8、 法蘭連接與管道同心,並保證螺栓自由穿入。法蘭螺栓孔跨中安裝。法蘭見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於法蘭外徑的1.5‰,且不大於2mm。不得用強緊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
9、 裝配法蘭時,先在上方進行定位焊接,用法蘭角尺沿上下方向找正,合格後點固下方,再找正左右兩側進行定位焊。
10、如需在同一管段的兩端焊接法蘭時,將管段找平、找正,先焊好一端法蘭,然後以此法蘭為基準用線錘或水平尺找正後,再裝配另一端的法蘭。
『拾』 管道焊接時要注意哪些
簡單說,管材、焊材(烘烤、保溫)、焊口處理(清污、破口種類)、焊接注意事項(電流、電壓、氣體焊接風影響、雨雪天氣)
管道焊接及檢驗
①焊工按焊接作業指導書施焊;
②焊工必須持證上崗,不得超項次超期施焊;
③施焊前應將坡口表面及坡口邊緣不小於20mm范圍內的污物清理干凈;
④焊接材料按焊作業指導書要求烘烤、保溫、發放;
⑤焊接起弧應在坡口內進行,嚴禁在管壁起弧;
⑥NG工藝管道採用焊條電弧焊、CNG工藝管道採用氬弧焊焊接方法,前一層未焊完不得焊接下一層,在焊接中應確保起弧與收弧質量,收弧時應將弧坑填滿,層間接頭應相互錯開;
⑦除焊接工藝有特殊要求外,每條焊道應一次連接焊完。如因故被迫中斷,應採取防裂措施。再焊時必須檢查,確認無裂紋後方可繼續施焊;
⑧在焊完每一道焊縫,應在焊縫邊緣易觀察部位用記號筆作出焊工標記鋼號,並填寫「施焊記錄」;
⑨在下列環境中應停止施焊(未採取防護措施時)
a、焊條電弧焊接時,風速等於或大於8m/s;
b、氣體保護焊焊接時,風速等於或大於2m/s;
c、相對濕度大於90%;
d、下雨天氣。
⑩焊接接頭的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a、不得有裂紋,未熔合、氣孔、夾渣、飛濺存在;
b、焊縫不允許咬邊。
c、焊縫表面不得低於管道表面,焊縫余高△h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100%射線檢測的焊接接頭,其△h≤1+0.1b1,且不大於2mm;
②其餘焊接接頭,△h≤1+0.2b1,且不大於3mm;
③角焊縫高度不低於較薄件厚度;
註:b1為焊接接頭組對後坡口的最大寬度,mm;
焊縫檢驗完畢後,填寫「焊縫外觀質量檢查記錄」。
GB50236-98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
參考資料: http://wenku..com/view/d8b31cc289eb172ded63b7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