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非合金鋼用水淬火,合金鋼用油淬火
水淬特點:冷卻能力強,馬氏體相變溫度區間冷速極快。
油淬特點:冷卻能力差,馬氏體相變溫度區間冷速慢。
對於非合金鋼,淬透性略差,奧氏體穩定化差,使用水淬火可得到較快的淬火冷卻速度,有利於提高淬透性及淬硬性。而對於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的存在,淬透性好,奧氏體穩定化程度高,較快的淬火冷卻速度極易造成變形開裂等問題,故應放緩冷卻速度,一般採用油淬火。
❷ 為什麼單介質淬火形狀簡單的碳鋼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鋼件及較小的碳鋼件放在油中淬火
單介質淬火形狀簡單的碳鋼件在水中,溫度快速下降,各個部位收縮變形速度均勻,不容易產生裂紋缺陷,而合金鋼件放在水中淬火,溫度快速下降,各個部位收縮變形速度不均勻,特別是橫截面積突變或拐角處,巨大的內應力引起裂紋,而它們在油中淬火,油的傳熱速度比水慢,溫度下降相對於水中慢一些,鋼件中變形比較均勻,不會引起裂紋。較小的碳鋼件,放在水中淬火,性能特脆,容易碎掉。放在油中淬火,性能較有保握。
❸ 油淬火和水淬火的區別 油淬火和水淬火有哪些區別
1、水淬冷卻快、但應力大,變形、開裂傾向大,一般用於淬透性差的碳鋼。水淬是把高溫物體放入水中,再燒紅熱,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復,可提高剛性。以水作為淬火劑進行淬水,稱為水淬。
2、油淬冷卻效溫和,一般用於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淬火處理一般多利用水、油或低溫鹽浴來做此冷卻,但有時亦可利用風扇加速空氣冷卻來達到相同目的。 其中採用油來冷卻的就叫油淬。
❹ 碳鋼常用的淬火介質是 鋼,而合金鋼是
碳鋼常用的淬火介質是水,而合金鋼是油
❺ 為什麼單介質淬火形狀簡單的碳鋼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為什麼單介質淬火形狀簡單的碳鋼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看你用什麼材料,常用的有水、水溶液、礦物油、熔鹽、熔鹼等
淬火介質 - 水
水是冷卻能力較強的淬火介質。來源廣、價格低、成分穩定不易變質。缺點是在C曲線的「鼻子」區(500~600℃左右),水處於蒸汽膜階段,冷卻不夠快,會形成「軟點」;而在馬氏體轉變溫度區(300~100℃),水處於沸騰階段,冷卻太快,易使馬氏體轉變速度過快而產生很大的內應力,致使工件變形甚至開裂。當水溫升高,水中含有較多氣體或水中混入不溶雜質(如油、肥皂、泥漿等),均會顯著降低其冷卻能力。因此水適用於截面尺寸不大、形狀簡單的碳素鋼工件的淬火冷卻。
淬火介質 - 鹽水和鹼水
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和鹼,使高溫工件浸入該冷卻介質後,在蒸汽膜階段析出鹽和鹼的晶體並立即爆裂,將蒸汽膜破壞,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這樣可以提高介質在高溫區的冷卻能力。其缺點是介質的腐蝕性大。一般情況下,鹽水的濃度為10%,苛性鈉水溶液的濃度為10%~15%。可用作碳鋼及低合金結構鋼工件的淬火介質,使用溫度不應超過60℃,淬火後應及時清洗並進行防銹處理。
淬火介質 - 油
冷卻介質一般採用礦物質油(礦物油)。如機油、變壓器油和柴油等。機油一般採用10號、20號、30號機油,油的號越大,黏度越大,閃點越高,冷卻能力越低,使用溫度相應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種。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溫區冷卻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獲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選取不同類型和不同黏度的礦物油,以適當的配比相互混合,通過提高特性溫度來提高高溫區冷卻能力;另一種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劑,在油中形成粉灰狀浮游物。添加劑游磺酸的鋇鹽、鈉鹽、鈣鹽以及磷酸鹽、硬脂酸鹽等。生產實踐表明,高速淬火油在過冷奧氏體不穩定區冷卻速度明顯高於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溫馬氏體轉變區冷速與普通淬火油相接近。這樣既可得到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減少了變形,適用於形狀復雜的合金鋼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後保持光亮表面。在礦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質的高分子添加物,可獲得不同冷卻速度的光亮淬火油。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劑,其作用是將不溶解於油的老化產物懸浮起來,防止在工件上積聚和沉澱。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劑中還含有抗氧化劑、表面活性劑和催冷劑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於真空熱處理淬火的冷卻介質。真空淬火油必須具備低的飽和蒸汽壓,較高而穩定的冷卻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熱穩定性,否則會影響真空熱處理的效果。
鹽浴和鹼浴淬火介質一般用在分級淬火和等溫淬火中。 淬火溫度均勻。
淬火介質 - 新型淬火劑
有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硝水溶液等。聚乙烯醇常用質量分數為0.1%~0.3%之間的水溶液,共冷卻能力介於水和油之間。當工件淬入該溶液時,工件表面形成一層蒸汽膜和一層凝膠薄膜,兩層膜使加熱工件冷卻。進入沸騰階段後,薄膜破裂,工件冷卻加快,當達到低溫時,聚乙烯醇凝膠膜復又形成,工件冷卻速度又下降,所以這種溶液在高、低溫區冷卻能力低,在中溫區冷卻能力高,有良好的冷卻特性。
三硝水溶液由25%硝酸鈉+20%亞硝酸鈉+20%硝酸鉀+35%水組成。在高溫(650~500℃)時由於鹽晶體析出,破還蒸汽膜形成,冷卻能力接近於水。在低溫(300~200℃)時由於濃度極高,流動性差,冷卻能力接近於油,故其可代替水-油雙介質淬火
❻ 淬火時 油淬和水淬有什麼區別
水淬冷卻快、但應力大,變形、開裂傾向大,一般用於淬透性差的碳鋼。
油淬冷卻效溫和,一般用於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
拓展資料:
一、水淬
以水作為淬火劑進行淬火,稱為水淬。優點是在高溫區(550℃~650℃)冷卻較快,缺點是低溫區(200℃~300℃)也冷卻較快,易造成較大的組織應力。水淬是把高溫物體放入水中,再燒紅熱,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復,可提高剛性。
水淬的原理就是使1400℃左右的熔融物在從爐體流出時,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水流噴射,使共驟然冶卻而凝固並碎裂成細小的粒子,使熔融物的玻璃結構被固定下來,阻止氟磷酸鈣結晶的復原。
熔融物中氟和磷的含量較高以及鹼度較高時,氟磷酸鈣結晶復原要快一些,
因而水淬壓力就要高一些;反之,合氟和磷較低以及鹼度較低時,氟磷酸鈣結晶復原要慢一些,因而水淬壓力也就可以低一些。熔融物被水淬得愈細,冷卻得就愈快,產品的枸溶率也就愈高;反之,粒子大,共表面雖然先冷,但內部冷得慢,產品枸溶率也就不高。
二、火淬
火焰淬火是一種用乙炔一氧火焰(最高溫度達3100℃)或煤氣一氧火焰(最高溫度達2000℃)將工件表面快速加熱,隨後噴液(水或有機冷卻液)冷卻的一種表面淬火方法。一般常用乙炔-氧火焰表面淬火。
火焰淬火始於19世紀初期。起初是依靠操作者的經驗保證處理質量。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設計和製造出用以淬硬曲軸、齒輪等零件曲面的專用淬火機床,從而擴大了火焰淬火的應用范圍。後來,又出現配備有透焰測溫裝置、能自動控制溫度的淬火機床,使火焰淬火有了新的發展。
火焰淬火是為了奧氏體化,用可燃氣體火掐作為加熱熱源的局部硬化工藝。適合通過火焰淬火置藝進行局部硬化的材料,必須有足夠的含碳量(一般為0.4%)才能進行可硬化處理。由於這種工藝通常用於徑具有低淬硬性的低合金鋼或普通碳鋼,因此加熱到相變溫度後的淬火一般是通過快速水淬完成的。淬火幾乎是瞬時的。
加熱介質可以是氧一乙炔、氧一製造煤氣、丙烷或其他任伺接有適當加熱速率的燃氣的混合。淬火溫度與爐子淬火所要求的相同。火焰淬火區的深度從離表面1/32in(0.8mm)到整個截面的范圍內變化。
通常用於火焰淬火的鋼是含碳量0.40~0.95%的普通碳鋼和低合金鋼。高合金鋼例如馬氏體不銹鋼和工具鋼有時也採用局部硬化方法,但中碳鋼用得更多些。
火焰淬火時,高淬硬性鋼有較大的開裂傾向。通過在淬火前預熱零件(大約300°F;149℃)和用油或水溶性有機液淬火可降低低合金鋼和工具鋼的開裂傾向。然而,油淬火具有易燃的危險,使這種工藝不能廣泛採用。
參考鏈接:網路-水淬網路-火焰淬火
❼ 高錳鋼的武士刀可以用水淬嗎 我記得好像合金鋼都適合油淬,碳鋼才適合水淬。
摘要 清水,鹽水屬於冷卻能力較強的介質。油屬於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
❽ 請問:一般情況下,碳素鋼用水淬火,合金鋼用油淬火,這是什麼道理
水具有較強烈的冷卻能力,用作奧氏體穩定性較小的碳鋼的淬火,水冷卻介質最為合適。
油的冷卻能力比水小,因此,生產中用油作冷卻介質,只適用於過冷奧氏體穩定性較大的合金鋼淬火。
淬火冷卻時,要保證獲得馬氏體組織,必須使奧氏體以大於馬氏體臨界冷卻速度冷卻,而快速冷卻會產生很大淬火應力,導致鋼件的變形與開裂。因此,淬火工藝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既能獲得馬氏體組織,又要減小變形、防止開裂。
常用冷卻介質: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淬火冷卻介質是水和油。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冷卻介質較多,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一種介質,能完全符合理想淬火冷卻速度的要求。
❾ 碳鋼與合金鋼一般採用何種淬火介質為什麼
低碳鋼一般使用水,原因價格便宜
高碳鋼和合金鋼一般採用油,原因防止變形開裂
❿ 碳鋼在在油中淬火,後果如何為什麼合金鋼通常不在水中淬火
碳鋼在油中淬火,由於淬火冷卻速度小於臨界冷卻速度,故不能獲得單一的馬氏體組織。合金鋼淬火穩定性高,為了防止淬火變形和開裂,故合金鋼一般在油中淬火而不在水中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