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c=1.2%的過共析鋼正火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為了消除網狀Fe3Cₗₗ,為球化退作組織准備,提高力學性能。
過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不能低於AC1,因為此時鋼材尚未奧氏體化。若加熱到略高於AC1溫度時,珠光體不完全轉變成奧氏體,並又少量的滲碳體溶入奧氏體。此時奧氏體晶粒細小,且其碳的質量分數已稍高於共析成分。
(1)低碳鋼正火的目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過共析鋼主要製作鋼絲繩、高壓膠管鋼絲、預應力鋼絲、鋼絞線等,廣泛應用於水泥製品、橋梁、核電站、高層大跨度房屋、高速公路等。
過共析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尺寸大於鋼絲直徑2%,即可導致鋼絲在冷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性斷裂。少量尺寸很細小的脆性夾雜物顆粒,即使僥幸通過拉拔和合股,卻極有可能成為動態疲勞性能試驗或輪胎使用過程中的斷裂源。所以,嚴格控制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組成、變形性能、尺寸及分布等。
2. 正火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1、正火的目的來都是去除源材料的內應力,降低材料的硬度。正火,是加熱後,空冷(空氣中冷卻),適用於低碳鋼。退火、正火,對於低碳一樣的,為了減少成本、提高效率,採用正火處理。
2、退火,是加熱後,隨爐冷卻,適用於高碳鋼、中碳鋼。
3. 什麼是正火,正火的作用
正火是—種改善鋼材韌性的熱處理。將鋼構件加熱到Ac3溫度以上30〜50℃後,保溫一段時間出爐空冷。
正火的作用:
1、作為最終熱處理
(1)可以細化奧氏體晶粒,使組織均勻化。
(2)減少亞共析鋼中鐵素體的含量,使珠光體含量增多並細化,從而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韌性。
(3)對於普通結構鋼零件,如含碳0.4%~0.7%時,並且力學性能要求不很高時,可以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
(4)為改善一些鋼種的板材、管材、帶材和型鋼的力學性能,可將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
2、作為預先熱處理
(1)截面較大的合金結構鋼件,在淬火或調質處理(淬火加高溫回火)前常進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組織和帶狀組織,並獲得細小而均勻的組織。
(2)對於過共析鋼可減少二次滲碳體量,並使其不形成連續網狀,為球化退火作組織准備。
(3)對於大型鍛件和較大截面的鋼材,可先正火而為淬火作好組織准備。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退火後硬度太低,不便於切削加工。正火可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4、改善和細化鑄鋼件的鑄態組織。
5、對某些大型、重型鋼件或形狀復雜、截面有急劇變化的鋼件,若採用淬火的急冷將發生嚴重變形或開裂,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
(3)低碳鋼正火的目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正火的目的:
1、對於力學性能要求不高的碳鋼、低合金鋼結構件,可作最終熱處理。
2、對於低碳鋼可用來調整硬度,避免切削加工中的粘刀現象,改善切削加工性。
3、對於共析、過共析鋼,正火可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為球化退火作準備。
正火的冷卻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組織較細,工件的強度和硬度比退火高。對於高碳鋼的工件,正火後硬度偏高,切削加工性能變差,故宜採用退火工藝。從經濟方面考慮,正火比退火的生產周期短,設備利用率高,生產效率高,節約能源、降低成本以及操作簡便,所以在滿足工作性能及加工要求的條件下,應盡量以正火代替退火。
4. 為什麼好多標准規定材料在正火狀態下使用有什麼目的或者想要取得的效果。
首先需明確的是來:正火自狀態是正火作為該產品的最後一道熱處理工序。因為一般正火是熱處理的中間工序,常常在鍛造後,而後續一般還有淬火、回火或者其他滲碳或者表面加熱淬火的工序。
解釋原因:以鋼材為例,由於正火加熱溫度比熱軋終止溫度控制嚴格,因而鋼材的組織、性能均勻。與退火狀態的鋼材相比,由於正火冷卻速度較快,鋼的組織中珠光體數量增多,珠光體層片及鋼的晶粒細化,因而有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並有利於改善低碳鋼的魏氏組織和過共析鋼的滲碳體網狀,可為成品的進一步熱處理做好組織准備。
5. 對不同含碳量的鋼正火的目的是什麼
正火的主要應用范圍有:①用於低碳鋼,正火後硬度略高於退火,回韌性也較好,可作為答切削加工的預處理。②用於中碳鋼,可代替調質處理作為最後熱處理,也可作為用感應加熱方法進行表面淬火前的預備處理。③用於工具鋼、軸承鋼、滲碳鋼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網狀碳化物的形成,從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組織。④用於鑄鋼件,可以細化鑄態組織,改善切削加工性能。⑤用於大型鍛件,可作為最後熱處理,從而避免淬火時較大的開裂傾向。⑥用於球墨鑄鐵,使硬度、強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於製造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的曲軸、連桿等重要零件。 ⑦過共析鋼球化退火前進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以保證球化退火時滲碳體全部球粒化。
6. 請問熱處理正火主要起到什麼做用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細化組織,改善鋼的性能,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 鋼正火後的硬度回比退火高。正火時答不必像退火那樣使工件隨爐冷卻,佔用爐子時間短,生產效率高,所以在生產中一般盡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對於含碳量低於0.25%的低碳鋼,正火後達到的硬度適中,比退火更便於切削加工,一般均採用正火為切削加工作準備。對含碳量為0.25~0.5%的中碳鋼,正火後也可以滿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對於用這類鋼製作的輕載荷零件,正火還可以作為最終熱處理。高碳工具鋼和軸承鋼正火是為了消除組織中的網狀碳化物,為球化退火作組織准備。
7. 鍛造大鍛件時正火退火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當你鍛造一個工件的時候,退火的目的就是保證這個溫度緩慢的降下來,能夠讓他徹底堅硬。
8. 鋼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是什麼呢!各種熱處理加熱溫度范圍和冷卻方法如何讓選擇
鋼材各種熱處理的目的為:
1、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屬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壓力加工,減少殘余應力,提高組織和成分的均勻化,或為後道熱處理作好組織准備等;
2、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鋼的力學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細化晶粒,消除組織缺陷,為後道熱處理作好組織准備等;
3、淬火的目的:使鋼件獲得所需的馬氏體組織,提高工件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為後道熱處理作好組織准備等;
4、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鋼件在淬火時所產生的應力,使鋼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並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韌性等。
各種熱處理加熱溫度范圍:
1、退火的合理的退火溫度從55℃到70℃。退火溫度一般設定比引物的 Tm低5℃。
2、正火是將工件加熱至Ac3(Ac是指加熱時自由鐵素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一般是從727℃到912℃之間)或Acm(Acm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 )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後,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3、淬火的溫度通常亞共析鋼的淬火溫度為Ac3以上30~50度;共析鋼或過共析鋼的淬火溫度為Ac1以上30~50度。
4、回火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低溫回火是在150~250℃進行的回火;中溫回火工件在350~500 ℃之間進行的回;高溫回火工件在500~650℃以上進行的回火。
(8)低碳鋼正火的目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應用於平衡加熱和冷卻時有固態相變(重結晶)發生的合金。其退火溫度為各該合金的相變溫度區間以上或以內的某一溫度。加熱和冷卻都是緩慢的。合金於加熱和冷卻過程中各發生一次相變重結晶。
重結晶退火也用於非鐵合金,例如鈦合金於加熱和冷卻時發生同素異構轉變,低溫為 α相(密排六方結構),高溫為 β相(體心立方結構),其中間是「α+β」兩相區,即相變溫度區間。
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溫穩定組織和細化晶粒,也進行重結晶退火,即緩慢加熱到高於相變溫度區間不多的溫度,保溫適當時間,使合金轉變為β相的細小晶粒;然後緩慢冷卻下來,使β相再轉變為α相或α+β兩相的細小晶粒 。
冷卻速度快於退火而低於淬火,正火時可在稍快的冷卻中使鋼材的結晶晶粒細化,不但可得到滿意的強度,而且可以明顯提高韌性(AKV值),降低構件的開裂傾向。—些低合金熱軋鋼板、低合金鋼鍛件與鑄造件經正火處理後,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可以大大改善,而且也改善了切削性能。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9. 對低碳鋼或低碳是什麼合金剛正火目的是什麼
低碳鋼硬度低,在冷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粘刀現象,特別是車床,為了不讓低碳鋼粘刀或者稍微提高硬度,採用正火工藝。目的就是提高硬度,方便後續加工和達到某種硬度需求。
10. 20號鋼齒輪進行正火的目的及組織 該從什麼角度考慮呢
正火的定義:抄{ 亞共析鋼襲加熱到AC3+(30º~50ºC),共析鋼和過共析鋼加熱到ACm+(30º~50ºC),勻溫後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型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普通正火(通稱正火)}。20號鋼(GB/T699)類別屬於低碳鋼,低碳鋼正火後可得到較細的片狀珠光體,由於所得鐵素體晶粒較細,鋼的韌性較好,保證較好的力學性能組合,提高綜合力學性能,對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藝是比較經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