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支付公司為什麼要開立多個備付金收付賬戶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6號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第三條【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是指支付機構在備付金銀行開立的專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活期存款賬戶,包括備付金存管賬戶、備付金收付賬戶和備付金匯繳賬戶。】
所以你問的「備付金賬戶」一定要分清楚具體的用途。上述三類「備付金賬戶」的不同用途描述如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第十二條 備付金存管賬戶是支付機構在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可以以現金形式接收客戶備付金、以銀行轉賬方式辦理客戶備付金收取和支取業務的專用存款賬戶。
支付機構在同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 ,只能開立一個備付金存管賬戶。
【第十三條 備付金收付賬戶是支付機構在備付金合作銀行開立的,可以以現金形式或以銀行轉賬方式接收客戶備付金、以本銀行資金內部劃轉方式辦理客戶備付金支取業務的專用存款賬戶。
支付機構在同一備付金合作銀行或其授權的分支機構只能開立一個備付金收付賬戶。】
【第十四條 備付金匯繳賬戶是支付機構在備付金銀行開立的可以以現金形式接收或以本銀行資金內部劃轉方式接收客戶備付金的專用存款賬戶。
備付金銀行應當於每日營業終了前,將備付金匯繳賬戶內的資金全額劃轉至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存管賬戶或在同一備付金合作銀行開立的備付金收付賬戶。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備付金匯繳賬戶將客戶備付金直接退回至原資金轉出賬戶。】
⑵ 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是什麼
備付金銀行是指與支付機構簽訂協議、提供客戶備付金存管服務的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備付金存管銀行和備付金合作銀行。
你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在確認收貨前,你支付的貨款,在你收到貨並且做出確認之前,一直放在支付公司的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客戶備付金」。《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是這樣解釋的: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
⑶ 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方式是什麼
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近年來國家在保護投資者資產安全方面採取了多種措施,已初步建立了立體的證券投資者資產安全保護體系,其中,首要的一項就是探索建立了更加安全的客戶資產存管制度。新《證券法》已明確要求所有的證券公司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實行第三方存管,將客戶資金與公司資金隔離管理,嚴禁任何機構或者個人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客戶證券賬戶名下的債券、基金、股票等證券資產。
近年來,部分證券公司與商業銀行積極探索第三方存管制度中的問題,不斷在實踐中完善,其中廣東證券託管清算機構在保護基金公司指導下,依託原有第三方存管實施方案成熟的技術經驗和業務經驗,遵循合法性、安全性、可實施性原則,設計了新的第三方存管方案,該方案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實現了新的業務突破:
一是支持他行銀證轉賬。為便於客戶資金存取多樣性選擇,客戶可通過託管行(建設銀行)以外的其他商業銀行,轉賬存取存管在建設銀行的保證金。與其他商業銀行辦理銀證轉賬業務,只需要通過廣東證券銀證系統平台,完成銀行間客戶存取保證金的信息數據加密傳送;日終由廣東證券完成與各家商業銀行當日清算對賬,並將數據加密後發送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將在次日進行對客戶保證金轉賬數據進行逐筆檢查核對。
二是支持多品種證券業務。方案不僅支持廣東證券開展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理業務,還支持廣東證券開展開放式基金的場外申購贖回業務、三板市場業務、金融機構委託理財產品銷售業務以及專項金融受託業務。同時,為將來融資融券等創新產品的推出留有空間。
三是提供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對賬服務。為使客戶及時了解其保證金是否被挪用、佔用或盜取,加強客戶對其本人保證金安全的監督意識,方案中增加了建行向投資者定期寄送保證金賬戶對賬單的服務功能,建設銀行向各簽約投資者(投資者不接受的除外)每月寄送保證金賬戶對賬單,內容包括:在建行辦理的資金存取流水、在其他商業銀行辦理的資金轉賬流水、資金清算流水、賬戶余額等信息。
四是增加客戶存取保證金手段。客戶可利用廣東證券的電話委託系統、網上交易系統,辦理其在建行保證金賬戶與在建行儲蓄賬戶之間的轉賬業務。
五是自動傳送客戶交易信息,保證及時調整清算備付金余額。為更好保證預交收證券品種及時交收,廣東證券終端的銀行存管系統將收市後的廣東證券交易信息自動傳送給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受廣東證券委託,據此及時調整廣東證券清算備付資金余額。
六是證券公司自主維護添加資金匯總交收對象功能。為適應證券市場推出各類金融產品的需要,證券公司可以根據所開展的各種創新金融服務或產品,在與建設銀行傳送的日終清算文件中,自主維護添加針對不同創新金融服務或產品的資金交收對象,如場外交收對象。
目前,已有9家證券公司實施了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另外15家證券公司的第三方存管也在積極實施的過程中。第三方存管制度是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的長效機制,得到了投資者的普遍理解和贊同,市場反映良好,一些證券公司已主動要求進行第三方存管。
⑷ 第三方資金託管是什麼意思
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簡稱「三方存管」,是指證券公司將投資者內的交易結算資金(容俗稱保證金)獨立於自有資金,交由商業銀行以每個客戶名義單獨立戶進行管理。商業銀行作為獨立第三方,為證券公司客戶建立客戶交易結算資金明細賬,通過銀證轉賬實現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的定向劃轉,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進行監管,並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總額與明細賬進行賬務核對,以監控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安全。
⑸ 銀雁科技的備付金存管系統有什麼用
銀雁科技幫商業銀行建設第三方支付備付金存管系統,可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賬戶、備付金資金劃轉與使用進行管理和監督,滿足存管辦法的業務要求,並將監管信息按要求格式上報給人民銀行。 同時幫助支付機構向監管部門爭取降低實繳貨幣資本和計提的風險准備金等優惠條件, 吸引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選擇作為備付金存管銀行。案例有上海農商銀行備付金存管系統、成都銀行備付金存管系統和重慶銀行備付金存管系統等。
⑹ 支付機構的備付金賬戶,可以做收單業務嗎
如果明確為「支付公司是否能為預付卡業務單獨開立備付金收付賬戶和備付金匯繳賬戶」的話,那麼答案是「可以」。但無論是什麼業務,客戶備付金的管理都必須遵照管理辦法的各項要求。
⑺ 備付金賬戶是什麼意思麻煩給解釋的通俗易懂一些...我不是學財會的
1.資金交收賬戶是結算參與人向登記結算機構申請開立的用於資金交收的結算賬戶,其設立的目的是方便登記結算機構在其與結算參與人之間進行結算資金的劃付,證券公司存放在資金交收賬戶內的資金統稱結算備付金。
2.中國結算公司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結算結構3.因為證券公司存放在資金交收賬戶內的資金在中國結算公司中,就相當於錢放在銀行,當然要算利息了
⑻ 網關三方下發備付金怎麼開戶
一共會涉及到三個賬戶,具體內容如下:
1、存管賬戶
存管賬戶由存管銀行開立和管理,功能齊全,具備本行和跨行收付款、調整備付金賬戶頭寸、結轉手續費和計提風險准備金等功能,但在同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只能開立一個備付金存管賬戶,比如,你選擇了工商銀行,就不能選擇華夏銀行。。一句話,存管賬戶就是大老婆,想幹啥幹啥,唯一一個。
2、收付賬戶
收付賬戶由合作銀行開立和管理,僅支付跨行轉賬收、現金收,本行轉賬付,除非收款賬戶是存管賬戶。支付機構可以在每一家銀行都開立一個收付賬戶,比如A支付公司可以在工行開一個收付賬戶、在農行也開一個收付賬戶,但一旦在農行上海分行開一個賬戶,就不能在農行深圳分行再開收付賬戶了。因此,收付賬戶就是姨太太,有多個,但只能滿足部分需求。
3、匯繳賬戶
匯繳賬戶就是一夜情的情人,隨便在哪家銀行隨便開幾個,但是這個賬戶,只,日支持本行收款和原路退回業務,日終清零,只能把這個賬戶里的錢每天歸集到本行收付賬戶或是跨行歸集到存管賬戶。
⑼ 什麼是第三方存管帳戶
第三方存管帳戶是指具備第三方存管資格的商業銀行。
「第三方存管」的全稱是「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過去在證券交易活動中,投資者(即客戶)的交易結算資金是由證券公司一家統一存管的,後來,證監會規定,客戶的交易結算資金統一交由第三方存管機構存管。
該業務遵循「券商管證券,銀行管資金」的原則,將投資者的證券賬戶與證券保證金賬戶嚴格進行分離管理。第三方存管模式下,證券經紀公司不再向客戶提供交易結算資金存取服務,只負責客戶證券交易、股份管理和清算交收等。
(9)三方存管備付金賬戶作用擴展閱讀:
第三方存管的特點優勢
1、客戶資金封閉運行
在該模式下,證券公司將客戶存取款功能移交給存管銀行,證券公司端不再辦理任何形式的客戶資金存取業務,所有的存取款行為均由客戶自行通過銀證轉賬方式發起,客戶支取的交易結算資金只能夠回到事先指定的同名銀行結算賬戶,進而實現交易結算資金封閉運行,防範客戶資金挪用風險和客戶洗錢、套現等風險。
2、存管銀行總分核對
在該模式下,存管銀行為客戶開立映射其證券公司端資金台賬余額的管理賬戶,從而可以掌握客戶明細賬,通過該明細賬匯總後與證券公司客戶資金總賬進行核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防範了證券公司在總賬層面上的挪用行為。
3、客戶另路查詢對賬機制
在該模式下,存管銀行將為客戶提供管理賬戶另路查詢服務,客戶藉助存管銀行和證券公司提供的查詢手段和對賬機制,通過對比存管銀行端管理賬戶和證券公司端資金台賬數據的一致性,有效監控客戶資金安全。
4、全方位客戶資金監管體系
在該模式下,通過合理的業務分工和制度安排,證券公司、存管銀行、客戶和監管機構共同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客戶資金監管體系,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其中存管銀行不直接對客戶負債,也不直接控制證券公司的法人交收等業務操作,只是負責總分核對和為客戶提供另路查詢,在相當程度上起的是協助監管職責。
5、多銀行存管機制有助於滿足客戶不同的銀行偏好,而且兼容性強,能夠比較好地適應國內現有證券交易產品和清算交收規則,並能夠適應未來證券市場的產品創新和制度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