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熱鍍鋅國標鋅層的標准
法律分析:國標熱鍍鋅鋼板含鋅層的厚度: 按GB510018-2002 規定熱鍍鋅鋼板含鋅層:180-220g/㎡,而不是以厚度計算。1.0 的標准鍍鋅層含量是220g/㎡。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鋼鐵製件熱浸鍍鋅層(其他合金元素總含量不超過2%)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本標准不適用於下列情況:a)連續式熱浸鍍生產的板材.帶材、線材、管材和棒材;b)採用特殊標準的熱浸鍍鋅產品:c)有附加要求或有與本標准要求不一致的熱浸鍍鋅產品。注:某些產品標准可以通過引用本標准號或修改本標準的部分條款來規定產品的熱浸鍍鋅層。本標准對熱浸鍍鋅產品的後處理和附加保護塗層未做規定。
⑵ 熱鍍鋅鐵絲的上鋅量范圍
Meet GB/T15393 standard 鋼絲直徑mm
size 鋅層重量(g/㎡)不小於 Min. zinc coating A AB B C D E F A1 B2 ≤0.25 30 20 18 〉0.25-0.40 30 25 20 〉0.40-0.50 30 20 〉0.50-0.60 35 20 〉0.60-0.80 120 110 40 20 〉0.80-1.00 150 130 45 25 〉1.00-1.20 180 150 50 25 〉1.20-1.40 200 160 50 25 〉1.40-1.60 220 180 35 30 〉1.60-1.80 220 180 70 40 30 〉1.80-2.20 230 200 80 50 40 〉2.20-2.50 240 210 80 55 40 〉2.50-3.00 250 230 90 70 45 〉3.00-4.00 270 250 100 85 60 30 〉4.00-5.20 290 270 245 110 95 70 40 〉5.20-6.00 290 270 245 110 100 80 50
⑶ 冷鍍和熱鍍上鋅量各是多少
我猜測,你穩的冷度是指電鍍,熱鍍是指熱浸鍍。
電鍍鋅厚度比較薄,通常在20微米以下,熱鍍鋅厚度就大多了,上鋅量也是可控的,根據需求而定。
⑷ 熱鍍鋅鋼格板上的鋅,到底有多少含量
當負載扁鋼厚度不小於5mm時,鍍鋅厚的平均鋅層重量不小於610g/m2;當負載扁鋼厚度小回於答5mm時,鋅層後的平均鋅層重量不小於460g/ m2。由於黑件經過酸洗後會去除表面的銹蝕層,所以經過鍍鋅後並不會增加扁鋼的厚度,這一點采購商要注意,不能以此作為扁鋼是否符合要求的標准。
⑸ 鍍鋅絲上鋅量普鋅和高新分別是多少克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⑹ 誰知道熱鍍鋅的化學成分
熱鍍鋅絲:1:材來質一般是Q195或Q135, 熱鍍鋅絲自是把鐵絲放到熔融的鋅里鍍上一層鋅使鐵基表面被鋅液溶解形成鋅—鐵合金相層 ,抗拉強度是350到550N/mm2
熱鍍:8#——36# (3.8mm,0.19mm),延伸率:≥15%,上鋅量:20-50g/㎡,呵呵 應該就是這樣了
⑺ 鋼格板選擇熱鍍鋅上鋅量達到多少才能合格呢
大部分客戶在詢價的時候,都會註明是熱鍍鋅或者冷鍍鋅。冷鍍是物理處理,上鋅量少,鋅層薄,容易脫落。冷鍍鋅的上鋅量一般為10-50g/m2. 熱鍍鋅是化學處理,在高溫下把鋅錠融化,附著力好,上鋅量高。熱鍍鋅與冷鍍鋅最大的區別也就是上鋅量的不同,鍍鋅鋼格板上鋅量的多少,直接影響鋼格板的使用壽命,也是使用者最關心的問題。
鋼格板的厚度介於1.5-3mm時,熱鍍鋅鋼格板上鋅量平均厚度應大於55um,局部應大於45um。
鋼格板的厚度介於3-6mm的,熱鍍鋅鋼格板上鋅量平均厚度應大於70um,局部厚度應大於55um。
鋼格板的厚度等於大於6mm的,熱鍍鋅鋼格板上鋅量平均厚度應大於85um,局部厚度應大於70um。
⑻ 熱鍍鋅鋅渣的鋅含量一般多少如用此生產氧化鋅,收成率能達到多少
一般鋅含量為百分之95.5,其餘為鐵及雜質,以此製造氧化鋅純度符合要求嗎?
⑼ 請問一下熱鍍鋅上鋅量多少為合適
熱鍍鋅上鋅量國家標准厚度為85μm,每平米上鋅量為650g。
熱鍍鋅又分熱浸鋅和吹鋅兩種工藝。吹鋅上鋅量會低。
⑽ 帶鋼中熱鍍鋅普通上鋅量是多少,熱鍍鋅的原理是什麼
50/50g
熱鍍鋅理論
一、一、鋅的金屬擴散原理與鍍鋅層的形成過程
鋼鐵表面熱鍍鋅是固態金屬與液態金屬間的反應和擴散過程。從上世紀初以來,有不少學者從事過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他們大都是從研究鐵-鋅反應動力學著手,找出決定擴散層結構的重要因素和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確定擴散層生長的規律。
研究證明,擴散層的厚度在給定溫度之下主要取決於擴散時間,可由下式表示:
y2=2Pt
式中 y-----擴散層厚度,微米
t----擴散時間,時;
2P---系數,微米2/時
由式2-1可知,在給定溫度下,擴散層的厚度將按照擴散時間呈拋物線的規律增加。
當難熔金屬在易熔金屬中溶解時,由於擴散層一面在增加,一面又在液體金屬中溶解,情況就復雜了。這時,在所研究的擴散層界面上的濃度可能在變化。因而使增長規律偏離拋物線。只有當液態金屬中的被熔物呈飽和狀態時,或者當難溶金屬在易溶金屬中一般溶解不多時(例如,由於熔點相差太大),拋物線規律才保持正確。
在研究鐵-鋅的互擴散時,已證實符合拋物線的只有г相。因為這一相不與溶體金屬直接接觸,並具有最鮮明的邊界(即邊界上成分不變)。
在所有的情況中,y2與t保持著線性關系。每一拋物線的平均參數2P則取決於此直線與T軸間傾斜角的正切。有了各不同溫度下2P的數值後,便可以研究擴散系數隨溫度變化的情形。
當固態難溶金屬與液態易溶金屬互相作用時,中間相層的形成次序並不隨時符合於接觸面上的平衡條件,實際在反應初期所形成的相,在結構上與成分上都不是該系中最易溶的相。對此,通過研究鐵-鋅反應已證實,在擴散層中間相(即鍍鋅層的合金層)的形成過程中有兩種基本過程在進行:第一鐵溶解在鋅中,第二形成金屬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