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鍍鋅鋼橋架燃燒時有毒嗎
有毒,主要是其表面塗刷的油漆燃燒時釋放的有毒物質,苯
『貳』 鍍鋅管耐火燒嗎
鍍鋅層在火焰中加熱,鋅層很快氧化,失去對鋼管的保護作用
『叄』 金屬鋅多高溫度成氣態
鋅化學符號是Zn,它的原子序數是30。鋅是一種藍白色金屬。密度為7.14克/立方厘米,熔點為419.5℃。在室溫下,性較脆;100~150℃時,變軟;超過200℃後,又變脆。鋅的化學性質活潑,在常溫下的空氣中,表面生成一層薄而緻密的鹼式碳酸鋅膜,可阻止進一步氧化。當溫度達到225℃後,鋅氧化激烈。燃燒時,發出藍綠色火焰。鋅易溶於酸,也易從溶液中置換金、銀、銅等。鋅的氧化膜熔點高,但金屬鋅熔點卻很低,所以在酒精燈上加熱鋅片,鋅片熔化變軟,卻不落下,正是因為氧化膜的作用。鋅是第四常見的金屬,僅次於鐵、鋁及銅。
[編輯本段]歷史
鋅也是人類自遠古時就知道其化合物的元素之一。鋅礦石和銅熔化製得合金——黃銅,早為古代人們所利用。但金屬狀鋅的獲得比銅、鐵、錫、鉛要晚得多,一般認為這是由於碳和鋅礦共熱時,溫度很快高達1000 攝氏度以上,而金屬鋅的沸點是906攝氏度,故鋅即成為蒸氣狀態,隨煙散失,不易為古代人們所察覺,只有當人們掌握了冷凝氣體的方法後,單質鋅才有可能被取得。
世界上最早發現並使用鋅的是中國,在10~11世紀中國是首先大規模生產鋅的國家。明朝末年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煉鋅技術的記載。1750~1850年人們已開始用氧化鋅和硫化鋅來治病。1869年Raulin發現鋅存在於生活機體中,並為生活機體所必需。1963年報告了人體的鋅缺乏病,於是鋅開始列為人體必需營養素。鋅的生產過程非常簡單,將爐甘石(即菱鋅礦石)裝滿在陶罐內密封,堆成錐形,罐與罐之間的空隙用木炭填充,將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來的金屬鋅錠。另外,我國化學史和分析化學研究的開拓者王鏈(1888—1966)在1956年分析了唐、宋、明、清等古錢後,發現宋朝的紹聖錢中含鋅量高,提出中國用鋅開始於明朝嘉慶年間的正確的科學結論。鋅的實際應用可能比《天工開物》成書年代還早。
鋅的名稱來源於拉丁文Zincum,意思是「白色薄層」或「白色沉積物」,它的化學符號Zn也來源於此,其英文名稱是Zinc。
[編輯本段]理化常數
相對原子量
相對原子量65.409
原子半徑
原子半徑(計算值) 135(142)pm
共價半徑 131 pm
范德華半徑 139 pm
含量(ppm)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2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0.00005(微量元素)
地殼中含量:75(微量元素)
晶體結構
六角形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2,8,18,2
氧化態
主氧化態:+2
其它:+1
電離能 (kJ/ mol)
M - M+ 906.4
M+ - M2+ 1733.3
M2+ - M3+ 3832.6
M3+ - M4+ 5730
M4+ - M5+ 7970
M5+ - M6+ 10400
M6+ - M7+ 12900
M7+ - M8+ 16800
M8+ - M9+ 19600
M9+ - M10+ 23000
晶胞參數
a = 266.49 pm
b = 266.49 pm
c = 494.68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
MeV 衰變產物
64Zn 48.6 % 穩定
65Zn 人造 244.26天 電子捕獲 1.352 65Cu
66Zn 27.9 % 穩定
67Zn 4.1 % 穩定
68Zn 18.8 % 穩定
72Zn 人造 46.5小時 β衰變 0.458 72Ga
其它
摩爾體積 9.16×10-6m3/mol
聲速 3700 m/s(293.15K)
電負性 1.65(鮑林標度)
比熱容 390 J/(kg·K)
電導率 16.6×106/(米歐姆)
熱導率 116 W/(m·K)
莫氏硬度:2.5
汽化熱 115.3 kJ/mol
熔化熱 7.322 kJ/mol
蒸氣壓 192.2 帕(692.73K)
[編輯本段]化學性質
單質
1273K
2Zn+O2=====2ZnO
加熱
Zn+X2===ZnX2 (X=F、Cl、Br、I)
873K
3Zn+2P====Zn3P2
加熱
Zn+S===ZnS
氫氧化鋅
Zn2++2NaOH==Zn(OH)2+2Na+
Zn(OH)2+2H+== Zn2++H2O
Zn(OH)2+2OH-==[ Zn(OH)4]2-
Zn(OH)2+4NH3+2NH4+==[Zn(NH3)4]2+ +2H2O
Zn(OH)2==ZnO+H2O
[Zn(NH3)4]2+ +2OH-== Zn(OH)2+4NH3 ↑
氯化鋅
ZnO+2HCl==ZnCl2+H2O
加熱
ZnCl2+2H2O===Zn(OH)Cl+2HCl
ZnCl2+H2O=H2[ZnCl2(OH)2]
FeO+ H2[ZnCl2(OH)2]==Fe[ZnCl2(OH)]2+H2O
Zn+CuCl2=ZnCl2+Cu
硫化鋅
2ZnO+2S==2ZnS+O2
Zn2++(NH4)S==ZnS+2NH4+
ZnSO4+BaS==ZnS. BaSO4
Zn2++H2S==ZnS+2H+
鋅的配合物
(a)[Zn(NH3)4]2+
(b) [Zn(CN)4]2-
[編輯本段]主要用途
世界上鋅的全部消費中大約有一半用於鍍鋅,約10%用於黃銅和青銅,不到10%用於鋅基合金,約7.5%用於化學製品。通過在熔融金屬槽中熱浸鍍需要保護的材料和製品,鋅可用於防蝕。對金屬製品,可分批鍍鋅;對軋制鋼帶卷,可連續鍍鋅。近年來,鋼帶熱浸鍍鋅量有顯著增長。電鍍鋅也有使用,但該法一般用於較薄的鍍層和不同的表面光潔度。使用含鋅粉的塗料是塗層的另一種方法;對於與水連續接觸的物體,如用於船舶、橋梁和近海油氣井架的大的鋼構件,只須和大的鋅塊連接,便可得到保護,不過鋅塊要定期更換。壓鑄是鋅的另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它用於汽車、建築、部分電氣設備、家用電器、玩具等的零部件生產。鋅也常和鋁製成合金,以獲得強度高、延展性好的鑄件。在製成薄板時(一般是用連鑄連軋法生產薄板),鋅還常和少量銅和鈦製成合金,以獲得必需的抗蠕變性能。國際鉛鋅研究組預測,2004年全球鋅消費量會比2003年的985萬t增長4.8%,2005年將再增長4.3%,預計2005年中國將佔世界鋅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它的消費增長的部分原因是鍍鋅鋼用量的增長。相比之下,美國可能只佔全球鋅需求的十分之一。
由於鋅在常溫下表面易生成一層保護膜,所以鋅最大的用途是用於鍍鋅工業。鋅能和許多有色金屬形成合金,其中鋅與鋁、銅等組成的合金,廣泛用於壓鑄件。鋅與銅、錫、鉛組成的黃銅,用於機械製造業。含少量鉛鎘等元素的鋅板可製成鋅錳干電池負極、印花鋅板、有粉腐蝕照相制板和膠印印刷板等。鋅與酸或強鹼都能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鋅肥(硫酸鋅、氯化鋅)有促進植物細胞呼吸、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等作用。鋅粉、鋅鋇白、鋅鉻黃可作顏料。氧化鋅還可用於醫葯、橡膠、油漆等工業。
[編輯本段]製取方法
將鐵閃鋅礦或閃鋅礦在空氣中煅燒成氧化鋅,然後用炭還原即得;或用硫酸浸出成硫酸鋅後,再用電解法將鋅沉積出來。
[編輯本段]環境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從鋅詿�痿味、口渴、胸部緊束感、乾咳、頭痛、頭暈、高熱、寒戰等。粉塵對眼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腸道。長期反復接觸對皮膚有刺激性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遷移轉化:天然水中的鋅以可溶的絡合物狀態存在。天然水中的鋅還要向底質沉積物遷移轉化。鋅可與天然水中的粘土礦物締合,被吸附在日格中成為吸著離子,吸持的形式為Zn2+、ZnOH+及ZnCl+。此時鋅隨同粘土礦物沉積遷移到底質中。鋅還可形成化學沉澱物向底質遷移。含鋅廢水排放到天然水體中後,在鹼性環境生成Zn(OH)2絮狀沉積物遷移到底質中。Zn2+與S2-有很的親合力,也可形成溶度積極小的ZnS沉積到底質中。測定結果表明,底質沉積物中含鋅范圍為45~2221ppm,平均110ppn,是水體中鋅含量的10,000倍。水生動植物有很強的吸收鋅的能力,致使水中的鋅向生物體內遷移。
一般說來,水生動植物體內鋅的濃度可比水相中鋅的濃度高出1000~100,000倍。因此鳳眼蓮、菹草、金魚草、浮萍有希望作污水中鋅的凈化植物。土壤中鋅的遷移性取決於土壤的pH值。鋅在酸性土壤中容易發生遷移。當土壤為酸性時,被粘土礦物吸附的鋅易於解脫,土壤中不溶的氫氧化鋅可和酸作用,轉變成可溶的Zn2+狀態,土壤中鋅以Zn2+為主,容易淋失遷移或被植物吸收,因此,缺鋅現象常常在酸性土壤中存在。
鋅濃度為2mg/L時,水有異味,濃度為5mg/L時水呈乳濁狀。
對生物降解的影響:水中濃度1-3mg/L時,廢水的生物處理受抑制。
危險特性:具有強還原性。與水、酸類或鹼金屬氫氧化物接觸能放出易燃的氫氣。與氧化劑、硫黃反應會引起燃燒或爆炸。粉末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點燃引起爆炸,潮濕粉塵在空氣中易自行發熱燃燒。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鋅。
[編輯本段]鋅的合金
黃銅
鋅和銅的合金——黃銅,早被古人利用,黃銅的生產可能是冶金學上最早的偶然發現之一。
鋅 (Zinc)
[編輯本段]其它
硫酸鋅 (Zinc Sulfate)
葡萄糖酸鋅 (Zinc Gluconate)
作用與應用:鋅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起著調節作用,鋅能維持男性的正常生理機能,促進兒童的正常發育,促進潰瘍的癒合。常用於厭食、營養不良、生長緩慢的兒童,還可治療脫發、皮疹、口腔潰瘍、胃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硫酸鋅片每日量一般為200~300mg,分2~3次服,或者每日200mg,連服4天。
口服葡萄糖酸鋅在體內解離為鋅離子和葡萄糖,口服吸收效果比硫酸鋅好,日用量是硫酸鋅的三分之一。
成人口服每次3~6片,每日2次。
小兒服用每公斤體重3.5~14mg,每日2~3次。
【副作用】
常見為消化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瀉等。
【注意事項】
不宜空腹或與牛奶同服,長期服用要定期測血鋅,以防服用過量而影響銅、鐵離子的代謝。
鋅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發揮著重要作用。成人體內有鋅約2—2.5g。其中眼、毛發、骨骼、男性生殖器官等組織中最高;腎、肝、肌肉中中等。人體血液中的鋅有75—85%在紅細胞里,3—5%在白細胞中,其餘在血漿中。
鋅主要在小腸吸收,平均每天從膳食中攝入約15 mg,吸收率為20—30%。鋅的吸收率會受食物中植酸和鈣的影響,因鋅可與其生成不易溶解的復合物。纖維素也會影響鋅的吸收。
鋅主要通過胰臟外分泌排出,另有小部分隨尿排出。汗中一般每升含鋅1mg,大量出汗時,一天隨汗丟失的鋅可達4 mg。
鋅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1.是人體中100多種酶的組成部分。這些酶在組織呼吸和蛋白質、脂肪、糖、核酸等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2.鋅是DNA聚合酶的必需組成部分,缺新時蛋白質合成障礙。可導致侏儒症、損傷組織癒合困難、胎兒發育受影響。
3.鋅參加唾液蛋白構成,鋅缺乏可導致味覺遲鈍,食慾減退。
4.鋅參加維生素A還原酶和視黃醇結合蛋白的合成。
5.促進性器官正常發育保持正常的性功能。缺鋅導致性成熟遲緩,性器官發育不全,性功能降低,精子減少,月經不正常。
6.保護皮膚健康。缺鋅時皮膚粗糙、乾燥、上皮角化和食道類角化;傷口癒合緩慢,易受感染。
7.維護免疫功能。根據鋅在DNA合成中的作用,缺鋅時導致免疫細胞增殖減少,胸腺活力降低。由於鋅在抗氧化生化酶中的作用,缺鋅導致細胞表面受體發生變化。
8。其他功能:鋅有助於清除體內膽固醇,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症;鋅有助於抑制癌症的發生等。
鋅的吸收與代謝
鋅主要在小腸被主動吸收,其一部分通過腸黏膜細胞轉運到血漿,同白蛋白以及α-巨球蛋白結合,或與氨基酸和其他配價基結合後分布於各器官,另一部分則儲存在黏膜細胞內緩慢釋放。鎘、銅、鈣、亞鐵離子、植酸和膳食纖維會干擾鋅的吸收。促進吸收因素包括維生素D3、內源性白細胞調節劑(LEM)、前列腺素E2,一些氨基酸和蛋氨酸(甲硫氨酸)、組氨酸、半胱氨酸,還原性谷胱甘肽、枸櫞酸鹽、吡啶羧酸鹽等。糞是鋅排泄的主要途徑,一部分鋅與組氨酸形成復合物從尿液中排出。
好的富含鋅的食物來源包括:肝臟、貝殼類魚、牡蠣、瘦肉、罐裝魚、硬乳酪、粗營養食物、堅果、蛋和豆類。蔬菜含有較小量的鋅,並且也含有混合成分如肌醇六磷酸和草酸鹽,而這兩種成分能捆綁住鋅,使其不能被身體充分吸收。穀物中的鋅被發現主要存在於胚芽和麥麩這樣的包裹物中,所以提純和加工提煉會使食物的外層包裹物喪失殆盡,因而存在於其中的大量的鋅就會喪失,只有少量的鋅被保留下來。因此鋅的總量減少。例如,提純過的麵粉將失去77%的鋅,提純過的大米會損失83%的鋅,並且谷類的精加工會使原天然的未加工的粗糙穀物平均喪失80%的鋅。穀物精加工的益處是,它們的肌醇六磷酸含量降低了,而肌醇六磷酸是限制鋅被身體吸收的物質。所以更多的鋅實際上從加工過的麵包和穀物里披身體吸收了。
[編輯本段]鋅與代謝
成人體內含鋅約2~3g,存在於所有組織中,3~5%在白細胞中,其餘在血漿中。血液中的鋅濃度全血約為900μg·100ml-1,紅細胞約為1400μg·100ml-1,白細胞含鋅量約為紅細胞的25倍,血漿和血清中的鋅濃度約為100~140μg%(血清鋅稍高於血漿鋅,約高出5~15μg·100ml-1)。
頭發含鋅量約為125~250μg·g-1,其量可反映人體鋅的營養狀況。陳志祥曾報告上海和南京成年男性發鋅含量分別為179±38μg·g-1和197±μg·g-1,成年女性發鋅含量分別為191±47μg·g-1和209±62μg·g-1。
鋅主要在小腸內吸收,先來自胰臟的一種小分子量的能與鋅結合的配結合的配體結合,進入小腸粘膜,然後和血漿中的白蛋白或運鐵蛋白結合,隨血流進入門脈循環。
人們平均每天從膳食中攝入約10~15mg的鋅,吸收率一般為20~30%。
鋅的吸收率可因食物中的含磷化合物植酸而下降,因植酸與鋅生成不易溶解的植酸鋅復合物而降低鋅的吸收率。植酸鋅還可與鈣進一步生成更不易溶解的植酸鋅的-鈣復合物,使鋅的吸收率進一步下降。
纖維素亦可影響鋅的吸收,植物性食物鋅的吸收率低於動物性食物,這與其含有維生素和植酸有關。
鋅的吸收率還部分地決定於鋅的營養狀況。體內鋅缺乏時,吸收率增高。
吸收的鋅,經代謝後主要通過胰臟的分泌而由腸道排出,只有小部分(每天約0.5mg)糖尿排出,其量比較穩定,顯然不受年齡、性別、攝入量和尿量的影響。
汗中亦含有鋅,一般約為1mg·L-1,在無明顯出汗時,每天隨汗丟失的鋅量很少,但在大量出汗時,據測定一天隨汗丟失的鋅可高達4mg。
大鼠的研究表明,鋅與鐵相反,體內儲備不易動員。因此,特別需要有規律的外源補充,尤其是在生長期。
鋅的生理功用
(1)參加人體內許多金屬酶的組成 鋅是人機體中200多種酶的組成部分,在按功能劃分的六大酶類(氧化還原酶類、轉移酶類、水解酶類、裂解酶類、異構酶類和合成酶類)中,每一類中均有含鋅酶。人體內重要的含鋅酶有碳酸酐酶、胰羧肽酶、DNA聚合酶、醛脫氫酶、谷氨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丙酮酸氧化酶等。它們在組織呼吸以及蛋白質、脂肪、糖和核酸等的代謝中有重要作用。
催化CO2+H2O→H2CO3反應的碳酸酐酶以足夠的速率消除CO2而維持生命。因此,這種酶可使人免於CO2中毒,沒有這種酶就不能以足夠的速率消除CO2而維持生命。因此,這種酶對於CO2輸送的重要性有如紅細胞對氧的輸送。在人體紅細胞中,每mol的碳酸酐酶都含有1g原子的鋅。已證明在正常的病理條件下,紅細胞中鋅的含量與碳酸酐酶活力之間存在相關。
來自胰液的羧肽酶A和B,每mol蛋白質都含有1g原子的鋅,鋅原子對這些酶的催化作用是必需的。在試管內羧肽酶的鋅可被其它金屬如鈷、錳、鎳、鐵、鎘、汞和鉛所取代,結果顯著改變了催化作用和基質的特異性。羧肽酶A和B兩者均隨胰液進入腸道,參加蛋白質水解。
其它含鋅酶,如鹼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丙酮酸羧化酶、蘋果酸脫氫酶在蛋白質、脂肪、糖的代謝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2)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 鋅是調節基因表達即調節DNA復制、轉譯和轉錄的DNA聚合酶的必需組成部分,因此,缺鋅動物的突出的症狀是生長、蛋白質合成、DNA和RNA代謝等發生障礙。在人體,缺鋅兒童的生長發生到嚴重影響而出現缺鋅性侏儒症。不論成人或兒童缺鋅都能使創傷的組織癒合困難。鋅不僅對於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而且對於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的各個過程都是必需的。因此,鋅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嬰兒、兒童和青少年,對於組織創傷的患者,是更加重要的營養素。
鋅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很重要。妊娠期間甚至短時期缺鋅,也可使大鼠的後代發生先天性畸形。包括骨骼、大腦、心臟、眼、胃腸道和肺。胎兒的死亡率也增加。
(3)促進食慾 動物和人缺鋅時,出現食慾缺乏。口服組氨酸以造成人工缺鋅時(組氨酸可奪取體內結合於白蛋白的鋅,使之從尿中排出,引起體內缺鋅),也可引起食慾顯著減退。這都證明鋅維持正常食慾中的作用。
(4)鋅缺乏對味覺系統有不良的影響,導致味覺遲鈍。鋅可能通過參加構成一種含鋅蛋白-唾液蛋白對味覺及食慾起促進作用。
(5)促進性器官和性機能的正常 缺鋅大鼠前列腺和精囊發育不全,精子之減少,給鋅後可使之恢復。已發生睾丸退變者則不能恢復。在人體,缺鋅使性成熟推遲,性器官發育不全,性機能降低,精子減少,第二性徵發育不全,月經不正常或停止,如及時給鋅治療。這些症狀都好轉或消失。
(6)保護皮膚健康 動物和人都可因缺鋅而影響皮膚健康,出現皮膚粗糙、乾燥等現象。在組織學上可見上皮角化和食道的類角化(這可能部分地與硫和粘多糖代謝異常有關,在缺鋅動物身上已發現了這種代謝異常)。這時皮膚創傷治癒變慢,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7)參加免疫功能過程 鋅在保持免疫反應中的作用近些年來已引起注意。根據它在DNA合成中的作用,推測它在參加包括免疫反應細胞在內的細胞復制中起著重要作用。缺鋅動物的胸腺萎縮,胸腺和脾臟重量減輕。人和動物缺鋅時T細胞功能受損,引起細胞介導免疫改變,使免疫力降低。同時缺鋅還可能使有免疫力的細胞增殖減少,胸腺因子活性降低,DNA合成減少,細胞表面受體發生變化。因此,機體缺鋅可削弱免疫機制,降低抵抗力,使機體易受細菌感染。1978年在牙買加的一次研究提示,鋅缺乏是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嬰兒免疫力缺乏的原因。
鋅的需要量和來源
人體對於鋅的需要量因生理條件而異,妊娠、授乳和生長均可使需要量增加。這可從上述鋅的生理功用中得到解釋。同時,人體對於鋅的需要量也因膳食組成而異,膳食中谷類食物所佔的比率較高時,鋅的供應量也要求增加。因谷類食物的植酸和纖維素可減低鋅的吸收率。
現在還不知道最適於健康和生長的精確的最小鋅的需要,但作參考數字,WHO於1977年推薦了臨時的鋅供給量標准如下:(按每人每天計)嬰兒及兒童0~12個月6mg,1~10歲8mg;男性11~17歲14mg,18歲以上11mg,女性10~13歲13mg,14歲以上11mg。妊娠婦女15mg,授乳婦女27mg。這一標準是按鋅的可利用率為20%提出的。美國也根據鋅平衡研究的結果,於1980年初步推薦了如下的每日鋅供給量:嬰兒0~0.5mg,孕婦加5mg,乳母加10mg。並指出在這一標准中,鋅的攝入量應來自含有足夠動物蛋白的平衡膳食。我國營養學會1988年10月修訂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已包括鋅的數字,與述美國所提出的量相同,僅孕婦與乳母均加5mg。
鋅的來源廣泛,普遍存於各種食物,但動植物性食物之間,鋅的含量和吸收利用率很大差別。動物性食物含鋅豐富且吸收率高。據報告每公斤食物含鋅量,如牡蠣、鯡魚都在1000mg以上,肉類、肝臟、蛋類則在20~50mg之間。我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編著的「食物成分表」已列出我國部分食物的鋅含量,每公斤含鋅在30mg以上的有大白菜、黃豆、白蘿卜;含鋅在10~30mg之間的有稻米(糙)、小麥、小麥面、小米、玉米、玉米面、高梁面、扁豆、馬鈴薯、胡蘿卜、紫皮蘿卜、蔓菁、蘿卜纓、南瓜、匣子;含鋅不足10mg的有甜薯干。
『肆』 使用酸性鍍鋅光亮劑滾鍍生產時,鍍層老出現燒焦的現象,怎麼回事
鍍鋅層容易燒焦注意有這5個原因:
1、鍍液中氯化鋅含量過高或過低。
2、鍍液中氯化鉀和硼酸的含量過低。
3、鍍液的pH值過高。
4、光亮劑含量不足。
5、鍍液中鐵、銅等金屬雜質含量高。
在使用在使用酸性鍍鋅光亮劑滾鍍生產時需要注意以上這5點,控制好鍍液中各成分含量在工藝范圍內,確保鍍液的穩定,可有效減少故障的發生。
『伍』 鍍鋅板鋅拿火能燒下來嗎
1.可以耐得住225℃的溫度,之後鋅劇烈氧化,呈現白色的氧化鋅。 2.當溫度達到225℃後,鋅劇烈氧化,呈現白色的氧化鋅。高溫燒烤後鍍鋅板表面防腐層物質受到氧化,因此鍍鋅板不能耐高溫,加熱表面會變顏色,或表面有防護性的其它物質氧化後容易變黃...
『陸』 鍍鋅的鍍鋅的擋風罩燃燒時會不會刺激眼睛
有,鋅在高溫是會發出刺激性的味道,會刺激人的眼睛和咽喉,而且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般電焊工在焊接鍍鋅物件是度會選擇有一些微風的地方,減少在焊接時所受到的刺激。
『柒』 鍍鋅鐵絲 燃燒有毒嗎
如果你確定是鍍鋅的話,我的意思是單純的鋅,沒有別的合金,那就無毒
『捌』 鋅燃燒以後會產生什麼有毒氣體
鋅燃燒(分解)產物:氧化鋅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氧化鋅煙塵引起鋅鑄造熱。其症狀有口內金屬味、口渴、咽干、食慾不振、胸部發緊、乾咳、頭痛、頭暈、四肢酸痛、高熱惡寒。大量氧化鋅粉塵可阻塞皮脂腺管和引起皮膚丘疹、濕疹
中毒表現:
一、鑄造熱是大量吸入氧化鋅煙塵引起的急性中毒。典型的病程,可分如下幾個階段:
前驅期口中有微甜、疲倦、思睡、食慾不佳、胸部有緊壓感,有時乾咳。此期約持續1-4h。
發作期在接觸4-8h,每當工人將下班或下班休息時發作,先有寒顫,2-3h後即發高熱,體溫升至38-39℃或更高,伴有頭痛、頭昏、耳鳴、肌肉和關節酸痛、口渴等症狀。有時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痛。發熱時間一般只持續數小時(6-7h),到次晨,大量出汗後下降,最長不超過一天。如持續到一天以上則應考慮有感染可能。發作後,在2-3d內可能仍感疲倦,有呼吸道刺激和消化不良等現象。
客觀檢查眼結膜、喉部和面部充血,偶有皮膚發紅,脈搏和呼吸中度增加,肺部可聞干羅音。
實驗室檢查血糖可暫時上升到7.8-9.4mmol/L(140-170mg%),發熱時白細胞增加到15000-20000/mm3,嗜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增多,核左移。血膽紅素增高。尿中可出現少量糖、蛋白,常有卟啉和尿膽素,偶有管型。但這些現象在發病24-48h內大多可消退。
接觸氧化鋅煙塵未見引起慢性中毒,但反復發作者,有時因並發感染,致使病情延長。經常發病的人可出現胃部不適症狀。
鋅煙塵或粉塵是否能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尚無一致意見。
二、塵肺是長時間吸入硬脂酸鋅粉塵引起的肺部病變。病員有氣促、咳嗽、 咳痰。X線檢查發現胸膜增厚,肺門有小結節及輕度肺氣腫。國外曾對病死患者(死前兩年已停止接觸)作屍檢,發現肺部有陳舊性出血、慢性炎症、間質增生,並有巨細胞形成,在間質中發現有鋅的微粒。
三、皮膚和粘膜損害大量氧化鋅粉塵可阻塞皮脂腺管和引起皮膚丘疹、濕疹。接觸可溶性鋅鹽(ZnCl2、ZnSO4)的工人,可引起皮膚或粘膜的刺激和燒灼,多在手指、前臂、手背部的皮膚上出現"鳥眼"型潰瘍。
四、鋅鹽經口中毒發生在用鍍鋅容器盛裝酸性食物(果汁、醋酸、清涼飲料),使鋅溶入食物中,或誤食鋅鹽而引起的中毒,最危險的鋅化物是磷化鋅和氯化鋅,誤食可導致死亡。
急性症狀:喉頭疼痛,臉色灰黑,口有燒灼感,嘔吐,腹部呈痙攣性疼痛,腹瀉,里急後重,有少量血便。亦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部劇痛、四肢震顫、抽搐等。
治 療:
金屬煙熱輕症患者可休息,保溫,多進水和飲料。重症者服用退熱葯,防止繼發感染,根據病情進行必要的輸液和抗炎治療。
氯化鋅皮膚和眼灼傷應立即徹底沖洗。立即用1.7%CaNa2EDTA沖洗15分鍾,以防發生角膜混濁。吸入氯化鋅時,應住院觀察,吸氧,防治肺炎和肺水腫。發生慢性皮炎和鋅皮膚過敏,應脫離接觸。 誤食可溶性鋅鹽,應立即洗胃、催吐,服用牛奶,濃茶等稀釋其濃度,並用鎂鹽導瀉。按急性胃腸炎對症治療。可用CaNa2EDTA驅鋅。
『玖』 熱鍍鋅後表面流掛鋅皮會燃燒嗎
熱鍍鋅後表面流掛的鋅皮不會燃燒的。
產生流掛,是因為鍍後氣刀未進行很好地吹掃。
『拾』 鍍鋅粉塵有爆炸可燃嗎
會的,凡是可燃抄性粉塵在空氣(氧化劑)中達到了爆炸極限就有爆炸的可能。
參考網路:一般比較容易發生爆炸事故的粉塵大致有鋁粉、鋅粉、硅鐵粉、鎂粉、鐵粉、鋁材加工研磨粉、各種塑料粉末、有機合成葯品的中間體、小麥粉、糖、木屑、染料、膠木灰、奶粉、茶葉粉末、煙草粉末、煤塵、植物纖維塵等。這些物料的粉塵易發生爆炸燃燒的原因是都有較強的還原劑H、C、N、S等元素存在,當它們與過氧化物和易爆粉塵共存時,便發生分解,由氧化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或者氣體量雖小,但釋放出大量的燃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