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衛生防護距離標准
3.11衛生防護距離計算
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源所在生產單元與居民區之間的衛生防護距離按GB/T3840-91規定的公式計算:
ALrBLCQDcmc/)25.0(/50.02 式中:Qc—有害氣體無組織排放可以達到的控制水平,kg/h;
Cm—居住區中有害氣體小時濃度限值,mg/m3;(參照以色列標准) L—工業企業所需衛生防護距離,m;
r—無組織排放源所在生產單元的等效半徑,m;
A、B、C、D——衛生防護距離計算參數,根據當地平均風速及企業污染源結構,由GB/T3840-91表五查取,本工程計算參數見表4-6。
表4-6 工程計算參數
污染物 源強Qc 標准Cm A B C D 衛生防護距離計算值
HCl
0.16kg/h
4.0mg/m3
470
0.021
1.85
0.84
110m
經計算得出衛生防護距離L=110m,根據標准有關規定,正常生產時,該項目使用有害氣體生產單元(皂化車間)與周圍居住區之間應有200m的衛生防護距離,目前擬建廠址500m內無居民區、水源地等環境敏感點,滿足衛生防護距離要求。但為防止由於生產設備非正常運行時對周圍居民居住區環境造成污染,本環評建議廠區周邊的居民住宅盡量遠離本項目廠區建設,以保證居民身體健康。
正常情況下
苯乙烯在正常情況下的排放量是0.675t/a排放速率為0.28kg/h
苯乙烯污染物排放標准執行GB14554-19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表1廠界標准值≤5.0mg/m3,表2苯乙烯排放量為6.5kg/h
表2-13 擬建工程苯乙烯廢氣正常排放情況一覽表
污染源 處理措施 排放工序及排放量
引風機風量
(m3
/h)
排放量 總排放量
排放速率
稀釋工序 冷凝回收裝置 0.225t/a
0.675t/a
0.28kg/h
――
罐裝工序
活性碳吸附裝置
0.45t/a
6000
備註:苯乙烯污染物排放標准執行GB14554-19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表1廠界標准值≤
5.0mg/m3
,表2苯乙烯排放量為6.5kg/h
非正常排放情況
B、非正常排放情況
苯乙烯大氣污染物非正常排放情況即為排氣筒活性碳吸附裝置吸附能力下降至0,而車間內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罐裝工作繼續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苯乙烯將通過排氣筒直接大氣環境排放,非正常時苯乙烯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2-14。
表2-14 擬建工程苯乙烯廢氣非正常排放情況一覽表
污染源 處理措施 排放工序及排放量
引風機風量
(m3
/h)
排放量 總排放量
排放速率
稀釋工序 冷凝回收裝置 0.225t/a
4.725t/a
1.97kg/h
――
罐裝工序
活性碳吸附裝置
4.5t/a
6000
鑒於該項目建成運營後必須對活性碳進行定期更換催活,從經濟
苯乙烯大氣污染物非正常排放情況即為排氣筒活性碳吸附裝置吸附能力下降至0,而車間內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罐裝工作繼續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苯乙烯將通過排氣筒直接大氣環境排放,非正常時苯乙烯污染物總排放量4.725t/a
該公司擬在稀釋工序對揮發的苯乙烯採取吸收塔冷凝回收,罐裝工序罐裝過程中採取一定的密閉措施,然後通過集氣罩收集含苯乙烯
廢氣引風機引至排氣筒排放,排氣筒高度為20米,並且在排氣筒口安裝JH-XW型活性碳纖維有機廢氣吸附-催化氧化裝置加以處理後排放。廢氣污染物排放情況詳見表2-11至表2-14。
㈡ 環評規定化工生產企業與居民點的衛保距離是多少米
首先,衛生防護距離是從產生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生產單元(生產區、車間或工段)的邊界至居住區邊界的最小距離。不是距廠區的邊界的距離。
不同的行業衛生防護距離也不一樣,甚至是同樣的行業,如果風速,規模不一樣的話,衛生防護距離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根據GB 18071.1-2012 《氯鹼廠(電解法制鹼)衛生防護距離標准》,生產規模<300kt/a的企業,年平均風速<2m/s的,防護距離是900 m;年平均風速在2~4m/s之間的,防護距離是700 m;年平均風速>4m/s的,防護距離是600 m;
而生產規模≥300kt/a的企業,年平均風速<2m/s的,防護距離是1200 m;年平均風速在2~4m/s之間的,防護距離是1000 m;年平均風速>4m/s的,防護距離是900 m;
所以不能簡單的說,化工生產企業與居民點的衛生防護距離是多少米。
㈢ 鋼鐵、焦化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是多少
你指的是崗位衛生防護距離還是企業與居民區之間的衛生防護距離,要是崗位衛生防護距離,沒有這個指標,對於煉鋼工、高爐爐前工、瓦斯工、焦爐推焦車、攔焦車、裝煤車操作工或者控制操作員,沒有什麼衛生防護距離的概念,都是面對高溫、粉塵作業。要是居民區防護距離,最低要求是500米(新建),原有設施大於100米。
㈣ 兩個相鄰車間的衛生防護距離一樣,衛生防護距離包絡線怎麼畫
1 根據衛生防護距離的定義,應該是從無組織源邊界開始算,如果排放源是矩形(廠房最常見的形狀),在滿足以下條件時:
1.1 衛生防護距離與排放源相差不大,比如排放源是80*40m,衛生防護距離100m,則包絡線應為類似田徑跑道。排放源四個邊的距離絡線是衛生防護距離,四個角為圓心,半徑就是衛生防護距離,做出四個圓弧,
㈤ 衛生防護距離參考哪個標准
年焚屍量大於4000的:5年平均風速大於2米每秒是700米距離<br>5年平均風速2到4米每秒是600米距離<br>5年平均風速大於4米每秒是500米距離<br>年焚屍量小於4000的:5年平均風速大於2米每秒是500米距離<br>5年平均風速2到4米每秒是400米距離<br>5年平均風速大於4米每秒是300米距離<br>范圍<br>本標准規定了火葬場與居住區之間所需衛生防護距離。<br>本標准適用於地處平原、微丘地區的新建火葬場及現有火葬場擴建、改建工程。現有火葬場可參照執行。地處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火葬場衛生防護距離,應根據大氣環境質量評價報告,由建設單位主管部門與建設項目所在省、市、自治區的衛生、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共同確定。<br>
㈥ 衛生防護距離是強制規定嗎
衛生防護距離有兩種:一種以雜訊污染為主的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另一種是以大氣污染為主的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是指:為保護人群健康,減少正常排放條件下大氣污染物對居住區的環境影響,在項目廠界以外設置的環境防護距離。它是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中提出來的,名稱比「衛生防護距離」更客觀些。 雖然兩者名稱有所差異,但無論哪種距離,都是為保護人群健康,減少污染物對居住區的環境影響。
二、主要不同之處
目前,有GB號的各種行業衛生防護距離基本是這樣定義的:衛生防護距離,系指產生有害因素的部門(車間或工段)的邊界至居住區邊界的最小距離。 《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中的衛生防護距離是指:無組織排放源所在的生產單元(生產區、車間或工段)與居住區之間應設置衛生防護距離。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中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是指:通過計算後,超出廠界以外的范圍,即為項目大氣環境防護區域。 從上述可知,有GB號的各種衛生防護距離是以生產區、車間或工段為起點算起的,而大氣導則是以廠界為起點算起的。
三、應用的原則
目前,環境影響評價中確定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的方法有:一是根據各行業單獨制定的行業衛生防護距離標准(有GB號);一種是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中的公式進行計算;還有一種是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提供的公式進行計算。 1、有GB號的衛生防護距離應優先執行。 2、對於大氣無組織污染源而言,無GB號可執行的衛生防護距離,一般來說,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的公式進行計算就可。 3、有的地區,在計算防護距離時,需按《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同時計算,然後取最大值,也沒有問題。
㈦ 非金屬製品業中玻璃製品的衛生防護距離是多少
這個衛生防護距離主要是要看實際的情況,一般為7米左右。
衛生防護距離,是指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無組織排放的有害氣體(大氣污染物)自生產單元邊界到居住區的范圍內,能夠滿足國家居住區容許濃度限值相關標准規定的所需的最小距離。
㈧ 有相關環保法律法規規定工廠與周邊居民的防護距離嗎
1.煙囪高度在周圍建築物5米以上。
2. 有規定,根據企業排污不同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標准不同,具體如下:http://wenku..com/view/575f117d27284b73f242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