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氏體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
在鋼中含鉻量大於12.5%以上,具有較高的抵抗外界介質(酸、鹼鹽)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根據鋼內的組織狀況,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型、鐵素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奧氏體型,沉澱硬化型不銹鋼,依據國家標准GB3280—92規定,共有55個規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兩大類。奧氏體型不銹鋼典型的牌號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馬氏體型不銹鋼就是我們製造刀剪的不銹鋼,牌號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由於這兩類不銹鋼組織成分的差異,使其內裝金屬顯微組織也不相同。奧氏體型不銹鋼由於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常用來作裝飾材料,如汽輪機葉片、刃具類、噴咀、閥座、閥門、量具、軸承等等。製作刀剪類的不銹鋼要採用馬氏體型不銹鋼。因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須有鋒利度,要有鋒利度必須有一定的硬度。這類不銹鋼必須通過熱處理使其內部發生組織轉變。增加硬度後才能作刀剪。但這類不銹鋼內部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具有導磁性,可被磁鐵吸引。因此不能簡單地用是否有磁性來說明不銹鋼。
㈡ 馬氏體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的最大區別
馬氏體不銹鋼是一種常見的不銹鋼材料的分類,這種不銹鋼材料的使用是非常的方便的,尤其是在焊接上面馬氏體不銹鋼是非常受使用者的歡迎的。馬氏體不銹鋼在加熱的條件下的,可加工性能是非常的出色的,這個是受到認可的。馬氏體不銹鋼常常是會和奧氏體不銹鋼相比較的,這是兩種常見的不銹鋼。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馬氏體不銹鋼喝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是什麼
馬氏體型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為鉻。通常用在弱腐蝕性介質,如海水、淡水和水蒸汽等中,使用溫度小於或等於580℃、通常作為受力較大的零件和工具的製作材料,由於此鋼焊接性能不好,故一般不用作焊接件。奧氏體型不銹鋼中主要合金元素為鉻和鎳。這類鋼具有高的韌性、低的脆性轉變溫度、良好的耐蝕性和高溫強度、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壓力加工和焊接性能。
馬氏體不銹鋼詳細介紹: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奧氏體不銹鋼詳細介紹:是指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鋼中含Cr約18%、Ni8%~10%、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奧氏體鉻鎳不銹鋼包括著名的18Cr-8Ni鋼和在此基礎上增加Cr、Ni含量並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發展起來的高Cr-Ni系列鋼。奧氏體不銹鋼無磁性而且具有高韌性和塑性,但強度較低,不可能通過相變使之強化,僅能通過冷加工進行強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則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是什麼,這些小編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馬氏體不銹鋼的成分含量和奧氏體不銹鋼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所以大家在購買不銹鋼材料的時候,是可以注意一下不銹鋼的成分表的,基本上從成分表上面,大家就可以看出是什麼類型的不銹鋼。大家如果有購買馬氏體不銹鋼的需要的話,就快快行動吧。
㈢ 馬氏體與奧氏體分別代表什麼
奧氏體
奧氏體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間隙固溶體,常用符號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較大,在727℃時溶碳為ωc= 0.77%,1148℃時可溶碳2.11%。奧氏體是在大於727℃高溫下才能穩定存在的組織。奧氏體塑性好,是絕大多數鋼種在高溫下進行壓力加工時所要求的組織。奧氏體是沒有磁性的。
馬氏體分級淬火
是將奧氏體化工件先浸入溫度稍高或稍低於鋼的馬氏體點的液態介質(鹽浴或鹼浴)中,保持適當的時間,待鋼件的內、外層都達到介質溫度後取出空冷,以獲得馬氏體組織的淬火工藝,也稱分級淬火。分級淬火由於在分級溫度停留到工件內外溫度一致後空冷,所以能有效地減少相變應力和熱應力,減少淬火變形和開裂傾向。分級淬火適用於對於變形要求高的合金鋼和高合金鋼工件,也可用於截面尺寸不大、形狀復雜地碳素鋼工件。
馬氏體不銹鋼
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粹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馬氏體就是以人命命名的:
對於學材料的人來說,「馬氏體」的大名如雷貫耳,那麼說到阿道夫·馬滕斯又有幾個人知道呢?其實馬氏體的「馬」指的就是他了。在鐵碳組織中這樣以人名命名的組織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名稱和它們背後那些材料先賢的故事。
馬氏體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 (1850-1914)。這位被稱作馬登斯或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國的冶金學家。他早年作為一名工程師從事鐵路橋梁的建設工作,並接觸到了正在興起的材料檢驗方法。於是他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鐵的金相組織,並在1878年發表了《鐵的顯微鏡研究》,闡述金屬斷口形態以及其拋光和酸浸後的金相組織。(這個工作我們現在做的好像也蠻多的。)他觀察到生鐵在冷卻和結晶過程中的組織排列很有規則(大概其中就有馬氏體),並預言顯微鏡研究必將成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遠見)。他還曾經擔任了柏林皇家大學附屬機械工藝研究所所長,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試驗所("Staatliche 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裡建立了第一流的金相試驗室。1895年國際材料試驗學會成立,他擔任了副主席一職。直到現在,在德國依然有一個聲望頗高的獎項以他的名字命名
㈣ 什麼是馬氏不銹鋼什麼是奧氏體不銹鋼,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你問的這個問題,
什麼是馬氏體不銹鋼?
什麼是奧氏體不銹鋼?
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相關問題回答如下:
馬氏體不銹鋼是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標準的馬氏體不銹鋼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型。
奧氏體不銹鋼是指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鋼中含Cr約18%、Ni 8%~10%、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奧氏體鉻鎳不銹鋼包括著名的18Cr-8Ni鋼和在此基礎上增加Cr、Ni含量並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發展起來的高Cr-Ni系列鋼。
奧氏馬氏都是人名,奧氏體是以奧氏體組織發明人Austen的名字命名的。馬氏體則是人們為紀念發現人德國冶金學家馬騰斯而命名的。
這兩種鋼也就是奧氏體了馬氏體,先了解命名了奧氏體,後來發現奧氏體在快冷狀態下,會更硬,這就是馬氏體。馬氏體是由奧氏體轉變面而來的,而且這種轉變也是可逆的。在不銹鋼中經常遇到這種轉變。
㈤ 如何區別奧氏體不銹鋼及馬氏體不銹鋼
奧氏體主要是金相里基本上是奧氏體組織,一般的牌號以3字開頭的為奧氏體組織,比如304
316
,塑性耐腐蝕性好;馬氏體金相以馬氏體以為主,一般的以4字開頭如410(430除外,為鐵素體組織)。奧氏體不銹鋼:這類鋼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焊接性和耐蝕性能,在氧化性和還原性介質中耐蝕性均較好,用來製作耐酸設備,如耐蝕容器及設備襯里、輸送管道、耐硝酸的設備零件等。奧氏體不銹鋼一般採用固溶處理。馬氏體:馬氏體不銹鋼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粹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㈥ 鐵素體、奧氏體、馬氏體不銹鋼的特性是什麼
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都是以金相組織來分類的。各自的特點如下: 奧氏體不銹鋼:奧氏體型不銹鋼用200和300系列的數字標示。其顯微組織為奧氏體。它是在高鉻不銹鋼中添加適當的鎳(鎳的質量分數為8%~25%)而形成的。常見的幾種如下: 1Cr18Ni9Ti(321)、0Cr18Ni9(302)、00Cr17Ni14M02(316L) 優點:易焊接,可塑性好(不易斷裂),變形多,穩定性好(不易生銹),易鈍化。缺點:但對溶液中含有氯離子(CL-)的介質特別敏感,易於發生應力腐蝕。 鐵素體不銹鋼:400系列的數字表示。它的內部顯微組織為鐵素體,其鉻的質量分數在11.5%~32.0%范圍內。隨著鉻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鉬(Mo)後,則可提高耐酸腐蝕性和抗應力腐蝕的能力。00Cr12、1Cr17(430)、00Cr17Mo、00Cr30Mo2、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 優點:含鉻量高,導熱性好,穩定性比較好,散熱性好。缺點:但機械性能與工藝性能較差。 用途:多用於受力不大的耐酸結構及作抗氧化鋼使用,例如:灶具,排氣管道(摩托車後面)。 馬氏體不銹鋼:400系列的數字表示。它的顯微組織為馬氏體。這類鋼中鉻的質量分數為11.5%~18.0%,但碳的質量分數最高可達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鋼的強度和硬度。在這類鋼中加入的少量鎳可以促使生成馬氏體,同時又能提高其耐蝕性。常見的幾種如下: 1Cr13(410)、2 Cr13(420)、3 Cr13()、1 Cr17Ni2() 優點:含碳量高,硬度高。缺點:這類鋼的可塑性和焊接性較差。用途:模具、地下管道、刀具、刃具、餐具、螺栓、螺母。 另外還有雙相不銹鋼,沉澱硬化(PH)型不銹鋼。 你所說的這幾種不銹鋼型號都屬於奧氏體不銹鋼,它們材質相似,大多用於裝飾材料。如果說它們的差異主要體現在: 2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特點:含Ni量低,比較容易生銹。除銹:用光亮膏、水性光亮膏、光潔水,防銹:護膜液、水性護膜液。 用途:做不銹鋼鋼帶,用於裝飾材料、不銹鋼門窗、不銹鋼樓梯扶手、防盜網等。 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特點:含Ni量高,耐腐蝕性好。 用途:用於工業、化工設備、印染設備等。
㈦ 馬氏體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方法是怎樣的
馬氏體不銹鋼是一種常見的不銹鋼材料的分類,這種不銹鋼材料的使用是非常的方便的,尤其是在焊接上面馬氏體不銹鋼是非常受使用者的歡迎的。馬氏體不銹鋼在加熱的條件下的,可加工性能是非常的出色的,這個是受到認可的。馬氏體不銹鋼常常是會和奧氏體不銹鋼相比較的,這是兩種常見的不銹鋼。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馬氏體不銹鋼喝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是什麼
馬氏體型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為鉻。通常用在弱腐蝕性介質,如海水、淡水和水蒸汽等中,使用溫度小於或等於580℃、通常作為受力較大的零件和工具的製作材料,由於此鋼焊接性能不好,故一般不用作焊接件。奧氏體型不銹鋼中主要合金元素為鉻和鎳。這類鋼具有高的韌性、低的脆性轉變溫度、良好的耐蝕性和高溫強度、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壓力加工和焊接性能。
馬氏體不銹鋼詳細介紹: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奧氏體不銹鋼詳細介紹:是指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鋼中含Cr約18%、Ni8%~10%、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奧氏體鉻鎳不銹鋼包括著名的18Cr-8Ni鋼和在此基礎上增加Cr、Ni含量並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發展起來的高Cr-Ni系列鋼。奧氏體不銹鋼無磁性而且具有高韌性和塑性,但強度較低,不可能通過相變使之強化,僅能通過冷加工進行強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則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是什麼,這些小編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馬氏體不銹鋼的成分含量和奧氏體不銹鋼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所以大家在購買不銹鋼材料的時候,是可以注意一下不銹鋼的成分表的,基本上從成分表上面,大家就可以看出是什麼類型的不銹鋼。大家如果有購買馬氏體不銹鋼的需要的話,就快快行動吧。
㈧ 奧氏體,馬氏體不銹鋼與雙相鋼怎麼區別的
應該是從組織上區分啊。奧氏體不銹鋼常溫下保持奧氏體狀態,比如常見的18-8系列的,馬氏體不銹鋼是指通過淬火可以得到全馬氏體的,通常的20Cr13,30Cr13等,雙相不銹鋼是奧氏體和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如022Cr19Ni5Mo3Si2N。
㈨ 何為奧氏體,馬氏體,它們區別是什麼
奧氏體是鋼鐵的一種層片狀的顯微組織,馬氏體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版名稱。
奧氏權體/馬氏體區別如下:
組成成分
1、奧氏體一般由等軸狀的多邊形晶粒組成,晶粒內有孿晶。
2、馬氏體組織有兩種類型。中低碳鋼淬火獲得板條狀馬氏體,板條狀馬氏體是由許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細板條組成的組織,各束板條之間角度比較大;高碳鋼淬火獲得針狀馬氏體,針狀馬氏體呈竹葉或凸透鏡狀。
組成成分
奧氏體一般由等軸狀的多邊形晶粒組成,晶粒內有孿晶。在加熱轉變剛剛結束時的奧氏體晶粒比較細小,晶粒邊界呈不規則的弧形。經過一段時間加熱或保溫,晶粒將長大,晶粒邊界可趨向平直化。鐵碳相圖中奧氏體是高溫相。
鐵素體在912°C至1394°C時會相變成奧氏體,由體心立方的結構變成面心立方。奧氏體強度較低,但其溶碳能力較大(1146°C時可以溶進2.04%的碳)。奧氏體系列的不銹鋼常用於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
㈩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特點是什麼
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馬氏體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較高,故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蝕性稍差,用於力學性能要求較高、耐蝕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彈簧、汽輪機葉片、水壓機閥等。這類鋼是在淬火、回火處理後使用的。
奧氏體 -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奧氏體和鐵素體組織各約佔一半的不銹鋼。在含C較低的情況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鋼還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該類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特點,與鐵素體相比,塑性、韌性更高,無室溫脆性,耐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持有鐵素體不銹鋼的475℃脆性以及導熱系數高,具有超塑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