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屬鋅的主要用途
1、用於鍍鋅工業
鍍鋅有優良的抗大氣腐蝕性能,在常溫下表面易生成一層保護膜。21世紀後,鋼帶熱浸鍍鋅量有顯著增長。
電鍍鋅也有使用,但該法一般用於較薄的鍍層和不同的表面光潔度。使用含鋅粉的塗料是塗層的另一種方法;對於與水連續接觸的物體,如用於船舶、橋梁和近海油氣井架的大的鋼構件,只須和大的鋅塊連接,便可得到保護,不過鋅塊要定期更換。
2、用於鋅合金
鋅具有適用的機械性能。鋅本身的強度和硬度不高,但加入鋁、銅等合金元素後,其強度和硬度均大為提高。
主要為壓鑄件,用於汽車、建築、部分電氣設備、家用電器、玩具等的零部件生產。許多鋅合金的加工性能都比較優良,道次加工率可達60%-80%。中壓性能優越,可進行深拉延,並具有自潤滑性,延長了模具壽命。
3、鋅可以用來製作電池
鋅作為負極活性物質,兼作電池的容器和負極引電體,是決定電池貯存性能的主要材料。鋅空氣電池又稱鋅氧電池,是金屬空氣電池的一種。鋅空氣電池比能理論值是1350W·h/kg,最新的電池比能量已達到了230Wh/kg,幾乎是鉛酸電池的8倍。
4、用於屏蔽材料
鋅具有良好的抗電磁場性能。鋅的導電率是標准電工銅的29%,在射頻干擾的場合。
(1)甘肅什麼是合金粉末擴展閱讀:
鋅的資源分布:
鋅的單一鋅礦較少,鋅礦資源主要是鉛鋅礦。中國鉛鋅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鉛鋅礦產出。
產地有700多處,保有鉛總儲量3572萬噸,居世界第4位;鋅儲量9384萬噸,居世界第4位。從省際比較來看,雲南鉛儲量佔全國總儲量17%,位居全國榜首。
廣東、內蒙古、甘肅、江西、湖南、四川次之,探明儲量均在200萬噸以上。全國鋅儲量以雲南為最,佔全國21.8%;內蒙古次之,佔13.5%;其他如甘肅、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區)的鋅礦資源也較豐富,均在600萬噸以上。
② 常見金屬的顏色有哪些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常見的金屬有:鐵、鋁、銅、鋅、錫等。
1、鐵(iron)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26,鐵單質化學式:Fe。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鐵有0價、+2價、+3價和+6價,其中+2價和+3價較常見,+6價少見。
鐵在生活中分布較廣,佔地殼含量的4.75%,僅次於氧、硅、鋁,位居地殼含量第四。純鐵是柔韌而延展性較好的銀白色金屬,用於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鐵芯,鐵及其化合物還用於制磁鐵、葯物、墨水、顏料、磨料等,是工業上所說的「黑色金屬」之一。
2、鋁及鋁合金是當前用途十分廣泛的、最經濟適用的材料之一。世界鋁產量從1956年開始超過銅產量一直居有色金屬之首。當前鋁的產量和用量(按噸計算)僅次於鋼材,成為人類應用的第二大金屬;而且鋁的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計算,鋁的礦藏儲存量約佔地殼構成物質的8%以上。
鋁的重量輕和耐腐蝕,是其性能的兩大突出特點。
3、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並用獲取的銅製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
中國使用銅的歷史年代久遠。大約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開始使用銅。1973年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曾出土一件半圓形殘銅片,經鑒定為黃銅。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
4、鋅被羅馬人所知,但很少使用。它第一次以其金屬自身被認可是在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Zawar有一個鋅熔爐有廢棄的鋅,證明了大規模的精煉在1100年到1500年。
鋅的大規模精煉在中國進行,於16世紀。東印度公司的船在瑞典的海岸沉沒,於1745年,其運載的貨物是中國的鋅,分析了回收的鑄錠證明了它們是幾乎純凈的金屬。
5、錫,金屬元素,一種有銀白色光澤的的低熔點的金屬元素,在化合物內是二價或四價,不會被空氣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錫石)和各種硫化物(例如硫錫石)的形式存在。元素符號Sn。錫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銀、銅、鐵、錫之一。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便發現並使用錫了。在我國的一些古墓中,便常發掘到一些錫壺、錫燭台之類錫器。據考證,我國周朝時,錫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