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炒菜,究竟是不粘鍋好還是鐵鍋好
1.材質對比。鐵鍋:主要成分是鐵,還含有少量的硫、磷、錳、硅、碳等。其具有傳熱快的性能,價格便宜,耐熱及耐磨性好,適合爆炒。但鍋體重、不易清洗、用油多時油煙相對較大,要嚴格掌握火候,溫度持續過高易產生聚熱點而燒焦食物。
不粘鍋:不粘塗層採用的主要原料是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在200℃以上時,化學性質開始變得不穩定。不粘鍋可輕松煎、炒食物而不粘底,用油少,油煙少,易清洗,但價格較貴,耐熱及耐磨性差。
2.保留色香味,不粘鍋領先:廚師一般使用鐵鍋烹調菜餚,並認為味道比較可口,顏色偏深,略帶鐵的味道,但不容易察覺。人們日常用鐵鍋烹炒帶酸味的食物,如放入番茄醬、醋等,有利於食物中含鐵量的增加。需注意,鐵鍋不宜存放水及隔夜食物,以免大量鐵質釋放引起生銹。鐵鍋炒菜易損失抗氧化物質;由於鐵離子會與食物中的多酚類物質發生反應,生成顏色較深的復合物,進而使食物發生色變。而不粘鍋基本保留了食材原有的色香味。
3.鐵鍋能補鐵,但吸收率不高: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採用鐵鍋溶出鐵來補鐵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重要途徑,長期使用鐵鍋患貧血的幾率比用其他鍋的人少。但鐵鍋炒菜所提供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並不高,不足3%。
B. 鋁合金材質鍋有什麼害處
鋁鍋炒菜,認為鋁鍋薄、傳熱好,既省燃料又省時間。但據研究證實,長期使用鋁製品作炊具可使鋁攝入過量,對健康不利,還可導致老年性痴呆的發生率增加,所以,炒菜還是用鐵鍋好。鐵鍋炒菜比鋁鍋好還在於,避免了用鋁製品帶來的弊病。用鋁鍋烹調必然增加鋁的攝入量,這對身體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C. 電磁爐怎麼做菜
一個家庭主婦, 炒菜 的時候喜歡用電磁爐,一來方便,二來就是自己真的害怕用煤氣。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電磁爐炒菜一定要選對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電磁爐炒菜用什麼鍋。來跟我一起學習電磁爐怎麼做菜吧!
電磁爐炒菜的技巧:
由於電磁爐的火力較集中於鍋底,所以很易焦,時間控制就非常關鍵了。
普通易熟菜式,鍋熱後,火力減到最低,上油,然後把火力上到中檔,入菜,把火力調到中檔,熱翻幾下,再上一檔,繼續翻炒。炒至5分鍾時,火力減至中下,炒至7分鍾時,菜基本就熟了,如果還有些生,就炒多一分鍾,基本可以。
較難熟的菜式,鍋熱後,火力減到最低,上油,然後把火力上到中檔,入菜,把火力調到中檔,熱翻幾下,再上一檔,繼續翻炒。炒至7分鍾時,中途可適當加水,火力減至中下,炒至9分鍾時,菜基本就熟了,如果還有些生,就炒多一分鍾,基本可以。
鐵鍋:目前最安全的鍋
據介紹,使用中國傳統的鐵鍋是目前最安全的廚具。合格的鐵鍋採用生鐵製成,一般不會含有 其它 化學物質,也不會產生氧化問題。在炒菜、煮食過程中,鐵鍋不會有溶出物,不會存在脫落問題,即使有鐵物質溶出,人體吸收也是有好處的。
據悉,世衛專家也建議使用鐵鍋。究其原因主要是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由於鹽、醋對高溫狀態下的鐵的作用,加上鍋鏟、勺等的摩擦,使鍋內層表面的無機鐵脫屑成直徑很小的粉末。這些粉末被人體吸收後,在胃酸的作用下轉變成無機鐵鹽,從而變成人體的造血原料,發揮其輔助治療作用。食物中很多都含鐵,但鐵鍋補鐵最直接。
使用提醒:普通鐵鍋容易生銹,如果人體吸收過多的氧化鐵,即鐵銹,就會對肝臟產生危害。專家介紹說,鐵鍋容易生銹,不宜盛食物過夜。同時,盡量不要用鐵鍋煮湯,以免鐵鍋表面保護其不生銹的食油層消失。刷鍋時也應盡量少用洗滌劑,以防保護層被刷盡。刷完鍋後,還要盡量將鍋內的水擦凈,以防生銹。如果有輕微的銹跡,可用醋來清洗。
不粘鍋:不宜過高溫煎炸
據我國環境化學專家介紹說,全氟辛酸銨是人工製造的含氟聚合酸,由於其高度的穩定性,不易和食物產生粘連而作為不粘鍋塗層必用的生產材料,這種不粘塗層其實就是一層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如果幹燒或油溫達到300攝氏度以上,這層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壞。
據了解,使用不粘鍋時,若溫度達到260℃就會導致不粘鍋中PFOA成分分解。不過,一般而言,炒菜時,溫度不會達到260℃,但是如果烹制煎炸食品,鍋子的溫度就可能超過260℃。據專家介紹,水的沸點為100℃,如果用不粘鍋煮菜,溫度不會超過100℃。此外,如果只是用不粘鍋炒菜的話,油冒煙後倒菜進鍋,水燒開菜就差不多熟了,溫度也不會太高。
使用提醒:烹飪時許多菜餚都需要煎炸,如炸雞翅、煎排骨等,而油的沸點是320℃,在煎炸食品時,油一直是滾燙的,溫度非常高,這很容易導致不粘鍋中的有害成分分解。所以烹制煎、炸食品時應盡量避免使用不粘鍋。
專家還提醒,用不粘鍋炒菜,不要用的鐵鏟子,這樣更會加快不粘塗層的破壞,很可能釋放出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物質。
百姓家裡都愛用鐵鍋炒菜,因為可以補鐵;夏天生吃西紅柿既有營養又方便;白領族都流行吃維生素片……鐵鍋補鐵不如吃血豆腐。
電磁爐炒菜的注意事項
首先是爐具,目前市面上1600W以上的電磁爐雖都可以炒菜,但不外乎三種:平板電磁爐配平底鍋、凹面電磁爐配圓底鍋、平凹兩用電磁爐配平底或圓底鍋,我們側重了解後兩種使用圓底鍋的差異。配備相同口徑的圓底鍋,凹面電磁爐磁力線覆蓋有效作用面積較平凹兩用電磁爐大。但是,因為鍋底和陶瓷面板直接接觸,功率和散熱是一對制約熱轉換效率的瓶頸,因此,功率不能設計過大,通常在1600W-2000W的范圍,不適宜長時間炒菜,要達到理想的“爆炒”效果,最好配帶有保溫隔熱層的電磁爐專用絕熱鍋。而平凹兩用電磁爐的接觸點在萬能支架,鍋體與頂板沒有直接接觸,因而轉換的熱能大部分用於炒菜,不需專用絕熱鍋,如果使用,效果更加理想。爐體的溫度對功率的制約較小,功率設計可達3000W,可以較長時間炒菜。
其次是鍋具,雖然各種電磁爐廠商都宣稱其產品是支持多種鍋具的,如不銹鋼鍋、鐵鍋、導磁的鋁合金鍋、鎂合金鍋、陶瓷鍋、紫砂鍋等,但並非每個鍋都能有最佳的熱轉換效率,也不是所有不銹鋼鍋都能用。如奧氏體型鋼的磁導率小,不適合用作電磁爐鍋具。通常磁導率高、電阻率小且鍋底較厚的鍋具與電磁爐更匹配,如果有帶保溫塗層的鍋底和不粘鍋面最理想。對於平凹兩用電磁爐,還要注意鍋的深度要適宜。
除了爐具和鍋具的搭配,功率的選擇也要考究,凹面電磁爐最好選擇2000W的,不要太大,也不宜太小。平凹兩用電磁爐2000W-2400W都比較實用。我們以台灣正夫人的新一代平凹兩用電磁爐為例,看看如何炮製一道美味的鮮筍鮑魚片。先准備好材料:新鮮鮑魚四隻,洗凈切片,料酒、生抽、姜絲少許拌勻,大蒜一個,蔥花五根,蘆筍二條切片,辣椒切絲(可選)盛盤待用。炒具為正夫人新一代平凹兩用電磁爐及原配生鐵炒鍋各一、不銹鋼炒勺一隻。把鍋架在爐上,開機,將溫度設在180℃,火力調至9擋,加油少許,待油出煙,放入一半椒絲,翻炒一下倒入鮑魚片,翻勺幾下持續15秒起鍋;再加油少許,把辣椒、蔥蒜、筍片過油爆炒再將鮑魚片匯入,加鹽翻3-5秒起鍋停機,一款美味、健康的菜式即時出爐。
用電磁爐炒菜控制油溫和火力非常便利,即便是新手也可以按部就班做出廚師級的菜餚,但目前電磁爐的溫控和火力控制仍欠人性化。加熱部位集中在10-12公分直徑內,每次炒菜量控制在略大於14公分為宜。爆炒的油溫最好不要超過200℃,這樣炒出的菜既美味,又健康。
D. 怎樣做的雞翅膀好吃
要做出好吃的雞翅膀,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腌制雞翅 將雞翅清洗干凈,切成約3公分長。 加入30克料酒和適量的鹽,腌泡2個小時,使雞翅充分入味。
2. 裹澱粉 在腌制好的雞翅中加入15克澱粉,並攪拌均勻,這樣可以使炸出的雞翅外皮更加酥脆。
3. 炸雞翅 在鐵鍋里加入大概100毫升的花生油,中火加熱至油開始冒煙。 放入准備好的雞翅,轉小火炸至雞翅變成金黃色,然後撈起來備用。這一步是為了讓雞翅熟透並且外皮酥脆。
4. 准備調料和配菜 把辣椒、姜、蒜頭等切片,備用。這些配菜可以增加雞翅的口感和風味。 拿一個碗加入20克料酒,再加入少許鹽、白糖、香醋、醬油和澱粉等,攪拌均勻後備用。這個料汁是雞翅味道的關鍵。
5. 炒制 用油鍋、中火把辣椒、姜、蒜頭翻炒至香味出來。 把炸好的雞翅倒入鍋中一起翻炒1分鍾,讓雞翅充分吸收配菜的香味。 倒入准備好的料汁,再小火翻炒3分鍾左右,讓料汁充分包裹在雞翅上,使雞翅味道更加濃郁。
按照以上步驟製作,你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雞翅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