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改善切削性性能力低碳鋼和低合金鋼一般選擇什麼作為預備熱處理
先退火
然後正火
正火處理,細化晶粒,為後期熱處理做基礎
㈡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哪三種
1、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是將鐵碳合金加熱到Ac1-Ac3之間溫度,達到不完全奧氏體化,隨之緩慢冷卻的退火工藝。不完全退火主要適用於中、高碳鋼和低合金鋼鍛軋件等,其目的是細化組織和降低硬度,加熱溫度為Ac1+(40-60)℃,保溫後緩慢冷卻。
2、球化退火
只應用於鋼的一種退火方法。將鋼加熱到稍低於或稍高於Ac1的溫度或者使溫度在A1上下周期變化,然後緩冷下來。
目的在於使珠光體內的片狀滲碳體以及先共析滲碳體都變為球粒狀,均勻分布於鐵素體基體中(這種組織稱為球化珠光體)。具有這種組織的中碳鋼和高碳鋼硬度低、被切削性好、冷形變能力大。對工具鋼來說,這種組織是淬火前最好的原始組織。
3、去應力式退火
去應力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Ac1以下的適當溫度(非合金鋼在500~600℃),保溫後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去應力退火。
去應力加熱溫度低,在退火過程中無組織轉變,主要適用於毛坯件及經過切削加工的零件,目的是為了消除毛坯和零件中的殘余應力,穩定工件尺寸及形狀,減少零件在切削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形變和裂紋傾向。
(2)低合金鋼的預熱處理用什麼退火擴展閱讀:
退火的目的:
1、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降低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
3、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
4、均勻材料組織和成分,改善材料性能或為以後熱處理做組織准備。
在生產中,退火工藝應用很廣泛。根據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的工藝規范有多種,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應力退火等。
㈢ 淬火 回火 正火 退火 分別是什麼都分別用在那些上面知道的告訴我謝謝!!!
淬火:在加熱在奧氏體化溫度以上(碳鋼約900度,不銹鋼約1100度),快速冷卻(水或油等);用於低合金鋼淬硬或不銹鋼固溶
回火:通常低於珠光體化溫度(約727度),在淬火或正火後。低合金鋼淬火後一定要回火,回火以提高韌性,減少應力。淬火+600多度回火俗稱調質,並多用於低合金鋼
正火是在奧氏體化溫度以上實施空冷。正火可,細化晶粒,改孌組織,去應力,用於碳鋼
退火可以在600~950度之間加熱,但要爐冷。退火可去應力,細化晶粒,改孌組織,用於鑄鐵
㈣ 1. 為什麼中、低碳鋼的預先熱處理多採用正火,而高碳鋼多採用球化退火
目的為了便於加工。
低碳鋼硬度低,軟,加工起來效率低;高碳鋼硬度高,同樣難於加工,退火後硬度降低。粗加工之後根據性能要求分別採取相應的熱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