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玻璃鋼化有哪兩種形式
就是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 提 高 玻 璃 的 強 度 , 通 常 使 用 化 學 或 物 理 的 方 法 , 在 玻 璃 表 面 形 成 壓 應 力 , 玻 璃 承 受 外 力 時 首 先 抵 消 表 層 應 力 , 從 而 提 高 了 承 載 能 力 , 改 善 了 玻 璃 抗 拉 強 度。 鋼 化 玻 璃 的 主 要 優 點 有 兩 條 , 第 一 是 強 度 較 之 普 通 玻 璃 提 高 數 倍 , 抗 彎 強 度 是 普 通 玻 璃 的 3~5倍 , 抗 沖 擊 強 度 是 普 通 玻 璃 5~10倍 , 提 高 強 度 的 同 時 亦 提 高 了 安 全 性 。 使 用 安 全 是 鋼 化 玻 璃 第 二 個 主 要 優 點 , 其 承 載 能 力 增 大 改 善 了 易 碎 性 質 , 即 使 鋼 化 玻 璃 破 壞 也 呈 無 銳 角 的 小 碎 片 , 對 人 體 的 傷 害 極 大 地 降 低 了 。 鋼 化 玻 璃 的 耐 急 冷 急 熱 性 質 較 之 普 通 玻 璃 有 2~3倍 的 提 高 , 一 般 可 承 受 150LC以 上 的 溫 差 變 化 , 對 防 止 熱 炸 裂 有 明 顯 的效 果 。
鋼化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加工處理而成。普通平板玻璃要求用特選品或一等品;浮法玻璃要求用優等品或一級品。
生產鋼化玻璃工藝有兩種: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在特定工藝條件下,經淬火法或風冷淬火法加工處理而成。另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通過離子交換方法,將玻璃表面成分改變,使玻璃表面形成一層壓應力層加工處理而成。
鋼化玻璃具有抗沖擊強度高(比普通平板玻璃高4~5倍)、抗彎強度大(比普通平板玻璃高5倍)、熱穩定性好以及光潔、透明、可切割等特點。在遇超強沖擊破壞時,碎片呈分散細小顆粒狀,無尖銳稜角,故又稱安全玻璃。
鋼化玻璃按形狀分為平面鋼化玻璃和曲面鋼化玻璃。平面鋼化玻璃厚度有4、5、6、8、10、12、15、19mm八種;曲面鋼化玻璃厚度有5、6、8mm三種。
鋼化玻璃按其外觀質量分為:優等品、合格品兩類。
鋼化玻璃按碎片狀態分為: I類、Ⅱ類和Ⅲ類。
⑵ 鋼化爐鋼大玻璃的訣竅
【賣廢品就上廢品之家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有想問的可以加我關注給我留言!
鋼化玻璃的質量能否符合標准,除了玻璃原料的原因以外,工藝參數的設定是否合理是決定的因素。只有把它們的作用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徹底了解,才能生產出優質的鋼化玻璃。 所有的參數都是圍繞著「均勻加熱、迅速冷卻」而設計的,但它們不是孤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必須綜合考慮,才能得到一個完美的工藝。
為了使用戶能盡快地掌握和理解,我們把工藝參數以及為了保證工藝的實現而必須達到的機械、電氣方面的設計,分為以下幾方面來敘述:
加熱 加熱均勻是鋼化玻璃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和加熱有關的參數是上部溫度、下部溫度、加熱功率、加熱時間、溫度調整、平衡裝置、強制對流(熱循環風)裝置。
上、下部溫度的設定:由於玻璃厚度的不同,加熱溫度的設定也不相同。其原則是玻璃越薄溫度越高,玻璃越厚溫度越低。其具體數據如下: (表1) 厚度 上部溫度 下部溫度 3.2---4mm 720---730度 715---725度 5----6mm 710---720度 705---715度 8----10mm 705---710度 700---705度 12mm 690---695度 685---690度 15---19mm 660---665度 655---660度加熱溫度確定後,加熱時間的確定就非常關鍵,這是兩個密切相關的參數,加熱時間確定的原則是3.2—4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35—40秒左右。5—6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40—45秒左右。8—10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45—50秒左右。12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50—55秒左右。15—19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55—65秒左右。
由於各單位用的原料不同、軟化點不同、顏色不同、其厚度的誤差也各不相同,設定的溫度和功率又各不相同,我們不可能把加熱時間說得那麼准確,需要各單位在實踐中總結,尤其是以前從未接觸過鋼化玻璃的單位。我們有一條經驗可以供參考:當玻璃出爐後,在急冷時間段里破碎,那就說明加熱時間不夠;如果玻璃表面出現波筋和麻點那就說明加熱時間過長。請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調整。
加熱功率的運用:加熱功率指的是鋼化爐加熱的能力,一般都設為100%,這是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的,由於上、下部加熱方法不同,上部主要是靠輻射,而下部則是靠傳導和輻射來進行加熱,當玻璃進爐後的初始階段,玻璃的下表面由於先受熱而捲曲,隨著上部溫度逐漸輻射到玻璃的上表面,玻璃也就會逐漸展平。如果在這幾十秒內,玻璃捲曲得太厲害的話,出爐後玻璃的下表面的中間會有一條白色的痕跡或者光畸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要把下部溫度設定得比上部低以外,還要把下部的功率降低,讓陶瓷輥的表面溫度降低,使玻璃在這個階段捲曲得少一點。如果白霧消失後,又大量做玻璃的話,可能玻璃會破碎,就可以再把功率逐步加上去。
溫度調整的運用:溫度調整的功能是北玻公司採用矩陣式加溫後設置的,每個加熱控制點都能單獨調整,它對調整鋼化玻璃的工藝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5型的設備,運用它比較多,由於5型的彎鋼化是靠玻璃的自重而沒有加壓成型,如果半徑比較小的話,就需要把中間的溫度適當地加高,如果前端出現炸口就可以把前端的溫度加高。另外,做大板面的6毫米以下的玻璃時,可能會出現玻璃中間有球面,可以把上下部中間的溫度提高,就能解決。又如:導電膜玻璃由於玻璃的上表面吸熱很慢,所以下表面吸熱就會過快,出爐後的玻璃中間部分可能會出現光畸變,這就需要除了把下部的溫度設低外,還要把下部的功率降低,由於玻璃的長和寬的比例不同,光畸變的程度也會不同,究竟降低到什麼程度為好?連續生產時,玻璃表面既無光畸變,玻璃的成品率又能達到指標為佳。溫度調整功能的作用較多,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熱平衡裝置 它是一個利用壓縮空氣,在爐內形成對流的裝置,並可以根據需要手動調節壓力,起到加快輻射,均衡溫度的作用。
強制對流(熱循環風)裝置強制對流(熱循環風)裝置是北玻集團最新推出的供用戶選配的裝置,它的作用是加強爐內的對流,縮短加熱時間,是鋼化離線LOW—E玻璃的理想裝置。
和溫度有關的玻璃缺陷及糾正的方法
1、波筋 如果設定的溫度過高,加熱時間又過長的話,玻璃就會出現波浪,這是由於玻璃的加熱已經超過臨界點,玻璃已經開始軟化,出現這種缺陷的話只要把加熱時間縮短就能解決。
2、麻點 加熱時間過長還會造成玻璃的下表面出現麻點,麻點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密集性的,呈桔皮狀,這是加熱時間過長造成的,(尤其是12毫米以上的厚玻璃,有的單位為了讓它不碎而把加熱時間設定得很長,)可以根據情況作出調整。另一種是個別的呈星點狀的麻點,它是由於上片台和陶瓷輥表面不幹凈,或者是風柵輥道的玻璃碎沒有清理干凈造成的。
3、白霧 白霧就是在玻璃下表面的中間,出現一條白色的痕跡,它一般出現在初始生產的前幾爐,這是由於陶瓷輥的表面溫度過高造成的,當玻璃進爐的初始幾十秒內,玻璃下表面直接受到熱傳導而四角捲曲,玻璃與陶瓷輥的接觸面變小,與陶瓷輥的摩擦力加大而造成的,隨著陶瓷輥表面溫度的下降會消失。我們可以在初始生產時把下部溫度設定得低一些,把下部的功率也設定得低一些,另外一定要連續生產,不能讓爐子空運轉,如果暫時不生產可以把加熱開關關掉,防止出現白霧。
4、彎曲 我們在生產鋼化玻璃時,如果出現彎曲一般是靠調整風壓,或者調節吹風距離來解決的,非常有效快捷。但有的操作工並不明白上下溫度的差異也會造成玻璃的彎曲,假設風柵段的吹風距離,風壓的大小是相等的話,如果玻璃四角向上彎,就說明下部溫度過低,相反如果玻璃的四角向下彎的話,說明下部的溫度過高,如果需要靠調節溫度來使玻璃平整的話,並非一兩爐就能解決,需要幾爐以後才行。
5、球面 這是在做6毫米以下薄玻璃而且版面比較大的時候出現的,可以通過溫度調整的功能把中間縱向的上下溫度各調高就可以了,有時候需要調高30度左右。(由縱向兩邊第2排起向中間遞增)。 一個優秀的操作工應該明白,溫度和光學性能的關系是:溫度高加熱時間長,成品率會高,但光學性能會差;反之溫度低,或加熱時間短,光學性能好,但成品率會低。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總結,尋找最佳的效果。 溫度的高低與鋼化玻璃的顆粒度有很大的關系;在風壓相等的條件下,溫度高顆粒小,溫度低顆粒大。
二、 冷卻 與冷卻相關的參數:急冷風壓、急冷時間、冷卻風壓、冷卻時間、滯後吹風時間、風機等待頻率、風機提前時間、出爐速度以及其他與冷卻有關的機械方面的保證:上下風柵吹風距離、風管導流板的高低、進風口的流量調節螺栓。
1、 急冷風壓是指玻璃鋼化時需要的風壓,其原則是玻璃越薄風壓越大,玻璃越厚風壓越小。NORTH GLASS鋼化爐的風壓大小是通過電腦設置,改變進風口的開啟度,其數值是百分比。有風機變頻器的單位是通過電腦改變風機的頻率達到需要的風壓,其數值也是百分比。各種厚度的玻璃急冷時所需要的理論風壓如(表2單位:帕)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16000 8000 4000 2000 1000 500 300 200 200由於各國和各地的海拔高度和空氣密度不同,環境溫度不同以及風路的走向不同,實際需要的風壓與表2上的數值有所不同,須作調整,以滿足顆粒度的要求。
2、 急冷時間是指玻璃鋼化時所需要的時間(表3單位:秒)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3--8 10--30 40-50 50--60 80--100 100-120 150--180 250-300 300-3503、 冷卻風壓和冷卻時間是指玻璃急冷後,冷卻時需要的風壓,它的作用僅僅使玻璃冷卻到需要的溫度。其設定的原則是薄玻璃冷卻風壓要小於急冷風壓,厚玻璃冷卻風壓要大於急冷風壓。(表4 單位:帕)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1000 10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2000(表5 單位:秒)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20 30 50 60 80 120 180 250 300 由於只是為了讓玻璃冷卻,冷卻風壓和冷卻時間的設置,要求並不嚴格,但要注意如果玻璃的自爆比較多的話,就應該把急冷風壓降低。如果風壓已經較低但自爆還是比較多,除了原料的中硫化鎳含量過高外,那就要檢查急冷時間是否太短了,如果有多工位的話,一般都有專門的冷卻段,冷卻時間和冷卻風壓可以不用設定。3、 滯後吹風時間是為了做彎玻璃而單獨設定的一個參數,玻璃出爐後不能馬上吹風,必須等到玻璃成型後才能吹風,它與玻璃的形狀和顆粒有很大的關系,滯後時間長,玻璃軟態時在風柵里的往復時間長,弧度會好,但玻璃的破損會多,顆粒會差,這就需要將這兩個參數有機地結合,找到最佳點。
4 、風機等待頻率和風機提前時間這兩個參數是為有風機變頻器的單位單獨設置的,玻璃在爐內加熱的時候並不需要風機作高速運轉,可以將頻率設低,等到玻璃出爐前再把速度提到需要的程度,其設置的原則是:玻璃薄等待頻率要高一些,玻璃厚等待頻率應該低一些,一般等待頻率比工作頻率低10—15赫茲較好。風機提前時間也就是從等待頻率提升到工作頻率所需要的時間,10赫茲約15—20 秒。如果等待頻率設定得低那麼風機提前時間就要長一些,如果等待頻率設得高,風機提前時間可以短一些,設置得當可以節約電耗。
出爐速度也是一個與冷卻密切相關的一個參數。它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5型的設備為了減少炸口,一般出爐速度都調到600
上下風柵距離和玻璃的顆粒度也存在直接關系的,風柵距離玻璃距離越近玻璃冷卻風壓力也就越大相應顆粒就越碎;距離越遠結果相反。
⑶ 鋼化玻璃如何鋼化的
將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後加熱到接近軟化點的700度左右,再進行快速均勻的冷卻而得到的(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240秒左右,降溫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500秒左右,降溫300秒左右。總之,根據玻璃厚度不同,選擇加熱降溫的時間也不同)。
⑷ 玻璃如何鋼化
玻璃鋼化:
1、物理鋼化法
物理鋼化法的原理就是把玻璃加熱到適宜溫度後迅速冷卻,使玻璃表面急劇收縮,產生壓應力,而玻璃中層冷卻較慢,還來不及收縮,故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獲得較高的強度。一般來說冷卻強度越高,則玻璃強度越大。物理鋼化方法很多,按冷卻介質來分,可分為以下幾種:
2、化學鋼化法
化學鋼化法指的是通過化學方法改變玻璃表面組分,增加表面層壓應力,以增加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的鋼化方法。由於它是通過離子交換使玻璃增強,所以又稱為離子交換增強法。根據交換離子的類型和離子交換的溫度又可分為低於轉變點度的離子交換法和高於轉變點溫度的離子交換法。
化學增強法的原理是:根據離子擴散的機理來改變玻璃的表面組成,在一定的溫度下把玻璃浸入到高溫熔鹽中,玻璃中的鹼金屬離子與熔鹽中的鹼金屬離子因擴散而發生相互交換,產生「擠塞」現象,使玻璃表面產生壓縮應力,從而提高玻璃的強度。
(4)大玻璃有小玻璃怎樣鋼化好擴展閱讀:
玻璃鋼化過程中問題:
玻璃鋼化爐在鋼化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風斑和應力斑,風斑是在冷卻過程中,由於受冷不均而導致玻璃應力不均而形成的,其在某種特殊角度下觀察會看到玻璃表面呈明暗相間的條紋。應力斑也是因為應力不均造成的,比如在加熱過程中,爐邊部和中部存在溫差而導致應力不均。應力斑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避免,但設計良好的鋼化設備可以較大程度的減少應力斑的可見性。
⑸ 玻璃怎樣做到鋼化,防彈
○鋼化玻璃
通過熱處理工藝,使玻璃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具破碎後的碎片達到安全要求的玻璃製品叫做鋼化玻璃。玻璃是一種脆性材料,其特點是抗壓強度大,抗張強度小,因此容易破碎。碎片具有尖利的刃口,能割破皮膚、刺傷人體、造成流血事故。將浮法玻璃按照需要的尺寸與形狀,經過切割、磨邊、鑽孔、清洗等工序,對玻璃邊部進行精加工處理,除去微裂紋,然後送入水平鋼化電爐中,加熱到略低於玻璃的軟化溫度,再吹風使玻璃驟冷,這時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中心部則產生張應力與之平衡,這種新型玻璃就是鋼化玻璃具有兩大特徵:(1)前者強度是後者的數倍,抗拉度是後者的3倍以上,抗沖擊力是後者的5倍以上。(2)鋼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會以無銳角的顆粒形式碎裂,對人體的傷害大大降低。
⑹ 玻璃怎樣鋼化處理
玻璃鋼化的方法如下:
化學鋼化法。通過化學方法改變玻璃表面組分,增加表面層壓應力,以增加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的鋼化方法稱為化學鋼化法。由於它是通過離子交換使玻璃增強,所以又稱為離子交換增強法。根據交換離子的類型和離子交換的溫度又可分為低於轉變點度的離子交換法(簡稱低溫法)和高於轉變點溫度的離子交換法。
(6)大玻璃有小玻璃怎樣鋼化好擴展閱讀:
風冷鋼化的優點是成本較低,產量較大,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耐熱沖擊性(最大安全工作溫度可達287.78。c)和較高的耐熱梯度(能經受204.44。C),而且風冷鋼化玻璃除能增強機械強度外,在破碎時能形成小碎片,可減輕對人體的傷害。但是對玻璃的厚度和形狀有一定的要求(國產設備所鋼化的玻璃最小厚度一般在3mm左右),而且冷卻速度慢,能耗高,對於薄玻璃,鋼化過程中還存在玻璃變形的問題,無法在光學質量要求較高的領域內應用。採用液體介質鋼化法,由於水的比熱較大,氣化熱高,因此用量大為減少,從而能耗降低,成本減少,而且冷卻速度快,安全性能高,變形較小。由於在冷卻時是玻璃受熱後插入液體介質中,因此對於面積較大的玻璃板來說容易受熱不均而影響質量和成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