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否有鑒別銅合金含銀的試劑是什麼
濃硫酸。將合金放入濃硫酸中加熱反應,如果不能完全溶解,則說明還有銀。
㈡ 怎麼測銅合金中銀含量
如果是Cu—Ag二元合金,可用阿基米德法計算。
天平、量杯,稱質量畝嘩、測體積,計激模算合金的密度ρ。
ρ(Cu)=8.89, ρ(Ag)=10.50。
銀(Ag)的百分比明耐緩含量X=(ρ-8.89)/1.61。
常用的的銅(Cu)-銀(Ag)有二種,一種含銀為28%,一種含銀為50%。
㈢ 怎麼快速檢測合金中是否含銀
加入過量汞鹽溶液,充分反應,取出剩餘固體,加入過量鉑鹽溶液,充分反應,再取出剩餘液弊核猛體,加入過量銀,充分反應,取剩與液體,加入氏岩鎂租橋。若反應,則有銀。
㈣ 銀銅合金怎麼鑒別含銀
加入稀硝酸
3Ag
+
4HNO3
===
3AgNO3
+
NO↑
+
2H2O(稀硝酸)
3Cu
+
8HNO3
=3
Cu(NO3)2
+
2NO↑
+
4H2O
反應後,再加入銅塊,如果銅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則說明有銀。
㈤ 如何簡易地檢驗飾品是不是銀的
國家規定,銀飾品一定要打上印記:S(silver,"銀"的字頭)925.
有時,S 可以不打出,單一定要打出銀的含量.925,就是表示該飾品中的含銀量是
92.5%.
現在市場上,最多見的是925銀.其他如98銀,80銀等都比較少見了.(80銀.更多是用作餐具,而非首飾)
選購時,首先要看有沒有印記.另外,就是要賣方開正規的蓋有財務章的發票.票上要寫明是"銀"飾品.
回來可做一個簡便的測試:用煮熟了的雞蛋的蛋黃,取一小塊放到飾品上(選一不太顯眼的地方),過一會兒(1--2分鍾)看放過蛋黃的地方,有沒有變色(原是銀白色,變得發暗而呈黃褐色).如有變色現象,就說明是真銀!這是一個非常靈敏的化學反應.
蛋黃中有硫(S),硫遇到銀(Ag),就會形成褐色的硫化銀(AgS).
如無變色現象,就說明該飾品不是銀的,就可憑發票去交涉或投訴.
㈥ 怎麼用化學方法鑒別純銀和鉛合金
首先要查印記,按國家標准「GB1187-8P」的規定,含銀量不小於925‰的稱為925銀,打銀925印記;含銀量不小於990‰的稱足銀,打足銀印記,或打銀990印記。
其次,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表面細膩,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質,表面帶有青灰色;如含銅質,表面粗糙有乾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銀盡管表面有「黑銹」,但其色澤黑而呈光亮,鉛、錫、白銅則沒有光澤。
由於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也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作出初步判斷。此外,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故可用大頭針稍用力劃實物的表面進行測試,如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對於市場上常見的偽造白銀,趙經理講,偽造白銀一般是用白銅、鉛、錫、鋁等製造的,其特點是:白銅質的外表呈灰白色,茬口呈磚灰色,生綠銹;鉛質的呈灰藍色,質軟,用指甲可劃出道痕;錫質的呈銀白色,質軟;鋁質的呈白灰色,質地較軟,比重輕。
㈦ 如果一個東西裡面含銅和銀,怎麼來測量裡面的含銀量
最簡單的方法:銅的密度比銀大,耐帆可以找一個同體積的純銅物體放在一個盛滿水的容器中,用天平測出溢出水的體積,既可知道該純銅物雹畝御體的質量為M1=水的密度*溢出水的體積。然後把現在這個物體放在剛那個盛源岩滿水的容器中,測量出這次溢出水的體積,就可以知道這個物體的質量為M2。
現在這個物體的含銀量為:M2/M1*100%
㈧ 看到一塊金屬,怎麼辨別它是不是銀
這個是我個人收藏銀飾的鑒別經驗 銀子沒有特殊的鐵銹氣味的你可以聞出來 它的味道也不弊宴禪是澀澀的銅鐵味、無色無味才是純銀 它是魚肚白的、和鉑金白金顏色完全不同 來銀子不拋光時很暗淡的、那種淡雅的美 它會發黃發黑發紅、絕對不會發綠 這個是拷貝來的…… 銀是祥仔K金首飾中不可缺少的組合金屬,但做為以銀為主的首飾,主要是高純度的「標准銀」一種。 銀的硬度為2.7,為了提高其硬度和獲取最佳的成型效租塵果,在做首飾時需要在銀中加入75%的銅。這種含銀92.5%、含銅7.5%的合金,國際上稱為標准銀。在英國也稱為英鎊銀(Sterling)。此外,市場上還有銀含量99%的足銀飾品。 對銀首飾的識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印記。銀首飾一般應打上銀的英文縮寫(「S」或「Sterling」)的印記。標准銀的印記是S925。足銀的印記是S990。但也有許多國家在銀首飾上不列印記。 2)色澤。銀首飾多呈微帶黃的銀白色,呈柔和的金屬光澤。因易氧化,時間久了,色澤會變成暗的黃白色。 3)掂重。銀的密度為 10.53克/立方厘米。比鉑金、黃金小,用手掂無墜手感。鋼針可以劃出痕跡,也可以折彎。用這種方法可以和鉑主、K白金或仿銀的德銀首飾相區別。 4)酸試。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貴金屬則無此現象。 5)聲韻。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不彈跳,不滾動
㈨ 怎樣區分銀和鋼或合金
銀是K金首飾中不可缺少的組合金屬,但做為以銀為主的首飾,主要是高純度的「標准銀」一種。 銀的硬度為2.7,為了提高其硬度和獲取最佳的成型效果,在做首飾時需要在銀中加入7.5%的銅。這種含銀92.5%、含銅7.5%的合金,國際上稱為標准銀。在英國也稱為英鎊銀(Sterling)。此外,市場上還有銀含量99%的足銀飾品。 925銀是國際上做銀飾品的國際標准銀。它與9.999銀有所不同,因為9.999銀的純度比較高,非常柔軟難以做成復雜多樣的飾品,而925銀能做到。925銀飾品其實並不是含銀量100%,那是因為在純銀中加入的7.5%的合金,讓銀的光澤、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才有了我們今天多姿多彩的銀飾品*_*銀的鑒別1)印記。銀首飾一般應打上銀的英文縮寫(「S」或「Sterling」)的印記。標准銀的印記是S925。足銀的印記是S990。但也有許多國家在銀首飾上不列印記。 2)色澤。銀首飾多呈微帶黃的銀白色,呈柔和的金屬光澤。因易氧化,時間久了,色澤會變成暗的黃白色。 3)掂重。銀的密度為 10.53克/立方厘米。比鉑金、黃金小,用手掂無墜手感。鋼針可以劃出痕跡,也可以折彎。用這種方法可以和鉑主、K白金或仿銀的德銀首飾相區別。 4)酸試。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貴金屬則無此現象。 5)聲韻。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不彈跳,不滾動。 銀飾品的保養 銀飾品變黑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因空氣和其它自然介質中的硫和氧化物等對銀都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在佩戴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一些微小的斑點(硫化銀膜),久之會擴散成片,甚至變成黑色.即使在飾品表面電鍍一層保護膜,如果時間久了不注意依舊會出現氧化作用。所以,目前銀飾品都有一些因氧化而變色現象.不過,要是注意下面幾點,可以延長你的寶貝飾品的光亮期哦~~~~~①佩戴銀飾時不要同時佩戴貴金屬首飾,以免碰撞變形或擦傷.
㈩ 如何鑒別925銀和銅鍍銀,合金鍍銀飾品
銀首飾有以下幾個鋼印
1:純銀:有"S925"或"Ag925"的標志(前者多一點),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2.5%。這是最常見的標志,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首飾銀,也是一般賣銀飾品常用的標志。
2:足銀:有"S990"或"Au990"的標志(後者多一點),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9%(相當純啊!)。這種標志多用於:銀錠、銀元寶、銀擺設等大件銀飾上。
3:包銀、鍍銀:有"SL"或"FS"的鋼印,就說明了這種首飾是鍍銀的,其價值不用我說了吧!
4:沒有鋼印的:那就極有可能是普通金屬了。
以下是網上的資料:
(1)查硬度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2)看茬口
把銀飾品剪開或折開,看其茬口的顏色。如飾品柔軟,茬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約在95%左右;如用手彎折較硬,茬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約在90%左右;如硬度較大,茬口淡紅色、黃白或帶灰色,成色約在80%左右;如彎折堅硬,茬口呈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約在70%左右;如茬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在60%一下。
(3)銀葯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與試黃金相同),用銀葯(銀葯是用銀粉與水銀混合成軟體狀)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葯多的成色就高,掛銀葯少的成色就低,不掛銀葯的為假貨。
(4)辨色法
用眼力來識別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5)折彎法
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6)拋擲法
成色高的銀飾品重,拋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輕,拋在台板上彈起甚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7)硝酸鑒別法
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成色高的呈糙米色,隱綠或微綠;成色低的呈深綠色,甚至黑色。
此外,購買銀首飾時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質量挑選:
(1) 看焊接。有的銀飾品是經過焊接而成的,因此要看焊接是否干凈利落,有無假焊或開焊現象。
(2) 看光亮度。要求鍍色純正,光亮度強。
(3) 看鑲面。要牢固、周正。
(4) 看勾爪。要看勾爪有無毛刺,是否扎手、刮衣服,佩戴是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