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鋅合金容易斷裂的原因
鋅合金是以鋅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鋁、銅、鎂、鎘、鉛、鈦等低溫鋅合金。鋅合金熔點低,流動性好,易熔焊,釺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氣中耐腐蝕,殘廢料便於回收和重熔;但蠕變強度低,易發生自然時效引起尺寸變化。熔融法制備,壓鑄或壓力加工成材。按製造工藝可分為鑄造鋅合金和變形鋅合金。
鋅合金容易斷裂的原因j鋅當合金成分中雜質元素鉛、鎘、錫超過標准時,導致鑄件老化而發生變形,表現為體積脹大,機械性能特別是塑性顯著下降,時間長了甚至破裂。
B. 壓鑄鋅合金的產品為什麼容易斷裂
一,可能你所用材料有問題.
二,亦可以說是鋅合金本身的弊端. 硬度和韌度不夠.
三,本來你"工"字位比較薄,不能夠承受能力.
C. 壓鑄件鋁合金為什麼很易折斷
由於鑄造產生的疏鬆造成鑄件有裂紋狀組織結構,形成原因:鋁水溫度過低,脫氣不好,合金化學成份不合格,澆注系統、冒口、冷鐵、補貼等設置不當,鑄件結構不合理,冒口與鑄件連接不合理,補縮效果差,內澆道尺寸或位置不當,合金中雜質元素含量...
D. 硬質合金鋸片在使用時,為什麼出現合金斷裂
一般在刃磨硬質合金刀具時,溫度高於600℃,刀具表面層就會產生氧化變色,造成程度不專同的磨削燒傷屬,嚴重時就容易使硬質合金刀具產生裂紋。這些裂紋一般非常細小,裂紋附近的磨削表面常有藍、紫、褐、黃等顏色相間的不同氧指數的鎢氧化物的顏色,沿裂紋敲斷後,裂紋斷口的斷裂源處也常有嚴重燒傷的痕跡,整個裂紋斷面常因滲入磨削油而與新鮮斷面界限分明。傳統碳化硅砂輪磨削硬質合金由於磨削效率很低、磨削力較大、自礪性差以及磨削接觸區表面局部溫度高(高達1100℃左右)等造成刀具刃口質量差、表面粗糙度差和廢品率高等缺點已逐漸被淘汰使用;而金剛石砂輪則由於磨削效率高、磨削力較小、自礪性好、金剛石刃口鋒利、不易鈍化以及磨削接觸區表面局部溫度較低(一般在400℃左右)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硬質合金刀具的磨削加工中。
E. 鋁合金很容易斷嗎
鋁合金不容易斷。
鋁合金密度低,但強度比較高,接近或超過優質鋼,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種型材,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抗蝕性,工業上廣泛使用,使用量僅次於鋼。
一些鋁合金可以採用熱處理獲得良好的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蝕性能。
(5)合金角為什麼容易斷擴展閱讀:
不可熱處理強化型不能通過熱處理來提高機械性能,只能通過冷加工變形來實現強化,主要包括高純鋁、工業高純鋁、工業純鋁以及防銹鋁等。
可熱處理強化型鋁合金可以通過淬火和時效等熱處理手段來提高機械性能,可分為硬鋁、鍛鋁、超硬鋁和特殊鋁合金等。
鑄造鋁合金按化學成分可分為鋁硅合金,鋁銅合金,鋁鎂合金,鋁鋅合金和鋁稀土合金。
F. 切鋁合金鋸片為什麼容易斷齒
崑山豐金銳刀具公司技術資料提供:
有很多使用鋸片的客戶會遇到切鋁合金鋸片斷齒的問題,令客戶非常頭疼。
切鋁合金鋸片斷齒、掉齒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鋸片生產廠家由於劣質焊接或焊接設備的原因。鋸片的刀頭和基體的焊接不夠牢固,出現虛焊,假焊,刀頭自然容易脫落。
2.材料硬度太大或材料中有雜質材質不均勻也有可能導致斷齒。
3.切鋁合金鋸片選用不當也有很大關系,合金刀頭的種類、基體的材質、直徑、齒數、厚度、齒形、角度等一系列參數組合成合金鋸片的整體。要根據所切材料的硬度、厚度、尺寸等參數,合理選擇鋸片。
4.合理使用切鋁合金鋸片。鋸切時,控制好進刀速度,使用專用的冷卻潤滑油。當鋸片不鋒利、切割面粗糙時,需及時進行修磨。做到以上幾點,才能避免鋸片容易出現斷齒現象。
G. A380合金牌號壓鑄件產品產生斷裂的原因有哪些
A380合金牌號壓鑄件產品產生斷裂的原因:
1、合金本身收縮性大,准固相溫度范圍寬或共晶體量少或在准固相溫度范圍內強度和韌性差;
2、合金的化學成分出現偏差:(1)鋁硅系、鋁銅系合金中含鋅量或含銅量過高;(2)鋁鎂系合金中含鎂量過高或介於3.5-5.5之間時;(3)合金中的鐵、鈉含量過高;(4)鋁銅系、鋁鎂系中的硅含量過低;(5)有害雜質元素含量過高,使合金塑性下降;
3、工件結構設計不合理,有厚薄懸殊的劇烈轉接部位、肥大凸台、凸耳、以及圓形或框形結構中有直線加強筋等;
4、合金中混入了低熔點合金;
5、模具設計結構不合理,內澆口位置不當,沖刷型腔壁或型芯,造成局部過熱或阻礙合金液的收縮;
6、澆注後開型的時間太晚;
7、模具溫度太低。
防止辦法及補救措施:
1、選用或改用收縮性小、准固相溫度范圍窄或結晶時形成共晶體量多,或高溫強度高的合金品種;
2、調整合金成分,使其達到規定的范圍內
(1)降低鋁硅系、鋁銅系合金中的鋅、銅含量;
(2)添加鋁錠,沖淡合金中鎂的含量;(3)嚴格控制鈉的含量,鋁硅系合金中鈉含量應控制在0.01~0.014%左右.
(4)往合金中添加鋁硅合金,提高硅的含量;
(5)嚴格控制合金中有害雜質的含量在技術標準的規定的范圍內;
3、改進鑄件的設計結構,盡量避免厚薄懸殊的劇烈轉接部位、肥大凸台、凸耳、以及圓形或框形結構中有直線加強筋等。如不可避免,則可改為空心結構或鑲塊結構;
4、改進模具設計結構,正確的設計內澆口的位置和方向,避免沖刷型腔壁和型芯,產生局部過熱或阻礙鑄件的收縮而產生的裂紋和變形;
5、嚴格控制低熔點金屬的含量;
6、注意在合適地時間內開型;
7、適當提高模具和型芯的工作溫度,減慢合金液的冷卻速度。
8、適當降低澆注溫度;
9、調整型芯和頂針,保障鑄件平行、均勻推出;
10、加大過度位置的鑄造圓角和脫模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