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純金屬和合金不是同一種物質,為什麼合金的形成過程是物理變化
是物理變化。因為化學變化的成分比例是固定不變的。比如鐵生銹產生鐵銹的成分比例是固定的,致使生銹是化學變化,不是物理變化。而合金的成分比例不是固定的,比如鐵參碳的成分比例就不是固定的。所以合金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
❷ 製造合金是物理還是化學變化
製造合金是物理變化,因為只是不同金屬簡單熔合在一起,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更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各成分的性質不變
❸ 單質生成合金是化學反應嗎
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是化學變化。合金是金屬與其他的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
❹ 合金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純金屬製成合金,是稍復雜的物理變化。因為組成合金的各種金屬還保持著原金屬的化學性質
❺ 金屬如何形成合金
金屬形成合金的條件是低熔點金屬的沸點要超過高熔點金屬的熔點,否則即使達到金屬的溫度使得低熔點金屬汽化,高熔點金屬也不會熔化,從而無法形成合金。合金指的是一種金屬與另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經過混合熔化,冷卻凝固後得到的具有金屬性質的固體產物。
❻ 合金是___,形成合金的過程是___,合金___
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的過程是指一種金屬與另一種或幾種或非金屬經過混合熔化,冷卻凝固後得到的具有金屬性質的固體產物。根據結構的不同,合金主要類型是:(1)混合物合金(共熔混合物);(2)固熔體合金;(3)金屬互化物合金。
❼ 各位同仁:形成合金的過程是物理變化還是復雜的化學變化
初中的合金定義是「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金屬或非金屬,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化學變化的定義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如果從這個狹義的角度來說,形成合金的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所以是物理變化。
❽ 如何形成合金
根據結構的不同,合金主要類型是:
(1)混合物合金(共熔混合物),當液態合金凝固時,構成合金的各組分分別結晶而成的合金,如焊錫、鉍鎘合金等;
(2)固熔體合金,當液態合金凝固時形成固溶體的合金,如金銀合金等;
(3)金屬互化物合金,各組分相互形成化合物的合金,如銅、鋅組成的黃銅(β-黃銅、γ-黃銅和ε-黃銅)等.
❾ 金屬製成合金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提示網友:不要被無知的人誤導
合金的形成過段祥程中,如果涉及形成金屬互化物,那麼就是化學變化
當形成合金的元素其電子層結構、原子半徑和晶體類型相差較大時,易形成金屬化合物(又稱金屬互化物)。金屬化合物的晶體類型不同於它的分組金屬,自成新相。金屬化合物合金的結構類型豐富多樣,有20000種以上,不勝枚舉,有的結構可找到離子晶體或共價晶體的相關型,有的則是獨特的結構類型,如NaTl晶胞是CsCl晶胞的8倍超構;MgCu2是所謂拉維斯相(Laves
phase)的一個例子;CaCu5是層狀結構的例子;Nb3Sn結構是重要的合金超導體,同神陸型化合物Nb3Ge實用於高分辨核磁共振儀;MoAl12是具有復雜配位結構的例子
金屬化合物的組成十分復雜,仍有許多規律屬未知領域,已歸納出規律的有兩類:其一是按相當於金屬與非金屬化合的化合價組成,如:Mg2Sn和Mg2Pb,可按周期系「族價」,即Mg是二價元素,Sn、Pb是四價元素來理解。另一類是所謂的電子化合物(electron
compounds)其組成決定於兩種金屬的電子數和原子數之比,但電子化合物組成元素的「電子數」的計數不同尋常,也有爭論,被比較普遍接受的規律為:周期系Ⅷ族元素Fe、Co、Ni、Ru、Rh、Pd、Os、Ir和Pt的「電子數」為零,ⅠB族Cu、Ag、Au為1,ⅡB族Zn、Cd、Hg及ⅡA族Be、Mg為2,ⅢA族Al、In、Ga為3,ⅣA族Si、Ge、Sn、Pb為4,等等,而電子數與原子數之比有三種基本類型:3:2,21:13和7:4,由此可以理解如CuZn、Ag3Al、Cu9Al4、Cu3Sn等等金屬化合物的組成游燃頃。上述三類電子化合物各具有特定結構,分別成為β,γ和ε相。例如,Cu5Zn8術21:13型電子化合物,是一種很大的立方晶胞,含52個原子,被稱為γ—黃銅型結構,許多化學式原子總數為13的倍數的電子化合物具有此結構,如Fe5Zn21、Cu31Sn8等等
❿ 合金是靠什麼結合在一起的
合金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金屬或者金屬與非金屬形成的混合物.
但絕對不是一般的混合,多半伴隨一定壓力和溫度.一般通過熔合成均勻液體和凝固而得。根據組成元素的數目,可分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2,舉鋁合金的例子:
a,合金元素的溶解與揮發
合金元素在鋁中的溶解
合金添加元素在熔融鋁中的溶解是合金化的重要過程。元素的溶解與其性質有密切關系,受添加元素固態結構結合力的破壞和原子在鋁液中的擴散速度控制。元素在鋁液中的溶解作用可用元素與鋁的合金系相圖來確定,通常與鋁形成易熔共晶的元素容易溶解;與鋁形成包晶轉變的,特別是熔點相差很大的元素難於溶解。如Al-Mg、Al-Zn、Al-Cu、Al-Li等為共晶型合金系,其熔點與鋁也較接近,合金元素較容易溶解,在熔煉過程中可直接添加鋁熔體中;但Al-Si、Al-Fe、Al-Be等合金系雖也存在共晶反應,由於熔點與鋁相差較大,溶解很慢,需要較大的過熱才能完全溶解;Al-Ti、Sl-Zr、Al-Nb等具有包晶型相圖,都屬難溶金屬元素,在鋁中的溶解很困難,為了使其在鋁中盡快溶解,必須以中間合金形式加入。
元素的蒸發:蒸發這一物理現象在熔煉過程中始終存在。金屬的蒸發(或稱揮發),主要取決於蒸氣壓的大小。在相同的熔煉條件下,蒸氣壓高的元素易於揮發。可把鋁合金的添加元素分為兩組,Cu、Cr、Fe、Ni、Ti、Si等元素的蒸氣壓比鋁小,蒸發較慢;Mn、Li、Mg、Zn、Na、Cd等元素的蒸氣壓比鋁的大,較易於蒸發,熔煉過程中的損失較大www.6cccccc.com標准品網。
■注意一個概念:固態結構結合力,這就是經常需要求解的新材料特性,雖然形成合金前後差異很大,但終究屬於物理性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