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司太立硬質合金是怎樣的合金
司太立合金的典型牌號有:Stellite1,Stellite4,Stellite6,Stellite8,Stellite12,Stellite20,Stellite31,Stellite100等。在我國,主要對司太立高溫合金研究比較深入和透徹。與其它高溫合金不同,司太立高溫合金不是由與基體牢固結合的有序沉澱相來強化,而是由已被固溶強化的奧氏體fcc基體和基體中分布少量碳化物組成。鑄造司太立高溫合金卻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碳化物強化。純鈷晶體在417℃以下是密排六方(hcp)晶體結構,在更高溫度下轉變為fcc。為了避免司太立高溫合金在使用時發生這種轉變,實際上所有司太立合金由鎳合金化,以便在室溫到熔點溫度范圍內使組織穩定化。司太立合金具有平坦的斷裂應力-溫度關系,但在1000℃以上卻顯示出比其他高溫下具有優異的抗熱腐蝕性能,這可能是因為該合金含鉻量較高,這是這類合金的一個特徵。
熱處理
司太立合金中的碳化物顆粒的大小和分布以及晶粒尺寸對鑄造工藝很敏感,為使鑄造司太立合金部件達到所要求的持久強度和熱疲勞性能,必須控制鑄造工藝參數。司太立合金需進行熱處理,主要是控制碳化物的析出。對鑄造司太立合金而言,首先進行高溫固溶處理,溫度通常為1150℃左右,使所有的一次碳化物,包括部分MC型碳化物溶入固溶體;然後再在870-980℃進行時效處理,使碳化物(最常見的為M23C6)重新析出。
堆焊
司太立堆焊合金含鉻25-33%,含鎢3-21%,含碳0.7-3.0%。,隨著含碳量的增加,其金相組織從亞共晶的奧氏體+M7C3型共晶變成過共晶的M7C3型初生碳化物+ M7C3型共晶。含碳越多,初生M7C3越多,宏觀硬度加大,抗磨料磨損性能提高,但耐沖擊能力,焊接性,機加工性能都會下降。被鉻和鎢合金化的司太立合金具有很好的抗yang化性,抗腐蝕性和耐熱性。在650℃仍能保持較高的硬度和強度,這是該類合金區別於鎳基和鐵基合金的重要特點。司太立合金機加工後表面粗糙度低,具有高的抗擦傷能力和低的摩擦系數,也適用於粘著磨損,尤其在滑動和接觸的閥門密封面上。但在高應力磨料磨損時,含碳低的鈷鉻鎢合金耐磨性還不如低碳鋼,因此,價格昂貴的司太立合金的選用,必須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才能發揮材料的最大潛力。國外還有用鉻,鉬合金化的含Laves相的司太立堆焊合金,如Co-28Mo-17Cr-3Si和Co-28Mo-8Cr-2Si。由於Laves相比碳化物硬度低,在金屬摩擦副中與之配對的材料磨損較小。
② STL6是什麼材質
STL6是STELLITE 6的縮寫,是STELLITE的一種合金。
Stellite合金的典型牌號有:Stellite1,Stellite4,Stellite6,Stellite8,Stellite12,Stellite20,Stellite21,Stellite31,Stellite100等。
在我國,主要對Stellite高溫合金研究比較深入和透徹(國內典型研究與推廣單位是鋼鐵研究總院與北京融品科技有限公司)。與其它高溫合金不同,Stellite高溫合金不是由與基體牢固結合的有序沉澱相來強化,而是由已被固溶強化的奧氏體fcc基體和基體中分布少量碳化物組成。
(2)司太立合金有哪些擴展閱讀:
性能特點
一般鈷基高溫合金缺少共格的強化相,雖然中溫強度低(只有鎳基合金的50-75%),但在高於980℃時具有較高的強度、良好的抗熱疲勞、抗熱腐蝕和耐磨蝕性能,且有較好的焊接性。適於製作航空噴氣發動機、工業燃氣輪機、艦船燃氣輪機的導向葉片和噴嘴導葉以及柴油機噴嘴等。
在某些Stellite合金中會出現的拓撲密排相如西格瑪相和Laves等是有害的,會使合金變脆。Stellite合金較少使用金屬間化合物進行強化,因為Co3 (Ti﹐Al)﹑Co3Ta等在高溫下不夠穩定,但近年來使用金屬間化合物進行強化的Stellite合金也有所發展。
Stellite合金中碳化物的熱穩定性較好。溫度上升時﹐碳化物集聚長大速度比鎳基合金中的γ相長大速度要慢,重新回溶於基體的溫度也較高(最高可達1100℃),因此在溫度上升時﹐Stellite合金的強度下降一般比較緩慢。
③ 閥門密封面及內件材料有哪些
閥門密封面是指閥座和關閉件相互接觸形成密封的部分。
閥門的內件通常指閘板(或閥瓣、球體、蝶板等)、閥座和閥桿,但在有些情況也包括其他零件,如襯套、上密封座等,經常用Trim表示。內件材料的選用原則為:
①根據主體材料、介質特性、結構特點及零件的受力等綜合考慮;
②內件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應高於或與主體材料相當。
一、密封面材料
閥門密封面應耐磨損、耐腐蝕、耐沖蝕、耐擦傷,有足夠的擠壓強度,在高溫下有足夠的抗氧化性和熱疲勞性,密封面與閥體的熱膨脹系數相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按性能,且應在價格和材料性能之間綜合考慮。
閥門的密封面分為金屬密封面、軟密封面和密封劑密封三種。
1.金屬密封面的磨損
金屬密封面主要用於耐磨損、耐沖蝕、耐擦傷、耐高溫的場合。磨損可分成黏著磨損、磨粒磨損、表面疲勞磨損、沖蝕磨損和擦傷等。
①黏著磨損 黏著磨損最為普遍,是由閥門密封面兩種固體材料的交界面產生巨大的黏著力而產生的。當閥門密封面互相滑動時,接合點不斷接觸和斷離,形成磨粒而產生磨損。
②磨粒磨損 閥門密封面中粗糙的較硬表面,在相對較軟表面滑動時產生的磨損。控制磨粒磨損的有效辦法是使較軟的材料硬些。
③表面疲勞磨損反復循環載入和卸載會使表面或表下層產生疲勞裂紋,最終導致表面的破壞,形成碎片和凹坑。
④沖蝕磨損 由銳利的粒子沖刷密封面而產生。它與磨粒磨損相似,但表面很粗糙。
⑤擦傷密封面相對運動的過程中,因摩擦引起的破壞,這是由密封面硬度差不合理造成的。
2.金屬密封面
閥門金屬密封面常用材料有銅合金、鉻不銹鋼、鈷基硬質合金等,也可以是經過表面處理的本體材料。
(1)銅合金JB/T 5300-2008《工業用閥門材料選用導則》中列入的銅合金密封面主要有鑄鋁黃銅( ZCu2n25Al6Fe3Mn3)、鑄鋁青銅(ZCuAI9Mn2和ZCuA19Fe4Ni4Mn2)、鑄錳黃銅(ZCu2n38Mn2Pb2)、黃銅(H62)等。銅合金在水或蒸汽中的耐腐蝕性和耐磨性好,但強度低,不耐氨和氦水腐蝕,適用介質溫度≤250℃。
(2)鉻不銹鋼 鉻不銹鋼有較好的耐腐蝕性,但耐擦傷性能較差,特別是在密封比壓較大時容易擦傷。鉻不銹鋼密封面有lCr13、2Cr13、3Cr13,可採用本體材料或堆焊。堆焊焊條化學成分相當於12 Cr13、20Cr13、30Cr13。
在閥門的製造和修復中,鉻不銹鋼焊條常用來堆焊工作溫度在450℃以下、工作壓力為1.6~16MPa、基體材料為鑄鋼的電站、石油化工閥門密封面。通常,閥體(閥座)宜採用12 Cr13型堆焊焊條,閘板(閥瓣)採用硬度稍高的20Cr13型堆焊焊條。
(3)鑽基硬質合金硬質合金的特點是耐腐蝕、耐磨損、抗擦傷,特別是熱硬性好,即使在高溫下也能保持足夠的硬度。堆焊和熱噴塗是硬質合金制備的最常用方法。
堆焊有鈷基合金堆焊和合金粉末等離子弧堆焊。合金粉末等離子弧堆焊和熱噴塗是閥門製造廠的一種代用工藝措施,本書不作詳述。鈷基合金又稱司太立合金,是典型的閥門密封面堆焊材料。雖然鈷( Co)是較為貴重的金屬,但是由於它具有抗腐蝕、耐高溫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在高溫高壓蒸汽閥門以及石油、化工等重化工行業應用比較廣泛。
鈷基硬質合金可採用氧乙炔焰堆焊、手工電弧堆焊、氬弧堆焊和等離子弧等工藝,在低碳鋼、中碳鋼、低合金鋼、奧氏體不銹鋼和Cr13型不銹鋼及耐熱鋼上進行堆焊。
①公稱直徑≤DN200的閥門優先採用鎢極氬弧堆焊、氧乙炔焰堆焊。
②公稱直徑>DN200的閥門優先採用等離子弧堆焊。
③上述工藝方法不能實施時(如閥體內部堆焊),採用手工電弧焊。
氧乙炔焰、鎢極氬弧及等離子弧堆焊常用焊絲為HS111(相當於D802)、HS112(相當於D812);手工電弧堆焊採用焊條為D802、D812。鈷基合金是以Co為基體成分,加入Cr鎢(W)等元素組成合金。
(4)表面處理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有化學鍍鎳、鍍鉻、氮化等。
由於化學鍍鎳(ENP)具有抗沖刷、抗機械磨損、防腐、降低摩擦系數等特點,在石油、天然氣的鑽采及集輸中的閥門廣泛應用,如管線球閥的閥體、閥座、支撐板、閥桿,平板閘閥的閘板、閥座等。化學鍍鎳不需要外加電流,在金屬表面的催化作用下經過化學還原法進行金屬沉積。常用標准有ASTM B733鎳磷鍍層和GB/T 13913-1992。閥門常用的化學鍍鎳的厚度有兩種:一種是0. 05mm (0. 002in);另一種是0.075mm (0. 003in)。為提高鍍層的硬度,需根據不同的硬度要求,進行200—400℃的熱處理。
(5)燒結硬質合金燒結硬質合金是用碳化鎢粉末和少量鈷以不同配比混合後燒結而成。在異常苛刻的工況下,控制磨損問題。閥門中用碳化鎢來控制磨損的實例有:
①調節閥的閥瓣、閥桿和閥座;
②滑板閥的滑板和閥座;
③圓盤閥的閥瓣和閥座;
④整體碳化鎢球體、閥座、減摩墊等。
(6)陶瓷隨著高磨損、強腐蝕等嚴苛工況的不斷出現,傳統的金屬閥門已經不能滿足工況要求,陶瓷閥門與金屬材料相比,其最大的優點是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耐腐蝕、耐磨損、密度小,因此陶瓷閥門具有如下卓越性能。
①耐磨損 陶瓷的硬度是不銹鋼的5~15倍.耐磨性能非常卓越。
②耐腐蝕 瓷對於大多數的酸鹼物質來說,其化學性質穩定,抗腐蝕性能非常好。
③耐高溫 陶瓷的熔點很高,大多數在高溫下具有穩定的力學性能。
由於陶瓷閥門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廣泛運用於電力行業、多晶硅、氣力除灰系統的粉煤灰輸送、冶金工業領域等。
陶瓷閥門常用的陶瓷有氧化鋯(2r02)、氧化鋁(Al2 03)、氮化硅(Si3 N4)和碳化硅( SiC)四種。
陶瓷閥門類型有陶瓷控制閥、陶瓷球閥、陶瓷旋塞閥、陶瓷平板閥、陶瓷閘閥和陶瓷滑板閥等。根據耐腐蝕和耐磨損要求不同,有通道內襯陶瓷,內件全部採用陶瓷材料;也有通道不襯陶瓷,內件部分採用陶瓷等。
④ 銑削司太立合金用什麼材質的刀具
具體問題歡迎隨時來電咨詢
司太立合金(Stellite)是一種能耐各種類型磨損和腐蝕以及高溫氧化的硬質合金。即通常所說的鈷鉻鎢(鉬)合金或鈷基合金,司太立合金由美國人Elwood Hayness 於1907年發明。司太立合金是以鈷作為主要成分,含有相當數量的鎳、鉻、鎢和少量的鉬、鈮、鉭、鈦、鑭等合金元素,偶而也還含有鐵的一類合金。根據合金中成分不同,它們可以製成焊絲,粉末用於硬面堆焊,熱噴塗、噴焊等工藝
司太立合金的典型牌號有:Stellite1,Stellite4,Stellite6,Stellite8Stellite12,Stellite20,Stellite31,Stellite100等。
在我國,主要對司太立高溫合金研究比較深入和透徹(國內主要研究機構與推廣單位有鋼鐵研究總院與北京融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與其它高溫合金不同,司太立高溫
合金不是由與基體牢固結合的有序沉澱相來強化,而是由已被固溶強化的奧氏體fcc基體和基體中分布少量碳化物組成。鑄造司太立高溫合金卻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碳化物強化。純鈷晶體在417℃以下是密排六方(hcp)晶體結構,在更高溫度下轉變為fcc。為了避免司太立高溫合金在使用時發生這種轉變,實際上所有司太立合金由鎳合金化,以便在室溫到熔點溫度范圍內使組織穩定化。司太立合金具有平坦的斷裂應力-溫度關系,但在1000℃以上卻顯示出比其他高溫下具有優異的抗熱腐蝕性能,這可能是因為該合金含鉻量較高,這是這類合金的一個特徵。也可以製成鑄鍛件和粉末冶金件。
⑤ stl是什麼材料
司太立(Stellite)是一種能耐各種類型磨損和腐蝕以及高溫氧化的硬質合金。即通常所說的專鈷基合金屬,司太立合金由美國人Elwood Hayness 於1907年發明。司太立合金是以鈷作為主要成分,含有相當數量的鎳、鉻、鎢和少量的鉬、鈮、鉭、鈦、鑭等合金元素,偶而也還含有鐵的一類合金。根據合金中成分不同,它們可以製成焊絲,粉末用於硬面堆焊,熱噴塗、噴焊等工藝,也可以製成鑄鍛件和粉末冶金件。
司太立合金鑄件適用於核電、石化、電力、電池、玻璃、輕工、食品等諸多領域。具有耐磨、耐蝕、抗氧化和耐高溫特性。常用的產品有閥芯、閥座、軸類、軸套、泵類部件,玻璃、電池模具、噴嘴及切割刀具等。合金類別有:Co基合金鑄件、Ni基合金鑄件、Fe基合金鑄件。司太立粉末冶金製品採用鈷基、鎳基或鐵基合金霧化粉末,經壓制、燒結、精加工製成。主要產品有閥桿、閥芯(球)、閥座、閥圈、密封環、木材鋸齒、軸承泵、軸承球等。
STL 是司太立(Stellite)合金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