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合金材料 > 合金均勻強化什麼意思

合金均勻強化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2-17 17:55:59

Ⅰ CT報告單中的某個部位均勻強化是什麼意思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使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其髓核連同殘存的纖維環和覆蓋其上的後縱韌帶向椎管內突出,刺激和壓迫鄰近的脊神經根或脊髓所產生的一組症狀。

多發於壯年體力勞動者,男多於女,20-50歲佔90%以上。約70%的病人有腰部受傷史。正常椎間盤彈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不致破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常受到擠壓、扭轉等應力作用和輕微損傷的積累,在30歲以後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使纖維環破裂,引起椎間盤病變。由於腰椎下部活動度大,承受應力也大,故約80%的椎間盤突出症位於腰4、腰5和腰5、骶1兩間隙,其中50%~85%的病例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外因有損傷、創傷、勞損及受寒等。

(1)腰椎間盤的生理性退變

人過20歲左右以後,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就已經開始,纖維環變性、增厚、彈性減小;30-40歲時椎間盤蛋白多糖減少,髓核趨勢向膠原化,失去彈力及膨脹性能。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常以髓核的退行性改變進展為最快,軟骨板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變薄和不完整,並產生軟骨囊樣變性及軟骨細胞壞死。纖維環的附著點亦鬆弛,加之腰椎間盤纖維環後外側較為薄弱,而縱貫椎骨內椎體後方的後縱韌帶到第一腰椎平面以下逐漸變窄,至第五腰椎和第一腰椎間的寬度只有原來的一半,因而造成了自然結構方面的弱點。因椎間盤沒有血液循環、修復能力較差,腰椎間盤受到來自不同方位的應力,最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病變。

(2)外傷

外傷及積累勞損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雖生理前凸,椎間盤後薄前厚,人們在彎腰時,髓核向後方移動而產生反抗性彈力,其彈力的大小與負重壓力的大小成正比。如負重壓力過大,纖維環的退變及本身已有的缺陷,髓核就有可能沖破纖維環固定而脫出、突出或分離。脫出是指髓核仍被纖維環外層的部分纖所包裹;突出是指髓核已從纖維環和後縱韌帶韌帶之外,髓核游離於椎管內。積勞成損時,髓核長期不能得到正常充盈,影響纖維環的營養供應,,致使纖維環損傷而不易修復,久之使退變的椎間盤薄弱點出現小裂隙。此種裂隙,多出現在纖維環後部,又涉及到纖維環的不同深度,也可出現在軟骨板變成髓核突出的通道。

(3)受寒:

椎間盤受寒後使腰背部肌肉痙攣和小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減少,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攣導致椎間盤的內升高,特別對於已又變性的椎間盤,更可造成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

根據髓核的病理階段分為三期:

突出前期:髓核因退變或損傷可變成碎塊狀物或瘢痕樣的結締組織,變形的纖維環可因反復的損傷而變薄變軟或產生裂隙。此期病人有腰痛或腰部不適。

突出期:當椎間盤壓力增高時,髓核從纖維環薄弱處或裂隙處突出。突出物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產生放射性下肢痛。壓迫馬尾神經時可出現大小便障礙。

突出晚期:腰椎間盤突出後病程較長時,椎間盤本身和鄰近結締組織發生一系列繼發性病理改變,如:椎間盤突出物鈣化;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神經根損害變性;繼發性黃韌帶肥厚;關節突間關節增生;繼發性椎管狹窄。

根據髓核突出的形態分為三型:

隆起型:突出物多呈半球狀隆起,表面光滑。

破裂型:突出物不規則,呈碎片狀或菜花樣,常與周圍組織粘連。

游離型:常因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經破裂處突出,游離到後縱韌帶下並進入椎管。

根據髓核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五型:目前臨床上根據髓核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為前方突出、後方突出、側方突出、四周突出、椎體內突出,以後方突出多見。後方突出又分為旁側型和中央型。

旁側型:髓核突出後位於椎管後側,突出物壓迫神經根,引起下肢根性放射痛。根據突出物的頂點與神經根的關系,旁側型又分為根肩型、根腋型、根前型。

中央型:髓核從椎間盤的後方中央突出,通過硬脊囊壓迫神經根和馬尾神經而引起神經根或馬尾經的損害。根據髓核的位置,中央型又分為偏中央型和中央型。
本病又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長短以及個體差異的不同而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主要臨床表現有:

(1)腰部疼痛:幾乎所有患者患部有此症狀,主要表現在下腰勞累後加重或者較長時期取同一姿勢時腰痛亦加重,但休息或卧床後疼痛可減輕,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壓迫神經根,使根部血管同時受壓而造成缺血性疼痛,則疼痛突然驟發,腰背部肌肉痙攣,疼痛呈痙攣性劇痛。

(2)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經痛):疼痛主要沿臀部,經大腿後方至小腿後方或至外踝及足趾開始為鈍痛逐漸加重,少數病人可出現由下往上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側、大腿後外側至臀部,多為一側,如系中心型突出或多發性突出亦可為雙側。突出物大,病情嚴重者,坐骨神經痛亦嚴重;痛輕者,病人可忍受;痛重者,如閃電狀,病人稍一活動不慎即發生。當咳嗽、噴嚏用力憋氣時,腹壓增高而疼痛加重,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在後期常以腿痛重於腰背痛。這是腰骶神經受累為主要矛盾。

(3)下肢麻木及感覺異常:下肢麻木一般與下肢放射痛伴隨出現。臨床上有主觀麻木和客觀麻木之分;主觀麻木是患者感覺腿及足背部發麻發木,像千萬條小蟲爬行一般,但用針刺檢驗和其他部位的皮膚完全一樣;客觀麻木、用針刺皮膚時,其痛覺減退與其他部位皮膚感覺不同。

(4)步行困難:病人行走困難,不願邁步,少數病人步行較久後,感覺腿部麻、脹、痛難忍,需坐下或蹲下休息,發生與椎管狹窄症一樣的神經性間歇性破行。

(5)肌肉癱瘓和萎縮: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嚴重時,可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表現為足下垂;症狀重,病程長者,多有肌肉萎縮,尤其是小腿部肌肉萎縮更為明顯,從外觀上看肌肉容積變小,造成下肢肌肉萎縮。

(6)馬尾綜合症:常見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無力,有時坐骨神經痛交替出現,時左時右,隨後坐骨神經痛消失,表現雙下肢不全癱瘓。女患者又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出現陽痿。

(7)功能受限病人除步行困難外,為了減少對神經根的壓迫,再加上因疼痛產生的保護性痙攣,常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站立時,身體傾向一側,患側骨盆上升,髖膝關節微屈,足掌著地,體重主要落在一側。下蹲動作困難,不能自己系鞋帶,喜側卧,髖膝半委屈。從椅子上或從床上起來時,需用雙手托腰緩慢起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標准:

(1)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發生於青壯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

(4)脊柱側彎,腰理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並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

(5)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都可出現肌內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

(6)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MRI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分兩大類,即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保守治療:

腰腿痛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五花八門.從簡便的卧床休息到使用價格昂貴的牽引設備,所有這些治療都報告了令人興奮的治癒率,遺憾的是其結果大多未經科學論證。

保守治療的適應征:(1)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2)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3)X線檢查無椎管狹窄者。

保守治療包括以下:

1.絕對卧床休息:急性腰痛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絕對卧床休息,絕對一詞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卧床3周後帶腰圍起床活動,3月內不作彎腰持物動作。也有國外學者研究證明,絕對卧床2天比長期卧床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生物力學研究證明,半Fowler卧位,或側卧位屈膝屈髖並將一枕頭墊於兩腿之間,能明顯解除椎間盤和神經根壓力。

2.持續牽引:採用骨盆牽引可使椎間隙略增寬,減少椎間盤內壓,擴大椎管容量,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孕婦、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禁用。

3.理療、推拿及按摩:可使痙攣的肌肉鬆弛,進一步減輕椎間盤的壓力。但應禁止暴力推拿、按摩。

4.非甾體抗炎葯:可減輕局部水腫,從而減輕對神經根、脊髓的壓迫。

5.硬膜外激素治療:長效激素結合麻醉劑的硬膜外注射,是椎間盤源性和其他性質的腰腿痛對症治療的好方法我們建議此操作應在有復甦及監護設備的房間完成,由有經驗的麻醉醫生操作。本法可用於門診病人,但病人必須准備幾個小時的恢復時間。

6.髓核化學溶解療法: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膠原蛋白溶解酶,注入椎間隙,溶解變性的椎間盤髓核,可使有手術指征病人中的3/4,免於手術而獲得治癒。但有嚴格的適應症與禁忌症,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執行。

(二)手術治療:

1.後路椎間盤摘除術: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以後路為常用方法。有全推扳切除、半推板切除和部分椎板切除(即開窗)等方法。由於前二種對腰椎穩定結構切除較多,僅在少數情況下採用,通常以椎板開窗方法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後路法具有直接摘除推向盤突出物和處理其他並存的神經根致壓物等優點.並可在手術中能直接觀察和研究病變特點及其與神經根的關系。對並有腰椎退行性變、腰椎不穩的病人需要同時做內固定,行椎間融合術。

2.前路腹膜外椎間盤摘除術:前路經腹膜外椎間盤摘除術.椎間盤前部和側方顯露較清楚,可同時摘除相鄰二椎間盤,並有利於合並下腰不穩者施行前路植骨融合術。

3.經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術: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可應用小切口經椎間盤鏡行椎間盤摘除,優點為:損傷小,恢復快;輕柔的操作硬膜囊和神經根;更好的區分解剖結構,減少操作損傷。

4.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經皮椎間盤切除術系近年臨床上開展的新技術。其最大優點在於經皮穿刺,將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創傷甚小,技術較熟練者.操作速度較快。但需一定的設備,在技術上要求較高。國外報告的手術成功率在70%一90%之間,有的作者報告,不少病例術後仍有下腰痛症狀,因而在應用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在預防。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的姿勢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尤其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因為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及預防作用。

Ⅱ 不均勻強化是什麼意思

不均勻強化與均勻強化意思:

1、不均勻強化:是表明病變血運不均一,有的地方血供多,有的地方血供少。

2、均勻強化:是這個病灶的血液循環良好;主要提示的是腫瘤或者病變的血液供應情況。

核磁共振增強檢查是在普通檢查上為了進一步了解病灶影像學特性而進行的。

簡單點說,就是為了確定病灶良惡性等而做的。與平掃對比,看看病灶在增強掃描下是否被強化。是為了進一步確診。一般如果醫生建議增強的話,是說已有的資料不足以准確判斷疾病,鑒別診斷存在很大困難。

(2)合金均勻強化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檢查前4小時需要禁食,檢查前1個小時需要禁水和飲料,一般情況下都是早上空腹,實在緊急的病人也需要禁食3-4個小時,主要是防止增強過程中出現過敏反應,如果出現嘔吐、誤吸現象就會很危險,同時注意檢查前一周之內不要做鋇餐造影劑與鋇灌腸。

患者有任何物質過敏,都應當事先告訴臨床醫生和檢查醫生,判斷其適合不適合做增強。

甲亢活動期,碘制劑或含碘食物過敏為本檢查禁忌症,高熱,嚴重感染,嚴重心腎功能不全以及其它有特殊疾病的用戶,需要聽從醫生建議。

Ⅲ 強散強化合金的定義

是指用不溶於基體金屬的超細第二相強化的金屬材料。為了使第二相在基體金屬中分布均勻,通常用粉末冶金方法製造。

Ⅳ 不均勻強化和均勻強化是什麼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不均勻和均勻,不均勻是只是強化一部分,而均勻強化是基本上強化全部。

Ⅳ 延遲期均勻強化什麼意思

均勻強化,說明病變是有血供的。
CT增強掃描的強化程度分為輕度強化、均勻強化和明顯強化。強化程度低的病變血供差,良性病變的可能性大;強化程度高的病變血供豐富,惡性病變的可能性大;增強後均勻強化不一定是癌,也可能是一些良性腫瘤的表現。比如,肺癌的增強呈明顯強化,結核球的增強就呈輕度強化。

Ⅵ 四種強化機制及原理

1、細晶強化:使金屬材料力學性能提高的方法稱為細晶強化,提高材料強度。

原理:通常金屬是由許多晶粒組成的多晶體,單位體積內晶粒的數目越多,晶粒越細。在常溫下的細晶粒比粗晶粒金屬有更高的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因為細晶粒受到外力發生塑變可分散,塑變較均勻,應力集中較小。晶粒越細,晶界面積越大,晶界越曲折,不利於裂紋的擴展。

2、固溶強化:合金元素固溶於基體金屬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變從而使合金強度提高的現象。

原理:晶格畸變增大了位錯運動的阻力,使滑移難以進行,使合金固溶體的強度與硬度增加。在溶質原子濃度適當時,可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而其韌性和塑性卻有所下降。

3、第二相強化:第二相以細小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

原理:交互作用阻礙了位礙運動,提高了合金的變形抗力。

4、加工硬化:隨著冷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材料強度和硬度指標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韌性有所下降。

原理:塑變時,晶粒發生滑移,出現位錯的纏結,使晶粒拉長、破碎和纖維化,金屬內部產生了殘余應力。

金屬的塑性

金屬材料的延伸率和斷面收縮率愈大,表示該材料的塑性愈好,即材料能承受較大的塑性變形而不破壞。一般把延伸率大於百分之五的金屬材料稱為塑性材料(如低碳鋼等),而把延伸率小於百分之五的金屬材料稱為脆性材料(如灰口鑄鐵等)。

塑性好的材料,它能在較大的宏觀范圍內產生塑性變形,並在塑性變形的同時使金屬材料因塑性變形而強化,從而提高材料的強度,保證了零件的安全使用。此外,塑性好的材料可以順利地進行某些成型工藝加工,如沖壓、冷彎、冷拔、校直等。因此,選擇金屬材料作機械零件時,必須滿足一定的塑性指標。

Ⅶ 明顯強化、輕度強化和不均勻強化分別是什麼意思

明顯強化:在CT掃描中,當病變組織和正常組織密度接近時,兩者間對X線的吸收差別就很小,CT圖像的自然對比度就低,使病變組織不易觀察和分析診斷。用引入碘對比劑的方法來人工的增加組織間對X線的吸收差別,從而提高CT圖像的對比度。這種方法就是CT造影增強法,簡稱CT增強。

Ⅷ 「不均勻強化」和「均勻強化」是什麼意思

  1. 應該是「淋巴瘤治療後磁共振檢查見有不均勻強化是什麼意思」吧。

  2. 強化是CT、MR檢查注入造影劑後觀察病變血供情況的一種技術。不均勻強化,是表明病變血運不均一,有的地方血供多,有的地方血供少。

  3. 淋巴瘤化療後腫塊大多會縮小、數目減少。但在治療過程中,這種變化是逐漸發生的,不能一蹴而就,病灶的變化根據療程而有不同。臨床主要應與治療前對比觀察病灶的范圍、大小、數目以及病灶內部和周邊改變。不能單看治療後報告,需要前後對比,才能得出較為准確的結論。

Ⅸ 金屬材料常用的強化方式及機理是什麼

金屬材料常用的強化方式有細晶強化、固溶強化、第二相強化、加工硬化。

1 細晶強化

通過細化晶粒而使金屬材料力學性能提高的方法稱為細晶強化,工業上將通過細 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強度。

其原理是通常金屬是由許多晶粒組成的多晶體,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單位體積內晶粒的數目 來表示,數目越多,晶粒越細。

二.固溶強化

合金元素固溶於基體金屬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變從而使合金強度提高 的現象。

原理:融入固溶體中的溶質原子造成晶格畸變,晶格畸變增大了位錯運動的阻力, 使滑移難以進行,從而使合金固溶體的強度與硬度增加。

三.第二相強化

復相合金與單相合金相比,除基體相以外,還有第二相得存在。當第二相以細小 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時,將會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

原理:它們與位錯間的交互作用,阻礙了位錯 運動,提高了合金的變形抗力。 對於位錯的運動來說,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2、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彌散強化和沉澱強化均屬於第二相強化的特殊情形。

四.加工硬化

隨著冷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材料強度和硬度指標都有所提高,但塑性、 韌性有所下降。

原理:金屬在塑性變形時,晶粒發生滑移,出 現位錯的纏結,使晶粒拉長、破碎和纖維化,金屬內部產生了殘余應力等。

(9)合金均勻強化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材料。

①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雜質總含量<0.2%及含碳量不超過0.0218%的工業純鐵,含碳0.0218%~2.11%的鋼,含碳大於 2.11%的鑄鐵。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並且電阻大、電阻溫度系數小。

③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復合材料等。

金屬材料的疲勞現象,按條件不同可分為下列幾種:

⑴高周疲勞:指在低應力(工作應力低於材料的屈服極限,甚至低於彈性極限)條件下,應力循環周數在100000以上的疲勞。它是最常見的一種疲勞破壞。高周疲勞一般簡稱為疲勞。

⑵低周疲勞:指在高應力(工作應力接近材料的屈服極限)或高應變條件下,應力循環周數在10000~100000以下的疲勞。由於交變的塑性應變在這種疲勞破壞中起主要作用,因而,也稱為塑性疲勞或應變疲勞。

⑶熱疲勞:指由於溫度變化所產生的熱應力的反復作用,所造成的疲勞破壞。

⑷腐蝕疲勞:指機器部件在交變載荷和腐蝕介質(如酸、鹼、海水、活性氣體等)的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疲勞破壞。

⑸接觸疲勞:這是指機器零件的接觸表面,在接觸應力的反復作用下,出現麻點剝落或表面壓碎剝落,從而造成機件失效破壞。

閱讀全文

與合金均勻強化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鍋燒黑怎麼辦能用嗎 瀏覽:234
模具設計與製造什麼地方發達 瀏覽:684
彩鋼三角梁怎麼算高度 瀏覽:101
如何理解鋼筋半圓彎鉤長度 瀏覽:67
拆鋼板需要主要多久 瀏覽:110
新利鋼鐵退出工人是怎麼按排的 瀏覽:294
雲南機器手焊接價格多少 瀏覽:788
316l不銹鋼用什麼工藝加工 瀏覽:447
鋼鐵蒼穹2什麼時候出 瀏覽:260
打拉森鋼板樁長度怎麼算 瀏覽:799
2525的方管承重 瀏覽:958
注塑模具表面劃痕怎麼修復 瀏覽:256
鏡面模具怎麼包裝保護 瀏覽:530
湖北合金鑄件多少錢 瀏覽:382
5根6平方電線穿多大的管 瀏覽:550
二手273焊管機 瀏覽:914
綿陽異形不銹鋼加工哪裡有 瀏覽:155
如何焊接刀片視頻 瀏覽:213
不銹鋼面篩壞了怎麼修 瀏覽:218
手機硬體如何拆下如何焊接電阻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