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化器後端溫度多少正常
二次加熱應該是5攝氏度;因為溫度低於-10攝氏度,有可能會損傷調壓器皮膜、流量計及埋地PE管;且管道結冰不化,鋼管脫漆等問題你首先要區別是氣化能力不足還是環境溫度偏低正常空溫式汽化器出口溫度比環境溫度低3-8攝氏度,如果北方氣溫已經低於0攝氏度,那麼出站溫度肯定低於0攝氏度,這時就開二次加熱。
如果氣溫在十幾度,而出站溫度就低,說明是氣化能力不足,應增加汽化器數量或規格,而不是開二次加熱

B. 液氯汽化器的修復方法
針對液氯汽化器的腐蝕問題,傳統解決方法大多是採用拆卸焊補或堵塞管道的方法,但這樣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而且會造成汽化器的工作效率降低,最後只能投入巨大資金來報廢更換新部件。國外針對上述故障多應用高分子復合材料現場解決問題,應用較多的有美國美嘉華系列等。高分子復合防腐保護塗料具有的優越的粘著性、抗腐蝕性能及優越的耐溫性能,可以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確保企業安全連續生產。其材料阿克EE-121K為100%固體,沒有可揮發性物質,在封閉的環境里可以安全使用而不會收縮,特別是材料良好的隔離雙金屬腐蝕和出色的耐沖刷性能,從根本上杜絕了修復部位的腐蝕滲漏,可以為部件提供一個長久的保護塗層。

C. 液氯汽化器算不算壓力容器
請查《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判定是否為壓力容器。判定是否為壓力容器需要三個條件:1、工作壓力大於等於0.1MPa 2、PV乘積大於2.5MPa·L 3、介質三條缺一不可首先你這個容器第3條符合,接下來自己看看滿足其它兩條不就可以了
D. 液氯汽化器的簡介
液氯汽化器是氯鹼行業的重點設備,其作用是把液態的氯氣轉化為氣態。常見的種類有列管式汽化器及盤管式汽化器等。管板管口大多數採用焊接或脹接工藝,由於工藝缺陷和復雜的過流介質經常會造成管口腐蝕和應力裂紋,造成管口處泄漏。

E. 氯消毒防爆安全要求有哪些急!!
8.1.1本條明確了氣體車間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目的主要是為了嚴格管理,確保安全,因此對工作崗位需要建立的最基本的「四項制度」做了原則規定。由於全國城鎮供水廠的供水規模。運行方式,設備、設施繁簡的不同,其制度、規程的內容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據本廠的實際和特點,加以健全和完善,使崗位明確職責,做到辦事有程序,操作有規程,工作有標准。
安全生產制度應包含高壓氣瓶的入庫驗收及使用、投加系統定期檢修、突發事件應急措施等內容。供水廠應根據以上制度,建立各種原始記錄表格,由運行人員應做好日常運行記錄。
氣體投加車間還應建立運行記錄、交接班傳事記錄、維護檢修記錄、高壓鋼瓶登記使用等各項原始記錄。這些記錄是反映崗位工作基本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日常原始記錄的積累、統計和分析,達到合理使用原材料,發現使用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排除。當設備、設施發生異常或故障時,也利於分析原因和責任。
8.1.3本條規定了高壓鋼瓶的使用管理,執行現行的《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勞鍋字(1989)12號〕的規定,其中主要有:
1貫徹執行本規程和有關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規范規章。2制定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編制壓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檢驗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4向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監察機構報告當年壓力容器數量和變動情況,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計劃的實施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情況等。
5壓力容器事故的搶救、報告、協助調查和善後處理。
6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管理。
7壓力容器使用登記及技術資料的管理。
8.1.4規定了氯氣的運輸應執行《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有關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鋼瓶裝卸、搬運時,必須戴好瓶帽、防震圈,嚴禁撞擊。
2充裝量為50 Kg的鋼瓶裝卸時要用橡膠板襯墊,用手推車搬運時,應加以固定。
3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鋼瓶裝卸時,應使用起重機械,起重量應大於瓶體重量的一倍,並應掛鉤牢固。嚴禁使用叉車裝卸。
4起重機械的卷揚機構要採用雙制動裝置,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確保正常。
5夜間裝卸時,場地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6機動車輛運輸時,應遵守當地公安、交通部門規定的行車路線,不得在人口稠密地區和有明火等場地停靠。
7車輛駕駛室前應懸掛規定的危險品標志旗幟。
8不準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
9車輛停車時應可靠制動,並留人值班看管。
10高溫季節應根據當地公安部門規定的時間運輸。
11運輸液氯鋼瓶的車輛不準從隧道過江。
12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
13充裝量50Kg的鋼瓶應橫向裝運,堆放高度不得超過兩層,充裝量500Kg和1000Kg的鋼瓶裝運,只允許單層放置,並牢固固定,防止滾動。
8.1.6規定了氯氣的存儲應符合《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有關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鋼瓶禁止露天存放,也不準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設的棚架存放,必須存儲在專用庫房內。
2空瓶和充裝後的重瓶必須分開放置,嚴禁混放。
3重瓶存放期不得超過三個月。
4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重瓶,應橫向卧放,防止滾動,並留出吊運間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過兩層。
8.1.7規定了氯氣的使用應符合《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有關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使用、儲存氯氣的廠房結構,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條件換氣,在環境氣候條件允許下,可採用半敞開式結構;不能採用自然通風的場所,應採用機械通風,但不宜使用循環風。安裝有泄氯吸收裝置的車間,應採取封閉式結構,使用機械循環通風。
2加氯車間內外應有明顯的有毒、有害安全標識,逃生通道。
3使用氯氣的車間(作業場所)空氣中氯氣的含量最高允許濃度為1mg/m3。
4加氯系統管道必須完好,連接緊密無泄露。
5加氯設備和管道連接處的連接墊料應選用石棉板、石棉橡膠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繩等,嚴禁使用橡膠墊。
6加氯設備中,應使用與氯氣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潤滑劑。
7液氯汽化器、蒸發器、儲罐等必須裝有壓力表、液面計、溫度計等安全裝置。
8設備、管道檢修時,必須切斷物料來源和傳動設備電源,然後泄壓,放盡物料,進行氣體置換後,取樣分析氣體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時應有專人監護,必須動火時,必須事前辦理動火手續。
9充裝量為50 Kg的鋼瓶,使用時應直立裝置,並有防傾倒措施;充裝量500 Kg和1000Kg的鋼瓶,使用時應卧式放置,並牢固定位。
10使用鋼瓶時,必須有稱重衡器,並裝有膜片壓力表、調節閥等裝置。操作中應保持內壓力大於使用側壓力。
11嚴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熱鋼瓶,可採用45℃以下的溫水加熱。
12嚴禁將油類、棉紗等易燃舞和與氯氣易發生反應的物品放置在鋼瓶附近。
13鋼瓶和反應器之間應設置逆止閥和足夠容積的緩沖罐,防止物料倒灌,並定期檢查,以防止失效。
14應採用經過退火處理的紫銅管連接鋼瓶,紫銅管應經耐壓試驗合格。
15應有專用鋼瓶開啟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16開啟閥門要緩慢操作,關閉時亦不能用力過猛或強力關閉。
17鋼瓶出口端應設置針型閥調節余氯流量,不允許使用鋼瓶閥直接調節。
18瓶內液氯不能用盡,必須留有餘壓。充裝量為50kg的鋼瓶應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鋼瓶應保留5kg以上的余氯。
19作業結束後必須立即關閉閥門。
20空瓶返回生產時廠時,應保證安全,附件齊全。
8.1.8檢查氯氣有無泄漏可以用氨水觀察有無霧態氯化銨生成,檢查其它氣體可以使用洗衣粉或者肥皂溶液,觀察在塗抹處有無氣泡產生。
8.1.10 本條規定了氯氣泄露吸收裝置的維護管理要求,供水廠應做到:
1氯氣泄露吸收裝置每月必須強制使用手動運行一次,運行時間不得少於10分鍾。運行過程中不應出現漏液現象。
2氯氣泄露吸收裝置使用一年後,應對探測器探頭膜片進行檢測,當靈敏度過低時應更換新的膜片。
3定期檢查吸收液位和葯液濃度,以防吸收液失效。
8.1.11當發生氯(氨)泄露時,應按照以下要求組織搶救。
1氯氣泄露時,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搶修,撤離無關人員,搶救中毒者。搶修救護人員必須佩帶防護面具。
2搶修中應利用現場機械通風設施和尾氣處理裝置等,降低氯氣污染程度。
3液氯鋼瓶泄露時可採取以下應急措施:轉動鋼瓶,使泄露部位位於氯的氣態空間;易熔塞泄露時,應用竹簽、木塞做堵漏處理;瓶閥泄露時,擰緊六角螺母;瓶體焊縫泄露時,應用內襯橡膠墊片的鐵箍箍緊;凡泄露鋼瓶應盡快使用完,還回生產廠;嚴禁在泄露的鋼瓶上噴水;在運輸途中鋼瓶泄露又無法處理時,應將載氯鋼瓶車開到無人的偏僻處,使氯氣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4氨氣泄露時,應立即組織撤離無關人員,搶救中毒者。搶修救護人員必須佩帶防護面具。
5現場處置人員人應迅速查明氨氣泄漏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經切斷閥門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搶修中可利用水霧稀釋氨氣,降低現場氨氣濃度。
6如氯(氨)氣泄漏量較大,無法控制時,應立即報告政府安全監管部門,請求專業處置和救護。
8.1.13 為確保在泄漏事故發生時安全關閉氧氣以及臭氧設備,緊急斷電開關應安裝在氧氣以及臭氧車間內任何情況下人員易於接近的地方。
F. 懸賞200分+ 氯化聚丙烯生產工藝及原料
採用四氯化碳為溶劑、偶氮二異腈為引發劑,使聚丙烯在一定溫度下氯化,可製得氯化為35%的氯化聚丙烯。其粘度為370mPa.s,pH值為7.2
用三氯甲烷溶劑法生產,是將聚丙烯溶解在溶劑中,然後通入氯氣進行氯化反應,氯化後的溶液除去溶劑後即獲得氯化聚丙烯溶液,將氯化聚丙烯溶液烘乾造粒,得到氯化聚丙烯產品,其中採用的溶劑是三氯甲烷,採用三氯甲烷作溶劑生產氯化聚丙烯,更利於聚丙烯在三氯甲烷中的充分溶解,可減少溶解時間和氯化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有利於提高氯化效果,相對更加環保,所生產的氯化聚丙烯產品的顏色、穩定性、耐老化性能更好。
以聚丙烯為原料.甲苯為溶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研究了聚丙烯的氯化改性工藝,考察了氯化溫度、引發劑用量、氯化時間及C12氣流量對聚丙烯氯化度的影響;結果表明,適宜的氯化溫度為88~93℃,引發劑質量分數為0.1%,反應時間為200min.Cl2氣流量為180mL/min.
國內外氯化聚丙烯的合成方法現狀及最新的研究進展,在對比、論證溶劑法、固相法、半水相法及水相法的特點後,認為水相法具有在國內推廣的意義
G. 液氯汽化器的介紹
液氯汽化器,作用是液態的氯氣轉化為氣態,用於氯鹼行業,屬焊接或脹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