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顯卡的金屬背板有沒有用
背板主要起到三個作用:1.防止顯卡變形;2.輔助散熱;3.阻隔灰塵。這些作用都不是必要的,因此背板絕大多數都用在高端顯卡上。低端顯卡不安裝,以節約成本。
B. 顯卡上散熱片都有些什麼材質的
主流的顯卡散熱器材質有: 銅:導熱效果最好的 銅鋁合金:次於銅的散熱效果 鋁:散熱效果比銅鋁合金差一點,但性價比高,使用的也是最廣的. 鋁合金:效果最差,但比銅鋁合金更便宜.
C. 2K解析度下最優游戲顯卡 AMD RX6700XT顯卡首發評測
AMD全新的RDNA2架構的6000系列顯卡發布之時,給所有的游戲玩家一個天大的驚喜,在性能方面,做到了對NVIDIA RTX 30系列顯卡的精準狙殺,同時在價格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不僅如此,7nm的領先製程,讓AMD顯卡在功耗/性能比方面表現優秀,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普通玩家來講,高端的6800、6800XT和6900XT性能著實有些過剩,那麼一款針對中端玩家的游戲顯卡是這部分用戶的剛需。
最後,這款顯卡將會在3月18號全網上市,各家的非公版顯卡同樣也會在第一時間開始銷售,根據官方給出的指導價,這款顯卡的價格為3499元,心動的用戶,關注京東、天貓等官方渠道。
D. amd的rx6600xt還是等7000系
不用等,前者完全夠用
2021年ChinaJoy現場,AMD發布了最新的RX 6000系列顯卡的新成員,針對1080P解析度下提供卓越游戲體驗的RX 6600XT顯卡,全新的RX 6600XT顯卡同樣採用了最新的RDNA2架構,領先的7nm製程,並且還支持光線追蹤技術和FSR技術,官方宣稱能夠在3A游戲中,1080P解析度下提供超過125幀的出色游戲畫面,這款顯卡目前官方宣布的價格為2999元,從價位來看的話,理論性能應該優於3060,那麼這塊顯卡的表現究竟如何?接下來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正式開始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全新的RX 6600XT有哪些全新的功能和技術。
領先7nm工藝製程 全新的RDNA2架構
隨著RDNA2架構的發布,領先的7nm製程和優秀的架構設計,讓RX 6000系列顯卡相對上代RDNA架構的顯卡性能提升最多可達2.2倍,並且在這樣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能夠將7nm打磨到如此境地,這顯然不單單是製程方面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顯卡內部架構的優化。
首先全新的Navi 21核心相對於上代Navi 10核心面積從251平方毫米提升至536平方毫米,核心大小提升近1倍,同時CU單元相對於上代的40提升至現在的80,不僅如此憑借著7nm製程的優勢,RX 6000系列顯卡的頻率普遍都提升至2000MHz以上,並且超頻潛力大大提升。
支持光線追蹤技術 實現媲美電影級的游戲光影效果
全新的RX 6000系列顯卡支持光線追蹤效果,並且在顯卡內配有專門的獨立光線追蹤的Ray Acceletators單元,可以實現DirecetX Raytracing光線追蹤效果,基於BVH的演算法判斷之後,實現邊界交叉測試和三角形交叉測試,讓游戲內實現媲美電影級的畫面,為玩家帶來更加出色的游戲體驗。
Infinity Cache和SAM技術 讓顯卡的效率再次大幅提升
本次RX 6000系列顯卡的RDNA2架構的又一大突破是增加了全新的Infinity Cache技術,讓顯卡核心可以直接訪問此全局高速緩存,有助於捕捉即是的重用機會,從而實現更快的訪問數據效果,使得256Bit 16Gbps GDDR6+128MB Infinity Cache的帶寬相當於單純256bit 16Gbps GDDR6的3.25倍,性能提升非常明顯,並且在有效降低延遲的情況下,還能實現更低的顯卡功耗。
不僅如此,RX 6000系列顯卡可以和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實現性能加成,那就是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簡稱SAM,這項技術能夠有效降低CPU在讀取顯存時候的瓶頸,讓CPU和顯卡之間的數據交換更加快速,在開啟此項功能之後,游戲幀數最高可以提升13%左右,游戲性能提升明顯。
支持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超級解析度銳畫技術
AMS RX 6600XT同樣支持Infinity Cache和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超級解析度銳畫技術,簡稱FSR技術,這項技術是通過先進的空間放大演算法進行開發的,使用超高畫質的邊緣和獨特的像素細節銳畫、優化之後,為玩家提供更加極致細膩的游戲畫面,並且FSR一共提供了四擋畫面調節,分別為Ultra Quality、Quality、Balanced、Performance,對應分別為極佳質量、高質量、平衡和性能優先,在性能模式下,游戲幀數相對於4K解析度下原生畫面,有近乎2倍的提升,並且這項技術是完全開源和免費的,老顯卡同樣支持,絕對是今年最值得稱贊的一款顯卡黑科技。
顯卡外觀介紹:
本次我們拿到的顯卡是來自盈通的AMD RX 6600XT 8G GDDR6大地之神,至於為什麼RX 6600XT沒有公版,在前兩天的ChinaJoy發布會後我們也和AMD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潘曉明先生進行了溝通,得到了明確的回復是:除了晶元級的首批顯卡之外,AMD不會為Radeon RX 6600XT專門發布公版顯卡。所以現在上市的RX 6600XT顯卡全部都是非公版顯卡,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自由選擇。
再回到本次的RX 6600XT游戲顯卡,這款盈通的大地之神顯卡採用正面雙風扇的設計,配合散熱管的設計,完全能夠保證散熱效果。
介面方面,顯卡的為用戶提供了3個DP 1.4介面和1個HDMI 2.1介面,用戶可以輕松組建多屏顯示。
顯卡的頂部還有「YESTON」的品牌標識,同時顯卡使用了外接8pin的供電方式,基本450W以上的電源就能夠輕松使用。
顯卡同樣採用了最新的PCIE 4.0技術,能夠提供更大的帶寬。
全金屬的背板設計,加上兩側的開孔,讓顯卡正面風扇的風能夠輕松穿過顯卡,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標志性的顯卡核心,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款A卡。
拆解部分展示:
盈通RX 6600XT顯卡採用了純黑色的PCB板,整個電器元件排列非常緊湊,做工非常規整。
顯存部分是來自三星的GDDR6,單顆容量為2GB,顯存位寬為128Bit,核心周圍共有4顆,顯存容量為8GB,同樣顯卡還提供了32MB的Infinity Cache。
供電部分的話,這款顯卡採用了8相供電,可以說是比較豪華的,能夠輕松支持顯卡在更高的頻率運行,所以供電這塊,用戶基本不需要任何擔心。
核心部分同樣採用了Navi21核心,流處理器共2048個,光線加速器為32,晶體管數量為11.1B,同時基礎頻率為1968MHz,最大加速頻率可以達到2589MHz,游戲頻率可以達到2359MHz。
性能測試篇:
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本次的測試平台,處理器為Intel酷睿i9-11900K,主板為ROG M11H,內存為芝奇幻光戟3200MHz 8gX2,硬碟則為三星980,系統為Win10專業版最新版本,測試環境溫度為26.5℃。
3DMARK基準性能測試結果:
全新的RX 6600XT同樣支持最新的DX12,我們在測試的過程中,測試3次以上,並且取平均結果,最終成績如下。
3DMARK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在TImeSpy項目中,RX 6600XT顯卡的性能要明顯強於RTX 3060,在模擬1080P的FireStrike項目中,RX 6600XT性能和RTX 3060TI基本保持一致,性能表現出色。
游戲性能測試環節:
游戲測試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五款目前主流的3A游戲大作中,RX 6600XT都以絕對的優勢領先RX 3060顯卡,並且在刺客信條這款游戲中,RX 6600XT領先RT 3060TI超過19%,游戲性能表現非常優秀,尤其是在DX 12的游戲中,RX 6600XT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FSR性能測試:
FSR技術作為能夠顯著提升游戲幀數的一項黑科技,在實際的測試過程中,我們通過開關FSR進行游戲性能測試,測試游戲為《銀河破裂者》。
在測試之前,我們可以打開游戲內部的配置選項,在設置內,選擇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n選項,最終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在打開PerFormance選項之後,游戲的幀數提升了至少2.4倍,游戲體驗更加絲滑流暢。
溫度&功耗測試:
顯卡溫度和功耗測試環節,經過滿載拷機之後,經過超過15分鍾的拷機之後,顯卡的額溫度穩定在72℃,顯卡功耗為137W,整體散熱表現優秀。
寫在最後:AMD RX 6600XT是一款能夠提供卓越1080P游戲畫面的主流游戲顯卡,領先的7nm製程、RDNA2架構,並且高達2589MHz的頻率,都讓這款顯卡提供非常出色的顯卡性能,另外這款顯卡還支持最新的FSR技術,能夠大幅提升游戲幀數,為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戲體驗,如果近期想要入手一款主流級游戲顯卡的用戶,2999元的RX 6600XT可以完勝RTX 3060。
生產AMD Radeon HD 6000系列顯卡的廠商
華碩、技嘉這類廠商主要以主板業務為主,他們的顯卡主要是做工和用料取勝默認性能上,這類廠商的顯卡比常規顯卡專業廠商的出色,做工用料更是出類拔萃,但價格相對要貴出不少,一般在20%以上微星的東西相對差一些,也要便宜一些樓主所謂的HD6000,是A卡中的6系顯卡。A卡方面藍寶口碑最好,迪蘭恆進也是一線大廠,但近年來迪蘭的東西普遍縮水,口碑每況日下主要看看藍寶的東西吧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rx6000發布會時間
在10月29日的凌晨發布了全新的RX6000系列顯卡,AMD Radeon RX6000系列顯卡基於 AMD RDNA2架構打造,將為全球玩家呈現 Radeon 顯卡的強大之處。敬請留意活動時間,一睹迄今最強大的 AMD 游戲顯卡的風采。
發布會中沒有特別講解RX 6000的核心設計,但背景中屢次出現的晶元圖絕對有看頭。和之前的大部分GPU相比,它整體看起來更像是Zen2、Zen3 CPU,核心群位於兩側(CPU里叫CCX),中間應該是部署了大容量緩存,兩側則似乎帶有高速數據通道。
(4)鋁合金顯卡怎麼樣擴展閱讀
一、傳統GPU的布局:
這種布局不光是參考了自家的CPU,而且還能和它們「聯動」,也就是Infinity Cache和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它們的具體內容請參考今天的新聞茶泡Fan)。
至於中間的大容量緩存,不光提升了效率,而且可以回答一個問題,為啥RX 6000的顯存帶寬只有256bit,答案是肯定有相當大的帶寬被用在這些內置高速緩存上了。
二、性價比:
發布會上的性能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標注了使用最新或最好API(Best API),也就是使用了更有利於自己發揮的設置,在一些同時支持DX11、DX12、DX12終極版的游戲中,也許在選擇某些API時RX 6000的性能並沒有這么強。
AMD Radeon HD 6000系列是不是都是獨立顯卡
在AMD的規劃中,由於PC業界CPU與GPU整合已成趨勢,加上內置顯示性能逐步提升,入門等級的GPU在進入HD 6000系列後,已經從獨立GPU的名單中,被下放到處理器整合的GPU內,例如目前市面上的C系列以及E系列APU,就分別使用HD 6200系列以及HD 6300系列的型號,;傳聞中,HD 6700家族也已經蓄勢待發,但以現在AMD的GPU型號中,在HD 6300到HD 6700的型號中間,還有個缺口沒有補上,而這個缺口也是這次AMD新品發表的主軸,包括HD 6450、HD 6570以及HD 6670三款產品。
此次發表的最低階的HD 6450可最多進行3顯示器輸出,支持HDMI 1.4、DP 1.2、DVI以及VGA輸出,採用Low profile刀卡設計,可設計成主動與被動散熱,內存可支持DDR3或是GDDR5,內存可從512MB至1GB,當採用GDDR5的能耗為27W,DDR3的能耗為20W。主打的客群是以能耗為優先訴求並且追求進階影音享受的族群。
而HD 6570則主打高CP路線,依舊最高可支持3顯示器輸出,支持HDMI 1.4、DP1.2、DVI以及VGA,可支持DDR3以及GDDR5內存,內存也一樣是512MB至1GB,能耗方面,全速44W,待機10W,可設計成全高或是Low profile刀卡。針對的市場是欣賞藍光3D影片以及輕度的DX11游戲需求,並且也希望能夠單卡三輸出的族群,主打希望以低成本同時滿足入門游戲以及享受聲光娛樂效果的人群。
最後一款是HD 6670,最多可以支持單卡4顯示器輸出(註:端廣告牌卡廠商的輸出配置。),支持HDMI 1.4、DP1.2、DVI以及VGA輸出,內存支持DDR5,內存可從512MB至1GB,待機功耗12W,全速66W,為標准全高卡設計,採取主動散熱。針對的市場是同價位最高的DX11效能,並且追求單卡四輸出的族群。
這個系列的顯示適配器的訴求,可說是為了填補目前Intel新一代的內顯效能實際仍不足,並且仍停留在DX10時代,而這些族群卻又不希望為了單純提升效能,卻增加大量能耗、並需要升級電源供應器的族群;另外也支持3D以及Eyefinity多顯示器輸出等內顯未具備的能力。另一個就是針對顯示適配器已經用滿3年的族群,從DX9、DX10等級升級到DX11的平價選擇,如HD 6570在效能方面也較3年前的HD 4650高出30%以上的效能,並且能耗沒有太大改變,更升級DX11支持。
老哥們AMD RX6000顯卡咋樣,相比30系咋樣,另外5600X給推薦個板子
這一陣子B站,貼吧評測看了不少,應該是小勝30系,6800XT對比3080,4K 2K游戲性能基本持平,個別游戲小幅領先,6800最起碼也能戰平3070,而6900XT 4K游戲小勝3090,功耗還低,5600X給配個靠譜B550板子就行,像口碑比較好的華碩b550重炮手wifi版就是個好選擇,供電散熱用料足,2.5G網卡,還有WiFi6,南橋通道設計合理,極限情況支持雙M.2+4個SATA,還有AI麥克風降噪技術,開黑體驗提升明顯,有BIOS一鍵升級更好支持Zen3
AMD5000系列和6000系列顯卡主要區別是什麼望高手詳解
6000系列跟5000系列最大的區別就是整體優化了 說白了就是縮水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HD6850 HD6870 比HD5850 HD5870便宜的原因
拿6850 跟 5850來說 5850擁有1440 個流處理器 而6850隻有960個流處理器
同樣 5870擁有1600個流處理器 6870隻有1120個流處理器
amd6000顯卡上市時間
AMD於2020年10月29日凌晨正式發布RX 6000系列顯卡與RDNA 2顯卡架構,正式引入DX 12 Ultimate支持,包括實時光線追蹤、可變速率著色、網格著色器以及采樣器反饋,這次發布的RX 6000系列顯卡一共有三款,分別是RX 6900 XT、RX 6800XT以及RX 6800顯卡。
RDNA 2架構有四個核心亮點,高性能的CU單元、革命性的IF緩存、突破性的高速設計以及更多的先進功能。
(4)鋁合金顯卡怎麼樣擴展閱讀:
RX 6000系列顯卡類似於Zen2和Zen 3架構的IF匯流排概念,RDNA2架構引入了IF高速緩存設計,使用最多128MB高速緩存連接CU單元,盡管只有256位,但帶寬增益依然高達2.17倍。
採用72個CUs單元4608個流處理器,游戲核心頻率2015MHz,加速頻率2250MHz,配備128MB的IF高速緩存和16GB的GDDR6顯存,TBP功耗300W。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AMD顯卡
amd的7000系列與6000系列顯卡有什麼差別
工藝不一樣 hd7000是28nm而hd6000是40nm 架構也不一樣 功耗更低 性能有進一步提高 但是論道性價比沒hd6000的高 如同等價格的話 hd7750就不如hd6850 後者性能更好
AMD發布RX6000系列顯卡,為何可以無限緩存更低功耗更高性能呢
根據AMD發布的數據RX6000系列顯卡的參數甚至比RTX30系列略高,但價格更便宜,以下我們來看下具體的參數和價格。
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基於極具突破性的AMD RDNA2游戲架構,該架構是下一代主機、PC、筆記本和移動設備的新基礎,與基於AMD RDNA架構的AMD Radeon RX 5700 XT顯卡相比,AMD RDNA2游戲架構在某些特定的游戲中可為AMD Radeon RX 6900 XT顯卡提供多達2倍的性能,而AMD Radeon RX 6800 XT顯卡與同為7nm製程工藝的AMD Radeon RX 5700 XT顯卡相比,也有高達54%的每瓦性能提升。
這三款顯卡都基於AMD最新的RDNA技術,也都支持硬體光線追蹤加速,16GB/GDDR6顯存,支持4K。在RDNA2中,AMD打造了創新性的無限高速緩存(Infinity Cache),可以提供比傳統GDDR6顯存子系統提供兩倍以上的帶寬,能效提升至少50%。直接看效果,相比起普通的256bit GDDR6,使用無限緩存之後的顯卡核心可以做到等效2.17X的帶寬,同時耗能僅為384bit時的90%。
RX 6000系列顯卡價格:
AMD Radeon RX6800,4599元,11月18日發售
AMD Radeon RX6800XT,5099元,11月18日發售
AMD Radeon RX6900XT,7999元,12月8日發售
RX 6000系列顯卡部分參數
在RX 6800中,擁有60組CU計算單元,游戲頻率1815MHz,Boost頻率為2105MHz,搭載128MB的無限緩存以及16GB的GDDR6顯存,整卡功耗為250W。在游戲性能上這張卡與RTX 2080 Ti展開競爭,在1440P以及4K游戲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考慮到RTX 3070與RTX 2080 Ti的游戲性能幾乎一致,我們也可以認為它的主要目標是瞄準RTX 3070的市場。
其中RX6800XT有72個運算單元,核心頻率為2015MHz,超頻頻率達2250MHz,還將包含16GB的GDDR6顯存,128MB的無限高速緩存。TBP整卡功耗為300W。RX 6800XT在1440P解析度下相比競爭對手RTX 3080在絕大多數游戲中取得領先,並且由於較高的能耗比,AMD的RX 6800XT功耗相比競爭對手還低20W。
RX6900 XT中,定位比RX 6800XT更為高端,擁有80組CU計算單元,游戲頻率為2015MHz,Boost頻率為2250MHz,搭載128MB的無限緩存,16GB的GDDR6顯存,算力卻高達23.04TF,整卡功耗300W。在游戲性能方面,RX 6900XT直接對標RTX 3090,在4K解析度中的測試中,兩者難分伯仲,從游戲幀數獲勝的數量上來看RX 6900XT領先的游戲比RTX 3090多出一款,有一點略微的小優勢。
最重要的是,AMD給了三款顯卡16GB的顯存,比NVIDIA要良心太多了。全新AMD Radeon RX 6800、RX 6800 XT和RX 6900 XT顯卡可為主流AAA游戲提供世界頂級的4K和1440P性能,帶來超逼真的沉浸式視覺效果,以及終極游戲體驗所需的必備功能。
在這次發布會上,AMD還正式給出了新一代顯卡所附帶的全新技術。首先是AMD自己的延遲減少技術,AMD早前已經推出了AMD Freesync和Anti-Lag技術,將標准延遲為63ms的游戲場景減少了8ms。AMD此外三大顯卡均支持終極延遲減少方案AMD Radeon Boost技術,與Freesync結合,可將延遲大幅減少23ms。
全RDNA 2特性 / 微軟&AMD
AMD同樣與微軟深度合作,藉助微軟的DirectX12 Ultimate API,新款顯卡將支持DirectX光線追蹤、VRS、Mesh Shaders和SFS等圖形技術。一旦2021年Windows正式啟用DirectStorage功能後,三款顯卡也將支持更快的數據傳輸速率。此外,RDNA2技術同樣運用於微軟的Xbox Series X/S和索尼的PS5中。但鑒於微軟與AMD的緊密合作,微軟的兩大游戲主機將是唯二支持全RDNA 2特性的機器。
不過這次的顯卡外觀略保守,沒有30系的外觀那麼驚艷。RX6000系列顯卡依舊採用了傳統的2.5卡槽和PCIe連接設計,通過三風扇系統來散熱,並沒有像NVIDIA那樣對PCB大小進行過多縮減,也沒有配有全新的12針電源連接器。顯卡–長267mm並具備2x8標准8-pin電源介面,旨在為方便搭配現有的發燒級650W-750W電源使用,玩家可以輕松升級現有大、小規格尺寸的PC而無需額外成本。
無限緩存技術的加持,rdna2 256bit的g6的帶寬相比384bit的g6要大的多,因而成本更低,非常聰明的做法。相比於3080/3090為了增加顯存帶寬,硬上了gddr6x,結果就是功耗收不住,分給核心的功耗受到嚴重影響。AMD這波是方向大正確,剩下的問題就是:AMD6000系列跟老黃3000系列誰能保證供貨?
總結
今年AMD可謂是打了一場翻身仗,十年來,終於看到AMD再一次翻身,同時對抗Intel和英偉達,並且有網友說:
2K解析度下最優游戲顯卡 AMD RX6700XT顯卡首發評測
AMD全新的RDNA2架構的6000系列顯卡發布之時,給所有的游戲玩家一個天大的驚喜,在性能方面,做到了對NVIDIA RTX 30系列顯卡的精準狙殺,同時在價格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不僅如此,7nm的領先製程,讓AMD顯卡在功耗/性能比方面表現優秀,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普通玩家來講,高端的6800、6800XT和6900XT性能著實有些過剩,那麼一款針對中端玩家的游戲顯卡是這部分用戶的剛需。
為了這部分用戶的真實需求,AMD推出了搭載了全新游戲顯卡AMD RX 6700XT,這款顯卡採用了同樣的Navi 22核心,並且使用了RDNA2架構和7nm製程工藝,同時12GB的超大顯存,足夠應對所有的2K解析度下的游戲,同時應對一般的4K游戲也綽綽有餘,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全新的AMD RX 6700XT游戲顯卡的首發評測吧。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AMD最新引以為傲的RDNA2顯卡架構,全新的RDNA2架構相對於上代RX 5000顯卡,性能提升超過2倍,同時每瓦性能功耗相對上代減少50%,這樣的提升,相對於上代RDNA架構的顯卡來講非常巨大,這對於晶元內部架構的設計挑戰非常大,在近幾年的顯卡市場中,這樣的大幅的性能升級,幾乎是沒有出現過的,從這里可以看出 RDNA2架構方面的領先,而全新的AMD RX 6700XT同樣採用了最新的RDNA2架構。
核心方面,AMD RX 6700XT同樣採用了代號為Navi 22的核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 「大Navi」,這款核心相對於旗艦AMD RX 6900XT進行了部分調整,首先光追單元從80調整到40,流處理器從5120個減少至2560個,同時晶體管數量有26.8百萬個縮減到17.2百萬個,另外晶元的面積從519平方毫米縮減到336平方毫米。
AMD RX 6700XT游戲顯卡不僅僅支持光線追蹤技術,同樣也支持最新的Infinity Cache技術,這樣技術是利用超大的高速緩存和帶寬,讓顯卡進行游戲渲染的時候能夠提供極其出色的性能,快速訪問數據,有效提升顯卡整體的性能,6700XT搭載的96MB超大容量的Infinity Cache相當於等效256位 GDDR6帶寬的2.5倍,這樣的性能提升對於我們日常的游戲來講,有著絕對的性能提升,並且在功耗表現方面更低,是目前非常領先的一項顯卡技術。
同樣,這次的AMD RX 6700XT和AMD 5000系列桌面處理器組建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這樣技術簡稱「SAM」,即智能定址顯存技術,在傳統的Windows系統內,CPU處理器一次只能訪問一部分GPU顯存,這樣限制了CPU和GPU之間的快速數據交換,不能發揮GPU的全部性能,而AMD最新的SAM技術,能夠讓處理器和顯卡之間的數據做到快速交換,突破數據傳輸的瓶頸,讓玩家的整體游戲性能提升超過13%,這樣的性能提升無疑是非常巨大的。
自去年開始,根據專業機構的調查得出,使用2K解析度顯示器進行游戲的用戶,大約佔到游戲玩家總人數的44%左右,相對於1080P和4K解析度,目前2K解析度已經成為了目前大部分游戲玩家都會選擇的最佳游戲解析度,但是玩家從1080P解析度升級到2K,對於顯卡的要求同樣更高, AMD RX 6700XT游戲顯卡推出很好地迎合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
由於今年的虛擬貨幣市場極其火爆,讓「挖礦」潮再次興起,又恰逢疫情導致全球半導體晶元的產能降低,近期顯卡的價格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在定價方面,AMD RX 6700XT可以說下了不小功夫,官方給出的指導價為3499元,單從官方價格來看的話,這個顯卡的性能應該和RTX 3070顯卡接近,可能在個別游戲方面小超一點,定位在中端,並且這塊顯卡搭載了12G的超大獨立顯存,可以說在性能方面,能夠輕松勝任各種2K解析度下的游戲。
接下來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全新的AMD RX 6700XT的外觀部分:
從正面看,全新的AMD RX 6700XT顯卡延續了整體6000系列顯卡的設計風格,正面採用雙風扇設計,顯卡散熱器中間是「R」表示,進一步強調Radeon元素,同時顯卡的散熱器中間銀色部分採用的是鋁合金材質,質感和視覺效果都非常不錯。
散熱器的風扇採用了「軸流」風扇的設計,這樣能夠大幅提升風扇的風量和轉速,同時還能保證顯卡風扇高速運轉時候的靜音效果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顯卡的散熱表現。
在顯卡的頂部是AMD「Radeon」信仰LOGO,在通電之後,顯卡的信仰LOGO會被點亮,紅色的信仰LOGO能夠更好的裝飾機箱。
供電方面,這款顯卡採用了8+6pin供電,建議搭配500W以上的電源進行使用。
介面方面,AMD RX 6700XT搭在了一3個DP介面和一個HDMI介面,並且支持DP 1.4協議,同時HDMI介面也支持4K解析度120Hz刷新率的顯示輸出,玩家基本不需要擔心顯示輸出的問題。
顯卡的背面採用整塊的鋁合金背板設計,非常的簡潔大氣,同時穩固性很好,能夠很好地保護PCB板不會變形彎曲,同時這次AMD的公版在堆料方面同樣毫不吝嗇,10層PCB板,保證顯卡的做工。
另外,這塊顯卡同樣支持PCIe 4.0技術,通過PCIe 4.0用戶搭配AMD 5000系列處理器能夠實現SAM技術,並且PCIe 4.0的帶寬相對於3.0有了大幅的提升。
性能測試篇:2K解析度下 最佳游戲顯卡
性能測試部分,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們使用的測試平台,在處理器方面,我們使用的是AMD 銳龍 5900X,主板則為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內存則為海盜船DDR4 4000MHz 8Gx2雙通道內存,散熱器為影馳360mm水冷,而電源則為金河田800W金牌電源。
首先是基準性能測試,我們可以看到RX 6700XT的跑分如上圖所示,可以看到顯卡的FireStrike和FireStrike Extreme跑分要大幅領先RTX 3070和RTX 3060Ti,尤其是FS項目領先幅度超過27%,性能表現優秀。
另外,TimeSpy項目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DX12性能,AMD RX 6700XT的性能表現同樣較為優秀,在TimeSpy項目中,AMD RX 6700XT性能和RTX 3060Ti基本持平。
2K解析度下游戲性能測試:
接下來我們挑選了幾款市面上主流的大型游戲,最終在2K解析度下,AMD RX 6700XT可以輕松暢玩絕大部分的3A游戲大作,在性能方面,這款顯卡的游戲幀數和RTX 3070接近,領先RTX 3060Ti。
4K解析度下游戲性能測試:
在4K解析度下,RX 6700XT顯卡基本能夠實現30幀以上的流暢游戲運行的要求,這也符合各種3A大作流暢運行的標准,同時在游戲畫面上,色彩豐富,沒有出現畫面撕裂拖影的情況,能夠正常流暢的運行,在性能表現方面的,顯卡和RTX 3070幀數互有高低,單從幀數來看的話,相差無幾,RX 6700XT性能基本介於RTX 3070和RTX 3060Ti之間,和RX 6800的性能差距在5-10%左右。
溫度和功耗測試:
在溫度方面,顯卡在滿載的情況,顯卡的溫度為87℃,在功耗方面,這款顯卡的實際功耗為207瓦特,全平台的滿載功耗為401瓦特,建議用戶選擇800W左右的電源,這樣在游戲的時候能夠讓電源穩定在最佳轉換效率上進行工作。
總結:AMD RX 6700XT在外觀方面,依舊延續了AMD公版顯卡的出色設計和優秀做工,個人非常喜歡紅色的信仰LOGO燈,同時在性能方面,顯卡基本實現了2K解析度下暢玩各種3A大作的需求,不光如此,搭配全新的Radeon「雞血」驅動,還能夠實現一鍵自動超頻,免費「白嫖」性能,這對於喜歡折騰的DIY玩家來講,簡直就是福音,出色的超頻能力主要來源於RDNA2優秀的架構和7nm製程的優勢。
對於大部分的主流游戲玩家來講,同樣的價格,更強的性能,相對於RTX 3060TI,RX 6700XT更加值得選購,但是由於近期的缺貨和狂潮影響,想要原價購得較為困難,建議非剛需用戶繼續觀望,需要升級的顯卡的用戶,那就是考驗網速和手速的時候。
E.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評測:閃耀旗艦,由你創作
作為RTX 30系顯卡裡面最後的一塊拼圖,RTX 3090 Ti顯卡已經與大家正式見面了,其搭載的GA102-350核心是目前NVIDIA Ampere 游戲 架構裡面規格最完整的核心,因此RTX 3090 Ti天生就是性能王者,而它的實際表現也確實如此,當之無愧的性能之王。
面對著這張目前消費級別終極的卡皇,各大廠家自然也是不會落下,紛紛推出自家的非公版RTX 3090 Ti來滿足發燒友玩家的需求。這當中自然也少不了影馳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這次他們就為大家帶來的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這張顯卡不僅有著強悍的性能,而且還延續了該系列傳統設計,為玩家留下了充分的DIY空間,可讓你打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RTX 3090 Ti。
完全體的GA102核心這次終於來了,它仍然沿用了從NVIDIA Pascal架構開始定下的GPC-TPC-SM層級架構,完全體的GA102核心一共具有7組完整的GPC,每組GPC包含6組TPC,每組TPC包含2組SM,所以完整的GA102核心擁有84個SM單元。
而且在Ampere架構中,每個SM單元擁有的CUDA核心數現在為128個,這就使得GeForce RTX 3090 Ti一共擁有10752個流處理器的超大規模。但是,與之前的GeForce RTX 3090相比,GeForce RTX 3090 Ti主要只是多了些流處理器嗎?並不是這樣。
我們先來看一下GeForce RTX 3090 Ti與TITAN RTX、GeForce RTX 3090和GeForce RTX 3080 Ti規格參數對比:
從定位上來說,GeForce RTX 3090 Ti以及GeForce RTX 3090都是上代TITAN RTX的繼任者,上一代TITAN RTX的定位是面向AI和數據科學的解決方案,不過從目前這一代來看,TITAN這個系列似乎是被砍掉了,於是GeForce RTX 3090 Ti以及GeForce RTX 3090被錄入了GeForce陣容,但是他們的目標群體很明確——面向8K 游戲 玩家及重度創作者,而這兩者之中,其實更加偏向於重度創作者用戶。
如果說GeForce RTX 3090定位是生產力工具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是24GB大容量的GDDR6X顯存的話,那麼GeForce RTX 3090 Ti在這上又漸進了一步,那就是其顯存配置不僅容量大,而且支持ECC糾錯碼了,這是筆者個人認為GeForce RTX 3090 Ti相比GeForce RTX 3090區別最大的兩個地方之一。同時這也讓GeForce RTX 3090 Ti看著很像設計與可視化解決方案領域的專業卡——RTX A6000。
但是GeForce RTX 3090 Ti與RTX A6000各有長處,RTX A6000的典型特點是可以配備最高達48GB的顯存容量,但是GeForce RTX 3090 Ti的特點是配備了比RTX A6000更快的顯存——GDDR6X。相對來說,設計與可視化生產流程更加偏重於需求大容量,而 游戲 需要低延遲,所以對顯存速度也有要求,越快越好,當然, 游戲 的解析度以及貼圖質量也影響著顯存容量的需求。
所以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GeForce RTX 3090 Ti一個無出其右的點——那就是它的顯存特點綜合了GDDR6X的「快」、24GB的「大」容量以及支持ECC糾錯碼的「穩」,可以說是一個沒有短板的多面手。
驅動的控制面板中有顯存的ECC開關,默認是關閉的,對於創作軟體來說開ECC會增加穩定性,而對於 游戲 用戶來說,就不用打開了,由於多了一步糾錯碼計算,會稍微影響性能,默認不動就好。
上面說顯存支持ECC糾錯碼是筆者個人認為GeForce RTX 3090 Ti相比GeForce RTX 3090區別最大的兩個地方之一,而第二個地方並不是更多的流處理器,而是頻率。
對於GeForce RTX 3090的GA102-300和GeForce RTX 3090 Ti的GA102-350這樣的大核心來說,同時擁有高頻是比較難的,因為即使可以高頻,它也會面臨功耗和發熱的難題,畢竟隨著頻率的提升,功耗與發熱是以超越線性的比例提升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每一代的旗艦卡往往頻率並不是同架構中最高的。
而這次的GeForce RTX 3090 Ti確實令人驚訝,它的Boost頻率達到了1860MHz,相比GeForce RTX 3090的1695MHz提高了大約10%,相比較而言,流處理器單元只不過提高了不到3%而已。
在GeForce RTX 3090身上,顯存帶寬已經來到了936 GB/s,距離1 TB/s大關只差臨門一腳了,這最後一腳由誰來實現呢?當然是NVIDIA自己,於是這一次於猛獸盡頭更進一步的GeForce RTX 3090 Ti終於實現了超越1 TB/s的顯存帶寬,達到了1008 GB/s,這是GeForce顯卡 歷史 上第一次跨過1 TB/s的帶寬。
而且除了這個第一,GeForce RTX 3090 Ti也是第一款採用新型PCIe 5.0外接供電介面的顯卡。
同樣的,基於新一代Ampere架構的GeForce RTX 3090 Ti顯卡也具有這一代Ampere顯卡的一些通用特性,並且相比上一代Turing架構有很大的進步。
GeForce RTX 30系顯卡上的SM單元相比GeForce RTX 20系的,最大變化是加倍了針對傳統計算的FP32單元、引入第二代RT Core以及第三代Tensor Core。
大家都知道在Turing架構中,NVIDIA整數型(INT32)和單精度浮點型(FP32)兩種不同的數據類型交給兩種不同的ALU進行計算。不過現代 游戲 應用中最為常見的還是FP32,因此為了提高計算效率NVIDIA在NVIDIA Ampere 架構上引入了可同時支持INT32或FP32兩種數據類型的新ALU。也就是說,現在有兩條不同的數據路徑,一條能夠同時處理整數或者單精度浮點,另一條則單純處理單精度浮點計算。
負責進行實時光線追蹤運算的專用硬體單元RT Core在NVIDIA Ampere 架構上也更新到了第二代,最主要是增加了動態模糊的加速運算支持。NVIDIA在其中新加入的插值演算法可以在保證動態模糊精確性的同時提高了實時光線追蹤效率,官方表示最高可達8倍於上代的速度。另外在基礎的BVH計算上,第二代RT Core也可以比第一代快2倍。
Tensor Core這個負責運行AI計算的硬體單元在NVIDIA Ampere 架構上也升級到了第三代。其實之前發布的A100計算卡上已經用上了新的第三代Tensor Core,它能夠提供比第二代Tensor Core高出4倍的效能,不過 游戲 卡上面的Tensor Core進行了一定的精簡,其FP16 FMA計算的吞吐量只有GA100核心中的Tensor Core的一半。
而第三代Tensor Core帶來的更強勁AI運算有些什麼用呢?答案就是DLSS。隨著GeForce RTX 30系顯卡一同發布的,還有DLSS的更新版 - DLSS 8K。顧名思義,DLSS 8K就是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將畫面解析度拉伸至8K的新版DLSS,具體來說就是把1440P的畫面拉伸至4320P,像素數量跨越了整整9倍。
再之後就是HDMI 2.1這個備受期待的新輸出埠了。在HDMI 2.1之下,顯卡可以用單線材做到8K60Hz或者4K120Hz的輸出。對於想用大尺寸電視打 游戲 的玩家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福音。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屬於超頻版RTX 3090 Ti顯卡,其Boost頻率相比公版參數從1860MHz提升至1890MHz,同樣配置有24GB GDDR6X顯存,顯存數據頻率為21Gbps,配置有12+4pin的12VHPWR供電介面。
功耗與溫度設置方面,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的TGP設定是450W,允許手動向上提升至最高480W,溫度控制上限默認為83 ,可向上調整至90 ,適用於超頻或者是需要更高性能輸出的使用環境。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在外觀上仍然採用透明水晶外殼設計,純白的風扇導流罩加上透明外殼可以說是一種簡約但不簡單的設計,丘陵狀的紋路賦予了顯卡外觀上的層次感,更重要的是給玩家留下了DIY的空間,可以通過水彩筆或者貼紙等方式裝飾自己的顯卡,將其打造為獨一無二的專屬產品。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採用的是星卓II Plus散熱器,配置有兩把102mm直徑與一把92mm直徑風扇,扇葉均採用了「靜霜三折」設計,配置有11片扇葉,每片扇葉都經過三折設計,轉動時呈現陀螺面,支持智能啟停技術,可兼顧散熱效能與靜音表現。
左右兩側的靜霜風扇為102mm直徑
中間的靜霜風扇為92mm直徑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是一張越肩式的3槽位厚度顯卡, 其厚度實測為65mm,長度為350mm,高度則為135mm(不包含PCI-E金手指),重量為2.13kg,對機箱的安裝空間要求還是不低的。
顯卡靜霜風扇的RGB燈效
頂部燈板的RGB燈效
雖說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是一款在外觀上留下了DIY空間的顯卡產品,但是這並不代表其不注重當前的流行元素,RGB燈光效果肯定也是標配的。顯卡的RGB燈效來自於散熱器上的三個靜霜風扇以及頂部的RGB燈板,其中風扇的RGB燈光可以通過透明扇葉折射至透明外殼內,配合玩家自己DIY的圖案會展現出獨一無二的效果。
顯卡的RGB燈效可以通過影馳的魔盤XTREME TUNER軟體進行設置,包括有單色靜態、單色呼吸燈、循環呼吸燈、色彩循環等多種模式,也可以通過顯卡標配的12V RGB同步線連接到主板上,與主板的RGB燈效實現同步,打造屬於玩家自己的RGB燈光系統。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配置有一塊全覆蓋金屬背板 ,採用鋁合金材質,不過與同門的其它產品相比,此次配置的是背板採用了全新的設計,配色從黑色改為了白色,與正面的風扇導流罩相呼應,末端的開孔 為六角形蜂窩形狀,鏤空設計可以讓散熱器上的部分熱空氣從這里散發到機箱其他地方,從而增強顯卡的散熱能力。
顯卡背板尾端處採用鏤空設計以增強散熱效果
顯卡散熱器末端的兩個螺絲孔是用於機架安裝使用的
顯卡提供有1個HDMI 2.1介面與3個DP 1.4a介面
12VHPWR供電介面屬於PCI-E 5.0的范疇,這次RTX 3090 Ti算是首次在非公版產品上大規模使用,相比起之前的雙8P或者三8P介面,一個12VHPWR介面 在提供不低於450W供電能力的同時,所佔的地方也要少很多,不但有利於外觀設計,對於玩家走線也很有幫助。
顯卡標配8pin*3轉12VHPWR介面的轉接線
當然為了讓手中持有舊款電源的玩家也可以順利用上這塊顯卡,隨著顯卡還會附帶一條三個8Pin轉12VHPWR的轉接線。此外為了支撐超過2kg重量的顯卡,避免其給主板造成過高的安裝負荷,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還附送了一套顯卡支架,可以說是想得非常周到了。
顯卡還配置有一個雙槽擋板以供更換使用
顯卡本身的PCB長度相比散熱器其實要略短一些,但是上面的空間利用率很高,基本就沒有留出多少空餘的地方,比較搶眼的中間碩大的GPU以及末端的弧形鏤空。
顯卡PCB背面
顯卡基於GA102-350核心打造,旁邊的是12顆來自美光的GDDR6X顯存,每顆顯存都是2GB的容量,組成24GB的總容量,與RTX 3090相比是不需要在背面布置顯存,在散熱設計上其實是變得更為簡單了。
GPU右側供電
GPU左側供電
在核心供電方面,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採用了20+4相供電設計,其中核心供電為20相,顯存供電為4相,所用的MosFET都是美國芯源系統的MP86957,最大電流70A,而核心PWM控制晶元則同樣是美國芯源系統的MP2891。
供電MosFET都是統一的MP86957
PWM主控晶元是芯源系統的MP2891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的TGP設定為450W,因此顯卡的散熱器也必須要有一定的份量才可以壓製得住。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採用星卓II Plus散熱器,除了配置有3風扇外,其還配置有6根8mm熱管與2根6mm熱管,採用迴流焊工藝與鰭片結合,整體進行了鍍鎳,除了給CPU散熱外,還兼顧顯存與供電模塊的散熱。
測試平台基於Core i9-12900K以及DDR5-6000 16GB*2內存打造,1000W額定功率的電源可以確保顯卡有充足的供電來發揮全部性能,另外考慮到顯卡自身的頂級定位,我們還為其准備了8K解析度的相關測試。
我們以3DMark作為顯卡基準性能測試,測試項目包括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以及Port Royal六個項目。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個項目分別測試的是顯卡在DX11 游戲 中的1080p解析度、2K解析度和4K解析度下的性能指數,Time Spy、Time Spy Extreme兩個項目則是顯卡在DX12 游戲 中的2K解析度和4K解析度下的性能指數,Port Royal是測試的顯卡實時光線追蹤的性能指數,具體成績見下表,表中所列成績均為3DMark顯卡單項的得分。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在基礎性能上對比RTX 3090有8%到13%的提升,其中測試的解析度越高,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會越大,在DX12的相關測試中相比DX11測試的成績也有更高的表現。
接下來就是 游戲 幀數方面的測試,對於RTX 3090 Ti來說,其主打的早已不是主流解析度下的流暢 游戲 ,。而是在4K+最高特效+光追,甚至是8K+光追這樣的環境下流暢 游戲 ,因此4K以下的解析度基本上沒有什麼測試的必要。此次我們選擇了4款支持光追的 游戲 進行測試,所有 游戲 在畫質選項方面都會調至最高或者Ultra,同時打開光線追蹤,DLSS也只會在8K解析度下使用。
在光追 游戲 下面,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要領先於RTX 3090平均10%左右,而且除了非常吃配置的《賽博朋克2077》,其餘 游戲 都可以獲得很不錯的 游戲 幀數,如果加入DLSS的話,那流暢 游戲 肯定是不在話下的。
而對於8K光追 游戲 來說,DLSS基本上還是標配,建議使用超級性能模式,可以極大地增強顯卡的 游戲 性能,可以看到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在這樣的設定下可以提供非常可觀的 游戲 效能,流暢運行8K光追 游戲 並不是一紙空話。
RTX 3090 Ti的 游戲 性能固然是頂級的,但其自身並非定位在 游戲 市場,而是面向於對大顯存有需求的重度創作者,因此其在創作應用方面的效能相比 游戲 方面的效能更值得一看。
不過RTX 3090 Ti在創作方面的效能並不體現於其運算有多快,而是它能夠做到其它顯存容量相對較少的顯卡無法做到的事情。我們可以在Davinci Resolve 17裡面用一個8K RED RAW素材來舉例說明,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由於擁有24GB的超大顯存,因此即便是為這段素材添加一些特效並實時運行都是沒有問題的,可以看到這時候顯存佔用已經達到了22GB了。然而當我們使用顯存容量只有12GB的RTX 3080 Ti來做相同操作的話,此時軟體會因為顯存不足而報錯,無法繼續運行,這就是兩者之間本質的差距。
而在渲染軟體Blender裡面,用我們的測試素材進行渲染的話,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的24GB顯存是足以完成整個最終渲染的工作,但換成RTX 3080 Ti的話就會因為顯存不夠因而報錯,不能完成渲染。
而在OctaneRender中,雖然RTX 3080 Ti與RTX 3090 Ti都能運行軟體並輸出相應的結果,但是擁有大容量顯存的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就可以輕松完成任務,只需要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而RTX 3080 Ti則需要花費超過8分鍾的時間,這就是前者24GB容量顯存所帶來的優勢。
在這個環節中,筆者會以開放式平台來測試顯卡的溫度,測試時環境溫度約為23 。滿載溫度是在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取得的,而待機溫度則是開機以後記錄10分鍾。
由於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是擁有風扇智能停轉功能,因此它的風扇在待機時一直也沒有轉動,這也是為什麼待機溫度會慢慢的一直往上升。至於滿載時的溫度,這張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的最高溫度接近74 ,溫度也是控製得不錯的。而且在這時候風扇轉速也只有54%,實際轉速在1600RPM左右,噪音控制也相當不錯,整體還是讓人滿意的。
這部分的測試是會在我們的一套專用設備上進行測試,測試出來的分貝值是代表在1米處的噪音量。我們會測試顯卡在默認情況下烤機最高時轉速的音量,以及把顯卡風扇轉速拉滿時凡音量。
經過換算,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在默認情況下的滿載噪音約為38.1dBA,而風扇轉速在100% RPM時的噪音則是在46.4dBA左右。這種程度的噪音在使用時不算高,屬於可以忽略的水平。
通過我們手中的PCAT套件,可以分別精確地測量顯卡PCI-E、外接電源介面瓦特數,顯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Time Spy壓力測試中獲得,待機功耗則是在進入系統後記錄1分鍾取平均值。
作為擁有著高達450W TGP的功耗大戶,RTX 3090 Ti的功耗是不低的。由於在待機時風扇沒有轉動,因此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的待機功耗是在30W左右。而一旦開始滿載的話,功耗就會瞬間上升去450W以上,平均下來滿載功耗是達到了466W,最高時可以達到超過490W的水平。因此雖然NVIDIA官方是建議為RTX 3090 Ti至少配備一個850W的電源,但是我們更加建議用一個1000W或以上的電源來確保穩定性。
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可以使用影馳魔盤Xtreme Tuner軟體進行超頻,經過我們的嘗試,在溫度與功耗上限調至最高,風扇100%轉速的情況下,實現核心頻率+130MHz,顯存數據頻率提升至23Gbps,最終完成超頻。
在這個超頻幅度下,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在3DMark Time Spy Extreme裡面的得分為12011分,比起在默頻時得分高出7.5%左右。考慮到這張顯卡的定位以及其默認的頻率,加上廠家默超頻的設置,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提升已經是比較出色的了。
毫無疑問,RTX 3090 Ti是一款擁有頂級性能的顯卡產品,無論 游戲 效能還是內容創作能力都是位於頂端的存在,這些都不存在爭議,如果你需要的一張擁有頂級性能的顯卡,在當前的時間點里,你應該找不到比RTX 3090 Ti更理想的選擇。
也正因為如此,對於顯卡廠商來說,大家都是RTX 3090 Ti顯卡,想要脫穎而出,就看誰在效能以外的領域有吸引人的表現了。影馳的RTX 3090 Ti星曜OC在這些方面就有不錯的表現,誠然其外觀設計比較簡約,燈效設計上也算不上標新立異,但是給玩家留出DIY空間這點就讓顯卡擁有了較高的可玩性,玩家也樂於打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顯卡產品。
此外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在散熱效能以及噪音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15499元的售價與其自身價值也是相匹配的,相信對於有重度內容創作需求的用戶或者追求極致 游戲 效能的玩家來說,影馳RTX 3090 Ti星曜OC顯卡都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
F. 請問gtx1070冰龍超級版性能如何
映眾GTX1070冰龍超級版顯卡是非常不錯的,顯卡外觀,厚重的鋁合金裝甲導流罩為顯卡提供周全的保護,加上三風扇的長度,猶如一台即將碾壓大型游戲的重型裝甲車。
顯卡類型: 發燒級
顯卡晶元: GeForce GTX 1070
核心頻率: 1620/1822MHz
顯存頻率: 8200MHz
顯存容量: 8192MB
顯存位寬: 256bit
電源介面: 8pin
G. 耕升顯卡擋板什麼材質
鋁合金。在耕升顯卡中,擋板是鋁合金材質的。顯卡全稱顯示介面卡,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
H. 索泰gtx1060 6g至尊plus oc 這個顯卡怎麼樣相對於其他品牌有什麼優勢
至尊PLUS系列以堆料著稱。用料堪稱同價位頂級。至尊plus一直是索泰的招牌之一。擁有所有非公顯卡中畢竟靠前的性能。散熱很好 鋁合金拉絲鏤空背板 有助於散熱。索泰的質保也是挺不錯的。全線產品三年免費質保。索泰2006年成立。一步步走來。用十一年成為世界頂級顯卡廠商。Nvidia核心AIC之一。我親眼見證索泰的腳步。推薦索泰至尊plus系列。
I. 影馳3060tigamer是不是丐版
影馳3060tigamer是的,准確來說是一張「甜品級」的顯卡。
參數如圖:
顯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稱顯示介面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
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
顯卡接在電腦主板上,它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
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 民用和軍用顯卡圖形晶元供應商主要包括AMD(超微半導體)和Nvidia(英偉達)2家。
現在的top500計算機,都包含顯卡計算核心。在科學計算中,顯卡被稱為顯示加速卡。
J. 沒有散熱風扇的顯卡好嗎
這主要看使用者的要求。
顯卡散熱片有風扇好,因為風扇能夠幫助扇熱。還是沒有風扇只能靠它自己自然散熱。現在的高檔顯卡都是帶風扇的。但是高檔散熱片未必有風扇。有風扇散熱更好,無風扇,噪音更小。真正高檔的散熱片,有很多是無風扇的。散熱和低噪音同時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