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鋁 鋁合金
所畏全鋁其實也是鋁合金做的,有可能是鋁的含量高些,但這不是它價格高的理由,不管是合金還是全鋁,您選擇時第一要求它厚實,重量要重,骨架最重要的是結實,而鋁中結實的只有又厚又重的才好,所以不管是什麼你都要它比較重的、厚的那個。當然還有,如果按重量計算價格,合金與全鋁是差不多的,可能店家也是個外行,才這樣推薦給你的。我估計可能他說的全鋁那個比較重吧,他們采購的成本就會高,所以就貴點,您可以按照兩種貨物的重量與價格比來衡量一下哪種更適合您,當然又經濟又實惠是最好的,重量比與價格比成正比的如果全鋁的比合金的重1公斤,您就給他在合金的基礎上加價20元,因為20元已經是鋁比較高的價格了。或者不管他賣多少錢,骨架不能超過25元一公斤,這樣您在骨架的購買上就不會虧大了
2. 全鋁車身真的比剛性車身好嗎為什麼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裡的汽車越來越多。這些車很多都是全鋁車,全鋁車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眾所周知,很多廠家都是打著全鋁車身的口號來賣車的,可以說是自吹自擂全鋁車身。那麼,全鋁機身真的有那麼好嗎?其實只要你多關注一下豪華車市場,就會發現豪華車市場的車型沒有一款採用全鋁車身。為什麼?細心的車主可能已經發現,新能源車的重量普遍比傳統燃油車重一點。

目前我們能接觸到的輕量化方式之一就是使用全鋁車身,但是大部分都是用在一些中高端車型上,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奧迪A8L和捷豹。但是全鋁機身除了非常強的剛性之外,還有很強的耐腐蝕性。眾所周知,很多車在閑置一段時間後容易生銹,但是鋁合金車身就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了。此外,由於鋁的密度較低,全鋁車身的質量比其他車身更輕。不過現在很多廠商都不像以前那樣大力推廣全鋁機身了。為了增強汽車的防撞能力,市場上開始出現鋁車身和合金鋼車身的組合。
3. 純鋁和鋁合金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鋁合金: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有色金屬結構材料。
2、純鋁:銀白版色輕金屬。
二、特性權不同
1、鋁合金:鋁合金密度低,但強度高,接近或超過優質鋼,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種型材。它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它在工業上應用廣泛,用途僅次於鋼鐵。某些鋁合金經熱處理後,可獲得良好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耐腐蝕性能。
2、純鋁:溶於稀硫酸、稀硝酸、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溶液中,不溶於水,但能與熱水緩慢反應生成相對密度為2.70,彈性模量70Gpa,泊松比0.33。熔點660℃。沸點2327℃。

三、應用不同
1、鋁合金:鋁合金可用於飛機蒙皮、橫梁、肋骨、桁架、隔板和起落架。飛機根據用途使用不同數量的鋁。由於鋁合金價格低廉,以經濟效益為重點的民用飛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波音767客機使用的鋁合金約占機身重量的81%。
2、純鋁:鋁在電器製造工業、電線電纜工業和無線電工業中有廣泛的用途。
4. 封陽台是斷橋鋁合金的好還是全鋁合金的好
純鋁合金門窗料,除塗層外,主體全是鋁合金。斷橋鋁合金除塗層外,其中心部位為強化的注膠材料,用以阻冷隔熱,是一種節能環保建材。玻璃可選love玻璃,其隔熱效果很好。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5. 鋁和鋁合金哪個好
純鋁的硬度低,塑性好,製作的東西容易變形。如果能使用鋁合金的還是使用鋁合金為好。
6. 純鋁和鋁合金哪個更硬
純鋁的密度小(ρ=2.7g/cm3),大約是鐵的 1/3,熔點低(660℃),鋁是面心立方結構,故具有很高的塑性(δ:32~40%,ψ:70~90%),易於加工,可製成各種型材、板材。抗腐蝕性能好;但是純鋁的強度很低,退火狀態 σb 值約為8kgf/mm2,故不宜作結構材料。通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人們逐漸以加入合金元素及運用熱處理等方法來強化鋁,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鋁合金。 添
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在保持純鋁質輕等優點的同時還能具有較高的強度,σb 值分別可達 24~60kgf/mm2。這樣使得其「比強度」(強度與比重的比值 σb/ρ)勝過很多合金鋼,成為理想的結構材料,廣泛用於機械製造、運輸機械、動力機械及航空工業等方面,飛機的機身、蒙皮、壓氣機等常以鋁合金製造,以減輕自重。採用鋁合金代替鋼板材料的焊接,結構重量可減輕50%以上。
7. 鋁和鋁合金哪個好·
純鋁硬度不足,切削性能差。
鋁合金有多種,其硬度用HB表示。
未經處理的鋁合金的硬度低,但經過硬質氧化的處理後,表面可以得到很高硬度的厚氧化膜,鋁膜層硬度還依材料成份不同而異,最高的硬度可達HV650左右,純鋁膜層硬度最高,在鹽霧試驗中經幾千個小時不腐蝕。
8. 鋁合金和純鋁哪個硬度大
鋁合金的大
9. 全鋁輪轂和鋁合金輪轂哪個好
不會有純鋁作為輪轂材質的,因為純鋁的強度很低,通常說的鋁質輪轂都是鋁合金的,鋁合金是以鋁這種金屬成份為主,其中夾雜有硅、銅、鋅、鎂、錳、鐵、鈦、鉻、鎳等等各種金屬元素的一種合金,這種合金的特點就是質量輕強度高,有延展性等特點。所以廣泛應用各種工業製造,輪轂只是其中的一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