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合金材料 > 如何合金青銅

如何合金青銅

發布時間:2022-11-14 14:25:28

㈠ 青銅是什麼合金 青銅是哪些金屬冶煉的合金

1、青銅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它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 銅和錫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2、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製造出青銅,但用作一般應用的人工製品要晚得多。荷馬在《伊利亞特》史詩中提到希臘火神赫斐斯塔司把銅、錫、銀、金投入他的熔爐,結果煉成阿基里斯所用的盾牌。銅和錫的比例變化范圍很大(從殘存人工製品中測得,銅含量為67~95%);但在中世紀已經知道不同的比例可以產生不同的效用。

3、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圖書館收藏的11世紀希臘手抄本中列舉了1磅銅與2盎司錫的合金,即8比1的比例,這與後來使用的炮青銅相近。青銅較銅堅硬,熔點較低,容易熔化和鑄造;青銅也較純鐵堅硬,不同合金成分的青銅適於製造炮管和機器軸承。

4、在工具和武器中,歷史上以鐵代替青銅並不是鐵本身有任何特殊優點,而是由於鐵較銅和錫豐富。鍾青銅的特性是受敲擊時能發出洪亮的聲音。其含錫量較高,為1/4~1/7。雕塑青銅含錫量低到1/10,有時還加入鋅和鉛的混合物。鋅能提高硬度,軸承合金中通常含少量的鋅。

5、青銅中加入少量的磷能改善其性能和強度;磷青銅含磷量鑄錠可達1~2%,鑄件只含微量;它的強度高,特別適用於作泵的柱塞、閥和套。

6、在機械工業中也使用錳青銅,它含有少量錫或甚至不含錫,但含有大量鋅和錳。除用作工具和武器外,青銅也廣泛用於製作錢幣;很多銅幣實際上是用青銅鑄造的,其典型成分是4%的錫和1%的鋅。青銅是和水一樣冷脹熱縮的物質。

㈡ 青銅是由哪些材料構成的合金

銅錫合金即青銅。所謂「金之六齊」,就是區分青銅品種的六種配方之分量,以製造各種用器。所謂「鍾、鼎之齊」銅、錫比例為六比一,即銅佔85.71%,錫佔14.29%。「斧斤之齊」的銅、錫比例為五比一,即銅佔83.33%,錫佔16.67%。「戈戟之齊」的銅、錫比例為四比一,即銅佔80%,錫佔20%。「大刃之齊」所需銅、錫比例為三比一,即銅佔75%,錫佔25%。「削殺矢之齊」銅、錫比例為五比二,即銅佔71.43%,錫佔28.57%。「鑒燧之齊」銅、錫比例為一比一,即各佔50%。楊寬先生認為:《考工記》規定各類青銅器的「銅錫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①。青銅中錫的成分佔17%到20%最為堅韌。《考工記》說「斧斤之齊」錫佔16.67%,「戈戟之齊」錫佔20%,是因為斧、斤、戈、戟都需堅韌。青銅中錫的成分佔30-40%,硬度最高。《考工記》中規定「大刃之齊」錫佔25%,「削殺矢之齊」錫佔28.75%,是因這類武器所需硬度高。青銅中錫占的分量增多,光澤就會從青銅色轉為赤黃色、橙黃色、淡黃色。錫佔到30-40%,青銅就會變為灰白色。《考工記》規定「鍾鼎之齊」錫佔14.29%,為了使它能呈現橙黃色較美觀,同時也為了能敲出美妙的聲音。《考工記》規定「鑒燧之齊」錫佔50%,是因為銅鏡需要白色光澤。

引自網路「青銅」詞條

㈢ 古代青銅是如何冶煉出來的

青銅冶煉之熔模鑄造

熔模鑄造又稱失臘法。失臘法是用臘製作所要鑄成器物的模子,然後在臘模上塗以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晾乾後,在焙燒成陶模。一經焙燒,臘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時就留下了澆注口,再從澆注口灌入銅液,冷卻後,所需的器物就製成了。
B http://www.artx.cn/
我國的失臘法至遲起源於春秋時期。河南淅川下寺2號楚墓出土的春秋時代的銅禁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失臘法鑄件。此銅禁四邊及側面均飾透雕雲紋,四周有十二個立雕伏獸,體下共有十個立雕狀的獸足。透雕紋飾繁復多變,外形華麗而莊重,反映出春秋中期我國的失臘法已經比較成熟。戰國、秦漢以後,失臘法更為流行,尤其是隋唐至明、清期間,鑄造青銅器採用的多是失臘法。

失臘法一般用於製作小型鑄件。用這種方法鑄出的銅器既無范痕,又無墊片的痕跡,用它鑄造鏤空的器物更佳。中國傳統的熔模鑄造技術對世界的冶金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現代工業的熔模精密鑄造,就是從傳統的失臘法發展而來的。雖然無論在所用臘料、制模、造型材料、工藝方法等方面,它們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們的工藝原理是一致的。四十年代中期,美國工程師奧斯汀創立以他命名的現代熔模精密鑄造技術時,曾從中國傳統失蠟法得到啟示。1955年奧斯汀實驗室提出首創失蠟法的呈請,日本學者鹿取一男根據中國和日本歷史上使用失蠟法的事實表示異議,最後取得了勝訴。

㈣ 青銅是怎麼製成的

青銅是紅銅加入錫或鉛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被稱為青銅。與紅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25%的錫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純銅(紅銅)的熔點為1083℃)。青銅鑄造性好,耐磨且化學性質穩定。 商代青銅器主要分六種類型,分別是食器 酒器 水器 樂器 兵器和雜器,具體的藝術品就太多了..著名的有雙面神人頭像 神人獸面形玉飾 乳丁紋虎耳方鼎 目雷紋大鉞 伏鳥雙尾虎以及可以和司母戊鼎齊名的四羊方尊等等

㈤ 青銅是哪兩種金屬的合金 青銅的介紹

1、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與純銅(紫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25%的錫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純銅(紫銅)的熔點為1083℃)。青銅鑄造性好,耐磨且化學性質穩定。

2、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2015年3月28日,河南省周口市發現一處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群,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銅劍,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㈥ 青銅是什麼合金

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就是在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青銅是金屬治鑄史上最早的合金,有可能露出黃銅的光澤,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青銅具有熔點低、硬度大、可塑性強、耐磨、耐腐蝕、色澤光亮等特點,適用於鑄造各種器具、機械零件、軸承、齒輪等。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

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至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㈦ 古代青銅是如何冶煉出來的

古代青銅是用失蠟法冶煉出來的。

失蠟法也稱"熔模法"(西關銅藝),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

失蠟法流程:

(1)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2)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

(3)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

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7)如何合金青銅擴展閱讀:

青銅考古發現

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

相對西亞、南亞及北非於距今約6500年前先後進入青銅時代而言,中國青銅時代的到來較晚,但卻不能否認它是獨立起源的,因為中國存在一個銅器與石器並用時代,年代距今約為5500~4500年。

中國在此基礎上發明青銅合金,與世界青銅器發展模式不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國青銅器是由境外傳播而來之說。

2015年3月,河南省周口市在配合項城某基建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一處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群,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銅劍,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㈧ 古代人是如何煉青銅的鐵由開礦石開始

古人最初採集銅礦石,是用於提煉純銅。
在冶煉青銅的過程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還逐步發現了銅與錫、銅與鉛的配比的改變,能夠使煉制出來的青銅的屬性發生變化。青銅熔點低,加進的錫越多,熔點越低。同時隨著加錫量的增多,硬度也隨之增高,遠遠超過了紅銅的硬度。但是當加錫過多時,青銅反而變脆,容易斷裂。後來,人們又發現在青銅中加入定量的鉛,就能克服青銅較脆的弱點。通過反復的實踐,到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已經總結出配製青銅的合金規律。
古代世界冶煉生鐵的技術最早發現於中亞,但是由於煉鐵爐過小,鼓風力弱,只能煉出海綿狀的塊煉鐵。從春秋晚期開始,中國在煉鐵技術上就開始獨領風騷,豎式煉鐵爐成了生鐵冶煉的主要設備。特別是到了漢代,國家專營的冶鐵作坊技藝精進,使生鐵得以大量生產。

高爐的鼓風設備叫「橐」(音tuó),是一隻皮製的鼓風機。這
鑄鐵柔化術是中國古代鋼鐵業的另一重大發明。鑄鐵煉制出來之後,因為性脆、缺乏韌性而不適合鍛造優良的鐵器。
炒鐵是古代中國鋼鐵冶煉的重大發明,是一種簡便有效的煉鐵術。方法是把含碳量過高的可鍛鑄鐵加熱到半流體狀態,再和鐵礦石粉混和起來不斷「翻炒」,讓鑄鐵中所含碳元素不斷滲出、氧化,從而得到中碳鋼或低碳鋼。如果繼續炒下去,就得到含碳更低的熟鐵。這種方法始於西漢,東漢的《太平經》中就明確記載了炒鐵技術。

兩晉南北朝時,新的灌鋼技術興起了。這種方法是先將生鐵炒成熟鐵,然後同生鐵一起加熱,由於生鐵的熔點低,易於熔化,待生鐵熔化後,它便「灌」入熟鐵中,使熟鐵增碳而得到鋼。這樣,只要配好生熟鐵用量的比例,就能比較准確地控制鋼中含碳水平,再經過反復鍛打,就可以得到質地均勻的鋼材。這種方法比較容易掌握,工效提高較大,因此南北朝以後成為主要煉鋼方法。灌鋼技術在南北朝時已相當流行,這種方法是在炒鋼的實踐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㈨ 古代冶煉青銅的配方是怎樣的

最能反映戰國末年人們對青銅之中銅與錫鉛之間合理配比的認識的文獻,當數《周禮·考工記》的「六齊」規律。所謂「六齊」即配製青銅的6種方劑。「六齊」規律是位於黃河下游的齊國的冶金工匠們關於冶鑄青銅合金時銅錫配比的經驗總結。比如在冶煉熔鑄過程中,對不同火候的辨認與掌握,《考工記》有詳細記載: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這段記錄是說在銅和錫熔化過程中,先產生黑濁的氣體,隨著溫度升高,先後產生黃白、青白和青色氣體,到此即可澆鑄了。這一記錄是符合科學的,因為在物質加熱時,由於蒸發、分解、化合等作用而生成不同顏色的氣體。開始加熱時,銅料附著的碳氫化合物燃燒而產生黑濁之氣。《考工記》中的「六齊」規律,記錄了當時青銅冶鑄的實踐經驗,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最有歷史價值的關於合金配比的科學文獻。

㈩ 青銅是由哪些材料構成的合金

銅錫合金即青銅.所謂「金之六齊」,就是區分青銅品種的六種配方之分量,以製造各種用器.所謂「鍾、鼎之齊」銅、錫比例為六比一,即銅佔85.71%,錫佔14.29%.「斧斤之齊」的銅、錫比例為五比一,即銅佔83.33%,錫佔16.67%.「戈戟之齊」的銅、錫比例為四比一,即銅佔80%,錫佔20%.「大刃之齊」所需銅、錫比例為三比一,即銅佔75%,錫佔25%.「削殺矢之齊」銅、錫比例為五比二,即銅佔71.43%,錫佔28.57%.「鑒燧之齊」銅、錫比例為一比一,即各佔50%.楊寬先生認為:《考工記》規定各類青銅器的「銅錫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①.青銅中錫的成分佔17%到20%最為堅韌.《考工記》說「斧斤之齊」錫佔16.67%,「戈戟之齊」錫佔20%,是因為斧、斤、戈、戟都需堅韌.青銅中錫的成分佔30-40%,硬度最高.《考工記》中規定「大刃之齊」錫佔25%,「削殺矢之齊」錫佔28.75%,是因這類武器所需硬度高.青銅中錫占的分量增多,光澤就會從青銅色轉為赤黃色、橙黃色、淡黃色.錫佔到30-40%,青銅就會變為灰白色.《考工記》規定「鍾鼎之齊」錫佔14.29%,為了使它能呈現橙黃色較美觀,同時也為了能敲出美妙的聲音.《考工記》規定「鑒燧之齊」錫佔50%,是因為銅鏡需要白色光澤.
引自網路「青銅」詞條

閱讀全文

與如何合金青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鍋熏黑了怎麼弄 瀏覽:571
如何認可供應商的模具 瀏覽:494
不銹鋼316l耐多少氯離子 瀏覽:384
高頻焊管的原材料是什麼 瀏覽:588
九米長陽台怎麼裝防護欄 瀏覽:519
重慶哪裡有做磚機模具 瀏覽:697
蘇州樹脂模具哪裡有賣 瀏覽:863
如何加強焊接管控 瀏覽:681
不銹鋼氮化有什麼要求 瀏覽:660
撞到高速公路護欄怎麼處罰 瀏覽:165
鋅鋁合金和熟鐵哪個貴點 瀏覽:639
鋁合金窗扇怎麼裝上去視頻 瀏覽:16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奪槍的目的是什麼 瀏覽:18
鋁合金鐵鍋破了怎麼辦 瀏覽:460
熱鍍鋅方管一米多重 瀏覽:978
鋼管的彎扁厚度是指什麼 瀏覽:673
定額內含什麼鋼筋連接 瀏覽:469
圍擋的鋼管套什麼定額 瀏覽:576
韶關鋼鐵集團怎麼樣 瀏覽:574
自己如何做工藝品模具 瀏覽: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