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鋁合金加熱及冷卻過程中會發生金相變化嗎(大概600度)
有可能融化,500-550是比較安全的。
『貳』 鋁合金一般耐多少度的高溫
鋁及鋁合金質輕而強度高,廣泛應用於汽車,飛機,船舶,武器等結構。
鋁合金的組成范圍寬廣,可以根據工作的工況要求來選擇合金元素。
在一定的高溫及一定的應力下長期工作的鋁合金叫耐熱鋁合金。
提高鋁合金熱強性的主要途徑是固溶強化、過剩相強化和晶界強化等。為此,常加入鉬、鎳、銅、鋰、鐵或稀土元素,形成熱穩定性好的過剩相。
耐熱鋁合金的主要使用溫度在150-300℃之間。
一般鋁合金的耐熱溫度在150℃以下,如2024硬鋁合金,而7075這類超硬鋁的耐熱溫度就更低了。
『叄』 6063鋁合金在高溫下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時效熱處理過程中,「6063鋁合」金組織有以下幾個變化過程:
1、形成溶質原子偏聚區-G·P(Ⅰ)區
在新淬火狀態的過飽和固溶體中,銅原子在鋁晶格中的分布是任意的、無序的。時效初期,即時效溫度低或時效時間短時,銅原子在鋁基體上的某些晶面上聚集,形成溶質原子偏聚區,稱G·P(Ⅰ)區。G·P(Ⅰ)區與基體α保持共格關系,這些聚合體構成了提高抗變形的共格應變區,故使合金的強度、硬度升高。
2、G·P區有序化-形成G·P(Ⅱ)區
隨著時效溫度升高或時效時間延長,銅原子繼續偏聚並發生有序化,即形成G·P(Ⅱ)區。它與基體α仍保持共格關系,但尺寸較G·P(Ⅰ)區大。它可視為中間過渡相,常用θ」表示。它比G·P(Ⅰ)區周圍的畸變更大,對位錯運動的阻礙進一步增大,因此時效強化作用更大,θ」相析出階段為合金達到最大強化的階段。
3、形成過渡相θ
隨著時效過程的進一步發展,銅原子在G·P(Ⅱ)區繼續偏聚,當銅原子與鋁原子比為1:2時,形成過渡相θ′。由於θ′的點陣常數發生較大的變化,故當其形成時與基體共格關系開始破壞,即由完全共格變為局部共格,因此θ′相周圍基體的共格畸變減弱,對位錯運動的阻礙作用亦減小,表現在合金性能上硬度開始下降。由此可見,共格畸變的存在是造成合金時效強化的重要因素。
4、形成穩定的θ相
過渡相從鋁基固溶體中完全脫溶,形成與基體有明顯界面的獨立的穩定相Al2Cu,稱為θ相此時θ相與基體的共格關系完全破壞,並有自己獨立的晶格,其畸變也隨之消失,並隨時效溫度的提高或時間的延長,θ相的質點聚集長大,合金的強度、硬度進一步下降,合金就軟化並稱為「過時效」。θ相聚集長大而變得粗大。
『肆』 聽說綠的炒鍋是用鋁合金合成的,高溫使用會釋放重金屬,對人體有害,是真的嗎!
是的,鋁鍋做菜本身就是會導致重金屬超標,鋁元素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建議不要使用鋁鍋。
『伍』 鋁合金可以耐多少度高溫
一般鋁合金無法承受那麼高的溫度,熔點大多在600多度,但實際550度以上已經沒強度了.
至於走熱空氣500~800度的問題,低頻率短時是可以的,因為鋁的導熱較快,可利用零件本身的熱容量來承受,長時間的話一般產品內部要安排水道來降溫,就像汽車發動機一樣.
『陸』 鋁合金熔煉溫度的如何選擇
鋁合金熔點攝氏607°—650°熔煉溫度不宜過高在610°—630°之間,根據氣候溫度決定。鋁金屬較活潑容易氧化,爐溫過高會產生過多氧化廢渣。
『柒』 鋁硅合金精煉溫度過高過低對合金有什麼影響
鋁硅合金精煉溫度過高過低對合金有什麼影響
一.Al-Mg-Si系合金的基本特點:
6063鋁合金的化學成份在GB/T5237-93標准中為0.2-0.6%的硅、0.45-0.9%的鎂、鐵的最高限量為0. 35%,其餘雜質元素(Cu、Mn、Zr、Cr等)均小於0.1%。這個成份范圍很寬,它還有很大選擇餘地。
6063鋁合金是屬鋁-鎂-硅系列可熱處理強化型鋁合金,在AL-Mg-Si組成的三元系中,沒有三元化合物,只有兩個二元化合物Mg2Si和Mg2Al3,以α(Al)-Mg2Si偽二元截面為分界,構成兩個三元系,α(Al)-Mg2Si-(Si)和α(Al)-Mg2Si-Mg2Al3,如圖一、田二所示:
在Al-Mg-Si系合金中,主要強化相是Mg2Si,合金在淬火時,固溶於基體中的Mg2Si越多,時效後的合金強度就越高,反之,則越低,如圖2所示,在α(Al)-Mg2Si偽二元相圖上,共晶溫度為595℃,Mg2Si的最大溶解度是1.85%,在500℃時為1. 05%,由此可見,溫度對Mg2Si在Al中的固溶度影響很大,淬火溫度越高,時效後的強度越高,反之,淬火溫度越低,時效後的強度就越低。有些鋁型材廠生產的型材化學成份合格,強度卻達不到要求,原因就是鋁捧加熱溫度不夠或外熱內冷,造成型材淬火溫度太低所致。
在Al-Mg-Si合金系列中,強化相Mg2Si的鎂硅重量比為1.73,如果合金中有過剩的鎂(即Mg:Si>1. 73),鎂會降低Mg2Si在鋁中的固溶度,從而降低Mg2Si在合金中的強化效果。如果合金中存在過剩的硅,即Mg:Si<1.73,則硅對Mg2Si在鋁中的固溶度沒有影響,由此可見,要得到較高強度的合金,必須Mg:Si<1.73。
二.合金成份的選擇
1.合金元素含量的選擇
6063合金成份有一個很寬的范圍,具體成份除了要考慮機械性能、加工性能外,還要考慮表面處理性能,即型材如何進行表面處理和要得到什麼樣的表面。例如,要生產磨砂料,Mg/Si應小一些為好,一般選擇在Mg/Si=1-1.3范圍,這是因為有較多相對過剩的Si,有利於型材得到砂狀表面;若生產光亮材、著色材和電泳塗漆材,Mg/Si在1.5-1.7范圍為好,這是因為有較少過剩硅,型材抗蝕性好,容易得到光亮的表面。
另外,鋁型材的擠壓溫度一般選在480℃左右,因此,合金元素鎂硅總量應在1.0%左右,因為在500℃時,Mg2Si在鋁中的固溶度只有1.05%,過高的合金元素含量會導致在淬火時Mg2Si不能全部溶入基體,有較多的末溶解Mg2Si相,這些Mg2Si相對合金的強度沒有多少作用,反而會影響型材表面處理性能,給型材的氧化、著色(或塗漆)造成麻煩。
2.雜質元素的影響
①鐵,鐵是鋁合金中的主要雜質元素,在6063合金中,國家標准中規定不大於0.35,如果生產中用一級工業鋁錠,一般鐵含量可控制在0.25以下,但如果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大量使用回收廢鋁或等外鋁,鐵就根容易超標。Fe在鋁中的存在形態有兩種,一種是針狀(或稱片狀)結構的β相(Al9Fe2Si2),一種為粒狀結構的α相(Al12Fe3Si),不同的相結構,對鋁合金有不同的影響,片狀結構的β相要比粒狀結構α相破壞性大的多,β相可使鋁型材表面粗糙、機械性能、抗蝕性能變差,氧化後的型材表面發青,光澤下降,著色後得不到純正色調,因此,鐵含量必須加以控制。
為了減少鐵的有害影響可採取如下措施。
a)熔煉、鑄造用所有工具在使用前塗涮塗料,盡可能減少鐵溶人鋁液。
b)細化晶粒,使鐵相變細,變小,減少其有害作用。
c)加入適量的鍶,使β相轉變成α相,減少其有害作用。
d)對廢雜料細心挑選,盡可能的減少鐵絲、鐵釘、鐵屑等雜物進入熔鋁爐造成鐵含量升高。
②其它雜質元素
其它雜質元素在電解鋁錠中都很少,遠遠低於國家標准,在使用回收廢雜鋁時就可能超過標准;在生產中,不但要控制每個元素不能超標,而且要控制雜質元素總量也不能超標,當單個元素含量不超標,但總量超標時,這些雜質元素同樣對型材質量有很大影響。特別需要提出強調的是,實踐證明,鋅含量到0.05時(國標中不大於0.1)型材氧化後表面就出現白色斑點,因此鋅含量要控制到0.05以下。
三.6063鋁合金的熔煉
1.控制好熔煉溫度
鋁合金熔煉是生產優質鑄棒的最重要工藝環節之一,若工藝控制不當,會在鑄捧中產生夾渣、氣孔,晶粒粗大,羽毛晶等多種鑄造缺陷,因此必須嚴加控制。
6063鋁合金的熔煉溫度控制在750-760℃之間為佳,過低會增大夾渣的產生,過高會增大吸氫、氧化、氮化燒損。研究表明,鋁液中氫氣的溶解度在760℃以上急劇上升,當熱減少吸氫的途徑還有許多,如烘乾溶煉爐和熔煉工具,防止使用熔劑受潮變質等。但熔煉溫度是最敏感因素之一,過離的熔煉溫度不但浪費能源,增加成本,而且是造成氣孔,晶粒粗大,羽毛晶等缺陷的直接成因。
2.選用優良的熔劑和適當的精煉工藝
熔劑是鋁合金熔煉中使用的重要輔助材料,目前市場上所售熔劑中主要成份為氯化物,氟化物,其中氯化物吸水性強,容易受潮,因此,熔劑的生產中必須烘乾所用原料,徹底除去水份,包裝要密封,運輸、保管中要防止破損,還要注意生產日期,如保管日期過長,同樣會發生吸潮現象,在6063鋁合金的熔煉中,使用的除渣劑、精煉劑、覆蓋劑等熔劑如果吸潮,都會使鋁液產生不同程度的吸氫。
選擇好的精煉劑,選擇合適的精練工藝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6063鋁合金的精煉絕大多數採用噴粉精煉,這種精煉方法能使精煉劑與鋁液充分接觸,可使精煉劑發揮最大效能。雖然這個特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精煉工藝也必須注意,否則得不到應有效果,噴粉精煉中所用氮氣壓力以小為好,能滿足吹出粉劑為佳,精煉中如果使用的氮氣不是高純氯(99.99%N2),吹入鋁液的氮氣越多,氟氣中的水份使鋁液產生的氧化和吸氫越多。另外,氟氣壓力高,侶液產生的翻卷波浪大,增大產生氧化夾渣的可能性。如果精煉中使用的是高純氮,精煉壓力大,產生的氣泡大,大氣泡在鋁液中的浮力大,氣泡迅速上浮,在鋁液中的停留時間短,除氫效果並不好,浪費氮氣,增加成本。因此氮氣應少用,精煉劑應多用,多用精煉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噴粉精煉的工藝要點是用盡可能少的氣體,噴進鋁液盡可能多的精煉劑。
3.晶粒細化
晶粒細化是鋁合金熔鑄中暈重要的工藝之一,也是解決氣孔、晶粒粗大、光亮晶、羽毛晶、裂紋等鑄造缺陷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合金鑄造中,均是非平衡結晶,所有的雜質元素(當然也包括合金元素)絕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晶界,晶粒越小,晶界面積就越大,雜質元素(或合金元素)的均勻度就越高。對雜質元素而言,均勻度高,可減少它的有害作用,甚至將少量雜質元素的有害變為有益;對合金元素麵言,均勻度高,可發揮合金元素更大的合金化艘能,達到充分利用資源的目的。
細化晶粒、增大晶界面積、增大元素均勻度的作用可通過下面的計算加以說明。
假設金屬塊1與2有同樣的體積V,均由立方體晶粒構成,金屬塊1的晶粒邊長為2a,2的邊長為a,那麼金屬塊1的晶界面積為:
金屬塊2的晶界面積為:
金屬塊2的晶界面積是金屬塊1的2倍。
由此可見合金晶粒直徑減小一倍,晶界面積就要增大—倍,晶界單位面積上的雜質元素將減少一倍。
在6063鋁合金的生產中,對磨砂料來說,由於要通過腐蝕使型材產生均勻砂面,那麼合金元素及雜質元素的均勻分布就顯得尤為重要。晶粒越細,合金元素(雜質元素)的分布越均勻,腐蝕後得到的砂面就越均勻。
『捌』 各種鋁合金及其熱處理溫度是多少
關於熱處理的溫度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要看工件的用途,工作條件及本身的材料有關。
鋁合金種類很多,不同的鋁合金熱處理硬度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種鋁合金,熱處理工藝不同,硬度又不一樣。
熱處理是指金屬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化學成分與組織,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
鋁合金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有色金屬結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製造、船舶及化學工業中已大量應用。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鋁合金焊接結構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鋁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隨之深入。目前鋁合金是應用最多的合金。
『玖』 為什麼鋁鋅合金在溫度達到150攝氏度的時候,其強度和性能會急劇下降其組織發生了什麼變化
鋁鋅合金的熔點低,在385℃熔化,適用於低速≤7.1m/s、重載≤300Kg/cm2、常溫≤150℃條件下,熔化與壓鑄時不吸鐵,不腐蝕壓型,不粘模,在高溫下抗拉強度和低溫下沖擊性能都顯著下降,對於這種材料我只了解這些,期待高手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