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淺談東陳鎮「萬頃良田建設工程」 ———淺談東陳鎮「萬頃良田建設工程」
0引言
為進一步深化土地改革制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解決耕地分散經營、村莊布局凌亂、戶均佔地過大、生產方式落後、保障水平較低等問題和矛盾,盤活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實現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的雙贏,強化節約集約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推進規模化、現代化的發展,促進農村耕地資源、建設用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市場需求與公共服務資源的有效集聚,根據《關於印發〈江蘇省「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的通知》(蘇國土資發〔2008〕290號)的精神,東陳鎮開展「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工作。
1發展背景
隨著工業經濟迅猛發展,鎮區開發的不斷深入,用地需求不斷增大,用地壓力不斷提升。通過盤活存量,整活土地資源,走溝塘復墾,耕地佔補平衡之路,通過對老莊園,空關村整治,實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有效緩解了土地需求壓力。但隨著這兩項工作的不斷推進,資源挖潛之路已不能適應東陳鎮工業、城鎮建設用地的需求,土地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違法用地的苗頭時有發生。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可以有效破解保護資源、保障發展難題,同時也是實現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有力措施。項目區內的居民點和獨立工礦拆除復墾,享受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相關政策。對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增加的耕地和農用地面積,除充分用於安置農民的住房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外,節余指標統籌用於工業發展和城鎮建設,可以有效解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通過對項目區內農村居民點整村莊向城市或重點鄉鎮遷建,一方面可以加快城鎮化步伐,有效聚集市場需求與公共服務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農村居民點重復拆遷,以及居民點點狀分散對路、水、電、綜合服務設施等公共服務資源的浪費。
2指導思想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護資源、保障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出發點,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的要求,在現行法律和制度允許的范圍內,以綜合運用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抓手,以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承包經營權流轉為途徑,進行大規模的農村農地和建設用地的空間整合,打破城鄉二元格局,集聚建設用地資源、耕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市場資源等四大要素,達到地區發展差別化、農業經營規模化、農業生產現代化、生活居住城鎮化、社會保障制度化的目標。通過大規模的農地整理,推進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現代化;通過建設用地空間整合,優化用地結構,節約集約用地;通過農民向城鎮集中居住和享受社會保障,促進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加快城市化進程;最終實現耕地資源、建設用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需求與公共服務資源的有效集聚。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推動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必須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在農民自願基礎上實施,落實村民自治制度,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調動基層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以優化城鄉一體化的規劃和行政區劃為基礎,制訂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和高標準的農業示範區規劃;必須以建立健全新型社會保障體系為保證,以農村土地承包權互換城鎮社會保障,以農村宅基地互換城鎮保障制度,以農民身份互換城鎮居民身份,使離土到城市長期就業、居住的農民真正變成城市居民;必須以大力發展新型農村合作組織為支撐,要以土地股份合作、專業經濟合作來支撐萬頃良田建設;必須以建成高標准農田為重點,確保建設工程實施後,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發展現代農業;必須以加強組織領導、改善社會化服務和完善土地、財政、金融政策作保障。
3建設目標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以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為載體,以實施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政策為抓手,通過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將農村居民遷移到城鎮,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建成大面積、連片的高標准農田,優化區域土地利用布局,實現農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約、效益集顯目標的一項系統工程。
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有利於解決耕地經營分散、生產方式落後、村莊布局凌亂等問題和矛盾,是促進農業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具體舉措;是實現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項目實施後可建成連片高標准農田,統一採用稻麥輪作的形式,既有利於機械化的實施,又可提高生產效率。東陳片區涉及蔣宗村、范橋村、湯灣村、山河村和杭橋村五個行政村,共57個村民小組,項目區涉及農村居民點及工礦拆遷113.22公頃(農村居民點109.24公頃,工礦用地3.98公頃),拆遷戶數1525戶(總戶數1542戶,其中有17戶不涉及拆遷),其中樓房1099幢,主房總建築面積約601808平方米,附屬建築物面積222095平方米,拆遷人數6575人,其中農業人口5899人。東陳片區總面積756.86公頃,通過規劃分析,工程區擬增加耕地249.39公頃。
4項目實施的保障措施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根據本鎮經濟、自然和社會條件,針對「萬頃良田」的特點與問題,採取相應的行政、經濟、技術措施予以保障。
4.1行政措施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直接關繫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涉及領域多,政策要求高,需要科學有效的組織、引導,進行統一規劃,各有關部門加強協調和配合,合理分工,循序漸進地逐步落實。為保證「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規劃方案的順利實施,如皋市專門成立了「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領導小組。東陳鎮「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由如皋市人民政府牽頭,成員有國土、建設、財政、審計、農工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領導小組負責如皋市「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工作中重大事項的決策,研究制定相關政策。
4.2經濟措施
(1)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資機制,推進市場化運作,廣泛吸引境內外資金的參與,促進掛鉤規劃事業的發展;
(2)樹立開發整理階段和區域差異發展的觀點,謹慎務實,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安排項目;
(3)嚴格各項費用的收繳,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力度,保障「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資金的及時到位;
(4)制定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如佔用耕地建農民住宅、公益性設施的,可以按政策免繳耕地佔用稅等。
(5)貫徹「誰整理、誰受益」的原則,制定相應獎懲制度。
4.3技術措施
(1)健全專門機構,加強人才培養,全面提高萬頃良田建設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相關文件學習,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管理辦法》、《江蘇省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管理暫行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等文件,以及其他相關的規范及標准,加強技術培訓工作,提高管理人員水平。
(2)強化項目工程質量管理。為保證工程質量,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工程內容逐一分解,並向社會公開招標,競爭方按照工程質量和施工要求,擬定工期、報價、質量標准等設計方案,最終由領導小組擇優選定中標單位。項目工程實行業主負責制與政府督查相結合,以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
5拆遷安置保障措施
根據東陳鎮鎮村集中居住區的規劃,東陳鎮政府規劃在鎮區設置安置小區。小區設施功能配套齊全,並以低房價政策安置拆遷戶。安置房套型、面積按照拆遷戶的經濟承受能力,充分尊重農戶意願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充分考慮,力求解決。總原則執行「拆一還一」的政策,超出部分按市場價收取。
5.1切實加強領導
在領導小組指導下成立由如皋市和東陳鎮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工程區拆遷安置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後勤保障組和拆遷小組,精選熟悉拆遷安置工作的機關和村組幹部充實工作隊伍。
5.2部門積極聯動,鎮村配合互動
各部門主動上門為拆遷戶辦理社保、醫保、就業指導,提供免費服務,方便群眾,減輕拆遷戶負擔。鄉鎮村要配合做好拆遷、安置協調工作,配合部門落實各項措施。
5.3完善配套政策
嚴格執行相關文件,對各類構建築物等均按文件的上限標准進行賠償。廣泛徵求拆遷對象意見,制定鼓勵群眾搬遷的獎勵辦法,採用按拆遷進度時間段分別給予獎勵的辦法,調動拆遷積極性。
5.4抓好宣傳動員,強化輿論宣傳
加大對群眾關注的拆遷事宜的正面宣傳,以及國家拆遷政策法規的宣傳。通過輿論監督和引導,規范行政行為。層層召開拆遷工作動員大會,深入農戶做耐心細致的動員工作。
6規范流轉、保障權益
隨著農村工業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在當地從事第二、第三產業或者進城務工。工程區內土地資源嚴重浪費,未能發揮出土地資源的最大效益,嚴重影響農民的土地收益。所以,項目內居民基本贊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程區土地流轉採取種方式,一是讓渡土地承包經營權;二是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工程區共有東陳1542戶,東陳有17戶不涉及拆遷,其中有596戶農民願意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有946戶農民讓渡土地承包經營權。為了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益,切實保護土地經營權流轉各方的合法權益,在實施土地經營權流轉過程中,以村為單位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對工程區范圍內的農用地進行統一經營,加強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和指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各項制度,強化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服務,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管理,及時調解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維護各方利益,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規范有序。
(1)土地流轉後,土地由合作社統一發包給種植大戶,採用集約化生產、標准化管理、規模化經營,著力發展現代化高效農業,進行科學化、系統化、機械化種植,根據雙向選擇的原則可作為承包方或可返聘承包方務工。
(2)通過技能培訓,轉為企業工人。按照「政府引導、部門監管、農民受益」的原則,安排拆遷農民免費進行技術培訓。通過培訓,競爭上崗。農民掌握用工企業技能之後,既解決企業用工難的問題,也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條件。
(3)合理調整城鄉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各種專業技術培訓,有意識地引導拆遷農民向第三產業發展,自主創業。安置小區建成後,相應的將吸納一部分拆遷農民從事物業管理、治安管理、餐飲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在社會保安、保潔、公益性崗位、綠化養護等崗位。同時在政策允許條件下對自主創業人員在資金、稅收、場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以減少他們創業的風險,增強自主創業的信心。工程實施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通過宅基地整理、遷村並點、基礎設施完善等措施,一方面擴大了有效建設用地和其它用地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盤活了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緩解用地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居住集中和城鎮化過程,對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推動農村經濟的現代化和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6.1增加耕地面積
通過土地整理,項目區內破碎的地塊整理成標準的農田,廢坑塘全部得到填平復墾,未開發的土地也將其整理為耕地,土地整理後增加耕地249.39公頃。
6.2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質量
通過土地整理,通過工程、生物措施,為增加耕作層厚度和培肥土壤打下基礎。將形成較完善的田間道路系統、農田灌排系統和農田防護林系統,進一步改善項目區內耕作條件不完善,洪、旱、澇、漬災害頻頻的狀況。區內所有的耕地抵禦旱澇漬災害能力均得到提高,耕地數量、質量都得到全面提高。同時項目的實施為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智能化生產奠定基礎。
6.3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
以土地整理為契機,利用相互配套的水利、電力、林網、道路等設施,開展種植、養殖等多種經營,形成農田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良性循環體系。通過秸稈還田、壓青、豆科和禾本科作物輪作,施加農家肥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的產出能力。土地整理項目實施後,土地利用結構更加合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將大大增加,為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奠定基礎。
6.4有利於社會穩定
整理後,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農業生產效益將有顯著提高,進一步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合理、合法的土地權屬調整,避免「插花地」的出現,可以減少今後土地利用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各種糾紛和費用,有利於保持項目區的社會穩定和降低農作物生產成本。
Ⅱ 東台鎮街道社區區劃調整了 看看你屬於哪個街道 哪個社區
根據2019年行政區劃內容,江蘇省鹽城市東台市東台鎮包含:丁新居委會、三灶居委會、上官居委會、東豐村委會、東關居委會、東園居委會、東壩居委會、二女橋居委會、何垛橋居委會、八林居委會、公園居委會、興房村委會、興灶村委會、北海居委會、北灶居委會、華灶村委會、卞團村委會、雙壩村委會、呂港村委會、四灶居委會、團北居委會、官北村委會、官樓村委會、富旗村委會、富民村委會、新興居委會、新壩居委會、新海居委會、望海居委會、梁窪村委會、湯泊居委會、海豐居委會、海堰村委會、潘舍村委會、玉帶橋居委會、盈河村委會、蘇何村委會、西樓村委會、金墩居委會、金陳居委會、長青居委會。
Ⅲ 東台鎮街道社區區劃調整了 看看你屬於哪個街道 哪個社區東方一品屬於哪個社區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26
Ⅳ 河北定州陳莊子社區在什麼位置
就是陳莊子村。在中軍帳西南,楊莊子正南,距離八兄橋大概5里。現在從火車站打的10-15元。
Ⅳ 如皋東陳鎮大殷社區懷孕可,需要到哪裡建卡需要帶什麼
帶著身份證和醫保卡到三甲醫院或婦幼婦產專科醫院建檔(如果有準生證也帶上),到醫院掛婦產科,醫生會給您建立孕婦就醫檔案,相應的還給您辦理定期孕檢手續卡片。每次孕檢的時候記得要帶上卡片和醫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