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電鍍合金
有
鋅合金電鍍
鋁合金電鍍
電鍍
三元合金
鋅
鎳合金
電鍍
電鍍
鎢合金
鎂合金電鍍
你要問哪個
幾乎都不會生銹,如果要生銹那麼還不如直接用鐵,更經濟
❷ 合金鍍金指什麼
就是在合金上面電鍍金。
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一般通過熔合成均勻液體和凝固而得。根據組成元素的數目,可分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製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不少硬幣的外層亦為電鍍。
(2)岳陽鍍三元合金生產多少錢擴展閱讀
電鍍分為掛鍍、滾鍍、連續鍍和刷鍍等方式,主要與待鍍件的尺寸和批量有關。掛鍍適用於一般尺寸的製品,如汽車的保險杠,自行車的車把等。滾鍍適用於小件,緊固件、墊圈、銷子等。連續鍍適用於成批生產的線材和帶材。
刷鍍適用於局部鍍或修復。電鍍液有酸性的、鹼性的和加有鉻合劑的酸性及中性溶液,無論採用何種鍍覆方式,與待鍍製品和鍍液接觸的鍍槽、吊掛具等應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
電鍍需要一個向電鍍槽供電的低壓大電流電源以及由電鍍液、待鍍零件(陰極)和陽極構成的電解裝置。其中電鍍液成分視鍍層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屬離子的主鹽,能絡合主鹽中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絡合劑。用於穩定溶液酸鹼度的緩沖劑,陽極活化劑和特殊添加物(如光亮劑、晶粒細化劑、整平劑、潤濕劑、應力消除劑和抑霧劑等)。
電鍍過程是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經電極反應還原成金屬原子,並在陰極上進行金屬沉積的過程。因此,這是一個包括液相傳質、電化學反應和電結晶等步驟的金屬電沉積過程。
❸ 鍍銅錫鋅三元合金鍍件表面發花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1、鍍合金前的水洗清洗狀況。2、鍍合金後的清洗水水質是否達標。3、工件是否有砂眼,其中含酸,造成合金鍍層腐蝕。
❹ 連接器電鍍工藝的鍍三元合金是怎麼回事
「鍍三元合金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同軸連接器、濾波器、波導和微波器件及其他射頻器件。「鍍三元合金技術」結合了銀優良的電導性及「三元合金」的耐腐蝕性,而三元合金的薄鍍層在10GHz的范圍內,不影響銀優良電導性的表現。
❺ PT900是什麼金,多少錢一克
PT900是含鉑90%的鉑鈀合金,最新價格每克450元。
是鈀基添加鉑和金的三元合金,高溫下,為連續固溶體,約在1250℃以下,在靠近鉑金一側開始出現兩相區,隨著溫度降低,兩相區逐漸擴大。
用熔鑄-壓力加工方法製取。用作高溫熱偶材料,可在1200℃以上溫度下長時間工作,具有抗震性、抗氧化性、抗沾污能力、靈敏度高、高溫熱電勢很穩定。如在Aupd35加0~0.99%鉑還可進一步提高高溫穩定性。
三元合金就是含三種組成元素的合金。常用的三元合系有:Au - Ag - M; Au - Sn - M; Au - Sb - M;Au - Cu - M;等。電鍍上常用 錫鎳銅三元合金。
鉑金(Platinum,簡稱Pt),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白色貴重金屬。鉑金早在公元前700年就被人類發現,在人類使用鉑金的2000多年歷史中,它一直被認為是最高貴的金屬之一。
在礦物分類中,鉑族元素礦物屬自然鉑亞族,包括銥、銠、鈀和鉑的自然元素礦物。鉑族元素礦物均為等軸晶系,單晶體極少見,偶爾呈立方體或八面體的細小晶粒產出。
固溶體指溶質原子溶入溶劑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劑類型的合金相。通常以一種化學物質為基體溶有其他物質的原子或分子所組成的晶體,在合金和硅酸鹽系統中較多見,在多原子物質中亦存在。
當溶劑的晶體結構添加溶質後可以穩定存在且保持均相,則該種混合物可以被視作溶液。
一些混合物可以在很多種濃度情況下形成固溶體,而有一些混合物根本不能形成固溶體。兩種物質混合而形成固溶體的傾向是一個復雜的事情,涉及化學、晶體學及量子物理學。
❻ 鎏金是什麼金值錢么
鎏金是指火法鍍金。鎏金就是在表面鍍一層金,主要是工藝價值,本身不值什麼錢。
火法鍍金是古代金屬器物的鍍金方法,就其加工方法和工藝原理而言也稱火鍍金或汞鍍金。即用黃金與汞為原料,配成金汞齊(合金)塗飾器表的一種工藝。
埃及在公元3世紀有金汞合金用於鍍金的記載,羅馬人普列尼在公元1世紀已有金能熔於水銀的記載,即金汞合金。中國是最早使用火法鍍金工藝的國家,關於金汞齊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周契》,火法鍍金技術最早見於梁代。
(6)岳陽鍍三元合金生產多少錢擴展閱讀:
火法鍍金工藝的形成和發展
火法鍍金是以金汞合金為原料的金屬表面加工工藝,這種工藝是在古代勞動人民逐步認識金和汞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實踐而發明的。
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已認識並使用了黃金,在河南殷墟中出土的金箔,厚度僅0.01毫米,金相觀察證明;金箔經過錘鍛加工和退火處理;西周墓葬出土的兵器、車飾器上的包金金片,春秋興起的金銀錯工藝。
直到漢墓的金縷玉衣上所用的直徑為0.14毫米的細金絲,都是古人利用金的延展性能良好的特性,製成各種金箔和金絲的實物。史書上記載「金入於猛火,色不奪精光」。
「黃金入火,百煉不消」,反映了金不易氧化,化學性能較穩定的特點,用金裝飾器物外觀光澤明亮,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包金、貼金、嵌金、火法鍍金等工藝逐步發展,形成了我國早期的表面加工工藝。
❼ 化學鍍膜(鎳磷合金)的一些問題!
呵呵,只知道一點點皮毛,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化學鍍膜,要說關鍵,對鍍件的前處理算是比較重要,打磨、酸洗、除油等等,如果表層雜質多,鍍膜的質量就不好。鍍液濃度的配製也是關鍵,pH值,鍍液的濃度都能對鍍層的沉積速度及鍍層的含量造成影響,沉積速度過快則鍍層表層光潔度會差,另外化學鍍過程中溶液的濃度和pH值是不斷變化的,如果是工業化學鍍,在化學鍍過程中要注意保持鍍液的濃度。
第二個沒遇到過鍍液還要過濾的問題,可能是因為你們是工業大規模生產配製鍍液的水是直接用自來水,如果有沉澱可以考慮提前配製,長時間靜置後取上層清液,呵呵,隨便說說,我也沒經歷過,希望能有高手給你解答。
第三個問題非晶結構與磷元素含量有一定關系,一般認為當鍍層中磷的質量分數超過9% (wt%)時, 鎳磷鍍層為高磷鍍層,一般為非晶態合金, 具有高耐蝕、耐磨、可焊性、磁性屏蔽、高硬度、高強度、高導電性等優異的性能。但P含量太大會造成類金屬一類金屬原子間(即P與P之間)成鍵數目的增多,從而實際上導致金屬一類金屬間形成的鍵數n 減小,鍍層耐蝕性和晶化溫度又從極大值開始下降。鍍液中磷元素的含量以及溶液的pH值均能影響鍍層中磷元素含量,一般pH值越高鍍層中磷元素含量越低。
第四個問題,制三元合金的鍍液配製,跟二元合金一樣,只是在鍍液中多添加一種物質而已,是在鍍前添加的。配比可參考相關文獻,當然這些文獻都是實驗室成果,能否跟實際生產中所制產品一樣就不清楚了。你可以先用CNKI中國期刊網用關鍵字搜索相關文獻,記下你所需文獻的題目,作者,所在期刊的年份期號及頁碼,然後到小木蟲論壇或者是其他學術論壇請人幫你下文獻。
❽ 合金和鍍金哪個好
1、組成成分不同
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金屬或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一般通過熔合成均勻液體和凝固而得。根據組成元素的數目,可分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鍍金:由鍍金液組成,氰化金鉀:供給電鍍金離子。氰化鉀:產生自由氰化物,使氰化金化合物分解,增加導電性,防止銅鎳的沉積。碳酸鉀:增加導電性,用做緩沖劑。碳酸氫二鉀:做用如同碳酸鉀。
2、特點不同
合金:多數合金熔點低於其組分中任一種組成金屬的熔點。硬度一般比其組分中任一金屬的硬度大(特例:鈉鉀合金是液態的,用於原子反應堆里的導熱劑)。合金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低於任一組分金屬。利用合金的這一特性,可以製造高電阻和高熱阻材料。還可製造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鍍金:鍍金層延展性好、易拋光、耐高溫,具有很好的抗變色性能。在銀層上鍍金可以防止銀的變色;金合金鍍層可呈現多種色調,故常用作裝飾性鍍層,如鍍首飾、鍾表零件、藝術品等。
❾ 什麼是三元仿金鍍溫度、pH值、電流和時間有什麼影響
三元仿金就是在一般的二元合金,即銅鋅仿金基礎上,再加入第三種金屬元素作為調色劑,使仿金顏色更逼真和接近真金色。三元仿金鍍時溫度、pH值、電流和時間都有重要影響。鍍液溫度升高,鍍層中銅含量增加,溫度過高,氨易揮發,碳酸鹽容易積累增加,鍍層還會產生毛刺。所以應嚴格控制鍍液溫度在工藝規范之內。pH值也相當重要,直接影響鍍層外觀和色澤。當pH值低時,鍍層易偏紅。當pH值高時,鋅和錫析出量增加,鍍層偏白。仿金鍍液有兩個穩定的pH點,即10.3和12.6。應當注意將pH值固定在這兩點附近。三元仿金合金一般為銅、鋅、錫,三者的電極電位差相差較大,因此陰極電流密度的變化直接影響三種金屬的析出數量。如果電流密度高,鋅析出多,相反則銅析出多。通常在0.5A/dm2下操作。仿金鍍層是在亮鎳的基礎上閃鍍小於2μm厚度的鍍層,每個仿金工藝都有其規定的電鍍時間,嚴格操作時間可獲得穩定的滿意的顏色。
❿ 熱鍍鋅鋅鍋三元合金渣怎麼去除
常規的合金化鍍鋅板產品和純鋅鍍鋅產品的雙品種生產線切換上述兩個品種的生產模式為雙鍋模式,即合金化鍍鋅板產品和純鋅鍍層產品分別採用專用鋅鍋。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過程中,帶鋼入鋅鍋板溫在460-500℃左右,鋅鍋溫度在455℃左右,鋅液Al含量較低(0.15%以內),帶鋼表面無法形成有效的Fe2 Al5阻擋層,帶鋼進入鋅鍋後表面鐵不可避免的地向鋅液中大量溶解,造成鋅鍋內鐵含量急劇升高到0.04%左右,鋅液中過飽和析出的鐵會與鋅液中的鋅發生反應形成大量鋅鐵化合物沉於鍋底形成底渣。在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完畢後切換鋅鍋生產純鋅熱鍍鋅產品,此時,需調整鋅鍋內鋅液成分使底渣與鋅液中的鋁發生反應形成浮渣(鋅鍋通過離線加入高鋁錠方式將鋅鍋中的鋅鐵化合物底渣與加入的鋁反應形成鋅鐵鋁化合物形成浮渣),從而將鋅鍋中的底渣置換去除。
武鋼三冷軋鍍鋅機組目前只有一組鋅鍋,每次合金化鍍鋅板品種生產完畢之後,需進行鋅液鋁含量調整,將鋅液鋁含量升高到0.18%以上,確保形成Fe2Al5結合層保證純鋅鍍鋅板的表面附著性能。採用這種常規的鋅液鋁含量控制工藝時,無法有效快速去除鋅液中的底渣和降低鋅液鐵含量,在升鋁過程中以及升鋁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鋅液中會產生大量的懸浮渣,這種細小懸浮渣如果附著在帶鋼表面則會導致鋅粒缺陷。在這段時間內無法生產高等表面要求的純鋅熱鍍鋅板產品,這是因為:由於鋅粒硬度大,因此具有該種缺陷(鋅粒缺陷)的帶鋼在軋制或沖壓過程中會損傷基板,造成壓印缺陷,極大影響表面質量。鋅粒缺陷會造成大量汽車外板不符合汽車廠要求而改判,影響汽車板成材率,給鋼鐵公司造成大量經濟損失。
影響帶鋼表面質量的鋅粒缺陷,究其實質是因為鋅鍋中鋅液溶解的鐵含量過高超過鋅液的溶解度而呈過飽和狀態,過飽和析出的鐵與鋅液中鋁或鋅反應生成高硬度高熔點的鋅鐵鋁化合物。傳統工藝控制中,鋁含量控制在0.18-0.024%左右,很難降低鋅鍋中的鐵含量,一般在0.008-0.018%,鋅粒形成的外部條件仍滿足,生產過程中無法從源頭控制鋅粒缺陷產生。而在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完畢後,鋅液中存在大量鐵鋅化合物(底渣),在其與鋅液中的鋁反應形成鋅鐵鋁化合物的過程中會大量消耗鋅液中的鋁降低鋅液中的鋁含量;同時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期間鋅液中的鐵含量溶解度較高(0.04%左右),切換到純鋅板生產工藝後,溶解在鋅液中的鐵呈過飽和狀態,過飽和析出的鐵與鋅液中的鋁和鋅反應形成鋅鐵鋁化合物消耗鋅液中大量的鋁,會大量降低鋅液鋁含量;上述過程中形成的鋅鐵鋁化合物即懸浮渣會大量附著於帶鋼表面形成鋅粒鋅渣缺陷,而鋅液鋁含量的降低會使鋅液中鐵含量維持在一個較高值,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造成鋅液中持續產生懸浮渣,從而使帶鋼表面產生鋅粒缺陷,影響高等級表面的純鋅鍍鋅產品的表面質量,在此期間無法生產高等表面純鋅鍍鋅產品。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快速去除鋅鍋內底渣的方法,以提高帶鋼質量、縮短除渣周期,提高高等級表面純鋅鍍鋅產品的產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速去除鋅鍋內底渣的方法,該方法能快速置換單鋅鍋生產線在合金化鍍鋅板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底渣,降低鋅液中的鐵含量,抑制鋅粒產生,減少鋅粒缺陷發生概率。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快速去除鋅鍋內底渣方法,具體為:在合金化鍍鋅板生產完畢後,先往鋅鍋添加鋁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將鋅鍋內鋅液的鋁含量從傳統控制工藝的0.18-0.24%左右提升至0.38%-0.5%,在添加鋅鋁合金錠過程中實時檢測鋅鍋內鋅液中的鋁含量;當鋁含量達到0.38%-0.5%時停止添加鋁含量為8%的鋁鋅合金錠,向鋅鍋添加鋁含量為0.575%的鋅鋁合金錠,當鋅鍋內鋅液的鐵含量穩定在0.01%以內時,鋅鍋內底渣清除完畢。
當鋅鍋內鋅液的鐵含量穩定在0.01%以內時,即鋅鍋底渣清除完畢後,即可生產純鋅鍍鋅板(即可進入生產高等級表面汽車板的生產周期)。
在去除鋅鍋內底渣的這段時間內(在開始增加鋁含量至鋁含量穩定保持的這段時間內),因大量底渣置換為懸浮渣粘附到帶鋼表面,影響產品表面質量,所以只能生產一般商品材(建築結構用材和家電板內板用材)。
本發明中,在去除鋅鍋內底渣的過程中,隨著鋁含量頂峰值的升高,鋅鍋底渣的置換速率越快,清除耗時越短,能夠很好的滿足控制鋅粒缺陷產生的要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生產完合金化品種後,鋅液Al含量為0.14%左右,需要通過加入鋁含量8%的鋅鋁合金錠快速升高鋅液Al含量到0.18%以上,使之具備純鋅鍍層的可鍍性,在加入8%鋅鋁合金錠期間,鋅液中溶解的鐵會迅速地呈過飽和狀態析出形成懸浮渣。當鋅液鋁含量增加至0.38-0.5%左右,相對於傳統的鋅液Al含量目標值,底渣的反應效率會大幅提升,懸浮渣快速形成,有效縮短了高等級表面純鋅鍍鋅板的生產前的除渣調整周期。實際生產結果表明,採用本發明的鋁含量控制方法,不會造成鍍層附著力不合,也不會形成其它新的表面缺陷,除渣周期從原來的15天以上縮短到5天左右,釋放了更多的高表面等級(高附加值產品)的產能。
本發明能快速改善在合金化產品生產期間對鋅鍋的污染,快速置換鋅鍋底渣,減少鋅液鐵含量,抑制鋅粒產生,減少鋅粒缺陷發生概率,提高帶鋼表面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單鋅鍋生產線單一生產周期內生產合金化鍍鋅和高等級表面熱浸鍍鋅產品的鋁含量控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完畢後,連續往鋅鍋中添加鋁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將鋅鍋中鋅液的鋁含量從傳統控制工藝的0.20%左右提升至0.38%,在添加鋅鋁合金錠過程中實時檢測鋅鍋鋁含量,當含量達到0.38%後停止添加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改為添加鋁含量為0.575%的鋅鋁合金錠,用時240小時左右鐵含量降至0.01%以內,此時鋅鍋內底渣基本清理完畢,具備純鋅熱鍍鋅外板生產能力。參見圖1,在開始增加鋁含量至鐵含量降至0.01%左右的這段時間內,需要最低表面要求的純鋅鍍鋅板1000噸,需要一般要求的商品材9000噸。相對於傳統的鋅液Al含量控制范圍(0.18-0.24%),除渣調整階段所需表面要求較低的品種產量減少了5000噸左右,釋放了更多的高表面等級(高附加值產品)的產能。
實施例2
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完畢後,連續往鋅鍋中添加鋁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將鋅鍋鋁含量從傳統控制工藝的0.20%左右提升至0.45%,添加鋅鋁合金錠過程中實時檢測鋅鍋內鋅液鋁含量,當含量達到0.45%後停止添加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改為添加鋁含量為0.575%的鋅鋁合金錠,用時120小時左右,鋅液中鐵含量降至0.01%以內,此時鋅鍋內底渣基本清理完畢,具純鋅熱鍍鋅外板生產能力。在開始增加鋁含量至鐵含量穩定保持的這段時間內,需要最低表面要求的純鋅鍍鋅板200噸,需要一般要求的商品材5000噸。
實施例3
合金化鍍鋅板產品生產完畢後,連續往鋅鍋中添加鋁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將鋅鍋鋁含量從傳統控制工藝的0.20%左右提升至0.50%,添加鋅鋁合金錠過程中實時檢測鋅液鋁含量,當含量達到0.50%後停止添加含量為8%的鋅鋁合金錠,改為添加鋁含量為0.575%的鋅錠,用時72小時左右,使鋅液中鐵含量降至0.01%以內,此時鋅鍋內底渣基本清理完畢。機組具備純鋅熱鍍鋅外板生產能力,在開始增加鋁含量至鐵含量穩定保持的這段時間內,需要最低表面要求的純鋅鍍鋅板200噸,需要一般要求的商品材3000噸。
本發明能快速改善在合金化產品生產期間對鋅鍋的污染,提高純鋅板帶鋼表面質量,降低雙鍋運行成本,目前該方法已經在武鋼冷軋三分廠鍍鋅線採用,應用於高等級合金化及純鋅外板生產。使用本方法能極為高效地減少鋅鍋鐵含量污染;合金化生產完畢後高等級純鋅鍍板的生產時間由原來的15天縮減到5天以內,每月可多生產10天高等級表面產品,按日產1040噸,高等級表面與一般表面產品差價200元計算,年效益為1067*200*12=256萬元/年,減少鋅鍋電費約400萬元/年。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