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太空探索,“超重-星舰”火星殖民有戏吗
2020 年,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在不断加快“超重-星舰”运载器的研制迭代和试验步伐,成功利用代号为SN5 和SN6 的两台“星舰”全尺寸样机进行了两次150 米低空起降飞行试验,还正式启动了“超重”的研制工作。这意味着曾经看似“疯狂且不切实际”的“超重-星舰”已不再是马斯克PPT里的展示品,也不是2019 年露天制造的外表坑洼的铁皮罐头,入轨试验已不再遥遥无期,载人探火甚至殖民火星的目标也又更近了一步。
新商业航天时代来临
进入21 世纪以来,美国在航天预算相对紧缩的形势下,为减少政府开支、提高技术发展效益,大力推动商业航天发展,2010 年《国家航天政策》提出利用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满足政府需求,促进政府采购商业服务;2013 年《国家航天运输政策》倡导政府与商业企业合作,发展近地轨道商业航天运输能力;通过出台《航天现代投资法》《商业航天法》《商业航天发射竞争力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航天发射产业提供越来越完善的政策土壤。在此背景下,成立于2002 年的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得以通过美国宇航局“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获得资金、技术及基础设施等全方位支持,而快速发展壮大,成功研制并发射猎鹰9 运载火箭及货运“龙”飞船,并以降低发射成本为目标攻关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技术。2016年,随着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技术逐渐取得突破,该公司提出低成本重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计划以及火星殖民远期愿景。
很马斯克的“超重-星舰”方案设想
“超重-星舰”为两级构型运载器,火箭和飞船各占一级,总高120 米,起飞质量5000 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00 吨,可从陆地发射场或海上发射平台发射,两级均具备基于“猎鹰9”第一级发展而来的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能力。运载器的第一级命名为“超重”火箭,高70 米、直径9 米,安装31 台“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起飞总推力达62000 千牛;箭体结构全部采用高强度轻质不锈钢材料,上部外侧装有4 个菱形栅格舵,发射时处于收拢状态,回收时展开用于控制箭体姿态,下部外侧装有六个翼型支脚,用于回收时进行气动控制及着陆时支撑箭体。
运载器的第二级命名为“星舰”飞船,融合了火箭上面级与飞船功能,包括载人型和载货型两种,高50 米、直径9 米,安装6 台“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12000 千牛。载人型最多可乘坐100 人;载货型的载荷舱容积1100 立方米,可发射最大载荷质量100 吨,可装载各类卫星、大型空间设施及空间站货物。“星舰”结构也采用不锈钢材料,上部外侧装有两个鸭翼,下部外侧装有两个尾翼、内侧装有6 个可展开支脚,上下气动翼用于在大气飞行中进行箭体气动控制和姿态调节,可展开支脚用于着陆时支撑箭体。
所有设计都是为了低成本、可复用
“猛禽”发动机。“超重-星舰”的“猛禽”发动机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此类推进剂具备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廉的特点,发动机用后维护方便、便于多次重复使用,且火星上存在大量二氧化碳资源、便于原位开采制备甲烷;采用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拥有双泵和双预燃室,燃烧室压强高达30 兆帕,发动机推力达到2000 千牛,真空和海平面比冲分别达到380 秒和330 秒;具备一定节流能力,可在火箭发射中调整推力降低气动载荷,并满足火箭回收降落的减速需求。
304 不锈钢箭体。“超重-星舰”的贮箱和箭体结构均采用304L 不锈钢材料,其成本低廉,每千克价格仅3美元,远低于每千克200 美元的碳纤维材料。不锈钢在低温时强度高,比强度可达到甚至高于铝锂合金,且熔点高达1480 摄氏度,是铝锂合金熔点的两倍以上,从而保证箭体结构强度并使箭体具备良好的热防护能力。基于不锈钢材料特性研制的特殊发汗冷却热防护系统,可使箭体无需大面积粘贴额外的热防护材料,降低运载器干重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复用便捷度。
与“猎鹰9”一脉相承的研制理念
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于2016 年首次提出“星际运输系统”设计方案,研发预算超过100 亿美元;2017 年,因“星际运输系统”方案过于超前、研制难度过大,提出了“超重猎鹰火箭-超重猎鹰飞船”,将运载器尺寸缩小,发动机数量和运载能力也随之减少;2018年,提出“超重-星舰”,对运载器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箭体长度加长,箭体材料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改为不锈钢,研发预算也降至20 亿 30 亿美元,此后正式进入研制阶段。
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采取类似“猎鹰9”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攻关途径,先研制演示验证机再转入样机研制。2018 年9 月开始研制直径9 米、高39米、装有1 台“猛禽”发动机的“星虫”演示验证机,并在2019 年4 月 8 月进行了3 次点火飞行试验,最大起飞高度达到150 米,验证了“星虫”的悬停性能、“猛禽”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和姿态喷管控制能力以及其他子系统性能。2019 年11 月开始对装有1台“猛禽”发动机的“星舰”全尺寸样机进行试验,通过在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两个生产基地并行制造的方式提高研制和试验效率,并进行设计迭代;制造了不同功能的样机,分别开展了贮箱加压、低温推进剂加注和发动机静态点火试验,部分试验为极限破坏性试验。
2020 年8 月和9 月,第5 台和第6 台编号分别为SN5、SN6 的样机成功实现低空起降飞行试验,最大飞行高度均达150 米,进行了空中悬停、推力矢量控制、反推软着陆等主要操作,验证了其结构、材料及“猛禽”发动机的性能水平。代号SN8 的“星舰”全尺寸样机,安装了3 台“猛禽”发动机,还会加装气动翼、鼻锥等组件,进行了12.5 千米的起降飞行试验,后续还将会把高度提升至100千米的亚轨道,不断迭代各分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技术成熟度。
此外,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还在2020 年5 月获得美国宇航局1.35 亿美元的载人月球着陆器概念研究和初始研发合同,研发专用于登月的“超重-星舰载人着陆系统”。该系统与普通“超重-星舰”的差异在于其“星舰”取消了鸭翼、尾翼和热防护层。公司将于2021 年2 月提交详细设计方案参加下一轮竞标,有望为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提供支撑。
“超重-星舰”任重而道远
或将成为航天运载器发展的风向标
“超重-星舰”运载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殖民火星,其设计思路以满足大批量载人、大容量载货、低成本多次地火往返飞行的需求为目标,在深空载人 探索 运载器领域作出了大胆 探索 ,一旦实现,将对航天运载技术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在运载器总体设计方面,打破火箭和飞船的系统壁垒及火箭+飞船的设计模式,发展箭船融合且多功能的“星舰”,大幅提升载人、载货容量。
在动力系统方面,区别于以美国宇航局“航天运输系统”为代表的重型火箭采用少量大推力发动机及固体助推器的传统构型,“超重”采用多达30余台发动机并联设计,形成超大推力和高冗余特性,且可批量化制造发动机和重复使用来降低成本。
在重复使用能力方面,“超重-星舰”是完全重复使用系统,采用的甲烷推进剂可通过火星原位资源制备实现无限使用,解决了星际往返推进剂补给问题,并有望将发射成本降至200万美元,比当前发射价格低一个量级。
在发射/回收方式方面,通过研发海上发射/回收平台,提升运载器发射及回收的灵活性,摆脱传统陆地发射场的地点、射向、安全性等限制,拓展其航天发射应用范围,并可不断验证恶劣环境下的高精度、高可靠发射/回收技术,为在火星的恶劣环境中开展发射/回收奠定基础。
“超重-星舰”运载器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航天运载器设计理念,有望与升力体式两级/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一起,引领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发展方向,成为未来人类航天运载器的重要补充力量。
包揽从地球到深空的各种任务
基于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以往火箭和飞船的研制改进路线判断,“超重-星舰”运载器不会一步到位实现载人探火,而是将通过地球轨道等发射任务不断迭代改进自身设计,提升关键技术成熟度。因此,“超重-星舰”运载器在应用初期,有望以其百吨级运载能力、通用化设计构型、可重复使用特性,开展多样化发射活动。
在地球点对点运输方面,“超重-星舰”实现快速复用后,通过其海上发射/回收平台,可从世界各地灵活地起飞和着陆,发展为地球点对点载人交通运输工具,在半小时内从美国直达全球任意地点。
在载荷发射任务方面,“超重-星舰”近地轨道和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100 吨和21 吨,载荷舱整流罩直径达9 米,是人类有史以来研制的运载器中最大的载荷舱,可助力美国月球“门户”大型空间设施建设,还可加速“星链”等卫星 星座 部署进程。
在月球 探索 方面,“超重-星舰”一次发射最远可达到月球轨道,实现月球轨道站运输补给,未来还将具备在轨加注能力,分别发射只携带推进剂的“星舰”和载人“星舰”,在近地轨道对接加注后,飞往月球以远的深空。
技术跨度大也伴随着潜在风险
“超重-星舰”与现役火箭相比性能先进,但技术跨度较大,存在潜在风险,仍需持续投入研制力量和资金攻关关键技术。
在重复使用技术方面,猎鹰9 火箭一子级复用技术较为成熟,为“超重”火箭复用技术研发降低了难度,但“星舰”需从轨道返回,再入速度更快,其姿态控制和热防护系统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在系统安全性方面,箭船融合的“星舰”虽然具备更强的运输能力,但乘员舱紧邻火箭推进剂贮箱,没有独立的逃逸系统,且回收时没有备份降落伞,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难以保障乘员安全。
在“超重-星舰”结构材料方面,虽然采用不锈钢具备诸多优点,但使用不锈钢建造大直径贮箱及箭体结构对工艺要求较高,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在不锈钢贮箱加压试验中多次失败,技术尚未成熟。
总之,“超重-星舰”作为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的下一代航天运输系统,可进一步扩充其运载器型谱,提升其航天运输能力,形成从近地到深空,从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全覆盖的发射能力;还可以低成本、大运力优势,在美国重返月球等深空 探索 项目中充当政府“航天发射系统”重型火箭的补充力量,提供备份发射选择,及货运、载人等发射服务,加速美国对地外星体资源的抢占和控制;此外,“超重-星舰”将使美国的近地轨道商业化服务向地球轨道以远延伸,有望为他国科学机构和个人提供深空技术验证、深空旅行、深空旅居等机会,加速美国及其盟国航天技术水平发展进程。
同时也应看到该运载器的研制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不断进行技术验证,只有利用该运载器的多任务适应性吸引到地球点对点商业运输、地球轨道商业发射或载人登月等任务合同资金,并成功开展发射活动,形成技术研发与商业运营的良性闭环,才有望逐步提升“超重-星舰”的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降低载人航天及深空 探索 门槛,最终实现殖民火星的目标。
B. 银河级星舰的历史沿革
第一艘卷入自治同盟战争漩涡中的联邦星舰是银河级的奥德赛号(U.S.S.Odyssey NCC-71832),当时为解救被自治同盟的詹哈达绑架的人质,奥德赛号在舰长基尔上校的指挥下同深空九号指挥官本杰明·西斯科指挥的两艘多瑙河级飞艇穿过贝久虫洞,进入伽马象限,但是在撤退的过程中,一艘詹哈达攻击舰采取神风战术,撞破了奥德赛号的曲速核心,并引发连锁爆炸摧毁了奥德赛号。此一行为为三年后自治同盟战争的爆发的序曲。
战争爆发后,星际联邦的战争时期银河级星舰牺牲探索用银河级的众多科研设备来换的更多战斗能力与防御能力,提高了银河级的生存能力,《星际迷航:深空九号》后三季的自治同盟战争中曾经有一艘银河级星舰在战斗中轮机部被击中以及严重损坏,但仍旧能够战斗。
作为星际联邦的主力舰,银河级在自治同盟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返深空九号”行动、Chin'toka之战、卡达西亚之战中,银河级更是身先士卒,组成了“银河之翼”同自治同盟对抗。 银河级全长642.5米,宽473米,高190米,重量为500万吨,其主体结构采用了“碟筷式”设计,并在船身外壳中融入大量曲线渐变,因此较过去的星际舰队飞船而言,它的外观线条十分流畅明朗。银河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圆形的一级舰体(碟部)和装有曲速引擎的二级舰体(工程部,亦称推进部或战斗部),两个部分可以相互分离,独立运作,但由于曲速引擎位于工程部,因此分离后碟部只能以脉冲速度推进。
和其他星际舰队的星舰一样,无畏级的船身是也是由坚硬的三钛合金,D-铀合金,不同的复合材料和其他用途的各种材料制成。椭圆的外壳设计保持了星际舰队的圆滑传统设计,椭圆型的倾斜碟部配合相位炮阵列和额外的单独相位炮能够达到几乎全方位的火力覆盖能力和火力集中能力。
庞大的船体设计也使银河级拥有超强的运输能力,全船共分为42层甲板,需要时可容纳大约4,000名乘客。
此外,作为银河级的支援船,星云级星舰与银河级分享了大量设计,二者之间的许多零件可以进行互换。 超光速推进器银河级装有两座曲速舱,从亚光速进入曲速9级仅需0.3毫秒。飞船的最大速度可达曲速9.6级,可维持12小时,企业号曾将速度提升至曲速9.9级,但维持10分钟后引擎便自动关闭。
亚光速引擎
为了获得足够的推力来保证亚光速飞行,银河级安装了3台以等离子废气作为推进剂的脉冲引擎,其中2台位于碟部两侧,一台位于推进部主龙骨的后方。银河级还另外安装了反应控制推进系统(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当遇到一些特殊空域,调整船体姿态或情况不允许使用脉冲推进器时它们就可以发挥作用。
动力装置
银河级上的主动力装置——曲速核是2350-2360年代星际舰队中功率最强大一款,由Seran-T-1研究所开发。此曲速核心的输出量至少为1.275x1019瓦特,其反物质转化效率可以与无畏级上安装的9型曲速核相媲美。
科研平台
银河级最初的重要设计目的之一是作为大型远程移动式科研平台,因此这一级星舰上可搭载大量科研设备,开展范围广泛的研究,而其中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由操作官/执行官在舰桥上的科研站完成,如果有需要的话,银河级还可以提供各类实验室。除了最先进的舰载传感器外,银河级还预先配备了各种可以装进光子鱼雷鱼雷整流罩里的微型探测器、浮标,以备不时之需,包括: 常规型遥感探测器 侦查探测器 A型探测器 1型-5型探测器 固定浮标 警示浮标 紧急浮标 战术系统
银河级的船体四周安装有十个相位阵列,配合圆形的舰身可以对准来自任意方向的敌人。其中的一个阵列位于战斗舰桥旁,只能在碟舰分离后启用。部分银河级星舰,如冒险号(U.S.S. Venture NCC-71854)还在工程部两侧的曲速线圈上额外安装了一对相位阵列。
银河级舰首舰尾各安装了一台五连发式光子鱼雷发射器,备弹250发,可同时瞄准不同目标,鱼雷发射系统亦可发射微型探测器和浮标。
此外,银河级还列装了反物质机雷和用于自身防卫的高容量偏导能量护盾。
C. 企业号星舰的各种型号
注册:星舰企业号 (XCV 330)(USSEnterprise(XCV 330))
舰级:宣示级(Declaration,可能为杜撰)
服役:约2130年-2150年
舰长:未知
该船的图画可以在《星际旅行》和《星际迷航:进取号(星舰前传)》的场景背景中看到。 名称 地球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Enterprise 舷号 NX-01 型号 NX 级(企业级) 类型 探索船 服役时间 2151年-2161年 建造地点 地球轨道船坞 长度 225米 宽度 135.8米 高度 33.3米 质量 80,000公吨 载员 83人 巡航速度 曲速4.5级 最高速度 曲速5.2级 武器 12门固定基相位炮(原设计3门) 3管氘核空间鱼雷/光子鱼雷发射器 等离子炮 脉冲相位炮 防御 舰体极化 舰长 乔纳森·亚契上校(Cpt.Jonathan Archer)
地球联邦星际舰队的企业号,是《星际迷航:企业号》的主要设定。 在原初《星际旅行》影集第一到第六部电影中,出现了两艘以“联邦星舰企业号”(USSEnterprise)命名的星舰。
NCC-1701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 型号 宪法级(Constitution class) 类型 重型巡洋舰 服役时间 2245年-2270年 建造地点 旧金山轨道船坞 长度 288.6米 宽度 127.1米 高度 72.6米 质量 190,000公吨 载员 203人 巡航速度 曲速6级 最高速度 曲速8级 武器 6座12门固定基相位炮 2管光子鱼雷发射器 防御 偏导能量护盾 舰长 罗伯特·阿普里尔上校(Cpt. Robert April) 克里斯多夫·派克上校(Cpt. Christopher Pike) 詹姆士·T·寇克上校(Cpt. James Tiberius Kirk) NCC-1701(改建后)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 类型 重型巡洋舰 服役时间 2271年-2285年 建造地点 旧金山轨道船坞 长度 304.8米 宽度 141.7米 高度 71.3米 质量 210,000公吨 载员 450人 巡航速度 曲速8级 最高速度 曲速9级 武器 6座12门7型固定基相位炮 2管光子鱼雷发射器 防御 偏导能量护盾 舰长 威拉德·德克尔上校 (Cpt.Willard Decker) 詹姆斯·T·寇克少将(R. admiral James Tiberius Kirk) 斯波克上校(Cpt. Spock) 詹姆斯·T·寇克上校(Cpt. James Tiberius Kirk) 联邦星际舰队的第一艘企业号是原初《星际旅行》里寇克历史性五年任务(2265年-2270年)中的主要设定。在两年半后,重新改装过的企业号出现在《星际旅行:无限太空》以及《可汗怒吼》中,并在第三部《石破天惊》里自毁。
NCC-1701-A(原联邦星舰约克城号NCC-1717)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A 型号 宪法级改(Constitution class Refit) 类型 重型巡洋舰 服役时间 2286年-2293年 建造地点 旧金山轨道船坞 长度 304.8米 宽度 141.7米 高度 71.3米 质量 210,000公吨 载员 450人 巡航速度 曲速8级 最高速度 曲速9级 武器 6座12门7型固定基相位炮 2管型光子鱼雷发射器 防御 偏导能量护盾 舰长 詹姆斯·T·科克上校(Cpt. James Tiberius Kirk) 这艘船首次出现在第四部电影《抢救未来》的末尾,并是《终极先锋》和《迈入未来》的主要设定。该船在《迈入未来》结束时宣布退役。此后不再有正史给出更多的细节,尽管从模型包的文字上可以看到该船被封存在了Memory Alpha小行星的星舰博物馆中。在科克舰长的扮演者威廉·薛特纳所著小说《伊甸遗迹》(The Ashes of Eden)中,企业号-A后来被解除封存,并在防卫Chal星的战役中被摧毁。 NCC-1701-B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B 型号 精进级改(Excelsior class Refit) 类型 重型探测巡洋舰 服役时间 2293年-2329年 建造地点 旧金山轨道船坞 长度 467米 宽度 186米 高度 78米 质量 2,350,000公吨 载员 502人 巡航速度 曲速8级 最高速度 曲速9.5级 武器 8座16门8型固定基相位炮 4管光子鱼雷发射器 防御 偏导能量护盾 舰长 约翰·哈里曼(Cpt.John Harriman)
该船启航于《日换星移》之初,詹姆士·科克舰长在它的处女航中失踪。据一些《星际迷航》小说中所写,德莫拉·苏鲁继哈利曼之后成为该舰的舰长。企业号-B(NCC-1701-B)与企业号-C(NCC-1701-C)以及它们的船员曾短暂地在萤幕上出现过,而且也是口袋书店(Pocket Books)出版的一些受官方许可的非正史小说的主题。
NCC-1701-C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C 型号 大使级(Ambassador Class) 类型 重型巡洋舰 服役时间 2332年-2344年 长度 526米 宽度 325米 高度 124米 质量 3,710,000公吨 载员 530人 巡航速度 曲速6级 最高速度 曲速9级 武装 10个9型相位阵列炮 2管光子鱼雷发射器 防御 偏导能量护盾 舰长 瑞秋·格雷特上校(Cpt. Rachel Garrett) 理查德·卡斯特罗中尉(Lt . junior Richard Castillo) 该舰是《下一代》一集《昨日的企业号》(Yesterday Enterprise)的主角星舰。根据另一集《赎还,下》中的对话可知,该船在从罗慕伦手中保卫纳伦德拉III星克林贡前哨站的战斗中被摧毁。幸存者中包括了塔莎·叶,平行时间线的她从《昨日的企业号》中来到了纳伦德拉III星那场战斗的时间里。 NCC-1701-D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D 型号 银河级(Galaxy class) 类型 探索型战列舰 服役时间 2363年-2371年 建造地点 火星乌托邦轨道站地面船坞 长度 641米 宽度 457.1米 高度 137.5米 质量 4,500,000公吨 载员 1014人 巡航速度 曲速6级 最高巡航速度 曲速9.2级 最高速度 曲速9.6级,续航12小时 理论最高速度 曲速9.8级,风险极大 武器 12条10型相位阵列炮,总输出量为5万兆瓦 3管连发式光雷器,备弹275发 反物质光雷 防御 偏导能量护盾,总容量270万兆焦 标准25mm硬铀钛合金双层外壳 次级钛铀舰壳 标准结构维持力场 最大输出功率 127,500,000,000万千瓦 舰长威廉·瑞克中校(Cmd. Willian Riker) 爱德华·杰利科上校(Cpt. Edward Jellico) 让-卢克·皮卡德上校(Cpt. Jean-Luc Picard)
企业号-D是企业家族中的第五艘,在24世纪中叶服役,由德高望重的让-卢克·皮卡德舰长指挥,在她短暂的八年航行生涯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从部分方面来讲,她的成就甚至超越了寇克舰长指挥第一艘企业号进行的五年任务,其中包括:与神秘的Q接触、第一次穿越银河系抵达宇宙的尽头——和思维世界交汇的地方、与博格人第一次接触、阻止克林贡内战的爆发、揭示联邦星舰天马号上的秘密、阻止一次将会摧毁宇宙的反时间异象……
2371年,由于受到克林贡内战遗存的叛乱者——杜拉斯姐妹偷袭,企业号-D坠毁在Veridian III星上。
NCC-1701-E
名称 联邦星舰企业号 英文名 United Space Ship Enterprise 舷号 NCC-1701-E 型号 元首级(Sovereign class) 类型 战列舰 服役时间 2372年-? 建造地点 旧金山轨道船坞 长度 685.2米 宽度 250.6米 高度 88.2米 甲板 24层 质量 3,205,000公吨 载员 1500人 巡航速度 曲速8级 最高巡航速度 曲速9.9级 最高速度 曲速9.99级,续航24小时 武装 12条相位阵列跑(改装前) 16条相位阵列跑(改装后) 1管高速量子鱼雷发射器,备弹50发 3管前置、6管后置光子鱼雷发射器,备弹300发 防御 自动变频偏导护盾系统,总容量5,377,500兆焦 舰长 让-卢克·皮卡德上校(Cpt. Jean-Luc Picard) 数据上校(Cpt.Data)【B-4唤醒记忆后】 编剧罗纳德·穆尔认为企业号-E的建造始于《星际迷航:下一代》的最后一季(2370年),并在进取号-D毁坏后被重新命名为“企业号”。非正史小说《Ship of the Line》则认为最初为此舰准备的名字是“奥诺利耳斯”(Honorius),而且初代企业号的轮机长蒙哥马利·斯科特也参与了进取号-E引擎的设计。
背景:《星际迷航VII:日换星移》与《星际迷航VIII:第一类接触》的共同编剧罗纳德·穆尔认为企业号-E的建造始于《星际迷航:下一代》的最后一季(2370年),并在企业号-D毁坏后被重新命名为“企业号”。非正史小说《Ship of the Line》则认为最初为此舰准备的名字是“奥诺卢斯”(Honorius),而且一代企业号的轮机长蒙哥马利·斯科特也参与了设计。
能力:一份设计者蓝图显示企业号在《星际迷航X:复仇女神》中换上了《星际迷航IX:起义》里没有的新式相位炮能源库与鱼雷发射器。在该图还可以看到舰体的曲速引擎舱被轻微地向前移动了一点。由《星际迷航》的技术顾问迈克尔·奥田撰写的《星际迷航:星舰图集》(Star Trek: Ships of the Line)中写道,进取号-E的最大速度是曲速9.985级。不过,这个能力还没有在2011年的官方电影中出现。在电影中出现的最快速度是《星际迷航X:复仇女神》里面的曲速8级。企业号-E还可以用舰桥上的“手摇驾驶杆”控制。它出现在《星际迷航IX:起义》里,由威廉·瑞克中校操作。 NCC-1701-F
注册:联邦星舰企业号(NCC-1701-F)
舰级:奥德赛级
服役:2409-?
舰长:未知(某安多利亚人)
企业号-F首次出现在《星际迷航》的配套大型网络游戏《星际迷航Online》中,并取代企业号-E成为25世纪星联的旗舰,右图中展示的是《星际迷航Online》中放出的概念图。
NCC-1701-J
注册:联邦星舰企业号 (NCC-1701-J)
舰级:天体级
服役:26世纪年间
舰长:未知
在《星舰前传》的一集“Azati主星”中,在时间旅行及一处场景中短暂出现。
企业号-J存在於一个可能版本的26世纪中,它的船员中包括了新地一族的成员。该船与其他联邦星舰组成了一个舰队,在Procyon Five的战斗中抵抗球体建造者。船员丹尼尔将强纳森·亚契从22世纪带到26世纪,因此亚契目击了这场战斗。亚契在回到22世纪後便寻求与新地人携手对抗早期的球体建造者。
企业号-J还出现在2005年的《星舰图集》(Ships of the Line)日历上,该日历列出了《星际迷航》系列这些年来各种星舰的图片,而在2006年出版的《星舰图集》(Ships of the Line)一书中也是这样。企业号-J还出现在《星际迷航杂志》(Star Trek Magazine)第一刊的《星舰图集》(Ships of the Line)海报上。 NCC-1701-D(改建后)
注册:联邦星舰企业号 (NCC-1701-D)
舰级:银河无畏级(Galaxy Dreadnought)
服役:2395年-?
舰长:威廉·瑞克
在《下一代》最终集“曲终人散”中的平行世界,企业号-D是完整无损的,并在239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
银河级无畏舰是从银河级的基础上改进的强力战舰,除了额外的一个曲速引擎,她还在脊背上装备了两门巨型相位炮发射器和隐形装置。它也是唯一一艘装备决斗型主炮的联邦巡洋舰。
NCC-1701 (平行宇宙)
注册:联邦星舰企业号 (NCC-1701)
舰级:宪法级
服役:2245年-?
舰长:克里斯多夫·派克(Christopher Pike)、詹姆士·T·科克(James Tiberius Kirk)、斯波克(Spock)
在2009年 由J.J. Abrams执导/制作 的电影星际迷航(STAR TREK) 中,出现了另一艘编号为 NCC-1701 的星舰企业号,其外观与之前影集及电影中出现的 NCC-1701 不同,舰桥内的陈设也先进许多,逻辑上的推测为同一部电影中罗慕伦人(Romulan)尼罗(Nero)领导来自未来的巨大船舰攻击星舰开尔文号(U.S.S. KELVIN NCC-0514)的事件发生后,历史被改变,或许也迫使星际联邦为了因应将来可能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在星舰的设计上必须变得更为先进,才出现另一个版本的 NCC-1701 企业号。在这部电影中 NCC-1701 首航即被派往瓦肯星执行救援任务,首位舰长为 克里斯多夫·派克,在遭遇尼罗后派克舰长被迫前往敌舰前,将舰长职位交给年轻的斯波克,并且指定年轻的科克为副舰长(First Officer),而科克则在来自未来的老年斯波克的建议下,故意引发年轻斯波克激烈的情绪反应,取代成为代理舰长,并且带领企业号的组员击退尼罗拯救地球。
D. 和平精英足球车是什么模式
一、和平精英赛车模式是什么:
赛车模式就是玩家们在游戏里面通过驾驶载具在特训岛里面的赛道上面进行比赛。并且在这个模式里面,玩家们的载具并不是固定的,小伙伴们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各种各样的载具进行比赛。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在竞速模式里面也会有空投哦,不过空投里面并不是武器或者是防具,而是具有特色的空投载具,这些载具也是可以驾驶的哦。
二、和平精英赛车模式在哪:
1、近日,国民战术竞技手游《和平精英》携手《跑跑卡丁车官方竞速版》展开联动合作。经典角色“皮蛋”驾驶心爱的赛车邀请特种兵一起疾驰在海岛地图的公路上,体验全球竞技玩家冒险世界中的“速度与激情”!特种兵完成海岛竞速活动即可获得“宝宝摇头”专属动作。
2、同时,《跑跑卡丁车官方竞速版》也在游戏内推出联动赛车“合金星舰”,将竞技世界中热血与冒险带入“跑跑”的速度殿堂!
76bb
3、在12月24日16点至1月7日,特种兵可以登录《和平精英》游戏,参与海岛竞速活动。
4、特种兵完成活动任务即可以获得“普通加速”或“氮气加速”两种道具。使用这两种加速道具,特种兵就可以在活动专题页面“驾驶”自己的赛车开始“环岛”竞速之旅。
特种兵每完成特定的环岛圈数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福利,当特种兵完成五圈的环岛圈数,就可以获得“宝宝摇头”专属动作。
E. 为什么spacex的星舰要用不锈钢
spacex的星舰采用不锈钢外型材质设计的原因,这个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考虑耐高温,毕竟来说,在它发射的过程中,与大气层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只有不锈钢能够起到更好的耐高温的效果,所以使用的是不锈钢材质
F. 跑跑卡丁车中棉花糖X9真的很强吗那车怎么样怎样才能得到
是很强的。想要拥有这辆棉花糖家族的最新车辆,通过参与【遇见棉花糖】活动,消耗【神秘钥匙】即有机会获得。
作为一款新车,速度性能可能是大部分玩家比较关注的点。在这一点上棉花糖SuperX-9做到了王者水平,这款车与正统棉花糖系列的车一脉相承,拥有着棉花糖系列极致舒适的的操控手感和硬朗不惧对抗的身躯。
速度方面更是王者级别的实力,这款车的最高平跑速度可达197.6 km/h,单个氮气最高速度可达273.8 km/h,摇头加速达到223.7km/h。
棉花糖SuperX-9这款车因为它独特的离子尾饰的设计,所以在后追的过程中成功触发尾流的提速相较与其他车来说会多出0.5秒左右,这在比赛过程中是非常有利的。以及整个尾流判定区域相较于其他的车来说扩大了14%左右。
相较于合金星舰来说棉花糖SuperX-9的起漂手感更加的舒适,它漂移的感觉非常的绵软,整体不会让玩家有硬邦邦的感觉。在起漂,出弯和拖漂的过程中它给人的手感都十分的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