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金冲压模具设计经验谈(6)
2、从正左边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左视图;从正右边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右视图;
3、从上往下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俯视图,从下往上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仰视图;
4、为了使图形表达的更准确,更能让人读懂,通俗易懂,有时候还需要画上剖视图、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断面图等。剖视图,就是把它剖开,你看到的图形;全剖视图:就是全部剖开得到的图形;半剖视图,就是把它剖了一半(不是全部剖开),得到的几何图形;断面图,就是想象一下这个物体从这里断裂,然后把断裂以后你看到的视图用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断面图。
嘿嘿,我这样讲不知有没有把你弄糊涂呢?下面有一幅图,看一下相信你就能明白了:
你能把这几个视图所表达的几何体用三维的画法把它画出来吗?
下面讲一下三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规律: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
长对正——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对正。
宽相等——俯视图和左视图、右视图的宽度相等。
高平齐——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的高平齐(相等)。
下面这些资料是我在别的地方找的,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其实这些概念不需要懂得很透彻,大概懂就行,这些毕竟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死的,懂得再多也没用。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实际能力,能看懂图、读懂图,能把一个几何物体用视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别人看了你的图之后能够清楚你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就很不错了。模具设计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把自己心里所想的用图纸表达出来,别人根据你画的图把零件加工出来,钳工师傅拿到这些零件以后,能够把模具组装起来、打出合格的样品出来就OK,
★冲压模具常用材料
冲压模具(也称五金模具)常用的冲压材料有:
铝材:铝料,一般外观件用铝材的比较多,比如笔记本或上网本的键盘,其他的一些配件等;
镀锌板:就是在冷轧板表面镀上了锌层,俗称镀锌板。镀锌板有SECC、SGCC等,镀锌板防锈耐腐蚀。价钱比较高。通用板厚在0.4~3.2mm。其特点涂装性优越、耐指纹好、耐腐蚀性能好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一般机箱、下盖常用的厚度是0.80mm的SGCC材料。硬度中等,比铝材硬度稍高、比不锈钢稍软。SGCC材料比较硬,拉伸性能不是很好,如果用这个材料来拉伸的话,凹模和凸模必须要抛的很光很亮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就裂开、暗裂等。
不锈钢:可以用来生产各种大小弹片、外观件,比如:台式电脑机箱后面插各种接口的弹片就是用不锈钢材料 然后通过冲压模具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材料比较硬,有时候模具保养找不到垫片可以先用不锈钢材料来应急,冲不锈钢的这种模具冲头、刀口需要经常保养才能保证模具生产顺利。否则,就经常需要修模。哈哈。
一般垫片都需要需要用点焊机把垫片点在零件上面,要不然下次拆模的时候掉了就比较麻烦。有的厂不允许使用垫片,这时候可以使用烧焊把它烧起来,烧好了之后再用磨床把所需要的尺寸研磨出来。
常用的不锈钢材料有SUS301、SUS304等。SUS200系列(包括201、202等)
SUS300系列(包括301、304、310S、321、316L等)和
SUS400系列(包括409、410、420J1、420J2、430、436L、444等)
麻口铁:马口铁?是不是有点晕?我当时听厂里的师傅说这是马口铁,我也错以为是“麻口铁”了呢。错了。其实我也分不清楚,反正读音就是麻口铁。索性就认为它是麻口铁吧!麻口铁的延展性能比较好,硬度不高,比较软,一般比较复杂的曲面拉伸适合用麻口铁材料,不容易裂开。比如上盖。一些小弹片等。
马口铁其中Sn是镀层,马口铁又叫镀锡铁马口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节距定位是什么?
什么是节距?节距定位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节距,顾名思义,节就是指节制,“节距”就是指控制距离。那么节距定位呢,就是通过控制距离来进行定位的意思。控制送料的距离,以免多送、误送,把模具打坏,或者生产出不良品。
在冲压模具中,节距定位一般用在连续模。
知道的人就会说:“废话,工程模哪有用节距定位的?”呵呵。
为什么只有连续模用到节距定位,而工程模却一般不用节距定位呢?
那是因为一般工程模都是打料片的,料片大小、长宽都是差不多的,直接放到工程模里面打就是了,要不然也不会叫“工程模”;当然,工程模也有自动送料的,一般都有送料机设置好的,冲床打一下,送料机就会把材料自动送过来。
连续模一般都是有专门的自动送料机的,要不然怎么打?人工送料 因为有时候送不准确,造成产品报废率太高,而自动送料机就可以避免这个风险。况且也只有一般小厂才用人工送料,稍微大一点的厂,都是安排的有自动送料机的。人工只需要把材料按要求放置到自动送料机上,然后设置好就可以了。
不过,自动送料机也未必那么准确,有时候也会有小小的误差,这时候节距定位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了。有人说“节距定位:就是两个定位针之间的距离。”,想想对吗?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错误的,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但是,两个定位针之间的距离又是什么呢?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哈哈,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你去找个专门做五金模具设计的师傅问一下吧。
下面我给一张图,简单讲下什么叫做节距定位。
『贰』 铸造模与钢板模具的差异有哪些
铸造模具的制作流程是先通过铸造方法制造出毛坯,之后再通过机加工完成。由于铸造工艺的影响,材料特性均匀,这意味着在模具工作时,其承受力表现良好。此外,铸造模具能够制作出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具。然而,由于需要先进行铸造过程,这使得加工周期较长,成本也相对较高。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局部损坏,由于无法局部修复,通常只能整体报废。
相比之下,钢板模具的生产更为简便,生产周期较短。不过,由于是由多块钢板零件拼接而成,因此在组合精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尺寸变动,从而导致冲压件产生废品。然而,对于局部损坏的情况,通过修复钢板零件可以解决,而不必整体报废。相较于铸造的整体模具,钢板零件组合而成的模具在精度方面略逊一筹。此外,单个钢板材料存在各向异性,如果在制作时取向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
总的来说,铸造模具适合制作复杂且要求高精度的模具,但生产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而钢板模具则更适合快速生产,但精度和使用寿命相对较弱。选择哪种模具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
『叁』 请教冲压模具中的铸造模与钢板模具的差异
你说可能是从制作方式上讲的吧,用铸造模板和规格钢板制作模具,貌似没内有这样的分法。不过我是学容模具的,在铸造厂干过几年,可以简单说一下把。
铸造模具其实是进行铸造生产的模具,生产材料多为铸铁、铸铜、铸铝等熔炼金属材料,模具材料一般为铸铁或者铸铝,材料便宜,加工方便。其模具主要分为外膜和芯盒两部分,模具材料一般也是通过铸造材料,生产步骤包括木模(采用消失模时用泡沫)-铸造-加工-装配等,步骤较多,周期稍长,一套模具一般要1个月时间,但是铸造出来的模具壁厚比较均匀,基本不用采用什么热处理方式,很少存在大量应力集中现象。
钢板模具可能就是采用现有规格钢板制作的吧(按你问题中的意思),但这种模具一般都用在薄板冲压或者注塑模具中,如果是对于铸造模具的话,只能针对小型件,稍大一点就很难操作,要摸你用多层钢板叠加或用特大铁块加工,但这两种方式都费时费力,成本昂贵,一般是不采用的。
若没有理解,欢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