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考材料科学基础,问可以考那个院校,材料系的,谢谢
是考研么?
材料科学系的话~~ 如果你是搞结构材料的~~北科大 哈工大 都不错! !
如果是搞功能材料的话~~西北工业 清华 上交不错!!
现目前镁合金很火~特别提哈重大的材料学院~国内高校唯一一个镁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就在重庆大学~
㈡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概况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级科技项目1000余项,承担了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0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项目。通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建成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与60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钢铁冶金、镁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业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部分研究领域的科技实力已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项,部省级科技奖60余项。近五年(2009 - 2013年),实到科研经费2.37亿元,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获权专利259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300多篇。
㈢ 我是重庆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 面临选择小专业方向 求专业人士指点~~
校友啊,不过我不是材料学院的。我个人觉得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较好。关于你说的考研的学校,东部沿海的话浙大、中科大、东南大学、上交、都不错的
㈣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实验室
湖南省喷射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
材料成型及模具设计双基实验室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室 姓名:陈振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45 年 10 月
民族:汉
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工学博士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快速凝固、喷射沉积、机械合金化、半固态成形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铝合金、镁合金、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粉末冶金基础理论,材料塑性变形理论及塑性加工新技术,炭材料的快速成形新技术等。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985 ~ 1993年:在中南工业大学工作,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2 ~ 1993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留学,客座研究员。
1993 ~ 2000年:在中南工业大学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 ~ 1999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留学,客座研究员。
2000年10月~2007年:在湖南大学材料学院工作,教授、博导、院长。
关于陈振华院长:
他是湖南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更是我国自行培养的第一位粉末冶金学博士,由于品学兼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成绩显著,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了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首批优秀专家;国际粉末冶金会议 (PM2000) 顾问,东亚粉末冶金会议( 2003 年)顾问,第四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先后两次到日本东北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任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和粉末冶金领域的高技术与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过 20 余项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军工配套项目、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省级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其中被核心版 SCI 收录了 70 余篇, Ei 收录了 90 余篇。在材料制备领域中,发明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技术,有 10 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国家级、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其它部省级奖 10 余项,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 40 余名。主要研究领域有快速凝固、喷射沉积、半固态加工、机械合金化技术,超微粉末与纳米材料,非晶、准晶材料,粉末冶金基础理论,非平衡材料热力学,先进铝合金、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等。 陈江华
㈤ 重庆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少个
重庆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还有一个在审批中。
1、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2、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国防重点实验室
5、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6、国家工程中心
7、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国家工程实验室
9、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工程实验室
10、国际研发中心
11、微纳系统及新材料技术国际研发中心
1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光电技术及系统开放实验室
14、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建设)
18、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
19、飞行器测控与通信(已经通过立项评审)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CQU),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31所中管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
重大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现是国家“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㈥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哪些教研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级科技项目1000余项,承担了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0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项目。
通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建成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与60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钢铁冶金、镁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业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部分研究领域的科技实力已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
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项,部省级科技奖60余项。近五年(2012.6.1-2017.5.31),实到科研经费 超过2.7亿元;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100多篇,其中SCI论文1300多篇;重庆大学材料科学领域ESI于2010年进入全球前1%,逐年向好发展,2017年9月已达到0.187%。
㈦ 上海交大研究生镁合金专业工作好找吗
个人建议,如果能找到导师的话就找,找不到其实也没什么。
因为找导师只是在复试或开始读研后才有点帮助,
至于你说找导师可以给题目或范围,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不是绝对)
因为第一,出题的老师不一定是你找的导师,(这点很重要)
第二,专业课题目就算是你找的那个导师出的一般也不会透露
第三,就是你如果在初试前就问老师要题,可能留下个不好的印象。
所以哥们儿,自己认真复习最重要,可以联系导师,让他给你指一个复习的方向,这样你复习起来有目的。但绝对不是指题目。
还有两个月,加油吧,祝你成功。
㈧ 沈阳工业大学
比一本线高十多分,这在沈阳工业大学算不上高分。
沈阳工业大学在辽宁省和部分外省是一本录取,有些省份二本录取也基本要超过一本线。沈阳工业大学应该比不少所谓的一本学校强。
沈阳工业大学的科研是全国闻名的,给你看看沈阳工业大学的重点实验室吧。复读与否自己选择。
沈阳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介绍: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
部级重点实验室 4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 8个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2个
省级培训基地 1个
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个
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3个
校级重点实验室 30个
沈阳工业大学已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名单及成立时间:
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2年)
稀土永磁应用工程中心 国家教育部工程中心 (2001年)
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 国家教育部、辽宁省共建重点实验室(2007年)
材料强度研究室 原国家机械部 (1987年)
等离子焊接研究室 原国家机械部 (1989年)
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中心 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 (2000年)
风力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 (2007年)
高电压强电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1990年)
复杂曲面数控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000年)
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005年)
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006年)
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复杂曲面数控制造装备实验室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先进在线检测技术实验室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4年)
轻金属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微观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4年)
风力发电培训基地 辽宁省培训基地 (2007年)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市 (1990年)
新材料及表面技术工程中心 沈阳市 (1990年)
沈阳市稀土永磁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沈阳市 (1990年)
㈨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方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横向合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项目171项,其中973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5项,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6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
学院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名,山西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5名,入选山西省333人才工程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1个。学院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东京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院所以及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一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模式。 序号 作 者 项 目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 1 许并社 抗菌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过程的界面物理与化学研究 2009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梁 伟 TiAl基合金抗氧化层形成机理及其氧化过程的理论预测 2008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3 卫英慧 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2007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4 许并社 白光二极管及其材料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2007 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5 许并社 高品质镁合金制造新技术 2006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 6 许并社 纳米技术对超细羊毛(绒)表面改性的研究 2006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7 刘崇兴 山西纳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06 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 许并社 纳米功能材料合成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 2005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9 许并社 高品质镁合金制造新技术 2005 山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0 许春香 双层复合异形石墨铁素体基铸铁模具材质的研究 2005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 11 许并社 纳米功能材料合成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 2005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2 许并社 富勒烯类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机理的研究 2003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3 许并社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品 2003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4 梁 伟 TiAl基合金组织转变及形变断裂机理 2002 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2008年共发表论文548篇,Ei收录297篇,SCI收录268篇,共发表专著和教材20部,共获得专利50项,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抗菌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过程的界面物理与化学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2008年期间共获得纵向基金68项,横向基金30项,其中国家类基金2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973项目一项,获得山西省自然基金17项,共获得进账经费1798万,年均进账4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