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角焊缝高度和焊脚尺寸和板厚什么关系
角焊缝高度、焊脚尺寸与板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角焊缝高度是指焊缝中距离工件上表面最高点的长度,它直接受到板厚的影响。一般来说,焊缝高度不能小于较薄板的厚度。对于板厚小于6mm的钢板,焊角高度通常等于板厚;而板厚大于6mm的钢板,焊角高度习惯上按板厚的70%计算,但一般不超过15mm。这是因为较厚的板材需要更大的焊缝高度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稳定性。
焊脚尺寸则是指角焊缝两侧的熔合金属在工件表面露出的长度,即焊缝与工件表面的嵌入深度。焊脚尺寸的大小同样与板厚紧密相关。板厚较薄时,焊脚尺寸应较小,以避免过大的焊接热输入导致板材变形或烧穿;而板厚较厚时,焊脚尺寸应相应增大,以确保焊缝内部得到充分填充,提高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具体来说,焊脚尺寸的选择应基于保证焊接质量和焊缝强度的原则,根据板厚的不同进行调整。
此外,角焊缝高度和焊脚尺寸还受到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等。这些参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焊缝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板厚和焊接要求合理设置焊接工艺参数,以获得符合要求的角焊缝高度和焊脚尺寸。
综上所述,角焊缝高度、焊脚尺寸与板厚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在焊接过程中,应根据板厚的不同合理选择焊缝高度和焊脚尺寸,并合理设置焊接工艺参数,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❷ 什么是焊接
焊接就是借助原子间的联系和质子间的扩散,获得形成整体接头的过程。也可以认为,焊接是利用热能或机械压力,或者两者并用,使用填充材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件连接一起的,成为不可分的牢固接头的方法。
1、焊接的方式
一、熔焊
是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完成焊接的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的原子动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当被焊金属加热至溶化状态形成液体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因此冷却凝固后,即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可用冰作比喻)。常见的有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焊等都属于熔焊的方法。
二、压焊
是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的焊接方法。这类焊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被焊金属接触部分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以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如锻焊、接触焊、摩擦焊和气压焊等就是这种压焊方法。二是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的接触面上施加足够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接头,这种方法有冷压焊、爆炸焊等(主要用于复合钢板)。
三、钎焊
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之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联接焊件的方法。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焊、火焰钎焊。
2、焊接方式详解
一、熔焊
1、气焊:
利用氧乙炔或其他气体火焰加热母材和填充金属,达到焊接目的。火焰温度为3000℃左右。适用于较薄工件,小口径管道、有色金属铸铁、钎焊。
2、手工电弧焊:
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熔化焊条与母材形成焊缝的手工操作焊接方法,电弧温度在6000-8000℃左右。适用于黑色金属及某些有色金属焊接,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短焊缝,不规则焊缝。
3、埋弧焊:
(分自动、半制动)电弧在焊剂区下燃烧,利用颗粒状焊剂,作为金属熔池的覆盖层,将空气隔绝使其不得进入熔池。焊丝由送丝机构连续送入电弧区,电弧的焊接方向、移动速度用手工或机械完成。
适用于中厚板材料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等直焊缝及规则焊缝的焊接。
4气电焊:
(气体保护焊)利用保护气体来保护焊接区的电弧焊。保护气体作为金属熔池的保护层把空气隔绝。采用的气体有惰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及合金钢的合金
5、离子弧焊:
利用气体在电弧中电离后,再经过热收缩效应、机械收缩效应、磁收缩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超高温热源进行焊接,温度可达20000℃左右。
二、压焊
1、摩擦焊:
利用焊件间相互摩擦,接触端面旋转产生的热能,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形成焊接接头。适用于铝、铜、钢及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2、电阻焊:
利用电流通过焊件产生的电阻热,加热焊件(或母材)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施加压力使焊件连接之一起。适用于可焊接薄板、管材、棒料。
三、钎焊
1、烙铁钎焊:
利用电烙铁或火焰加热烙铁的热量。加热母材局部,并使填充金属熔入间隙,达到连接的目的。适用于熔点300℃的钎料。一般用于导线,线路板及原件的焊接。
2、火焰钎焊:
利用气体火焰为加热源,加热母材,并使填充金属材料熔入间隙,达到连接目的适用于、不锈钢、硬质合金、有色金属等一般尺寸较小的焊件。
3、焊接方法的分类
❸ 开平板与原平板的区别是什么
开平板和原平板都是很多行业中很常用到的板材,虽然这样两种板材的外观是很相像的,但还是有其他本质的区别的,具体区别如下:
1、规格:材质上来看两种钢板没有区别,一般来讲连轧钢板规格较薄,宽度较窄,公差带要求也高,但连轧钢板的不平度要明显差于单轧钢板。
2、机械性能:开平板和原平板虽说是材质完全一样,但由于开平板是带钢经开卷、校平、剪切加工而成,其综合机械性能不如原平板好,故一些重要场合都使用原平板,在采购时应注意。
3、颜色:开平板和原平板可以从板面颜色上来区分。由于开平板原为带钢,是卷制而成故其氧化皮较少,同样时间的开平板和原平板放置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不同,原平板发红,而开平板发蓝。
(3)什么是原板焊接扩展阅读:
开平板
开平板是钢厂原来出厂时为钢带,厚度一定,按照用户要求轧成的厚度和宽度一定的钢板。原平板在钢厂出厂时就被轧成国标要求的尺寸。一般原平板尺寸严格,性能较好,价格较高。开平板相对便宜,尺寸稍有出入。
1、优点
(1)价格便宜和长度可以自由决定。
(2)方便运输,不用考虑根据钢板的尺寸;
(3)下料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钢板尺寸下料;
(4)可以有效的节约材料。比如某储罐需要6800×1500×6的钢板20块,市场钢板尺寸一般为6000、8000、9000长度,如果采用市场钢板,就会有小块余料产生。采用开平板,就可以直接采用6900钢板,节约材料,这也是最大的优点。特别是不锈钢材料,节约材料减少费用效果是很明显的。
2、缺点
在焊接的时候会有很大的焊接变形,很难调整,所以对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部件不能使用开平板。
参考材料:网络-开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