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气焊焊铜
气焊火焰调节氧气、乙炔气体的不同混合比例可得到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三种性质不回同答的火焰,如下图:
1)中性焰氧与乙炔充分燃烧,混合比例为1.1~1.2,没有氧与乙炔过剩,内焰具有一定还原性,燃烧所产生的CO2和CO对熔池有保护作用,颜色为蓝白色。最高温度3050~3150℃。焊接时,焰芯末端离熔池3~5mm.主要用于焊接低碳钢、低合金钢、高铬钢、不锈钢、紫铜、锡青铜、铝及其合金等。
2)氧化焰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大于1.2,氧过剩火焰,有氧化性,焊钢件时焊缝易产生气孔和变脆。最高温度3100~3300℃。主要用于焊接黄铜、青铜等。
3)碳化焰 混合比小于1.1,乙炔过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火焰中有游离状态碳及过多的氢,焊接时会增加焊缝含氢量,焊低碳钢有渗碳现象,内焰为淡白色。最高温度2700~3000℃。焊接时,焰芯离熔池3~5mm.主要用于高碳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铝、青铜及铸铁等的焊接或焊补。
B. 气焊的焊接方法
气焊的焊接方法:
1、焊前清理
气焊前必须清理工件坡口及其两侧和焊丝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脏物。去油污可用汽油、丙酮、煤油等溶剂清洗,也可用火焰烘烤;除氧化物可用砂纸、钢丝刷、锉刀、刮刀、角向砂轮机等机械方法清理,也可用酸或碱溶解金属表面氧化物。清理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火焰烘干。
2、持炬
一般是右手拿焊炬,左手拿焊丝,右手大拇指位于乙炔开关处,食指位于氧气开关处,便于随时调节气体的流量,其他三指握住焊炬柄,便于焊嘴摆动、调节输入到熔池中的热量、变更焊接的位置,以及改变焊嘴与焊件的夹角。
3、定位焊
焊接时,首先应将焊件进行定位焊。如果焊件是薄板,可由中间开始,向两头进行焊接,定位焊焊缝的长度一般为5~7mm,间隔为50~100mm;如果焊件较厚(板厚》4mm),则定位焊可从两头开始,向中间进行焊接,定位焊焊缝的长度为20~30mm,间隔为200~300mm。
4、预热
在焊接开始时,由于焊件的温度低,因此要对焊件进行预热。预热时,应将火焰对准接头起点进行加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且尽快形成熔池,可将火焰中心(焊炬喷嘴中心)垂直于工件并使火焰往复移动,以保证起焊处加热均匀。
5、焊接
加热结束后,倾斜火焰中心,待焊丝熔滴填满熔池,便可移动火焰和焊丝连续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火焰倾斜角可根据焊件厚度在20°~60°之间选择。所焊材料不同,焊嘴倾角不同,如焊铜时,焊嘴倾角α为80°;焊铝时,焊嘴倾角α为10°。
6、接头
焊接至中途停顿后再续焊时,应用火焰把原熔池和接近熔池的焊缝重新熔化,在形成新熔池后再送入焊丝。焊接重要工件时,每次续焊应与前次焊重叠8~10mm,以保证得到优质的接头。
7、收尾
当焊接结束时,为了使焊缝成形良好,要将最终的弧坑填满。这时应减小火焰中心的倾斜角,并使火焰摆动,以防止烧坏焊件,同时要增加焊接速度并多添加一些焊丝,直到填满弧坑为止。为了防止氧气和氮气等进入熔池,可用外焰对熔池保护一定的时间,见其表面已不发红后再移开。
8、焊后处理
焊后残存在焊缝及其附近的熔剂和焊渣要及时清理干净,否则会腐蚀焊件。清理的方法为先在60~80℃热水中用硬毛刷洗刷焊接接头,重要构件洗刷后再放入60~80℃、质量分数为2%~3%的铬酐水溶液中浸泡5~10min,然后再用硬毛刷仔细洗刷,最后用热水冲洗干净。
C. 气焊焊接合金刀头的方法
气焊焊接合金刀头的方法:
需要材料::氧气、乙炔气、焊枪、硼砂、黄铜焊条、气焊护目镜、镊子。 气焊关键是调火焰和掌握火候:
第一步:将刀杆在砂轮上打磨,出现金属光泽,便于焊接;
第二步:先把刀杆焊刀头的地方烧红(大约 700℃,颜色为暗红色) 热并放入铜焊丝;
第三步:待铜丝融化并铺展在刀杆焊接面上,(加热刀杆时,先烧四周,绝对不能先烧刚 才放置焊条的地方,铜水不必太厚,但需要平整,否则刀头不易放置);
第四步:焊枪离开,撒少许硼砂,使用镊子将合金刀头放好,(焊条和刀头连起来后在焊 刀的时候就可以随意掌握刀头的角度,注意连接的时候刀头不能烧得太红了只要 能接上就可以了);
第五步:加热刀头与刀杆接缝处,这个地方是在刀杆上面,(不是在刀尖的部位)这样是 为了刀杆和刀头同时受热,当刀杆和刀头达到 800℃。放入铜焊条,此时铜焊条熔 化流入刀头和刀杆缝隙; 注意:如果在放置刀头时出现刀杆与刀头颜色不同时则需要进行第四步。 第五步:先加热刀杆四周,并且不时的将火焰往刀头摆动,待刀头与刀杆均显红色,且颜色一致时,刀头会自然粘在刀杆上,此时可以随意调整刀头角度,直到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