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焊接裂纹的分类与特征
裂纹分类
基本特征
敏感的温度区间
被焊材料
位置
裂纹走向
热裂纹
结晶裂纹
在结晶后期,由于低熔共晶形成的液态薄膜削弱了晶粒间的联结,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开裂
在固相线温度以上稍高的温度(固液状态)
杂质较多的碳钢、低中合金钢、奥氏体钢、镍基合金及铝
焊缝上、少量在热影响区
沿奥氏体晶界
多边化裂纹
已凝固的结晶前沿,在高温和应力的作用下,晶格缺陷发生移动和聚集,形成二次边界,它在高温处于低塑性状态,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纹
固相线以下再结晶温度
纯金属及单相奥氏体合金
焊缝上,少量在热影响区
沿奥氏体晶界
液化裂纹
在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在作用下,在热影响区和多层焊的层间发生重熔,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纹
固相线以下稍低温度
含S、P、C较多的镍铬高强钢、奥氏体钢、镍基合金
热响区及多层焊的层间
沿晶界开裂
再热裂纹
厚板焊接结构消除应力处理过程中,在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时,由于应力松弛所产生附加变形大于该部位的蠕变塑性,则发生再热裂纹
600-700℃回火处理
含有沉淀强化元素的高强钢、珠光体钢、奥氏体钢、镍基合金等
热影响区的粗晶区
沿晶界开裂
冷裂纹
延迟裂纹
在淬硬组织、氢和拘束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具有延迟特征的裂纹
在MS点以下
中、高碳钢,抵、中合金钢,钛合金等
热影响区、少量在焊缝
沿晶或穿晶
淬硬脆化裂纹
主要是由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裂纹
MS 点附近
含碳的NiCrMo钢、马氏体不锈钢
热影响区、少量在焊缝
沿晶或穿晶
低塑性脆化裂纹
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被焊材料的收缩应变,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塑性储备而产生的裂纹
在400℃以下
铸铁、堆焊硬质合金
热影响区及焊缝
沿晶或穿晶
层状撕裂
主要是由于钢板的内部存在有分层的夹杂物(沿轧制方向),在焊接时产生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应力,致使在热影响区或稍远的地方产生“台阶”状层状开裂
约400℃以下
含有杂质的低合金高强钢
热影响区附近
沿晶或穿晶
应力腐蚀裂纹(SCC)
某些焊接结构(如压力容器和管道等),在腐蚀介质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延迟开裂
任何工作温度
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
焊缝和热影响区
沿晶或穿晶
② 常见的焊接缺陷有哪些焊缝缺陷检验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的焊接来缺陷有很多,例如源裂纹、咬边、焊瘤、弧坑、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焊缝缺陷检验方法可以通过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来检测,目前国辰机器人在这一块领域做的还不错,国辰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可针对划伤、划痕、辊印、凹坑、粗糙、波纹等外观缺陷进行检测
③ 焊缝有裂纹用什么可以看的出来
高倍显微镜应该可以的
④ 请问如何直接判断焊接质量的好坏
焊接的观感质来量检查主要看以源下几个:
1、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2、不得有咬边现象。
3、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余高Δh≤1+0.2b1,且不大于3mm。
4、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2mm为宜。
5、焊接物无变形或者翘曲。
⑤ 焊接裂纹的特征是具有什么
你好,焊接裂纹的特征是:热裂纹是中间宽两头窄,带有分枝的弯曲状。(沿晶而过)冷裂纹是一条直线,也是中间大两头尖。(穿晶而过)
⑥ 电焊焊口有裂纹是怎么回事就是俩个材料中间的地方
电焊焊口产生裂纹的原因太多了,可能是以下方面的原因。
1、材料原因:母材含碳量高时可焊内性变容差容易产生裂纹,焊条选择不当容易产生裂纹。
2、焊接工艺原因;坡口设计不当,对口应力过大,焊接电流选择不当等也容易产生裂纹。
3、焊接现场温度偏低,风速大,焊口温降过快,都易产生裂纹,可焊性差的材料一般要做好焊前预热,控制层间温度,焊后保温缓冷。
4、焊工操作技术、焊口清理不净等其它原因也可产生裂纹。
⑦ 什么是焊接质量焊接质量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焊点的质量要求:
对焊点的质量要求,应该包括它包括良好的电气接触、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光洁整齐的外观三个方面,保证焊点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避免虚焊。
(1) 插件元件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引脚凸出:单面板引脚伸出焊盘最大不超过2.3mm;最小不低于0.5 mm。对于厚度超过2.3mm的通孔板(双面板),引脚长度已确定的元件(如IC、插座),引脚凸出是允许不可辨识的。
通孔的垂直填充:
焊锡的垂直填充须达孔深度的75%,即板厚的3/4;焊接面引脚和孔壁润湿至少270°。
焊锡对通孔和非支撑孔焊盘的覆盖面积须≥75%。
(2) 贴片(矩形或方形)元件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1.贴片元件位置的歪斜或偏移的允收标准是:不超过其元件或焊盘宽度(其中较小者)的1/2,且不可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2.末端焊点宽度最小为元件可焊端宽度的50%或焊盘宽度的50%,其中较小者。
3.最小焊点高度为焊锡厚度加可焊端高度的25%或0.5 mm,其中较小者。
(3) 扁平焊片引脚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1.扁平焊片引脚偏移的允收标准是:不超过其元件或焊盘宽度(其中较小者)的25%,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2.末端焊点宽度最小为元件引脚可焊端宽度的75%。
3.最小焊点高度为正常润湿。
(二)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
⑴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就是从外观上检查焊接质量是否合格,也就是从外观上评价焊点有什么缺陷。
目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是否有漏焊,即应该焊接的焊点没有焊上;
焊点的光泽好不好;
焊点的焊料足不足;
焊点的周围是否有残留的焊剂;
有没有连焊、焊盘有滑脱落;
焊点有没有裂纹;
焊点是不是凹凸不平;焊点是否有拉尖现象。
⑵手触检查
手触检查主要是指触摸元器件时,是否松动、焊接不牢的现象。用镊子夹住元器件引线,轻轻拉动时,有无松动现象。焊点在摇动时,上面的焊锡是否脱落现象。
⑶通电检查
在外观检查结束以后诊断连线无误,才可进行通电检查,这是检验电路性能的关键。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外观检查,通电检查不仅困难较多,而且有可能损坏设备仪器,造成安全事故。例如电源连线虚焊,那么通电时就会发现设备加不上电,当然无法检查。
通电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微小的缺陷,例如用目测观察不到的电路桥接,但对于为内部虚焊的隐患就不容易觉察。所以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提高焊接操作的技艺水平,不能把问题留给检验工作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