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焊接工艺 > 焊接夹钨怎么预防

焊接夹钨怎么预防

发布时间:2023-06-18 18:47:01

Ⅰ 氩弧焊夹钨会怎样,出现什么缺陷

夹钨原因主要是钨极太尖,焊接过程中不小心碰到熔池,导致夹钨。

夹钨使焊缝在机械上不连续,受力面积减小,性能下降。

X射线照片上是一个黑点。

Ⅱ 我是刚进入不锈钢行业的新人,不锈钢管,阀门,管件,卫生级管,卫生级管件以及阀门,法兰·······

识别不锈钢真伪的方法

一、磁性试验 磁性试验是区别退火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不锈管的最简单的方法。奥氏体不锈钢是非磁性钢,但经大压下冷加工后将具有轻度的磁性;而纯粹的铬钢和低合金钢都是强磁性钢。

二、硝酸点试验 不锈钢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浓硝酸和稀硝酸具有固有的耐蚀性。这种性能使其能很容易地从大多数其他金属或合金中加以区分。但高碳型420和440钢在进行硝酸点试验时则稍受腐蚀,有色金属遇到浓硝酸时立即会被腐蚀。而稀硝酸对碳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三、硫酸铜点试验 硫酸铜点试验是快速区分普通碳素钢和所有类型的不锈钢的最简便方法。所使用的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5~10%。 在进行点试验前,试验区应彻底清除油脂或各种杂质,并用软磨布磨光一个小区域,然后再用滴瓶向清理后的区域滴注硫酸铜溶液。普通碳素钢或铁在几秒钟内就会形成一层表面金属铜,而不锈钢的表面则不产生铜沉淀或显示铜的颜色。

四、硫酸试验 硫酸浸没不锈钢管试验能把302和304与316和317区分开来。试样的切边应经过细磨,然后在体积浓度为20~30%、温度为60~66℃的硝酸(比重为1.42)中清洗和钝化半小时。 硫酸试验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加热到71℃当.302和304钢浸入这种热溶液中时,被迅速腐蚀并产生大量气泡,试样在几分钟内变黑;而316和317钢的试样则不受腐蚀或反应很慢(不产生气泡),试样在10~15分钟内不变色。如果采用同时试验具有已知成分的试样来进行近似比较的话,可使试验更为准确。

不锈钢厚壁管全位置焊
焊接性分析
(1)1Cr18Ni9Ti 不锈钢φ133×11mm 大管水平固定全位置对接接头主要用于核电设备及某些化工设备中需要耐热耐酸的管道中,焊接难度较高,对焊接接头质量要求很高,内表面要求成形良好,凸起适中,不内凹,焊后要求PT、RT检验。以往均采用TIG焊或手工电弧焊,前者效率低、成本高,后者质量难以保证且效率低。为既保证质量又提高效率,采用TIG内、外填丝法焊底层,MAG焊填充及盖面层,使质量、效率都得到保证。
(2)1Cr18Ni9Ti 不锈钢热膨胀率、导电率均与碳钢及低合金钢差别较大,且熔池流动性差,成形较差,特别在全位置焊接时更突出,以往对MAG(Ar+1%~2% O2)焊不锈钢,一般只用于平焊及平角焊,未见全位置焊的报道及资料。在MAG焊过程中,焊丝伸出长度必须小于10mm,焊枪摆动幅度、频率、速度及边缘停留时间配合适当,动作协调一致,随时调整焊枪角度,使焊缝表面边缘熔合整齐,成形美观,以保证填充及盖面层质量。
2 焊接方法及焊前准备
2.1 焊接方法
材质为1Cr18Ni9Ti,管件规格为φ133×11 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混合气体(CO2+Ar)保护焊填充及盖面焊,立向上的水平固定全位置焊接。
2.2 焊前准备
(1)清理油、污物,将坡口面及周围10 mm内修磨出金属光泽。
(2)检查水、电、气路是否畅通,设备及附件应状态良好。
(3)按尺寸进行装配,定位焊采用肋板固定(2点、7点、11点为肋板固定),也可采用坡口内定位焊,但必须注意定位焊质量。
(4)管内充氩气保护。
(5)管子装配定位图见图1。
60o

钝边p=0.5mm
图1
3 TIG焊工艺
3.1 焊接参数
采用φ2.5 mm的Wce-20钨极,钨极伸出长度4~6 mm,不预热,喷嘴直径12 mm,其它参数见表1。
表1 TIG焊工艺参数

3.2 操作方法
(1)管子对接水平固定焊缝是全位置焊接。因此焊接难度较大,为防止仰焊内部焊缝内凹,打底层我们采用仰焊部位(六点两侧各60°)内填丝,立、平焊部位外填丝法进行施焊。
(2)引弧前应先在管内充氩气将管内空气置换干净后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焊丝不能与钨极接触或直接深入电弧的弧柱区,否则造成焊缝夹钨和破坏电弧稳定,焊丝端部不得抽离保护区,以避免氧化,影响质量。
(3)由过6点5mm处起焊,无论什么位置的焊接,钨极都要垂直于管子的轴心,这样能更好地控制熔池的大小,而且可使喷嘴均匀地保护熔池不被氧化。
(4)焊接时钨极端部离焊件距离2 mm左右,焊丝要顺着坡口沿着管子的切点送到熔池的前端,利用熔池的高温将焊丝熔化。电弧引燃后,在坡口一端预热,待金属熔化后立即送第一滴焊丝熔化金属,然后电弧摆到坡口另一端,给送第二滴焊丝熔化金属,使二滴铁水连接形成焊缝的根基,然后电弧作横向摆动,两边稍作停留,焊丝均匀地、断续地送进熔池向前施焊。
(5)在填丝过程中切勿扰乱氩气气流,停弧时注意氩气保护熔池,防止焊缝氧化。焊后半圈时,电弧熔化前半圈仰焊部位,待出现熔孔时给送焊丝,前两滴可以多给点焊丝,避免接头内凹,过后按正常焊接。
(6)12点收尾处打磨成斜坡状,焊至斜坡时,暂停给丝,用电弧把斜坡处熔化成熔孔,最后收口。注意焊到后半圈剩一小半时应减小内部保护气体流量到3 L/min,以防止气压过大而使焊缝内凹。
3.3 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
(1)未焊透:焊接电流小,根部间隙小,焊接速度过快、焊枪角度不正常等均易产生未焊透的缺陷。根部间隙一定不能小于3.5 mm,合适的焊接电流和正确调整焊枪角度就可避免产生未焊透。
(2)氧化严重:打底焊时,管内充压装置未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焊缝背面将氧化;焊接过程中对熔池及焊丝端头保护不良,或焊丝表面有氧化杂质也将会氧化严重。充氧装置尽可能与管子对严,不能留有间隙,管子的间隙用耐高温锡油纸贴上,避免焊缝氧化。(3)夹渣、夹钨:焊接过程中,若焊丝端头在高温过程中脱离了氩气保护区,在空气中被氧化,当再次焊接时被氧化的焊丝端头未清理,又送入熔池中,在断口试验中判为夹渣;若钨极长度伸出量过大,焊枪动作不稳定,钨极与焊丝或钨极与熔池相碰后,又未终止焊接,从而造成夹钨。因管子是圆的,焊枪、送丝角度要随时变化,所以手法一定要稳、准,就能避免夹渣、夹钨的现象。
(4)内凹:装配间隙小,焊接过程中焊枪摆动幅度大,致使电弧热量不能集中于根部,产生了背面焊缝低于试件表面的内凹现象。电弧热量尽量集中于根部,仰焊部位多给点焊丝可避免内凹。
4 MAG焊工艺
4.1 焊接参数
喷嘴直径20 mm,喷嘴至试件距离6~8mm,层间温度≤150 ℃。焊缝厚度11 mm,其它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MAG焊工艺参数

4.2 操作方法
(1)焊前注意喷嘴,导电嘴是否清理干净,气体流量的大小是否合适,清理打底层表面,控制层间温度。
(2)因填充、盖面层用气体保护焊,焊丝伸出长度的长短对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焊丝伸出长度越长,焊丝电阻值增大,焊丝过热而成段熔化,结果焊接过程不稳定,金属飞溅严重,焊缝成形不良,对熔池的保护不好;焊丝伸出长度过短,则焊接电流增大,喷嘴与工件的距离缩短,焊接视线不清,焊道成形不良,同时若焊丝伸出长度过短,还会使喷嘴过热,造成飞溅物粘住或堵塞喷嘴,从而影响气体流量。
(3)焊接时,焊枪角度要跟管子轴线垂直,因为管子是圆的,所以焊枪角度要随时变化,这样才能保证焊缝质量,避免焊缝产生气孔、夹渣等现象。焊接时采用小月牙形摆动,两侧稍作停留稳弧,中间速度稍快,这样可以避免焊出的焊缝凸起、不平整;上、下接头都要越过中心线5~10 mm,后半圈填充、盖面仰焊接头时,可把前半圈引弧焊接位置磨一个缓坡,使后半圈接头时不致于产生缺陷;填充时,要注意坡口边缘不要被电弧擦伤,以备盖面层焊接。盖面时,应在坡口边缘稍作停顿,以保证熔池与坡口更好地熔合,焊接过程中,焊枪的摆动幅度和频率要相适应,以保证盖面层焊缝表面尺寸和边缘熔合整齐。
4.3 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
(1)氧化:MAG线能量较大,层温较高,或焊丝表面有氧化杂质,都会导致氧化。焊前清理干净,控制层温和用较小的线能量都可避免氧化。
(2)夹渣:焊枪角度不正确,或两边停留时间不够,均容易产生夹渣。
4.4 混合气体
Ar+1%~2%O2适用于平焊及平角焊,而全位置焊缝成形很差,全部在坡口中间呈凸起状,特别是在仰焊位置更为严重,甚至使下一层无法进行焊接,但在保护气中加一定量的CO2后情况有所改善,经我们多次调整试验认为Ar中加入18%~25%的CO2较为合适,最后选用75%Ar+25% CO2,笔者认为CO2多点可以起到冷却作用,从而使焊缝不至于凸起,达到成形良好的效果。
5 焊后检验
首先进行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无损检验及性能检验。
本工艺利用TIG焊电弧稳定,控制性好,质量优的特点进行底层焊接,再用MAG焊进行全位置填充及盖面层焊接,类似工艺已在某产品稳压器中应用,其效果良好,这一高质量及高效率相结合的工艺值得在大管对接中推广使用。

不锈钢复合板机械性能 钢号典范复/基 0Cr13A1/20R 00Cr18Ni5Mo3Si2/20R 1Cr18Ni9Ti/08A1 国标
规格范例 10-20x1600x1700x6000 10-20x1600x6000 1.0-3.0x1000x2000
复层厚度 2-3 2-3 0.1-0.3
状态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机械性能 δbN/mm2 470 570 450
δsN/mm2 315 380 350
δ5% 20 27 30
AK(J)(杯突) 50 72 (9.7)
JbN/mm2 310 438 -
冷弯 内弯 完好 完好 完好
外弯 完好 完好 完好
点蚀率g/mh 合格 0.8-1.2 合格
不锈钢复合板规格、品种及用途 品种(技术标准) 组份钢号 用 途
不锈钢/钢 复

材 0Cr18Ni9 作为不锈钢使用最广泛, 一般化工设备,适于制造输酸管道、容器等
0Cr19Ni9(304)
0Cr19Ni9N(304N) N的加入进一步改善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性
00Cr19Ni10(304L) 与0Cr19Ni9(304)性能相近的超低碳不锈钢
1Cr18Ni9Ti 1Cr13 2Cr13 使用最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原子能工业,适于制造耐酸容器、管道、换热器和耐酸设备,在有氯化物的条件下不宜使用
0Cr19Ni10Ti
0Cr17Ni14Mo2(316) 适用于制造化工、化肥、石油化工、印染、原子能等工业设备、容器、管道、热交换器等
0Cr18Ni12Mo2Ti
00Cr17Ni14Mo2(316L) 主要用在化工、化肥装置中的合成塔、反应器
00Cr19Ni13Mo3(317L) 主要用在化工、石油、纺织、造纸设备、容器、管道等
0Cr18Ni12Mo3Ti
00Cr18Ni5Mo3Si2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好,用于水利、石油、化工等工业,特别适用于制造热交换器、冷凝器等
00Cr22Ni5Mo3N
0Cr13(A1) 主要用于制造耐水蒸汽、碳酸氢氨母液,热的含硫石油腐蚀的部件和设备
基材 20g、20R、05A1、08A1、Q345A、B、C、Q235A、B、C、15CrMnR、16MnR

Ⅲ 焊接缺陷及防治措施的气孔和夹渣:

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其气体可能是熔池从外界吸收的,也可能是焊接冶金过程中反应生成的。
(1)气孔的分类气孔从其形状上分,有球状气孔、条虫状气孔;从数量上可分为单个气孔和群状气孔。群状气孔又有均匀分布气孔,密集状气孔和链状分布气孔之分。按气孔内气体成分分类,有氢气孔、氮气孔、二氧化碳气孔、一氧化碳气孔、氧气孔等。熔焊气孔多为氢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
(2)气孔的形成机理常温固态金属中气体的溶解度只有高温液态金属中气体溶解度的几十分之一至几百分之一,熔池金属在凝固过程中,有大量的气体要从金属中逸出来。当凝固速度大于气体逸出速度时,就形成气孔。
(3)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母材或填充金属表面有锈、油污等,焊条及焊剂未烘干会增加气孔量,因为锈、油污及焊条药皮、焊剂中的水分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增加了高温金属中气体的含量。焊接线能量过小,熔池冷却速度大,不利于气体逸出。焊缝金属脱氧不足也会增加氧气孔。
(4)气孔的危害气孔减少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使焊缝疏松,从而降低了接头的强度,降低塑性,还会引起泄漏。气孔也是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氢气孔还可能促成冷裂纹。
(5)防止气孔的措施a.清除焊丝,工作坡口及其附近表面的油污、铁锈、水分和杂物。b.采用碱性焊条、焊剂,并彻底烘干。c.采用直流反接并用短电弧施焊。d.焊前预热,减缓冷却速度。e.用偏强的规范施焊。 夹渣是指焊后溶渣残存在焊缝中的现象。
(1).夹渣的分类a.金属夹渣:指钨、铜等金属颗粒残留在焊缝之中,习惯上称为夹钨、夹铜。b.非金属夹渣:指未熔的焊条药皮或焊剂、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残留于焊缝之中。冶金反应不完全,脱渣性不好。
(2)夹渣的分布与形状有单个点状夹渣,条状夹渣,链状夹渣和密集夹渣
(3)夹渣产生的原因a.坡口尺寸不合理;b.坡口有污物;c.多层焊时,层间清渣不彻底;d.焊接线能量小;e.焊缝散热太快,液态金属凝固过快;f.焊条药皮,焊剂化学成分不合理,熔点过高;g.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电源极性不当,电、流密度大, 钨极熔化脱落于熔池中。h.手工焊时,焊条摆动不良,不利于熔渣上浮。可根据以上原因分别采取对应措施以防止夹渣的产生。
(4)夹渣的危害点状夹渣的危害与气孔相似,带有尖角的夹渣会产生尖端应力集中,尖端还会发展为裂纹源,危害较大。

Ⅳ 施工必备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在钢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致钢结构出现缺陷。钢结构焊接的缺陷主要有裂纹、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固体夹杂、咬边、焊瘤、飞溅及电弧不稳定。接下来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缺陷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处理。
裂纹
原因:裂纹通常有冷、热之分。其中,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布置不当、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如焊前未预热、焊后冷却快等;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母材抗裂性能差、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焊接内应力过大等。
处理办法: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或铲除裂纹的焊缝金属,进行补焊。
预防措施:对于冷裂纹,应选择抗裂性好的钢材,采用低氢或超低氢、低强的焊条,并控制预热温度、线能量,以降低冷裂纹产生倾向;对于热裂纹,应选择含镍量高的钢材,采用精炼的方法,提高钢材的纯度,降低杂质的含量,并控制焊缝的凹度d小于1mm,降低线能量,以降低热裂纹产生倾向。
未熔合及未焊透
原因:未熔合及未焊透的产生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工艺参数、措施及坡口尺寸不当,坡口及焊道表面不够清洁或有氧化皮及焊渣等杂物,焊工技术较差等。
处理方法:对于未熔合应铲除未熔合处的焊缝金属后补焊;对于敞开性好的结构的单面未焊透可在焊缝背面直接补焊;对于不能直接补焊的重要焊件应铲去未焊透的金属,重新焊接。
预防措施:焊前应确定坡口形式和装配间隙,并认真清除坡口边缘两侧的污物;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对于导热快、散热面积大的焊件,可在焊前预热或焊接的同时用火焰加热,焊缝的起头处与接头处,可选用长弧预热后再焊接;对于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应尽量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避免产生磁偏吹现象,使电弧不偏于一方,保证各处均匀加热。
气孔
原因:焊接时母材表面有污垢,铁锈、油漆、油渍等;焊条没有烘干,焊条药皮太潮;焊接速度过快,熔化的金属快速凝固而使溶液内气体来不及排出;焊接时操滑毕森作不当,电弧拉得过长,使得有较多气体溶入金属溶液内;母材材质不佳或用错焊条。
处理方法:铲去气孔处的焊缝金属,然后补焊。
预防措施:控制气体的来源焊前严格清理母材及焊材表面的油污、铁锈,对焊接材料进行烘干(一般碱性焊条的烘干温度为350〜450°C,酸性焊条的为200°C左右);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加强对焊接区的保护;排除熔池中已溶入的气体应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焊接工艺,如对低氢型焊条,应尽量采用短弧焊,并适当配合摆动,有利于气体的逸出。
固体夹杂
原因:固体夹杂主要有夹渣和夹钨两种。产生夹渣的主要原因是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理干净等;产生夹钨的主要原因是氩弧焊时钨极与熔池金属接触。
处理方法:对于夹渣应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对于夹钨应挖去夹钨处缺陷金属,重新焊补。
预防措施:焊前应对焊件认真清理,多层焊时须对前一层熔渣清除干净;正确选用焊接规范,焊接电流不应过小,焊接速度不宜过快;正确采用运条方法,且操作时要注意观察熔渣的流动方向,以防止形成固体夹杂。
咬边
原因: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如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等;操作技术不正确,如焊枪角度不对,运条不当等;焊接时电流、电压过信亩高或焊缝空间位置不合适造成熔化金属分布不均;焊条药皮端部的电弧偏吹;焊接零件的位置安放不当等。
处理方法:轻微的、浅的咬边可用机械方法修锉,使其平滑过渡;严重的、深的咬边应进行焊补。
预防措施:应选择适当种类及大小的焊条,并采用正确的焊条角度,适当电流,较慢的速度,较短的电弧及较窄的运行法和运条方法。
焊瘤
原因: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操作技术不佳,或角焊时焊丝对准位置不适当;电流过大,焊接速度太慢、电弧太短、焊道高。
处理方法:可用铲、锉、磨等手工或机械方法除去多余的堆积金属。
预防措施:应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保证操作技术正确,并选用正确电流及焊接速度,提高电弧长度,且焊丝不可离交点太远。
飞溅
原因:焊条不良;焊接电流过大或过低;电弧太长,电弧电压太高或太低;焊枪倾斜过度,拖曳角太大;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回路电感量不合适;焊丝过度吸湿。
处理方法:可采用涂白垩粉调整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回路的电感。
预防措施:采用干燥合适的焊条、较短的电弧、适数首当的电流,尽可能保持垂直,避免过度倾斜,并注意仓库保管条件及平时的保养、修理。
电弧不稳定
原因:焊枪前端的导电嘴比焊丝心径大太多,导电嘴发生磨损,焊丝发生卷曲,焊丝输送机回转不顺,焊丝输送轮子沟槽磨损,加压轮压紧不良,导管接头阻力太大。
处理方法:应调整使焊丝心径与导电嘴配合,且更换有问题的设备。
预防措施:焊丝心径须与导电嘴配合,且更换导电嘴及输送轮,将焊丝卷曲拉直,并为输送机轴加油,使回转润滑,同时,压力要适当,太松送线不良,太紧焊丝损坏。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钛设备焊接工艺措施有哪些钛设备优化措施有哪些如何判断钛设备焊缝质量

钛材设备焊接工艺措施优化措施1焊前准备和焊接材料的选择
焊接方法的选择,根据纯钛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特点,现场多采用TIG焊接。焊丝的正确选择是保证纯钛焊接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焊缝与母材等强。
氩气的纯度将直接影响到纯钛焊缝的硬度和韧性,对焊接裂纹的产生也有着明显影响。要求纯钛焊接用的氩气必须是高纯度氩(富氩Ar99.99%),露点在-40℃以下,H2O小于0.001mL/L。
2几项主要焊接工艺及技术措施
(1)焊接设备及其辅助器具
选用适宜的钨极氩弧焊机(最好是逆变电源),焊机带高频或高压起弧装置,施焊中严禁采用擦弧引燃的方法。选用精确的氩气流量计以控制气流量。
(2)焊接层数及其确定
在中、厚壁钛设备的焊接中,应采用多层焊,但在保证材料晶粒度细小及应力较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焊接层数。
(3)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
纯钛焊接工艺的选择,既要防止焊缝在电弧热的作用下产生粗晶组织,又要避免在焊后冷却时被大气的污染出现脆化组织,所以对施工环境、焊接区域内的保护至关重要。
(4)操作技术要点
焊接时要时常观测焊缝表面颜色,以银白色为最佳,其次是金黄色。否则要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和保护气体流量。
3、其它注意事项
①焊后处理及检验。
钛设备焊后都需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酸洗,然后用清水将酸洗液清洗干净。
②根据钛材的焊接特性,凡是在焊接过程中能有效地防止气体污染的焊接方法均能采用,如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等,但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采用钨极氩弧焊(直流正极法),既能保证焊接质量,又能适合现场条件下的各种位置焊接。
③焊丝选用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的材料,并附有质保书(有时为了提高塑性也可选用比母材合金成分低的焊丝),决不允许有裂纹、夹层等各种内在及表面缺陷,并且焊前予以彻底清理。
④对大、中型设备,可采用槽内充氩保护焊缝及近缝区的内表面,槽内亦应提前送气排净空气,并保持微弱的正压和流动状态,而后起弧焊接。
⑤焊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防止钨极与焊件或焊丝接触造成夹钨,当出现夹钨时,应消除缺陷后方可继续施焊。若采用多层焊,层间温度控制在200℃以下,脱离保护罩温度控制在400℃以下。
⑥此外,设备在组对纵、环焊缝时,要保持内壁平齐,错变量不得超过壁厚的10%。要严格控制焊后的冷却速度在适宜的范围。
总之钛设备现场的焊接过程,关键的几个要点必须控制好,即打磨-清洗-环境-保护-参数-焊接-后处理,这些节点每一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Ⅵ 常见的焊接缺陷及防治方法

1.几何形状不符合要求

焊缝外形尺寸超出要求,高低宽窄不一,焊波脱节凸凹不平,成型不良,背面凹陷凸瘤等。其危害是减弱焊缝强度或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动载荷强度。造成该缺陷的原因是:焊接规范选择不当,操作技术欠佳,填丝走焊不均匀,熔池形状和大小控制不准等。预防的对策:工艺参数选择合适,操作技术熟练,送丝及时位置准确,移动一致,准确控制熔池温度。

2.未焊透和未熔合

焊接时未完全熔透的现象称为未焊透,如坡口的根部或钝边未熔化,焊缝金属未透过对口间隙则称为根部未焊透,多层焊道时,后焊的焊道与先焊的焊道没有完全熔合在一起则称为层间未焊透。其危害是减少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因而降低了接头的强度和耐蚀性。在GTAW中为焊透是不允许的。焊接时焊道与母材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称为未熔合。往往与未焊透同时存在,两者区别在于:未焊透总是有缝隙,而未熔合则没有。未熔合是一种平面状缺陷,其危害犹如裂纹。对承载要求高和塑性差的材料危害性更大,所以未熔合是不允许存在的。产生未焊透和未熔合的原因:电流太小,焊速过快,间隙小,钝边厚,坡口角度小,电弧过长或电弧偏离坡口一侧,焊前清理不彻底,尤其是铝合金的氧化膜,焊丝、焊炬和工件间位置不正确,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只要有上述一种或数种原因,就有可能产生未焊透和未熔合。预防的对策:正确选择焊接规范,选择适当的坡口形式和装配尺寸,选择合适的垫板沟槽尺寸,熟练操作技术,走焊时要平稳均匀,正确掌握熔池温度等。

3.烧穿

焊接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而形成穿孔的缺陷。产生原因与未焊透恰好相反。熔池温度过高和填丝不及时是最重要的。烧穿能降低焊缝强度,一起应力集中和裂纹而,烧穿是不允许的,都必须补好。预防的对策也使工艺参数适合,装配尺寸准确,操作技术熟练。

4.裂纹

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作用下,焊接接头中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
的特征。裂纹有热裂纹和冷裂纹之分。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裂纹叫热裂纹。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下(对于钢来说马氏体转变温度一下,大约为230℃)时产生的裂纹叫冷裂纹。冷却到室温并在以后的一定时间内才出现的冷裂纹又叫延迟裂纹。裂纹不仅能减少焊缝金属的有效面积,降低接头的强度,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在产品的使用中,裂纹能继续扩展,以致发生脆性断裂。所以裂纹是最危险的缺陷,必须完全避免。热裂纹的产生是冶金因素和焊接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对策:减少高温停留时间和改善焊接时的应力。冷裂纹的产生是材料有淬硬倾向,焊缝中扩散氢含量多和焊接应力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措施:限制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降低冷却速度和减少高温停留时间以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小焊接应力,选用合适的焊丝和工艺参数减少过热和晶粒长大倾向,采用正确的收弧方法填满弧坑,严格焊前清理,采用合理的坡口形式以减小熔合比。

5.气孔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孔穴。常见的气孔有三种,氢气孔多呈喇叭形,一氧化碳气孔呈链状,氮气孔多呈蜂窝状。焊丝焊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潮气、保护气不纯或熔池在高温下氧化等都是产生气孔的原因。气孔的危害是降低焊接接头强度和致密性,造成应力集中时可能成为裂纹的气源。预防的对策,焊丝和焊件应清洁并干燥,保护气应符合标准要求,送丝及时,熔滴过度要快而准,移动平稳,防止熔池过热沸腾,焊炬摆幅不能过大。焊丝焊炬工件间保持合适的相对位置和焊接速度。

6.夹渣和夹钨

由焊接冶金产生的,焊后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的非金属杂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等称为夹渣。钨极因电流过大或与工件焊丝碰撞而使端头熔化落入熔池中即产生了夹钨。产生夹渣的原因,焊前清理不彻底,焊丝熔化端严重氧化。夹渣和夹钨均能降低接头强度和耐蚀性,都必须加以限制。预防对策,保证焊前清理质量,焊丝熔化端始终处于保护区内,保护效果要好。选择合适的钨极直径和焊接规范,提高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正确修磨钨极端部尖角,当发生打钨时,必须重新修磨钨极。

7.咬边

沿焊趾的母材熔化后未得到焊缝金属的补充而留下的沟槽称为咬边,有表面咬边和根部咬边两种。产生咬边的原因:电流过大,焊炬角度错误,填丝慢了或位置不准,焊速过快等。钝边和坡口面熔化过深使熔化焊缝金属难于充满就会产生根部咬边,油漆在横焊上侧。咬边多产生在立焊、横焊上侧和仰焊部位。富有流动性的金属更容易产生咬边,如含镍较高的低温钢、钛金属等。咬边的危害是降低了接头强度,容易形成应力集中。预防的对策:选择的工艺参数要合适,操作技术要熟练,严格控制熔池的形状和大小,熔池要饱满,焊速要合适,填丝要及时,位置要准确。

8.焊道过烧和氧化

焊道内外表面有严重的氧化物,产生的原因:气体的保护效果差,如气体不纯,流量小等,熔池温度过高,如电流大、焊速慢、填丝迟缓等,焊前清理不干净,钨极外伸过长,电弧长度过大,钨极和喷嘴不同心等。焊接铬镍奥氏体钢时内部产生菜花状氧化物,说明内部充气不足或密封不严实。焊道过烧能严重降低接头的使用性能,必须找出产生的原因而制定预防的措施。

9.偏弧

产生的原因:钨极不笔直,钨极端部形状不精确,产生打钨后未修磨钨极,焊炬角度或位置不正确,熔池形状或填丝错误等。

10.工艺参数不合适所产生的缺陷

工艺参数不合适所产生的缺陷:电流过大:咬边、焊道表面平而宽、氧化和烧穿。电流过小:焊道宽而高、与母材过度不圆滑且熔合不良、为焊透和未熔合。焊速太快:焊道细小、焊波脱节、未焊透和未熔合、坡口未填满。焊速太慢:焊道过宽、过高的余高、凸瘤或烧穿。电弧过长:气孔、夹渣、未焊透、氧化。

阅读全文

与焊接夹钨怎么预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锈钢门关轻了舌头没关上怎么回事 浏览:929
铝合金氧化变成什么色 浏览:265
不锈钢盆标贴怎么去除 浏览:803
不锈钢焊机如何操作方法 浏览:845
Q235A热镀锌方管 浏览:29
怎么用不锈钢锅做干锅 浏览:59
陶瓷盘和不锈钢盘哪个蒸菜更快熟 浏览:980
钢管里面有砼怎么割 浏览:471
五金顶焊模具怎么做 浏览:593
模具厂应该怎么做 浏览:71
不锈钢粘锅怎么清洗 浏览:455
彩钢板和墙面连接处怎么处理 浏览:671
关于消防弯头数量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176
钢铁雄心4千禧黎明怎么装 浏览:758
单片机焊接板多少钱 浏览:42
不锈钢盘子应该在哪里买 浏览:417
处钢板什么意思 浏览:774
铲车油箱焊接注意什么 浏览:14
什么是焊缝打磨 浏览:256
碳钢板3mm多少钱 浏览: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