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工艺设计时,焊缝的布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1)便于装配和复施焊焊缝位制置必须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满足焊接时运条的需要。焊条电弧焊时,焊条须能伸到待焊部位。点焊与缝焊时,要求电极能伸到待焊部位。埋弧焊时,则要求施焊时接头处应便于存放焊剂。
(2)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设计焊接结构时,应尽量选用尺寸规格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状复杂的可采用冲压件和铸钢件,以减少焊缝数量,简化焊接工艺和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同时,焊缝布置应尽可能对称布置以减小变形。
(3)焊缝的布置应避免密集、交叉焊缝交叉或过分集中会造成接头部位过热,增大热影响区,使组织恶化,性能严重下降。两条焊缝间距一般要求大于3倍板厚。
(4)避开最大应力区和应力集中部位焊接接头是焊接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焊缝布置应避开焊接结构上应力最大的部位。另外,在集中载荷作用的焊缝处应有刚性支撑。
(5)避开机械加工面焊接时会引起工件变形,对于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焊接结构,一般应在焊后进行精加工;对于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焊接结构,可先进行机械加工,但焊缝位置与加工面要保持一定距离。
(6)便于焊接和检验设计封闭容器时,要留工艺孔,如入孔、检验孔和通气孔。焊后再用其他方法封堵。
❷ 什么是焊接间隙
焊接间隙也来叫对口间隙,自是焊接件对口处两个焊件之间的间隙,也叫焊缝。
焊缝利用焊接热源的高温,将焊条和接缝处的金属熔化连接而成的缝。焊缝金属冷却后,即将两个焊件连接成整体。
根据焊缝金属的形状和焊件相互位置的不同,分对接焊缝、角焊缝、塞焊缝和电铆焊等。
对接焊缝常用于板件和型钢的拼接;角焊缝常用于搭接连接;塞焊缝和电铆焊应用较少,仅为了减小焊件搭接长度才考虑采用。
(2)焊接间距对组织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焊缝形式:
1、对接焊缝。
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零件的坡口面与另一零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
2、角焊缝。
沿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3、端接焊缝。
构成端接接头所形成的焊缝。
4、塞焊缝。
两零件相叠,其中一块开圆孔,在圆孔中焊接两板所形成的焊缝,只在孔内焊角恒缝者不为塞焊。
5、槽焊缝。
两板相叠,其中一块开长孔,在长孔中焊接两板的焊缝,只焊角焊缝者不为槽焊。
❸ 直管上焊缝间距的要求是什么
直管上来焊缝间距有要自求主要是避开焊接残余应力。如果焊缝的间距过小,焊接时影响以前焊缝的强度。
直管段上两相邻环焊缝的中心间距:
1、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应小于50mm;
2、对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环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最小净距离应大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规定:
两条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后热处理时不宜小于6倍焊件的厚度。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管道,焊缝间距不宜小于50mm。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管道,焊缝间距不宜小于100mm。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l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❹ 焊接管道上两个焊缝间的间距到底有什么要求
根据《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263条中有关的规定为:
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 对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 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基本的要求了,如果焊缝的间距过小,那么焊接点的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合格管道的要求,在焊点容易发生泄露。另外,局部应力也可能不满足要求,易损坏泄露。
至于所说的管件连接的问题,主要是考虑连接后法兰检修拆卸是否方便,一般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的管件都是对焊管件,都可以互相焊接,或是与法兰焊接的。
(4)焊接间距对组织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