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结构件的变形原因有哪些
出现变形的原因
(1)复杂钢结构加工中出现的变形,主要有热变形、冷变形或相互关联的构件不能组装成一体。
(2)热变形常是因焊接工艺不当造成的;冷变形是体积大、刚性差产生的;相互关联构件无法组装成一体,与放样划线不准、组装顺序错误或变形有关。
减少焊接热变形的操作方法
(1)夹具固定法:用刚性很大的夹具夹紧组合焊件,用强制力控制变形,然后进行焊接,这种方法称夹具固定法。
焊接时焊件内部产生的膨胀力和收缩力,被夹具的作用力所限制,可明显地减少变形。但此种方法焊件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对要求焊件内应力较小的构件,不宜采用此法。
(2)反变形法:构件在焊接前,应根据被焊金属构件情况判断。在焊后冷却时,发生变形的方向和收缩量,将焊件预先向相反方向弯曲或斜置,焊接后由于本身收缩变形,恰好恢复到预定的形状位置。即可达到防止焊接变形与减少焊接应力的目的。
钢结构
www.qdhrgg.com
海偌
(3)采用定位控制法:构件在焊接前,用许多焊点将焊接部位或四周定位,还可在焊缝两侧压以重物,这种方法称定位控制法。
(4)焊接顺序法:正确安排焊接顺序,是防止焊接变形的有效方法。焊接变形的规律是第一道焊缝引起的变形最大,每道焊缝引起的变形量,一般不能相互抵消,最后的变形方向,总和最先焊的焊缝引起的变形方向相一致。
Ⅱ 手工电弧焊12MM厚钢板 V字形坡口横焊,单面焊接双面成型,为什么我焊出来的不成型。
最后一层三道变成了一道,主要是因为焊条压在前一道焊缝的最高位置了,应版该只压住前一权道焊缝的上部边缘,这个度比较难掌握。还有,第一道焊缝时,焊条角度要朝上45度,第二道焊缝时焊条角度基本水平,第三道焊缝时焊条角度要朝下45度。且电流要比立焊时稍稍偏大20~30A,运条速度要快。
说出来的还是用处不大,关键要有一个技术高手实操示范一下,你就会了。
Ⅲ 焊接过程中各种坡口的焊接变形大小
U型变形最大,X型最小
Ⅳ 现在在焊接316材料时遇到问题,焊完之后总有变形,请问有没有好的办法控制变形
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
1、设计措施
(1)选择合理的焊缝尺寸:
焊缝尺寸增加,变形随之增大,但是过小的焊缝尺寸将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并使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加快,热影响区硬度增高,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因此应在满足结构承载能力和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随着板的厚度来选取工艺上可能选用的最小的焊缝尺寸。
(2)尽量减少焊缝数量;
适当选择板的厚度,减少肋板数量,从而可减少焊缝和焊接后变形的校正量,如薄板结构件,可用压型结构代替肋板结构,以减少焊缝数量,防止或减少焊后变形。
(3)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焊缝对称于焊件截面的中性轴或使焊缝接近中性轴均可减少弯曲变形。
(4)预留收缩余量:
焊件焊后纵向横向收缩变形可通过对焊缝收缩量的估算,在设计时预先留出收缩余量进行控制。
(5)留出装焊卡具的位置:
在结构上留有可装焊夹具的位置,以便在焊接过程中可利用夹具来控制技术变形。
2、反变形法
(1)板厚8~12mm钢板单边V型坡口对接焊,装配时反变形1.5°焊接后几乎无角变形。
(2)工字梁焊后因横向收缩引起的角变形,若采用焊前预先把上、下盖板压成反变形(塑性变形),然后装配后进行焊接,即可消除上、下盖板的焊后角变形。但是上下盖板反变形量的大小主要与该板的厚度和宽度有关,同时还与腹板厚度和热输入有关。
(3)锅炉、集装箱的管接头都集中在上部,焊后引起弯曲变形所以要借用强制反变形夹紧装置,并配以对称均匀加热的痕迹顺序,交替跳焊法这样采用了在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反变形再配合以合理的受热的施焊顺序,焊后基本上可消除弯曲变形。
(4)桥式起重机的两根主梁是由左、右腹板和上、下盖板组成的箱型结构的为提高该梁的刚性,梁内设计有大、小肋板,且这些肋板角焊缝大多集中在梁的上部,焊后会引起下桡弯曲变形。但桥式起重机技术要求规定,主梁焊后应有一定的上拱度,为解决焊后变形与技术要求的矛盾,常采用预制腹板上拱度的方法,即在备料时,预先使两块腹板留出上拱度。
3、刚性固定法
焊前对焊件采用外加刚性拘束,强制焊件在焊接时不能自由变形。
(1)焊接法兰时,将两个法兰背对背地固定 可有效地减少角变形。
(2)薄板对接时,在何方四周用压铁,防止薄板焊后产生波浪变形。
在焊后,当外加拘束去除后,焊件上仍会残留稍许变形,但比原来要少得多,该方法会使焊件中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故对焊后易裂的材料应慎用。
4、选择合理的装焊接顺序
装焊顺序对焊接结构的影响很大。装焊顺序不当,会影响整个工序的顺利进行。对不对称的焊接结构件,更应注意合理安排顺序。
(1)如工字梁可两人同时焊接。
(2)当回复布置不对称时应该先焊焊缝少的一侧,因为先焊焊缝的变形大,然后再用另一侧多的焊缝引起的变形来抵消先焊焊缝引起的变形,可大为减少整体结构的变形。
(3)长焊缝焊接时,直通焊的变形量最大,这是连续焊接对焊件长时间加热的结果,在可能情况下,应将连续焊改成断续焊,可减少焊缝与母材因受热面的增加而产生塑性变形。
5、散热法
焊接时用强迫冷却的方法将焊接区的热量散走(用喷水冷却法),迫使受热面积大为减小,从而达到减少变形的目的。
如利用散热法可减少焊接变形,但它不适应焊接淬硬性较高的焊件。
6、自重法
如工字梁上部焊缝多于下部焊缝,焊后工字梁将向上弯曲。
如将如工字梁翻身搁置将两支墩点置于两端点,可利用梁的自重弯曲趋势逐渐抵消焊后的弯曲变形,梁在放置一定时间后,将会平直或仅有少量弯曲变形,关键是两支墩点的距离必须选择恰当。
Ⅳ 必看!焊接变形矫正方法!
焊接变形如何调平?
对于一般焊接构件的变形是用不着矫正的,只有焊后产生的变形超出技术要求时,才要对其进行矫正;
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焊接接头的收缩造成的;
矫正的实质是制造出一个新的变形来抵消原来已发生的变形;
矫正的方法主要是机械法和加热法。
机械矫正法:
加热矫正法:
6、加热矫正法的热源主要是火焰加热,决定加热矫正效果主要因素为:加热位置,加热温度和加热区形状;
其中成败的关键是加热位置的正确选择,一般简构件凭经验判断;
对于复杂构件要反复测试才能找到最佳加热位置。加热温度的判断,一般目测,也可用市售的测温仪(计)进行测量,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800℃(樱红色)。
7、点状加热:
就是在金属表面集中一个点加热,圆点直径约10-20mm,点距在50-150mm,常加热完一个点后,立即用软锤敲击加热点,薄板敲打时背应加垫铁,并加水冷却(湿抹布擦拭也可),主要适合薄板的波浪形变形的矫正。
8、条状加热:
在工件表面加热成条状带,带宽及带密度根据变形量决定,适用于厚板,变形量大,刚性大的结构(如粱,柱等)。
9、三角形加热(楔形加热):
加热区成三角形,三角形底边收缩量大于顶端收缩量,适用于刚度大,变形大的构件,比如弯曲变形。
10、点状加热:
条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能够有机,灵活运用,对于矫正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整体加热:
适用于数量大,焊件小的情况下,考虑采用整体加热,给以机械矫正(趁热打铁)缓冷,这对于淬火性较强的材料很实用。
其它热源加热矫正:
20、加热法可以用来矫正变形,使构建平直,反过来也可以把平直的构件弯曲成形。
21、火焰加热的燃料有多种:乙炔、丙烷、液化气、天燃气、汽油、煤油等;设备有氧焊枪、喷灯等。
22、对于大件、复杂构件,往往需要双人或多人同时加热才行!
23、为提高矫正效率,有必要制作一些专用多头火焰喷火工具,以达到加热均匀,并提高矫正质量。
Ⅵ 焊接变形怎么样处理还有怎样控制焊接变形
你好,焊接变形可以通过热校形的方式进行矫正,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如下:
1、控制热输入,选择小的焊接参数或者焊接方法
2、刚性固定
3、反变形法
4、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控制焊接变形。
上述也可以混合使用的。
Ⅶ 如何防止焊接变形
焊接变形的产生多数是由于焊接产生的热量不对称,导致的膨胀不一而发生的。
防止焊接变专形的方法措属施一般如下:
1、采用反变形法
2、采用小锤锤击中间焊道
3、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
4、利用工卡具刚性固定
5、分析回弹常数。
(7)v型坡口焊接后回怎么变形扩展阅读:
焊接变形的矫正:
1、机械矫正法
采用压力机、矫正机或手工捶击等机械方法产生新的塑性变形, 以使原开缩短的部分得以延伸, 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其中多辊平板机适用于薄板拼焊件的矫正。利用窄轮碾压焊缝及其两侧使之延伸来消除变形, 用于焊缝比较规范的薄壳结构。机械矫正法对塑性差的高强钢应慎用。
2、火焰矫正法
利用火焰加热时产生的局部压缩塑性变形, 使较长的金属在冷却后缩短来消除变形。本法简单, 机动灵活, 适用面广。在使用时应控制温度和加热位置。对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常采用600~800℃的加热温度。由于需再次加热, 对合金钢等慎用。
Ⅷ 焊接变形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如何矫正焊接变形
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1.纵向和横向收缩变形2.角变形3.弯曲变形4.扭曲变形 ; 5.波浪变形。
矫正焊接残余变形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 机械矫正法 利用外力使构件产生与焊接变形方向相反的塑性变形,使两者相互抵消。在薄板结 构中,如果焊缝比较规则(直焊缝或环焊缝),采用圆盘形辊轮辗压焊缝及其两侧、使之伸长来达到消 除焊接残余变形的目的。这种方法效率高,质量也好。 火焰加热矫正法 利用火焰局部加热时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使较长的金属在冷却后产生的收 稳定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