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将主轴焊接在环形件的中心
先找到中心点,在点的上下左右以轴的半径长度划线
2. 请问下大家,这个轴是怎么焊接上去的啊请看图片.谢谢.
压力焊,保持一定的温度,施加压力,材质渗透,N久之后,就焊上了
3. 电焊接轴怎么焊
楼主的车轴断了,要用电焊焊起来。
先准备好J507焊条,有直流焊机更好。没有直流焊机只好用交流焊机。那质量要降低一个等级。把断裂的地方磨掉裂纹,磨出V型坡口。然后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打底,填充和盖面。如果楼主不会焊的话到网络文库下载“焊条电弧焊V型坡口板平位置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型操作法”。
如果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比焊条电弧焊高。操作容易。操作技术跟上述操作法相同。
4. 轴类零件的加工有几种方式
轴类零件和盘类零件的加工方式大部分都是车削,
而套类零件一般都用镗削,
复杂曲面的切削加工,主要采用仿形铣和数控铣的方法或特种加工方法.
参考资料:
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
(一)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
1.粗车→半精车→精车:
应用最广,满足IT≥IT7,▽≥0.8外圆可以加工
2.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用于有淬火要求IT≥IT6,▽≥0.16 的黑色金属。
3.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用于有色金属、不宜采用磨削加工的外用表面。
4.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超精加工、砂带磨、镜面磨、或抛光在2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加工。
目的为了减少粗糙度,提高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精度。
(二)孔的加工路线
1.钻→粗拉→精拉:
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盘套类零件的内孔,单键孔和花键孔加工,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2.钻→扩→铰→手铰:
用于中小孔加工,扩孔前纠正位置精度,铰孔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钻或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或金刚镗
应用:
1)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箱体孔隙加工。
2)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孔系加工。
3)直径比较大得孔ф80mm以上,毛坯上已有铸孔或锻孔。
4)有色金属有金刚镗来保证其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4./钻(粗镗)粗磨→半精磨→精磨→研磨或衍磨
应用:淬硬零件加工或精度要求高的孔加工。
说明:
1)孔最终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水平。
2)特小孔加工采用特种加工方法。
(三)平面的加工路线
1.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铣
平面加工中常用,视被加工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灵活安排工序。
2./粗刨→半精刨→精刨→宽刀精刨、刮研或研磨
应用广泛,生产率低,常用于窄长面的加工,最终工序安排也视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而定。
3.铣(刨)→半精铣(刨)→粗磨→精磨→研磨、精密磨、砂带磨、抛光
加工表面淬火,最终工序视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而定。
4.拉→精拉
大批量生产有沟槽或台阶表面。
5.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有色金属零件的平面加工。
5. 关于大型轴的焊接工艺:我想做一个如下图的实心轴,两轴用键定位,但是该如何固定两轴,不让它移动和转动
转动的问题,键不是已经解决了吗?轴向窜动的问题,可以考虑在轴套上钻孔攻丝,用紧定螺钉压在键上。
6. 焊接件怎么保证孔同轴
先用与孔径相同的钢筋或轴硝之类的东西将两板件串起,再在中间用另一块板连接两板件,粘牢点固,撤去轴硝,焊接即可。但应注意控制变形。
7. 轴与轴焊接怎样焊的结实
看板金工下料手册,简单的说:以在心轴上的螺旋线长为圆周,求解半径做里孔;外半径是里孔半径再加叶片高度(别忘了留间隙)。
8. 加工轴的工艺流程
一、轴类零件是常见的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二、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
图A-1 传动轴
(8)焊接件上的一个轴怎么加工扩展阅读
一、轴类零件是五金配件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二、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四、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
1、表面粗糙度
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2、相互位置精度
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3、几何形状精度
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4、尺寸精度
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