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作业后应做哪些工作
一般的:工完料尽场地清。具体的:清理药渣。检焊条头。敲飞溅。。关焊机。有特殊要求的,比如,自检。专检。无损检测。热处理等
❷ 焊接作业前的准备和结束的整理的哪些工作
焊前主要是焊接坡口和界面的清理工作,预热问题
焊后包括焊后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焊缝清理工作)
❸ 电焊工工作结束应如何做才能保证安全
电焊作业注意事项:
电焊操作规程
1、 严格按照焊机铭牌上标的数据使用焊机,不得超载使用。
2、 应在空载状态下调节电流,焊机工作时,不允许有长时间短路。
3、 使用焊机前,应检查焊机接线正确、电流范围符合要求、外壳接地可靠、焊机内无异物后,方可合闸工作。
4、 工作时,焊机铁心不应有强烈震动,压紧铁心的螺丝应拧紧。工作中焊机及电流调节器的温度不应超过60°C。
5、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保持焊机内外清洁,保证焊机和焊接软线绝缘良好,若有破损或烧伤应立即修好。
6、 定期由电工检查焊机电路的技术状况及焊机各处的绝缘性能,如有问题应及时排除。
安全操作规程
1、 施工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手套、脚盖等工作服不要束在裤腰里,脚盖应捆在裤脚筒里。
2、 在焊接和切割工作场所,必须有防火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砂箱以及装满水的水桶等。
3、 在非固定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求设有监护人员和防火措施后,方可作业。
4、 由于地线不够长需要搭铁的,要注意不得利用行车支撑柱,以免损坏行车;同时要注意火星,以免引起火灾。
5、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谨防触电,注意不被弧光和金属飞溅伤害,预防爆炸及其它伤害事故发生。
6、 当焊接或切割工作结束后,要仔细检查焊接场地周围,确认没有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现场。
❹ 电焊机的操作规程
一、焊接前的准备
1.电焊机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放置平稳。
2.检查焊接面罩应无漏光、破损。焊接人员和辅助人员均应穿戴好劳保用品。
3.电焊机焊钳、电源线以及各接头部位要连接可靠、绝缘良好。不允许接线处发生过热现象,电源接线端头不得外露,应用电胶布包好。
4.电焊机与焊钳间导线长度不得超过30米,特殊情况不得超过50米,导线有受潮、断股现象应立即更换。
5.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入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通过。
6.交流焊机初级、次级接线应准确无误,输入电流应符合设备要求。严禁接触初级线路带电部分。
7.次级抽头联结铜板必须压紧,接线柱应有线圈。合闸前详细检查接点螺栓及其他元件应无松动或损坏。
二、焊接中注意事项
1.应根据工作的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不允许超负载使用,不准采用大电流施焊,不准用电焊机进行金属切割作业。
2.在载荷施焊中焊机温升不应超过A级60度、B级80度,否则应停机降温后再进行施焊。
3.电焊机工作场合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源的方法移动电焊机。如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4.在焊接中,不允许调节电流。必须在停焊时,使用调节手柄调节,不得过快,过猛,以免损坏调节器。
5.禁止在起重机运行工件下面做焊接作业。
6.如在有起重机钢丝绳区域内施焊时,应注意不得使焊机地线误碰触到吊运的钢丝绳,以免发生火花导致事故。
7.必须在潮湿区施工时,焊工必须站在绝缘的木板上工作,不准触摸焊机导线,不准用臂夹持带电焊钳。
三、焊接完后注意事项
1.完成焊接作业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焊接机开关,分别清理归整好焊钳电源和地线,以免合闸是造成短路。
2.焊时如发现自动停点装置失效,应立即停机断电检修。
3.清除焊缝焊渣时,要带上眼镜。注意头部避开焊渣飞溅的方向,以免造成伤害。不能对着在场人员敲打焊渣。
4.露天作业完成后应将焊机遮盖好,以免雨淋。
5.不进行焊接时(移动、修理、调整、工作间歇休息)应切断电源以免发生事故。
6.每月检查一次电焊机是否接地可靠。
电焊机辅助器具 包括防止操作人员被焊接电弧或其他焊接能源产生的紫外线、红外线或其他射线伤害眼睛的气焊眼镜,电弧焊时保护焊工眼睛、面部和颈部的面罩,白色工作服、焊工手套和护脚等。
❺ 电焊安全知识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电焊作业,但电焊作业又有相应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些 安全知识 。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电焊安全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电焊安全知识
1.电焊完成作业后,应拉闸断电,将地线和把线分开,确定焊渣火星已熄灭后,方可离开现场。
2. 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结构钢筋等金属物搭接代替地线使用。
3.装卸乙炔气瓶或石油气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得抛、碰、滑、滚等剧烈震动。
4、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度。
5、氧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工地使用时应注意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瓶体带电。
6、室外使用电焊机时,应设防水、防潮、防晒的机棚,并配备消防器材。
7、电焊钳过热后不可以浸在水中冷却后使用。
8、焊机一次测的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米。
9、焊机二次测把线及地线长度不超过30米。
10、焊机把线电缆应采用专用橡胶套多股细铜线软电缆。
11、交流电焊机空载电压不得超过80伏。
1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13、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作业前二氧化碳气体预热15分种。
14、为防止电焊弧光伤害眼睛,应采用虑光镜或焊接面罩防护等。
15、冬季气焊作业时,如减压阀软管和流量计冻结,应采用热水、蒸汽、暖气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16.电气焊严禁在装有易燃物的容器、装有易爆物的容器、受力 物体上焊接作业。
17.氧气瓶及其瓶阀、接头、软管不能与油脂、润滑脂相接触。
18.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19.电焊工操作时应佩戴头鼻或手持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20. 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
21.焊工操作时遇到更换焊件、搬动焊机、临时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
23.气焊作业时,清除作业区域下方的易燃物,作业后卸下减压阀,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盘起捆好,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24.运输和存放氧气瓶时,氧气瓶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应分别存放;运输时应立放,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槽帮。
25.运输存储乙快瓶时,存储乙快瓶时,乙快瓶应直立,并必须采取防止倾斜的 措施 ,严禁与氧气瓶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
26.使用减压器时,不同气体的减压器严禁混用。
27.使用焊炬和割炬时,必须检查射吸情况,正常后方可使用。焊炬、割炬的气体通路结构不得粘有油脂。
28.从事电、气焊作业的电、气焊工人,必须戴电、气焊手套、使用护目镜、防护服及面罩和穿绝缘鞋。
29.为防止触电,使用交流电焊机时必须安装电焊机防触电保护器。
30.电焊机一、二次接线部位必须安装可靠的防护罩。
31.电焊机外壳必须安装牢固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32.电、气焊工上岗时必须随身携带有效操作证件及用火证。
33.电焊工在清除焊渣时应应佩带防护眼镜或面罩。
34.乙烘瓶和氧气瓶在使用时,使用时必须立直放置。
35.电焊把线在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不得碾轧。
36.为防坠落电焊工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架上。
37.为防火灾在高空施焊时,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5米处设置防护栏,并设专人监护,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易燃易爆品。
38.在有害介质场所进行施焊时,应采取防毒措施,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39. 非电气焊工严禁进行电气焊操作。
40. 乙快瓶和氧气瓶在使用时必须立直放置,相互间距大于5米,1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
41.电焊工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机体是否完好,保护零线连接是否牢固,焊钳和把线绝缘是否良好。
42.气焊使用的胶管的长度不得小于5米,以10~15米为宜,氧气管接头必须扎紧。
43. 氧气软管和乙快软管使用中不得沾有油脂,不得触及灼热金属或尖刃物体。
44.气焊作业完成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盘起捆好,确 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45.气焊作业中发现气路或气阀漏气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46.点燃和关闭焊(割)炬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开乙快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乙烘阀,再关氧气阀。
47.气焊作业焊(割)炬点火时,焊炬口不得对人,不得将正在燃烧的焊炬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48.带有乙烘气和氧气焊炬不得放在金属容器内。
49.乙烘表和氧气表损坏或失灵后禁止继续使用,须立即更换。
❻ 焊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你好 1、清理需要焊接的部位,如除锈,除渣等
2、选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氧焊等
3、选用合适的焊丝,或焊条,合适的电流或温度。
4、焊接后的保温及冷却
❼ 焊接人来看:焊割作业完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1、关闭气瓶嘴安全帽,将气瓶置放在规定地点。
2、定期对受压容器、压力表等安全附件进行试验检查和周期检查及强制检查。
3、短时间停止气割(焊)时,应关闭焊、割炬阀门。离开作业场所前,必须熄灭焊、割炬,关闭气门阀,排出减压器压力,放出管中余气。
4、如发现乙炔软管在使用中脱落、破裂、着火时,应立即熄灭焊、割炬火焰,再停止供气,必要时可折弯软管以熄火。
5、如发现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但不准用折弯软管办法熄火。
6、熄灭焊炬火焰时,应先关闭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熄灭割炬则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然后将减压器调节螺丝拧松。
7、在大型容器内焊、割作业未完时,严禁将焊、割炬放在容器内,防止焊、割炬的气阀和软管接头泄气,在容器内储存大量乙炔和氧气,一旦接触火种,将引起燃烧和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