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个电路图怎么画成可以焊接的图
用Protel DXP 软件或Altium Designer 软件画pcb板图
创建工程
再分别创建SCH(原理图),PCB(印制电路板)
照上图画原理图,
再画要使用的线路板(PCB板)尺寸,之后导入原理图原件。重新合理摆放器件,自动布线。注意电源线和共地,最好加个铺地。
多有器件要看你具体使用的型号核对封装,没有的可上网下载或自行创建
最好上网看下教程在开始画图
⑵ 金属焊接焊缝的常见缺陷及预防、修补,还有焊接缺陷图
金属焊接常见的缺陷级预防、修补措施: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焊波粗,外形高低不平,焊缝加强高度过低或者过高,焊波宽度不一及角焊缝单边或下陷量过大,其原因是:
1.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不均匀;
2.焊接规范选用不当;
3.运条速度不均匀,焊条(或焊把)角度不当;依据以上原因核对改善即可;
夹渣
在焊缝金属内部或熔合线部位存在的非金属夹杂物,夹渣对力学性能有影响,影响程度与夹渣的数量和形状有关,其产生的原因是:
1.多层焊时每层焊渣未清除干净
2.焊件上留有厚锈;
3.焊条药皮的物理性能不当;
4.焊层形状不良,坡口角度设计不当;
5.焊缝的熔宽与熔深之比过小,咬边过深;
6.电流过小,焊速过快,熔渣来不及浮出;依据以上原因核对改善即可;
未焊透与未熔合
母材之间或木材与熔敷金属之间存在局部未熔现象,它一般存在于单面焊的焊缝根部,对应力集中很敏感,对强度及疲劳等性能影响较大,其产生的原因是:
1.坡口设计不良,角度小,钝边大,间隙小;
2.焊条、焊丝角度不正确;
3.电流过小,电压过低,焊速过快,电弧过长,有磁偏吹等;
4.焊件上有原锈未清除干净;
5.埋弧焊时的焊偏;依据以上原因核对改善即可;
咬边与漏边
电弧将焊缝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焊缝金属的补充而留下缺口,咬边削弱了接头的受力截面,使接头强度降低,造成应力集中,使可能在咬边处导致破坏,其产生的原因是:
1.电流过大,电弧过长,运条速度不当,电弧热量过高;
2.埋弧焊的电压过低,焊速过高;
3.焊条,焊丝的倾斜角度不正确;按照以上原因改善即可;
气孔
气孔是焊接熔池凝固时没有及时析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空穴。
1.焊条,焊剂烘干不够;
2.焊接工艺不够稳定,电弧电压偏高,电弧过长,焊接过快和电流过小;
3.填充金属和母材表面油、锈等未清除干净;
4.未采用后退法融化引弧点;
5.预热温度过低;
6.未将引弧和熄弧的位置错开;
7.焊接区保护不良,熔池面积大;
8.交流电源易出现气孔,直流反接的气孔倾向最小;依据以上原因改进即可;
裂纹
裂纹产生与金属种类有关:一般低碳钢不容易产生裂纹,包括热裂纹与冷裂纹。低合金高强度钢容易产生冷裂纹,对热裂纹敏感性小。不锈钢恰恰相反,特别容易产生热裂纹,而对冷裂纹敏感性小;
裂纹产生与金属焊接性有关。金属焊接性越好,越不容易产生裂纹。焊接性越差,容易产生裂纹。例如铸铁、铜合金;
防止方法:针对不同的金属焊接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工艺措施。例如焊接Q345采用合适焊接线能量、预热、保持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等措施防止冷裂纹产生;而在焊接不锈钢时,则采用限制焊接电流等焊接工艺规范,采用小摆动、控制层间温度,采用退火焊道布置、敲击、防止弧坑裂纹与结晶裂纹。
缺陷修补:
缺陷的修补一定要有相应的工艺指导,检验配合确认;
随便提供几张缺陷图片:
⑶ 急急急。。。电焊片子的缺陷位置怎么画到需要返片的管道上。。。条缺是个什么缺陷啊。。各位焊界大神。。
您好,非常希望能够帮助您。
电焊片子的缺陷位置,
画到需要返片的管道上,
需要核对原来的贴片位置。
条缺是个条形缺陷,
大于这个值必须重焊。
⑷ 薄板焊接经常出现哪些焊接缺陷如何处理
最常见的就是烧穿,焊缝成形不良。最麻烦的就是薄板的焊接变形。前两种是因为板太薄,焊接参数不好控制,电流一大就烧穿,参数不对焊缝成形就不好。薄板的变形问题更严重,由于焊接热输入的不均匀,造成焊后变形,可以通过使用小参数降低热输入,使用热输入小的焊接方法,比如手焊,二氧化碳焊接。焊接时使用分段退焊法,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尽量对称焊接,焊前对板进行预先反变形。焊后使用热处理法消除应力,配合使用机械拱平法拱平。
⑸ 帮忙看一下tofd图谱,是什么缺陷
首先,希望楼主能够把TOFD文件上传以便下载后在软件上进行全面分析。下面仅就楼主给出的400mm范围TOFD图进行一下分析:首先,焊缝内部缺陷,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类缺陷中进行筛选——裂纹、夹渣、链状气孔、未熔合。然后分析图像特征,虽然该图像直通波不明显,但是ISONIC仪器一般设置直通波应该是黑-白-黑,这样50-400mm范围这一缺陷上部较强(明显较下面的信号亮)的白-黑-白信号基本可以确认为缺陷上尖端信号,那么根据模拟试板图谱我们有以下一些经验:裂纹图像上下端点一般不太规则,很少在深度平面上是一条直线,且上下端点信号强度不会相差很多;未熔合一般会有端点信号在深度平面近似在一条直线上,但是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上下端点信号;链状气孔,应该是有许多深度近似的气孔图像组成,那么图像均应该有典型气孔圆弧状特征;条状夹渣,信号与裂纹有些相似,单通常其上端点信号要强的多。据此,初步判断该缺陷应该是条状夹渣,不排除未熔合的可能。缺陷形成原因分析:这类厚板双V焊缝,形成未熔合一般都在上部V形坡口边缘,尤其是在两个V形坡口转换位置,但是缺陷深度测量为80mm,对于厚度150mm,这个位置一般不是在两个V形坡口转换位置,而厚板焊接时生成层间未熔合的情况比较少见;最有可能就是某层焊道焊接后焊渣清除不当形成的夹渣缺陷,如果整幅图里面某一个深度层次均有较长的该类缺陷图像显示的话,这种可能性就更大。缺陷性质验证方法:用PE手超进行检测,确定缺陷位置,结合焊缝结构进行分析;把有缺陷位置的焊缝余高全部打磨平整,用直探头扫查,并在该位置进行B扫,如果是夹渣,直探头应该有反射,如果是未熔合等面积性缺陷,直探头很难有较高的反射信号。PS:根据楼主提供的信息,觉得您的检测工艺有些问题——首先,壁厚150MM焊缝根据4730.10应该分三个区进行扫查,而您仅分了两个区,且第一个分区可以检测到85MM深度缺陷,那么第一分区应该至少是0-0.6t范围,这样聚焦点必然下移,PCS增加,会直接导致上表面盲区增大,对检测有不利影响,建议重新制定较严谨的检测工艺后再次进行检测。上述仅为个人一点愚见,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各位专家同行共同交流学习!
⑹ 焊接缺陷如何用符号表达
1、焊接缺陷目前没有统一的表达符号,以前都是在检验不合格出画个圈,圈出不回合格的部位及范围。答
2、其实还是用缺陷符号表达更好,完全可以用符号表达缺陷性质和缺陷处理方式。用汉语拼音字头加一个特殊符号,这样的符号只有写进“焊缝质量检验标准”才能被推广使用。
比如:用一带箭头横折线,箭头指缺陷点,横线上用拼音字头表示缺陷性质和处理方法,横线下缺陷起止点及长度。
⑺ 所示的焊接结构有何缺点
图呢,焊接缺陷焊接缺陷及其成因
常见的焊接外部缺陷有: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及表面飞溅等。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夹渣及气孔等。产生焊缝缺陷的原因可用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查找。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有些缺陷是焊工施焊时的习惯性动作所致,或与其尚未克服的瘤疾有关,这主要是电焊工的技术素质及责任心问题。从设备上看,我厂的电焊机均无电流表及电压表,调节手柄的数值只能作参考,因此要严格地执行焊接工艺要求是困难的。从材料上看,钢板无除锈除油工序,焊条夹头不除锈;工艺评定覆盖面不大,因我厂的材料代用较多,如可代Q2352A 钢的就有SM41B、SS41 、BCT3Cπ、RST37 等, 有时自焊, 有时互焊。虽然这些材料成分及性能相近,但是有些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工艺参数应有相应的变化。施焊环境如空气的相对湿度、温度、风速等,都会影响焊接质量,然而有的电焊工却忽视了一点。
产生焊接缺陷的原因很多,但只要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缺陷。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缝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如焊缝的外观检查、射线探伤及机械性能试验。经验表明,前两者的合格与否都不是后者合格与否的必要条件,只是概率的大小而已。
2. 1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2. 1. 1 焊缝宽度过窄
这主要是焊接电流较小、焊弧过长或焊速较快造成的。由于形成的金属熔池较小或保持时间较短,不利于钢水流动。我厂进口钢代替Q2352A 钢时常出现这一问题。这是由于进口钢一般比Q2352A 含合金元素要高些,熔点高,需要的熔化热也多。
2. 1. 2 焊缝余高过高
有时它与前一个问题同时出现。有的焊工片面地认为焊缝高点没关系,所以不习惯于0~1. 5mm 的焊缝余高,多数为上限或超高。但过高会产生应力集中,其主要原因是倒数第二层焊道接头过高,造成盖面层焊道局部超高,有时各层焊接参数不合适,各层累计超高。
2. 1. 3 角焊缝单边或下陷量过大
角焊缝单边或下陷量过大造成单位面积上承力过大,使焊接强度降低。在我厂这是个老问题。其原因是坡口不规则、间隙不均匀、焊条与工件夹角不合适以及焊接参数与工艺要求不一致等。
2. 2 弧坑
焊接弧坑多出现在列管式换热器管头焊缝或部分角焊缝,有部分弧坑在试水压时渗漏。产生弧坑的原因是熄弧时间过短或电流较大。
2. 3 咬边
在我厂大多是局部深度超标的咬边,连续咬边超标的不多。咬边使焊接强度减弱,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其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如焊接电流过大,运条速度不当,焊条角度不当等,使电弧将焊缝边缘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2. 4 焊瘤
熔化金属流到加热不足的母材上形成了焊瘤,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过大,焊接熔化过慢或焊条偏斜。
2. 5 严重飞溅
比较严重的是那些无探伤要求的设备,直接原因是没按规定使用焊条。受潮或变质的焊条因水分或氧化物在焊接时分解产生大量气体,部分气体溶解在金属熔滴中,在电弧高温作用下,金属熔滴中的气体发生剧烈膨胀,使熔滴炸裂形成飞溅小滴散落在焊缝两侧。
2. 6 夹渣
由于焊接电流过小或运条速度过快,金属熔池温度较低,液态金属和熔渣不易分开,或熔渣未来得及浮出,熔池已开始凝固,有时也存在清根不彻底问题。
2. 7 气孔
产生气孔的原因很多,但在我厂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材及环境因素。钢板坡口两侧不做除锈处理,Fe3O4 除本身含氧外,还含有一定的结晶水,另外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情况下也有微小的水珠,在熔池冶金过程中,非金属元素形成非金属氧化物,由于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在结晶过程中部分气体来不及逸出,气泡残留在金属内形成了气孔。
3 克服焊接缺陷应采取的措施
(1) 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和焊接工艺要求。
(2) 经常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技术素质。
(3) 保证焊接设备及附件完好,为执行焊接工艺要求提供先决条件。
(4) 增大工艺评定覆盖面,保证工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