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闪光焊接有什么规范要求
闪光焊接引用的标准是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闪光焊接是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触,通以低电压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本工艺具有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质量,施工快速,节约钢材,降低成本等优点。什么是闪光焊接?有什么规范要求?
Ⅱ 钢筋闪光对焊
1、钢筋的对接焊接宜采用闪光对焊;其焊接工艺方法按下列规定选择:
1) 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牌号较低,在规定范围内,可采用
“连续闪光焊”;
2 )当超过规定,且钢筋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3) 当超过规定,且钢筋端面不平整,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2、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应根据焊机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而定,并应符合规范规定。
3、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缀数等焊接参数。连续闪光焊时的留量应包括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
闪光一预热闪光焊时的留量应包括:一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二次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
4、变压器级数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焊机容量以及焊接工艺方法等具体情况选择。
5、RRB400 钢筋闪光对焊时,与热轧钢筋比较,应减小调伸长度,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缩短加热时间,快速顶锻,形成快热快冷条件,使热影响区长度控制在钢筋直径的0.6 倍范围之内。
6、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Ⅲ 请问闪光对焊的使用范围!
适用于直径10~40㎜的HPB235、HRB335和HRB400热轧钢筋、直径10~25㎜的RRB400热轧钢筋以及直径10~25㎜的余热处理HRB400钢筋的焊接。
梁采用闪光对焊没什么不对啊,柱子不能采用。
Ⅳ 闪光对焊的施工要求
闪光对焊广泛用于碳钢、合金钢、有色金属的管、棒、板、型材之间的对焊或异类金属之间的对焊。 它的原理是利用对焊机使两端金属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待金属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进行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 闪光对焊工艺常用的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对Ⅳ级钢筋有时在焊接后还进行通电热处理。 闪光对焊可分为连续闪光对焊和预热闪光对焊。连续闪光对焊主要有两个主要阶段组成:闪光阶段和顶锻阶段。预热闪光焊只是在闪光阶段前增加了预热阶段。 1、 闪光阶段: 闪光的主要作用是加热工件。在此阶段中,先接通电源,并使两工件端面轻微接触,形成许多接触点。电流通过时,接触点熔化,成为连接两端面的液体金属过梁。由于液体过梁中的电流密度极高,使过梁中的液体金属蒸发、过梁爆破。随着动夹钳的缓慢推进,过梁也不断产生与爆破。在蒸气压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微粒不断从接口间喷射出来。形成火花急流--闪光。 在闪光过程中,工件逐渐缩短,端头温度也逐渐升高。随着端头温度的升高,过梁爆破的速度将加快,动夹钳的推进速度也必须逐渐加大。在闪光过程结束前,必须使工件整个端面形成一层液体金属层,并在一定深度上使金属达到塑性变形温度。 由于过梁爆破时所产生的金属蒸气和金属微粒的强烈氧化,接口间隙中气体介质的含氧量减少,其氧化能力可降低,从而提高接头的质量。但闪光必须稳定而且强烈。所谓稳定是指在闪光过程中不发生断路和短路现象。断路会减弱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接头易被氧化。短路会使工件过烧,导致工件报废。所谓强烈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有相当多的过梁爆破。闪光越强烈,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越好,这在闪光后期尤为重要。 2、 顶锻阶段: 在闪光阶段结束时,立即对工件施加足够的顶端压力,接口间隙迅速减小过梁停止爆破,即进入顶锻阶段。顶锻的作用是密封工件端面的间隙和液体金属过梁爆破后留下的火口,同时挤出端面的液态金属及氧化夹杂物,使洁净的塑性金属紧密接触,并使接头区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以促进再结晶的进行、形成共同晶粒、获得牢固的接头。闪光对焊时在加热过程中虽有熔化金属,但实质上是塑性状态焊接。 预热闪光对焊是在闪光阶段之前先以断续的电流脉冲加热工件,然后在进入闪光和顶锻阶段。预热目的如下: (1)减小需用功率可以在小容量的焊机上焊接断面面积较大的工件,因为当焊机容量不足时,若不先将工件预热到一定温度,就不可能激发连续的闪光过程。此时,预热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手段。 (2)降低焊后的冷却速度这将有利于防止淬火钢接头在冷却时产生淬火组织和裂纹。 (3)缩短闪光时间 可以减少闪光余量,节约贵重金属。
Ⅳ 你回答的闪光对焊焊接钢筋直径范围是看了哪本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第4.1.1条
就有闪光对焊的钢筋直径范围如HRB335
6~40mm
Ⅵ 闪光对焊的施工要求
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的操作工艺,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闪光对焊时,应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首先连续闪光,最后进行顶锻,完成整个闪光焊接过程,需要预热时,宜采用电阻预热法预热,留量应为1-2mm,预热次数应为1-4次,每次预热时间应为1.5-2s,间歇时间应为3-4s,顶锻留量应为4-10mm,并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预热闪光焊时的烧化留量不应小于10mm。
Ⅶ 钢筋闪光对焊适用范围
钢筋闪光对焊的焊接工艺可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等,根据钢筋内品种、直径、容焊机功率、施焊部位等因素选用。
连续闪光对焊
连续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根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预热闪光对焊
预热闪光对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其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地接触和分开,这时钢筋端面的间隙中发出断续的闪光,而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而成。
闪光-预热闪光焊
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烧化平整,使预热均匀。其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
Ⅷ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件的评定标准及依据
您好:
闪光对焊焊接的焊接参数如下:
① 调伸长度——焊接前,两钢筋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Ⅰ级钢为0.75~1.25d,Ⅱ~Ⅲ级钢为1.0~1.5d,直径小的取大值。
② 闪光留量与闪光速度——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闪光留量一般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10mm;闪光速度由慢到快,开始零→约1mm/s →终止时1.5~2mm/s。
③ 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用以控制预热程度。
④ 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锻压力——略。
⑤ 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的大小。
注:
(1)拉伸试验:
合格品: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R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570N/mm2。
不合格品:有2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3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⑵ 弯曲试验:
闪光对焊接头应进行90度弯曲试验。
合格品:弯至90度时,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含焊缝或热影响区)未发生破裂,则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
不合格品: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望采纳!
Ⅸ 移动闪光焊用在哪些场合
由于闪光对焊工艺中有顶锻的塑性压接和再结晶过程,经过检测合格的接口强度较高,可以用于梁柱等承受拉应力较大的部位,但使用多根钢筋接口仍需错开。
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根钢筋安装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根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伴有刺激性气味
Ⅹ 施工中电焊机一次线的长度不能大于多少米﹖
规范规定电焊机的一次线不大于5米,二次线不大于30米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
电焊机的一次线不大于5米,主要是防止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可以及时方便地关闭电源开关,二次线不大于30米主要是防止焊把线过长,中途破损,又不在操作人员视线下,一旦出现问题如火灾,跨步电压触电,短路等使事态扩大。
拓展资料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使被接触物相结合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
电焊机一般按输出电源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一种是直流电。他们利用电感的原理,电感量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压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来使它们达到原子结合的目的。